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docx
- 文档编号:372260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8.44KB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docx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附录C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C.1一般规定
C.1.1评价前,必须对森林及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与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C.1.2以美学观点和开展森林旅游多功能需要为主要评价依据。
C.1.3评价人员应综合运用林业、生物、生态、地质、地理、环境、旅游、美学、园林、建筑及历史、经济、考古、医药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做出全面评价。
C.1.4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评价应充分反映客观实际。
C.2评价内容
C.2.1森林旅游资源
C.2.1.1自然旅游资源
(1)地质地貌
名山大川,自然灾害遗址、地质构造和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沙(砾石)滩、小型岛屿、洞穴、奇特与象形山石等。
(2)水体
溪流、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海滨、瀑布、泉等。
(3)植被
植物群落结构、垂直分布、层次、林相与四季色彩、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疏林与草地等。
(4)动物
主要动物类与数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动物栖息地类型及栖息方式等。
(5)天象
日、月、云、雨、雾、冰、雪、霜、哄、霞、光影等。
(6)森林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木本植物数量、旅游气候、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害及地方病等。
C.2.1.2人文景观资源
(1)人文古迹
古人类遗址、古城遗址、古公矿遗址、古作坊遗址、历史交通贸易遗址、古代文化科学教育遗址、历史军事遗址、历史纪念地、名人故居、古墓葬、古代水利工程、古桥梁、古代宫殿建筑、古代宗教建筑、独立古塔或塔林、古建筑(堂)楼阁、古建碑碣牌坊、石窟、摩崖石刻与岩画、壁画、雕塑等。
(2)现代建筑
包含具有游览价值并具备旅游条件的一切现代建筑设施。
(2)民俗风情
特色城镇、商业闹市、民俗街区、乡土建筑、典型民族村寨、城市庙会、节庆活动、民间盛典、民间艺术、地方特产、地方名肴等。
(4)神话传说
文学作品、典故、轶闻等。
C.2.2开发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与地域组合、外部交通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区域经济状况、已开发建设景点、已有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能源状况等。
C.3评价方法
C.3.1按照评价内容要求男队森林旅游资源和开发建设条件进行全面评价。
C.3.2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应按景观和功能需要,描述景观、景素的种类、数量、形态、体量、科学含量、艺术特征及其对游客的吸引度,评价其开发利用价值。
C.3.3按旅游需要,应对开发建设条件进行充分分析论证,提出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附录D
容量测算推荐公式
D.0.1环境容量测算
D.0.1.1面积法
A
C=─×D
a
式中:
C一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A一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a一每位游人应占有的合理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景点开放时间
D一周转率,D=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D.0.1.2卡口法
C=D×A
式中:
C一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D一日游客批数,D=t1/t3;
A一每批游客人数;
t1一每天游览时间,tI=H-G,单位为分;
t3一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为分;
H一每天开放时间,单位为分;
t2一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为分。
D.0.1.2游路法
(1)完全游道
M
C=─×D
M
(2)不完全游道
M
C=─────×D
M+(m×E/F)
式中:
C一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M一游道全长,单位为m;
m一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m;
D一周转率,D=游道全天开放时间/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F一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E一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D.0.2游客容量测算
t
G=─×C
T
式中:
G一日游客容量,单位为人;
t一游完某景区或游道所需时间;
T一游客每天游览最舒适合理的时间
C一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附录E
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价
E.1投资概算
E.1.1森林公园总体设计的投资概算,应按国家和林业部关于概、预算编制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制。
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
根据设计安排的建设顺序,编列各年度实施的概算。
分期建设时,需按首期及后期的投资概算分别汇总列出。
E.1.2森林公园基本建设投资,按下列组成划分:
E.1.2.1按建设项目的划分
(1)景区景点建设工程;
(2)植物景观工程;
(3)保护工程;
(4)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5)基础设施工程。
E.1.2.2按费用构成划分
(1)建筑工程费;
(2)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3)安装工程费;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
E.1.2.3按形成资产划分
(1)固定资产;
(2)无形资产;
(3)递延资产。
E.2建设顺序
E.2.1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顺序,可根据其建设规模、项目特点、投资来源等情况确定。
若在3~5年内能完成总体设计所列的工程建设项目时,宜一次建成;否则采取分期建设。
E.2.2森林公园采取分期建设时,其首期建设宜完成下列工程项目:
E.2.2.1中心景区的工程;
E.2.2.2安全工程;
E.2.2.3保护工程;
E.2.2.4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信、广播电视和燃气工程;
E.2.2.5近期必须建设的其他工程。
E.2.3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顺序,应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加以确定。
E.3效益评价
E.3.1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效益评价,应按经济效益、生态效
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E.3.2经济效益评价
E.3.2.1静态评价:
计算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及投资回收期。
E.3.2.2动态评价:
折现现金流量法计算财务净现值与财务内部收益率。
E.3.2.3风险分析
分析经营成本提高、游客的减少、消费水平的下降等因素给公园建设带来的风险。
E.3.2.4还贷能力分析
若以贷款作为公园建设资金,需作还贷能力分析。
E.3.3生态效益评价:
主要内容应包括:
生物资源的增长趋势;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种源的繁衍和保存价值;森林植被对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缓和地表径流、防止有害辐射,减少泥沙流失等有益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各种效益。
E.3.4社会效益评价:
主要内容应包括:
普及科学知识;卫生保健;宣传教育;科学实验;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身会建设、社会安定、社会福利、社会就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附录E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文件组成
F.1一般规定
F.1.1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文件,由可行性研究报告、图画材料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F.1.2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文件的编制,应符合本规范F的规定。
F.2可行性研究报告
F.2.1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符合本规范F.2.2的要求。
F.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第一章项目背景
第一节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
第二节建设森林公园的必要性
第三节森林公园建设的知道思想
第二章建设条件论证
第一节景观资源条件
第二节旅游市场条件
第三节自然环境条件
第四节服务设施条件
第五节基础设施条件
第三章方案设计
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与范围
第二节功能分区
第三节景区景点建设
第四节环境容量
第五节保护工程
第六节服务设施
第七节基础设施
第八节建设顺序与目标
第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经济效益评价
一、财务分析
二、贷款偿还能力分析
三、不确定性分析
四、国民经济分析
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
第三节社会效益评价
第四节结论
F.3图面材料
F.3.1森林公园现状图
F.3.2功能分区及景区景点分局图
F.3.3对外关系图
F.4附件
F.4.1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名录
F.4.2森林公园自然、人文景观综述
F.4.3森林公园自然、人文景观照片
F.4.4有关声像资料
F.4.5有关技术经济论证资料
附录G
本规范用词说明
G.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G.0.1.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1)正面词采用“必须“;
(2)反面词采用“严禁”。
G.0.1.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1)正面采用“应”;
(2)反面采用“不应”或“不得”;
G.0.1.3表示用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1)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2)反面词采用“不宜”。
G.0.2条文中指明必须按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旅游资源 开发 建设 条件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