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理论.docx
- 文档编号:3728850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7.22KB
现代企业理论.docx
《现代企业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理论.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
一.关于企业的本质和起源
(一)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1)产权学派:
企业作为一种“契约关系”
①基本观点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是私有产权,“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叫做产权:
。
美国经济学家阿门·A·艾尔奇安(Alchian,Amen)和哈罗德·德姆塞茨(Demsetz,Harad))是产权学派的代
表,他们合写的《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1972)和德姆塞茨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企业》(1998)是这个学派
企业理论的代表作。
科斯(Coase,Ronald)的产权理论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他们主张把企业理论建立在产权理论上,而
不同意科斯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Oliver)等人把企业理论建立在交易费用理论之上。
科斯的产权理论研究私人财
产权,其观点是:
只要产权明晰,交易成本为零,不论产权开始时如何分配,有关当事人都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来消
除有害的外部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就是所谓的科斯定理。
产权学派把企业定义为契约网络或契约联结点。
艾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团队生产((TeamProduction)理论基础上的。
团队生产是一种
合作性的生产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
(2)其产品不是每参与合作的资源的分产出之和,
由一个追加的因素创造了团队组织问题;(3)团队生产所使用的所有资源不属于一个人。
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
产出大于团队生产成员的分产出加上组织约束团队生产成员的成本,就会使用团队生产。
团队生产一方面会提高生产
效率,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偷懒,降低效率。
因此,需要某人专门作为监督者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以减少偷懒。
最
好的办法是通过享有剩余权利的人进行监督,“企业的形成存在两个必要条件:
(1)通过团队导向的生产可能提高生
产率,它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在直接衡量合作性投入之间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换更难对付的偷懒者予以限制;
(2)通过
观察或确定投入的行为来估计边际生产率是经济的。
这两个前提条件的同时存在导致了众所周知的古典资本主义企业
的合约组织……”。
所以,“不同由于所有联合投入的所有者的多边合约,而一个集中的共同团体促进了团队生产中
的联合投入的有效组织。
合约是一个集中的共同团体促进了团队生产中的联合投入的有效组织。
合约形成了所谓的
企业尤其是适合于组织团队生产进程的实体的基础”。
②西方学者的评价
卡利尔(E.L.Klalil,1997)认为,产权学派的企业理论等于承认了除了权力外,企业间与企业内的合约没有差别,
他们忽视了制度这一问题。
卡利尔认为剩余索取权不能作为企业的中心特征。
索取者仅仅是一个推论、衍生。
当企业
间和企业内的交换存在欺骗时,仅当产品具有技术不可分性时,才需剩余索取者。
设置监督者仅是一种衍生特征,他
们没有看到企业最根本的特征是权力的不对称。
这样一种合约观点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缺少个体性,即企业与市场中
的网球俱乐部无区别,他们的目的完全减到成员预先的目的。
这样的理论减化忽略了企业组织的可分离能力,这种能
力存在于相同成员可形成的许多可能的其他企业组织。
(2)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观点
①基本观点
科斯(1937)年认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其思考逻辑是:
“既
然人们通常认为统筹协调能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那么,为什么这样的组织是必需的呢?
为什么会存在‘自觉力量的
小岛’呢?
