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养成教育促学校发展.docx
- 文档编号:3727758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0.25KB
用养成教育促学校发展.docx
《用养成教育促学校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养成教育促学校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养成教育促学校发展
用养成教育促学校发展
【摘要】当前教育体制在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养成教育理念的提出就是顺应学校的发展,形成的一条新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学生教育养成教育
一、以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养成教育
中国自古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悠久的文化,深邃的精神智慧,良好的道德风范,朴实的民族风俗,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因此,使山区孩子从小就懂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做真人,做善事,成了我们拍石头小学一贯坚持的养成教育原则。
第一,编写校本教材。
为使山区孩子“脱土求洋”,2006年暑期我们编写了《拍石头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为使校本教材走进课堂,学校要求各班每周必须拿出一节课时间进行礼仪教育,真正利用好校本教材,使其发挥效益。
第二,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因素。
我们除了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外,还注重加强校园的教育化内容。
如在每一扇门上写着“请讲普通话”等。
第三,践行文明礼仪。
我们以推广普通话为载体,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首先成立了“推普工作领导小组”及“推普团组织”。
各班通过竞选产生推普正副“团长”各一名,推荐出六名普通话好,讲文明礼仪的学生为推普团员,安排他们负责监督,发挥引领作用。
并在每周晨会上对上周表现情况进行通告。
现在走进拍石头小学,你将听到的是发自孩子真挚内心的“您好”、“你好”、“老师好”、“谢谢”等等天真无邪的文明礼貌用语。
文明礼貌的用语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又促使了学校文明礼貌用语校风的形成。
第四,创设优良环境。
为使文明礼仪活动健康发展,激励师生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学校对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每月评选出“文明礼仪小标兵”,不仅在校会上表扬,还给予物质奖励。
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榜样,带动全体学生自觉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熏陶。
二、创新养成教育方式
以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往往是引自《小学生守则》中的词句:
你应当用心听课,你应当认真完成作业,你应当……。
同学们的行为与教师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是两张皮。
说实话,学生们很清楚什么是良好行为,什么是不良行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因此我们不再以对学生不良行为的谴责为基础,而是以学生对正确和良好行为的向往为基础。
对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不再是禁止,而是对存在着不可容忍的不良行为利用晨会与同学一起作深入的剖析,让学生从心底里说出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认识到不良行为触犯的是整个集体的利益。
然后提出任务:
试一试你能否做得正确,请自己检查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不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而且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很快就能养成。
1.创建快乐课堂促进养成教育
市教育局实施的五个课题为我们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们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现状,提出了“创建快乐课堂,培养快乐孩子”的新教学理念。
我们通过研究,决定从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为起点,以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为抓手,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
为此,我们对全校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跟踪听课。
但我们发现个别教师仍然教法陈旧,对新课程无从下手。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对个别教师进行磨课,终于使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得以改善。
教师讲课活了,学生敢于质疑、发言了。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快乐课堂生成了。
不但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也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提升了我们的办学水平,优化了养成教育。
2.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养成教育
(1)兴趣小组活动。
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和每天晚上是我们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周二、四下午主要开展体育方面的专项活动,如打篮球、打乒乓球等项目;晚上主要是看电视、讲故事、书法练习、手工制作等项目。
这样使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活动,满足了同学们的不同需求。
(2)开展读书活动。
每天早上走进拍石头小学,仿佛走进一座充满诗意的殿堂,从孩子们口中发出的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背诵和有韵味的经典诵读,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再看校园的墙壁上、楼梯口,都传递着诗的语言,同学们可随处阅读。
为全面落实市局“五个课题”精神,实现新课标理念,学校从顺应孩子喜欢读书的愿望出发,充分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学校图书室实行借阅开放,班级图书角摆放着孩子们相互借阅的书籍。
读书使孩子们得到了快乐,读书成了孩子们的习惯。
(3)社会实践活动。
