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docx
- 文档编号:372978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43KB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docx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在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建立、炼油化工及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应继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根据中国资源分布特点,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
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
一、中国石油的发展现状
(一)简要回顾与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探索成长阶段(20世纪50年代):
以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主要是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自给,还相继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全国原油产量迅猛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中国从此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1亿吨原油产量。
这十年间中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9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成功实现高产稳产,特别是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创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二)存在问题
1.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
中国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吨计,只占全球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
中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
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吨,2002年在5013.1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计划今后将逐年递减。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中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原油产量增长速度,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2000~2002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4.91%,高出产量增长速度近3.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04万吨;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7,比石油生产弹性系数高0.436.石油“一高一低”现象导致国内石油供不应求,缺口从2000年的5637.73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7236.41万吨,石油净进口量从2000年的6962万吨增长到7184万吨,10年增加了7倍多。
预计2003年石油净进口量将突破900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35%以上。
4.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来自社会各界的担忧有增无减。
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出于石油进口来源方面的安全考虑。
二是出于战略石油储备方面的考虑。
三是出于油价大幅上扬的考虑。
二、中国油气资源供需预测
1.石油需求预测
在成品油方面,汽油、煤油、柴油,按0.6的弹性系数,折合年均增长率为4.2%,预计2020年全国汽油、煤油、柴油消费量为2.5亿吨;在化工轻油方面,2002年中国乙烯消费量为1400万吨,进口占61.3%。
预计2020年以前,乙烯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5%,2020年乙烯需求总量将达到3370万吨。
2.石油储量、产量趋势预测
国内专家运用年增储量法和翁旋回法,预测2020年以前,石油探明储量处在稳定增长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1.5亿吨;老油田通过调整措施,每年可增加可采储量2000~3000多万吨。
预计2005~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75~1.9亿吨。
原油缺口将增加到2020年的2.2亿吨,进口依存度提高到55%。
3.天然气需求预测
2002年全国天然气终端消费量为280亿立方米。
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和油田周边地区。
其中西南地区市场销售量最大。
天然气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是西北地区涩宁兰管道沿线的青海、甘肃市场,其次是华北地区。
天然气消费结构以化工原料和工业燃料为主,占消费量的比例约70%,增长最快的是城市用气。
未来20年内,随着轮南-靖边-上海、忠县-武汉、陕京二线和海气登陆等输气管道的建成,将极大地带动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预计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00、1000、1500和2000亿立方米。
4.天然气供需平衡预测
中国的天然气探明程度很低,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只有15%~22%,增长潜力巨大。
据专家预测,在2020年前后,中国天然气生产将达到高峰产量,如表3所示,中国的天然气供需缺口大约为500~700亿立方米。
三、中国石油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一)总体思路
根据油气资源和经营环境的分析,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定位应当是:
围绕国家提出的小康社会建立目标,继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要在立足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保持和增加国内石油产量的同时,大踏步走向世界,充分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全球油气供应体系,以满足中国经济对油气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立足国内--以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为主,在保持合理储量接替和储采结构的条件下,努力增加石油生产,保障国内石油的基本需求。
到2020年,力争国内石油保障程度达到50%左右。
开拓国际--将国家油气战略置于全球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分享国外油气资源,积极进入石油买卖市场,各种手段发展国际油气贸易,以合理的经济代价,建立长期安全稳定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和供应渠道,有效弥补国内油气供需缺口。
油气并举--将天然气放在与石油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天然气的开发运用,逐步改善能源结构。
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上升到10%以上。
厉行节约--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抑制不合理的油气消费,提高能源运用效率。
争取用较少的油气消耗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立储备--逐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调节国内供求关系,平抑油价起伏不定、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
根据中国资源分布特点,应按照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的发展思路,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即稳定东部与发展西部、开拓海上相结合;重视石油与发展发展天然气相结合;发展国内油气产业与拓展国外油气供应相结合;开发生产与节约运用石油资源相结合。
(二)对策
1.石油发展
(1)加强东部精细勘探开发,努力保持原油稳定生产。
东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供应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
但是,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必须加强精细勘探开发,稳住原油生产。
根据油气资源评价资料,东部资源勘探潜力仍然很大,今后仍是中国的主要产油区。
(2)加强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建成重要战略接替区。
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探明率比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低15~30个百分点,处在勘探初期,潜力非常大。
发展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力争获得新突破,早日实现资源接替,对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加强海域勘探开发,早日实现海上石油快速发展。
中国东海、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等11个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4%以上。
到2002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3.9亿吨。
从整体上看,海上石油资源探明程度只有7%,储量替代率达到157%,特别是蓬莱19-3等大型油田的发现,使渤海海域展现出广阔的勘探开发图景。
近期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强渤海、南海和东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增加储量;二是要合理有效地动用已探明储量,特别是加速已发现大型油田的开发,迅速提高原油产量。
2.天然气发展
根据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今后10~15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任务是:
(1)陆上要立足中部、发展西部,着力形成几个万亿立方米级储量的大型天然气生产基地;
(2)海上要立足南海西部和东海、渤海,着力形成近海海域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增长基地;(3)按照天然气上游勘探开发、中游集输、下游市场运用一体化的发展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调配,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互推动的天然气工业体系;(4)同时要坚持“气代油、气发电”的结构优化战略,促进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从2002年的2.7%上升到2020年的12%左右。
3.国际化经营
目前,世界石油资源和生产仍处在上升阶段,供大于求,且供应呈现多元化趋势。
中国周边国家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北有俄罗斯,西有中亚和中东,南有东南亚和澳洲,东有南美。
运用周边地缘政治,有利于中国发展发展海外石油业务。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目标是:
逐步建立长期稳定、多元化的全球油气生产与供应基地,力争使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在油气进口量中的比例达到1/3~1/2.4.国家石油储备
世界上主要消费国家不仅多方开辟石油生产、供应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储备,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
美国的石油储备是4个月,日本是3个月。
IEA规定90天净进口量为石油储备量标准。
目前,中国还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现有的原油、成品油储罐属企业储备,不能用作战略储备功能。
中国在“十五”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
“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国家石油储备已于今年正式启动,初选一期建立地址在大连和青岛黄岛,预计到2005年底,将建成1600万立方米储备规模。
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应实行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以国家储备为主的方针,争取建成相当于90天石油进口量的国家战略储备能力。
国家储备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保证稳定供应;企业储备是生产经营使用的周转性石油储备。
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应严格分开,以保证国家储备库的石油在数量和质量上准确无误。
5.节约与替代
目前,中国石油运用效率明显偏低。
据统计,现在每千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石油消耗,中国为0.26吨,是日本的3.3倍,美国的2倍,印度的1.2倍,这说明中国提高油气运用效率、降低石油消耗的潜力十分可观,应致力于走低耗、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新路子。
从长远来看,在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短缺的问题上,应积极采取石油替代战略,主要有:
合理开发和运用国产优质煤炭替代石油;发展发展核电替代石油;努力培育天然气运用市场、提高天然气产量替代石油;积极发展煤层气产业替代石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石油 安全问题 分析 相应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