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在企业之内,市场被取消,伴随着
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代替,企业家指挥生产。
显然,存在着协调生产的替代方法”。
因此,“市场的运
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交易
费用的存在导致了企业的出现”。
科斯进一步用交易费用概念解释企业的规模,“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
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但“这种陈述一直被称为
‘同义反复’,这就是人们对显然正确的主张的批语。
②西方学者的评价
德姆塞茨(Demsetz,1988)对交易费用企业观点提出了质疑:
首无,由于内部生产涉及到需要购买的要素,这就使得不容易明显区分通过市场和企业内部生产。
因此,也就不
能说明内部生产能降低交易费用。
类似地,从其他企业购买商品而不是内部生产,暗含着购买了其他企业的管理服务,
所以,通过市场购买更完全的产品并不能减少管理费用。
如若按照科斯的思路,提出的问题不应是管理费用比交易费
用多还是少,而应是内部生产的管理费用的总和与通过市场购买的管理和交易费用的总和相比是多还是少。
如果交易
费用为0,管理费用为正,则交易费用理论的答案是购买商品,因为内部生产有管理费用。
但是,另一个独立企业却
存在管理费用,这种费用必须计入所购买商品的价格。
这表明,不管企业或其产品是否被购买,管理费用是要支付的。
在现实中,当管理费用、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都为正时,是合并,还是独立生产的选择,应把三种费用都考虑进去。
说企业自己生产投入品更廉价,并不等于说当交易费用小于管理费用时,企业会从其他企业购买投入品。
事实上,交
易费用的增加并不会像交易费用理论使用者所断言的好样,会导致管理的协调代替市场的协调。
其次,在解释组织对道德风险、规避和机会主义等问题的反应方式时,“交易费用的作用就象重心力在解释化学
反应的作用一样。
重心力影响化学反应,但很少是所观察到的反应变化的关键因素”。
科斯试图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减少存在资产专用性的机会意味着市场契约承受着特殊的机会成本。
但当纵向一体化
比市场更能减少机会成本时,为什么市场还存在呢?
他们的市场存在的理由是,市场具有企业不能提供的“强力的”
激励,但他们同时又把这种激励作为企业比市场更受制于规制的理由。
这就进入一种矛盾处境。
“也许企业理论的交
易费用和监督方法限制我们太多,企业在交易费用和监督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仍能存在,尽管他们的组织相当不当”。
知识的生产、维护和使用是需要成本的,而通过专业化分工则能经济地获得。
在专家和非专家或其他领域的专家
间的联系必须有一种降低成本的办法。
企业和产业必须找到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以满足对知识的获取比对知识的支用
更为专业化,对一个产业中的所有人进行其他产业所用的知识进行教育是很不经济的。
所以,一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的
边界由知识支出维持的经济学等决定。
一个企业生产新的,更易使用的产品直到企业使用进一步下游知识的变化性太
大。
卡利尔(E.l.Khalil,1996)认为科斯把企业与市场对立是不对的,因为企业内部也使用内部市场价格。
霍德森(G.M.Hodson,1996)认为,即使交易费用的解释有些可信,但当它忽略现实世界组织的一些基本特征时,
并不能成为一种主要解释。
他认为文化的传播和竞争的加强也是经济理论中对企业进行分析的一种解释。
(2)西方经济学中的其他企业本质观
①亚当.斯密及其以后的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观点
斯密认为企业起源与分工有关,且企业规模受市场和行业影响。
G.C.阿奇博尔德认为,斯密相信是屠宰商、
面包师和酿造啤酒者的自我利益为他提供了正餐的饮食。
斯密所信赖的是小规模的、业主经营(个人业主或合伙)并
负无限责任的“厂商”。
斯密非常怀疑股份公司,并且怀疑经理是否有适当的激励以努力追求所有者的最大报酬。
G·C·阿奇博尔德认为,在古典经济学中,很难有称得上是“厂商理论”的,他承认马克思是个例外,但他并