为改变孩子们一天到晚都在校园学习、活动产生厌烦的心理,开阔他们的视野,学校规定间周各班必须有两节时间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山坡上、建筑工地上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
让孩子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4)实践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为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我们规定每周一下午第三节是全校学生的动手活动课。
同学们可在“文化墙”上、教室外墙的“风采展示窗”上,展示出自己最感满意的作品供大家欣赏。
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锻炼和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各班还组织学生创办“数学月报”,“手抄报”等作品,每个月出版一期,并上交学校,进行展览评比。
(5)其他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不定期举行“穿衣服比赛”,“系鞋带比赛”,“叠被子比赛”等活动,为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怕吃苦精神,我们每年都要在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植树;学校还适时进行“普通话演讲赛”,“古诗文背诵赛”等活动。
为孩子们提供了快乐健康成长的舞台,提升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相互交往能力,使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成长,在竞赛中发展,在交往中前进,在合作中进步。
以上是我们在养成教育方面几年来的一些探索。
通过实施快乐养成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现在走进拍石头小学,看到那一张迷人的笑脸,一块块精美的板报,一幅幅别具特色的作品;听到那小鸟般的童音,人们会由衷的感到:
这是一个充满快乐和谐幸福的大家庭,是养成教育的最好回报。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柳斌.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刘以林,冯晓林.学校管理操作规
加强少年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古语很明确地阐明了人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
是教育培养的结果。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养成教育。
”
所谓“养成教育,”它是一种基础教育,它着眼于做人的基本素质,并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
它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目的是通过养成良好习惯来发扬各种传统美德,培养“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习惯,使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纳入更高层次的轨道。
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它使一个人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手段。
毛泽东主席说过: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里的“德”,不仅包括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本要求的政治觉悟,健康的思想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与法律和社会规范相一致的自觉行为;“智”,不能单以拥有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即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应具有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体”,不仅是一种体力的概念,更包含强健的体魄,敢拼敢闯的博击力和坚韧不拔的忍耐力。
然而,今天的现实与上述愿望和要求相差还相当远。
以青少年学生乃至大学生为例,不少人缺乏动手能力,遇到困难缺乏自信力的较为普遍,依赖性强,害怕艰苦,轻视劳动,铺张浪费,不重行为规范和道德礼仪,以及重智力轻意志品质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社会有识之士呼吁,如何按照德、智、体三方面和“三个面向”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担负起跨世纪的重任。
本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学校、家庭应重视青少年劳动习惯的培养
上海姑娘裘苑之所以被誉为“少年爱迪生”,是因为她从11岁开始,仅8年时间就获全国和上海市各类发明奖18项,有的还获国家专利。
她父母虽然是普通工人,但很注意对孩子从小灌输劳动光荣的思想。
他们根据女儿肯动脑动手的特点,因势利导,让她生活自理,并学习操持家务。
如有意识地把生活费交给她管理,让孩子买菜、做饭、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
正是在家务劳动中由于封煤炉过夜的苦恼,促使她发明了“节能自控炉封”。
事情就这么简单,生活引发了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又激发了她的求知欲。
由此可见,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它能培养一个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勤劳致富、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培养青少年的劳动习惯,必须循序渐进地分三个层次来进行:
一是个人生活自理劳动,二是家务劳动,三是社会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
在这些劳动中,教会儿童懂得劳动的意义,并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形成劳动观念。
显然,劳动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
决不是单纯地教会儿童们干这干那,而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
使他们在劳动中认识一条简单的真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是无尚光荣的事业。
让儿童们知道他们每天的作为都是有意义的。
二、学校、家庭应把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寓于养成教育之中
劳动,尤其是未来社会的劳动,越来越依靠智力。
因而,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是为了实现将来创造性劳动的重要一环。
现在不家长喜欢过早地对儿童进行单一的定向培养,比如当幼儿牙牙学语时,就只偏重于一门知识的学习;或者,当孩子刚学会拿笔时就强迫他学画画,硬是要让他们将来当画家……。
而学校又为了应付统一考试,老实以语数主科教学为主以便不影响老老师的教学质量。
这些“提高质量”的做法,把知识的范围限定得如此狭窄、单一,对少年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
人的智力是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人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记忆力称为智力的“一般因素”,而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对事物的推理能力、计数能力、空间能力和知觉速度等,则称之为智力的“特殊因素”。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的这些不同因素,只有通过不同知识内容的学习,才会对其中不同因素的形成起不同的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在现代科学综合发展大潮中,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应具有自由搏击,左右逢源的能力。
因此,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也必须以全才为基础,以一专多能为目标。
在接受、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叶圣陶说得好,“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我认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在于:
1、养成读书习惯。
广泛涉猎课外书籍,以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从而达到拓展知识视野,磨砺智慧之剑。
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2、培养勇于参与的意识。
指导少年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其中增长知识才干。
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更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
有些心理能力光靠读书是无法培养的,例如社会公关能力、对现实生活的分析与观察能力等等。
只有拓宽智力背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让少年终生受益。
3、鼓励求知精神。
少年一般都有好奇、争胜的天性,什么事都想试一试、闯一闯,把这种天性引向追求知识,就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孜孜以求、不断向上、攀登高峰。
三、学校、家庭应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小学生背着走,中学生拉着走,大学生护着走”,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通病。
这不能不与学校、家长把教育的焦点集中在智力,追求一半而放弃另一半教育有关。
教人成才,不仅需要智力训练,而且需要品质培养和意志锻炼。
而人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家庭环境中通过锻炼与培养逐渐形成的。
为什么有的人意志坚定、果断、有主见、有耐心和毅力;而有的人却懦弱、依赖、动摇、任性?
这主要是不同家教环境养成的结果。
因此,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过度保护和过多迁就。
尤其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多,学校如果单方面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意志磨炼,而且会使少年常常陷入心理偏异的境地。
人的性格中的勇敢、勤奋、热情、坚韧、谦虚、自信、细心、独立自主等,称之为积极的性格,有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这种进取性品质,是一个人在崎岖的人生之路攀援的得力拐杖,是百折不挠地向着目标挺进的内在支柱;相反,胆怯、懒惰、自卑、孤僻、骄傲、粗心、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等,则使人一事无成。
就人的个性养成来说,童年、少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而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施加影响,使之形成积极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现在学校就应该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扭转过来,这是现阶段教育者的艰巨任务。
四、学校、家庭应注意对少年的礼仪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有才未必有德,知识渊博未必品行高尚,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不但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劳动、学习习惯,锤炼其坚强的意志品质,而且还要抓好思想品德、道德礼仪的教育,使之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
为此,我们应侧重三个方面来加强养成教育。
1、进行礼仪道德的启蒙养成教育。
五千年文明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
这其中传统美德的内涵,大到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诚信好礼、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勤俭谦逊、务实宽厚、自强不息;小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互爱兄弟同学、礼仪谦让以及礼貌待人、举止端庄、仪态大方等,应成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古时对儿童教育有《弟子规》。
现在我觉得学校应制定“尊敬父母”的行为规范。
如:
五要五不要:
“一要了解父母,二要亲近父母,三要关心父母,四要尊重父母,五要体贴父母;六不要影响父母工作与休息,七不要惹父母生气,八不要顶撞父母,九不要独占分享,十不要攀比享受。
”这十项,每项都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就使得“孝敬父母”的教育由抽象变得具体,由认知启迪到行为指导,真正可操作地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使礼仪道德教育生动具体地开展起来。
2、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世代相传的对自己祖国深入骨髓的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
它使人们在正确认识自己对祖国负有使命和职责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内在的信念和动力。
记得在我的童年代,我国的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爱国主义者和前苏联卫国战争的英雄卓娅、舒拉等等,都是当时青少年心目中最敬仰、最崇拜的英雄形象,尤其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更是前苏联文学中卓越的英雄形象之一,他那段发自肺腑的慨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这些话成为当时我们青少年的座右铭!