没有讨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他认为J·S·穆勒在《论劳动阶级可能的未来》一文中,表现出既关注资本主义组织
形式的激励结构,又关注其道德品质,并推荐一种替代它的合作形式。
他认为古诺(Cournot,1938)的著作写出需
求函数,并且在有关矿泉水的讨论中,明确地第一次使用了最适度方法,古诺还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在厂商理论中
应用边际分析先于“边际主义者们”。
②从新古典经济学到现代投入产出分析:
企业作为一生产函数和一元决策者
新古典经济学坚持价格决定论,认为在市场上自由进行交易的个人为了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必然会使市场处于
“出清”状态。
同时还认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即可逐渐准确地预测经济变理在将来的数值。
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
当作既定存在的,进而研究其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所以,可以把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企业理论称为“利润最大化企业目
标论”。
其核心观点是:
一个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的生产者必将以最低成本的生产要素组合,也就是以最优的生产
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
厂商(企业)是生产产品和劳动以获取最大利润的单位。
企业家是厂商的化身,他是有理性的
使利润最大化的计算者。
不仅在正统微观经济学中,而且在当代博奕论和投入产出分析的大部分内容中,企业被看作具有同质目标(通常
为利润)的一元决策者,有能力追求最优。
正统理论虽受到批评,但仍然坚持这种企业观点,认为企业并不构成一个
独立说明的对象。
新古典理论分析的层次在于产业而不是企业,新古典经济学家、博奕理论家和当代投入产出分析家
把产业看作他们主要的分析层次,偏向于把企业看作无名的理想模型。
在坚持正统观点的同时,把一产业内的企业看
作相同的,且能得到相同的知识集,具有相同的成本和需求曲线。
企业运行所有在市场结构历史地无变化,这种系统
内的所有变化都是外生的和临时的。
除了把企业看成一元的和最大化决策者外,新古典理论把企业看作为“生产函数”,
能把一系列同质投入品有效入地转化为一系列产出品,能毫无成本地得到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生产技术的完整清单。
具体技术的选择也与当前的相对价格一致,当相对价格变化时,企业可无成本地用一种技术代替另一种技术,以适应
新环境。
把博奕论运用到当代投入产出分析并没有根本地改变新古典企业观。
当代投入产出分析保留产业作为主要分析层
次,而且博奕论维持根植于新古典主义分析的产业观点。
例如,当定义什么构成理性行为时,单个博奕都被假设为观
察一“对称的原则”,这暗指他认为他的对手运用与他自己相同的理性。
这就忽视了现实世界中代理人一般地用来作
“理性”决定的对手类型的信息。
③从经理主义到委托——代理模型:
企业作为最优的契约安排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正统的或标准微观经济学的企业观点受到许多批判。
霍尔和希契(Hall&Hitch,1939)
以及伯利和米恩斯(Berle&Means,1932)的经验研究尤为重要,并导致20世纪60年代两种非正统传统方法的出现:
经理主义和行为主义。
这两种传统分别推翻了利润最大化假设中的利润和最大化内容。
他们是用交易替换决策单位作
为基本分析工具的重要的“并换观点”的先驱。
就是从这一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委托一代理模型,并指
导许多主流经济学家寻找新的方法以替换新古典的企业“黑箱”观点。
经理主义主要产生于伯利和米恩斯关于美国大公司所有权分散导致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研究。
经理主义主要
用于模拟分离所有权和经理控制对企业目标的影响。
鲍莫尔(Baumol,1959)的收入最大化模型和威廉姆森
(Williamson,1964)的一般化的经理行为效用最大大化模型是这类方法的具体例子。
这两个模型没有从根本上脱离
新古典传统,依然把企业看作目标追求(goal-seeking)和最大化单位。
仅有的差别是,用其他目标代替了利润目标,
以模拟经理的“无限制”的行为。
然而,从长期来看,这一传统对企业理论发展产生了比对自己更大的冲击。
首先,通过试验所有权能影响经济环
境,经理主义从法律角度创立了合法地位。
其次,经理主义对经理的无限制行为的研究,明确地引入了更一般的概念。
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不对称信息。
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出现,上面提到的两点被结合起来了。
不像经理主义者,委托一代理
理论家不承认企业和组织有能力作出决策。
相反,他们用“各个体间的一组契约关系或契约网”来代替“目标追求”
(goal-seeking)和决策单位(decision-makingunit)的企业观点。
于是,企业就被精简为一个“法律人”,进入
一系列与企业各利益集团的双边契约关系中。
这一观点的特点是避免了“企业人格化”。
企业现在被作为一组复杂关
系来分析,并被看作一复杂均衡过程的结果。
与新古典理论把企业作为分析单元及把产业作为主要分析层次不同,委
托一代表模型的分析单位是交易,主要分析层次是企业。
新古典理论的“目标范式”被委托一代理模型的“交换范
式”所代替(Georgious,1973)。
然而,委托一代理理论继续承认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坚持用最大化理性为基本行为基础。
相应地,它假
设委托人代表着一些对另一方“代理人”的决策权力,有权按自己行为作决策,且一般在非对称信息下。
委托一代
理理论的主要理论问题是设计一个契约,以使代理人具有按委托人利益行事的激励。
领导权与企业作为契约结构或“中
心代理人”的作用紧紧联在一起。
新古典理论和委托一代理理论都是建立在传统的最大化模型的基础上,它假设单个企业或契约代理人有能力预见
各种选择的结果及根据最好的结果作出选择。
但是,如果决策总是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确定,则相应地会增加其识别最
优解的难度。
④企业作为一种适应制度和政治联合: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卡内基(Carnegie)技术学院(后来称为CarnegieMellon大学)发展起来
的。
1963年,塞尔特和马奇(Cyert&March)出版了《ABehaviortheoryofthefirm》。
行为主义把企业看作政治
联合和一种适应性的制度是分别建立在伯纳德(barnard,1938)和西蒙(Simon)的“刺激贡献”图解及西蒙的有限理
性理论之上的。
与委托一代理理论不同,行为主义保留了“目标范式”,把组织作为一决策单位。
但与新古典理论把企业及其利
润最大化目标作为想当然的事,且定位于解释产业现象也不同。
行为主义想建立一种企业理论,以解释企业的目标是
怎样作为单个人或集体间的讨价还价的结果而出现。
伯纳德和西蒙的“刺激贡献”图解是塞尔特和马奇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
根据该模型,如果单个成员被给予适
当的激励,以促使他们对联合忠诚,则有可能把一群个体组合成一个联合。
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可被描述为各单位个组
织成员的“休战”,是通过潜在的利益冲突转为明显冲突的经常性风险而得到的。
塞尔特和马奇(1963)认为这样的
休战是一种稳态,因为在对目标的连续追求过程中,许多冲突事实上是不可避免的,即遇到一个解决一个。
他们进一
步把企业作为一种适应性的制度来代替新古典理论把企业作业决策单位的观点。
其理由是:
首先,企业经常遇到不可
预测的和不确定的环境;其次,在解决问题时,企业受到上面提到的为确保联合稳定的困难所限制;第三,任何决策
者收集、贮存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对理性决策给定这些条件,企业是一个“适应的理性系统”,而不是“完
全的理性系统”。
这意味着企业通过学习能主动适应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
作为一种适应制度,企业的短期行为由一系列塞尔特和马奇所谓的“标准运行过程”的行为规则决定。
这些规
划构成一个组织的记忆,他们代表企业曾经遇到过和解决过一系列标准问题的答案。
但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来看,企
业的行为规则必须受制于由组织学习所导致的系列变化。