激励着许多人去建设祖国、开拓未来。
由此可见,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放弃的心灵、素质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
3、重视身边优秀人物榜样的教育。
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是一种大环境教育,身边优秀人物榜样的教育则是小环境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看得见,学得到,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影响是极大的。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由于孩子受榜样的激励,启发、推动他们从不愿做好事到主动找好事做;自觉主动地控制其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念头和行为。
这里我们以众所周知的青年的好榜样、在我中学时期轮椅上的张海迪又使我们的榜样,她身患高位截瘫34年,脑部以下没有知觉,脊椎严重侧弯扭曲。
然而,她热爱生活和生命,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塑造残疾人的真正价值谱写了一曲震撼心灵的凯歌。
她从未进过校门而自学了英、日、德和世界语四种外语;她用自己的心血凝成了一部部文学作品;她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成为山东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和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的手枪射击运动员。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这么苦苦地追求呢?
用她自己的话说:
“只要我选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去达到,奋斗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愿以自己的生命来证实人的力量,身体残了,还有精神,还有意志”。
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品德!
如果现在继续用张海迪这种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来教育、培育青少年,依然具有更实在的力量。
4、学校家庭要继续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把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落实到年轻一代身上,使他们懂得人生,懂得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五、应建好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养成教育课堂
1、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
可以说,孩子的心灵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而父母便是这片神奇土地的耕耘者、启蒙者和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频,无不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各种烙印。
特别是面对90年代,孩子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爆炸以及即将跨进21世纪这样一个急剧变化和发展的时代,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教育和培养。
因此,父母的知识、品行、修养、学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2、学校是养成教育的第二课堂。
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始终是树人、育人。
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应围绕着学生实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基础性、非功利性以及直观、形象、具体的素质教育。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是孩子最易崇拜、摹仿和学习的偶象。
因此,要求我们老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其次,学校应营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环境氛围。
如在宣传“跨世纪人才所要求的素质”这一主题时,除了要有正面的理论宣传外,还要辅之以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如校内环境的渲染、标语、誓言、警句的张贴,各班级、团队各种活动的配合等,使大家明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当是具有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品德修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养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正义气节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以及诚实、敬业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等等。
只有这样,学校这块养成教育的园地才能真正绽开万紫千红的奇葩来,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世纪人才的摇篮。
3、社会环境是养成教育的第三课堂。
在这个广阔的大环境中,开展各种健康的社会活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氛围,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好习惯的形成重在培养,社会文化部门,诸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各类青少年活动中心,都应当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责,积极创造条件,配合家教和学校,使青少年学生在各种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应该成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力量和积极的倡导者、组织者。
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们更要做好导向,不要片面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估教师和学生。
教师、家长要成为养成教育活动的楷模和榜样,自律自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鼓舞人,调动一切宣传教育手段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我们的孩子,把他们培养成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
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
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
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以己之见,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
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
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
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如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由于这个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断鼓励,才能见效。
三、养成教育要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形成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
我班很多家长反映:
“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
”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三字经》云: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进行行为训练,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学校的养成教育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更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因为学生寄宿后主要生活在学校中,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群体由家庭转为学校。
班集体是学校生活的“儿童社会”,无时无刻不在有形无形地影响熏陶着每个学生。
因此,养成教育更是成为,挑战寄宿制学校里每一位工作者的课题。
1养成教育在寄宿制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那么,什么是养成教育呢?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1.1养成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家培根说过: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以后一种良好的习惯。
可见养成教育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的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可见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首先要使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
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无疑成了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活动在学校。
如果吃住行生活得不到妥善合理的管理,那么学校的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所以,无论从育人目标,还是从教育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寄宿制学校都必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1.2养成教育是社会、家庭、学生的需要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因此孩子便成了父母以及长辈的命根子。
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成 教育 学校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