行为主义者把这种搜寻学习过程称为“问题管理”(Problem
governed)。
即除非组织不能实现其目标,否则,问题就不能看作是问题。
因此,组织会继续寻找选择直到选择满足
目标,或组织调整其目标与能得到的选择一致。
行为主义的兴趣在于从短期,而不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确保领导权对组织基本价值和联合的形成的重要性。
其次,
像最大化理性一样,西蒙的有限理性概念作为行为基础太窄了。
⑤尼尔林和温特的进化范式:
企业作为一知识仓库
尼尔森和温特(Nelson&Winter,1982)超越以前企业行为主义理论对企业行为的短期分析,把企业行为主义理
论引入长期分析:
某产业内的企业怎样通过对新的和更有利润的路径的猜测搜寻过程来适应新环境。
他们的进化研究
程序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企业理论,而是为竞争动态理论建立微观基础。
他们把新古典理论对给定市场结
构下的行为研究转向新结构被连续不断地建立、旧结构被不断破坏的情形。
他们的兴趣在于动态效率,而不是静态效
率如何得到:
即如何在最大可能范围构造经济结构,以积聚知识和能力。
虽然进化理论像新古典理论一样,主要把企业看作“生产单位”。
但是,进化理论把企业看作一束路径,包含有
且能通过关于各种活动该如何进行的相当的特质信息。
而且,进化理论把企业描述为一个历史性的实体,因为企业的
生产知识是由内生的、基于经验的学习过程产生的。
为理解企业的当前行为,必须重构企业能力的积累。
相反,新古
典理论则把企业作为没有历史的实体,其生产知识完全是生产函数外来的结果。
这样一来,进化理论不仅与新古典理
论冲突,而且也与共同把企业看作一个选择过程的效率结果的契约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冲突。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也许与交易费用观点相反,特定时期的大企业的规模不能理解为一些组织上的问题的结
果。
……它排在顶部反映了过去一长串事件的累积效应,包括过去各种技术与组织问题的相对好的解决方法所取得
的成就,……简单地说,名列前茅并非一个‘壮举’,不排除以前也有几个‘没有这么大的壮举’的可能性。
”(Sidney
Wintre,1988P.178)。
上面的评论可理解为对适应主义模型“原子式”研究方法的批判。
例如,交易费用理论把企业分解为一系列独
立的交易,各交易能进行独立分析,而且企业用一种交易费用经济的办法组织交易。
但由于一个复杂的独立交易网发
生在企业内,交易的总和,而不是单个交易,会受限于一个效率的“市场考察”。
如果企业具有这样束独立交易的特
征,一些交易肯定能证明是无效率的。
⑥彭罗斯的企业成长限制理论:
企业作为一个资源束
与尼尔森和温特(1982)最主要的兴趣在于发展一种市场和竞争的进化理论不同,彭罗斯(Penrose,1959)的兴趣
在于建立单个企业及其增长过程的理论。
彭罗斯和尼尔森及温特的贡献都支持了对竞争的熊彼特理解和动态理解,而
与传统的价格理论相冲突。
但与尼尔森和温特定位于在产业的层次模拟熊彼特竞争不同,彭罗斯的目标仅仅是为熊彼
特动态竞争理论构造“微观基础”或至少与其保持一致。
因此,彭罗斯把她的理论建立在如她所说的“开展的角度”:
用对有机体逐渐展开相类似的办法研究企业成长过程。
即彭罗斯试图集中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通过一个不可逆转和积
累的因果过程逐渐被创造出来的途径。
彭罗斯把好的理论建立在相当强的理性概念的基础上。
基于理解企业成长的限制,她建议把企业看作为不同资源的混合束和积累知识的实体。
“是能得到的或潜在的能
得到的生产服务的差异性,而不是同质性,使各企业具有独特个性。
不仅企业员工能利用不同的独特服务,而且企业
的物资资源能以不同方式利用,这意味着它们能提供不同类型服务”。
彭罗斯的理论(1955,1959)特别强调经理资源和他们所得到的服务决定企业成长的限制因素。
与许多其他资
源相比,经理资源不能通过要素市场的购买得到快速提高。
(二)关于企业的规模、环境
西方经济学把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企业的规模)区分为横向和纵向两方面。
横向方面是指单一产品企业的生产规
模或多产品企业的生产范围。
纵向方面反映了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自己生产那些可以从外部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1.企业的横向一体化
(1)管理协调成本解释
A·罗宾逊(A.Robinson,1934)认为,对最优企业规模的限制在于对较大单位的管理所需的协调成本的上升。
第二种解释是不完全竞争解释。
企业受到市场密度和在给定运输成本能到达的范围的限制。
第三种解释可分二个。
一是现实世界中存在一最优企业,但仅仅是为了回避不完全性;二是在完好地组织的世界
中能找到一最优企业。
(2)交易费用解释
科斯(Coase,1937)认为,企业的引入基本上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他对“联合”和“一体化”的解释
是:
“当先前由两个或更多个企业家组织的交易变成由一个企业家组织时,便出现了联合。
当所涉及的先前由企业家
之间在市场上完成的交易被组织起来时,这便是一体化。
企业能以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同时以这两种方式进行扩
张”。
(3)内部资源决定论
彭罗斯(Penrose,1955)认为有二种方法研究企业的规模。
传统的对企业规模的解释是用一特定规模的优势和劣
势的平衡进行的。
这由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和不经济所确定。
另一种是强调企业的成长和把规模看作多少是连续进行和
“不可逆转”过程的附带性的结果。
即“生理经济学家”所说的像生物一样地成长。
彭罗斯也认为,成长的趋势是
企业的本质所固有的,但却是由人类的动机产生,成长通过商人们追求利润实现。
彭罗斯承认合并对于企业成长很重
要,但她在文章中只限于对产业企业的自身成长进行了考察。
企业成长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是:
一般来讲,成功的扩张必须企业自己事先订好计划。
这必须有信心,如果知
识不完全和存在不确定性,信心必须来自企业内部。
于是,必须有管理和企业家服务。
扩张前的研究与计划一方面限
制了既定时间的扩张程度,另一方面允许整个时间连续扩张。
扩张本身有一种创造性进一步扩张机会的趋势,扩张之
前不存在机会。
计划取得修改和同意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有经验人员的服务就成为一个主要因素。
扩张不仅涉及获得新人员,
而且需提升和重新分配老职员,以及增加知识。
企业的政策对其扩张执行有重要的影响。
适应旧环境的人在适应新环
境时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企业最后的规模定位于边际总成本等于边际总产出。
传统理论强调需求是对企业产出的增加的限制。
但彭罗斯认为这只在由于某些原因限制企业产品种类时才成立。
所以,企业自有资源的适应性和多用途是主导可能扩张的重要因素,特别当企业的管理具有想象力、灵活性和野心时。
所以,通常把企业成长的失败归因于需求条件而不是企业资源属性的限制是错误的。
对扩张执行服务最有效的限制是在处理新的和相反的活动时,缺乏试验兴趣和缺乏信心。
对扩张的生产性服务供
给的限制缺乏远见、信心和试验精神。
限制企业规模的因素:
大规模所需的高效率的管理服务不能由一般人提供。
2.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1)市场失灵的解释
威廉姆森(1971)对由市场失灵导致纵向一体化进行了考察。
他认为,用技术的相互依赖的观点解释纵向一体化
有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企业不仅仅是有效的实现规模经济和成本最小的要素比例配合,“而且还拥有有时超越市场
的潜在协调能力”。
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内部组织,具有激励、控制和固有的结构优势。
他所说的市场失灵仅限于狭
义方面,即以内部组织替代市场交换可减少交易费用。
“机会主义与交易专用性投资的结合是解释决定纵向一体的主
要因素。
”
如生产需要多种部件,卖方市场有垄断性余额,这对成品装配者的后向一体化和部件供给者的前向一体化提供了
“明显”激励。
从双边垄断到双边寡头垄断存在价格和数量上的讨价还价,导致双方共同利益的损失。
有三种不同
办法减少这种损失:
永久性契约、一系列的短期契约和纵向一体化。
永久性契约需要对各种意外的供给关系作出详尽无遗的规定,即使这样做可行,它的代价也是高昂的。
短期契约
便于进行适应和连续决策,但短期契约不利于对特殊用途的耐用设备进行投资,也会造成经常的讨价还价。
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企业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