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必修2.docx
- 文档编号:3718679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2.16K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必修2.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必修2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2016年题组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考点】清代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入台安居繁衍
【解析】族谱编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而非乾隆年间的特殊现象,A项排除。
B项正确,当时大量的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因此他们纷纷将祖先的牌位请回台湾,以便于拜祭;C项材料无从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B
2015年题组
1.(2015·海南单科·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
“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
”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雍正帝的重视农业的目的,强调重农意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关心百姓疾苦同样属于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雍正帝“申饬官员无能”这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根本目的是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上海单科·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明代“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
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
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考点】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解析】朝贡贸易主要是处于政治目的,展示了天朝威仪,故A项正确;朝贡国需要得到明朝的特许,才能来华贸易,故B项错误;各朝贡国贡期并不一致,故C项错误;政府在朝贡贸易中坚持“厚往薄来”,因此政府不以获利为目的,外国获利甚多,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解析】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4年题组
1.(2014·海南单科·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
【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4·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
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D.“市”突破空间限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唐代已经不存在井田制,谈不上瓦解,故A项错误;唐代出现“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唐代国家授予的田地指的是均田制,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均田制受到破坏,故B项正确;唐代没有实行分封制,故C项错误;宋代打破坊市的界限,唐代对“市”仍有严格的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4·全国大纲卷·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从材料关键词“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舆服’”可见此后商人社会地位有所上升、但仍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关键词“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舆服’”可见此后商人社会地位有所上升,但并没有与官员地位一致,故C项错误;从材料关键词“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并结合所学可知:
汉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
“后来一些商人……奢侈日甚。
”可见原先对商业的限制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
【答案】D
2013年题组
1.(2013·广东文综·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
“(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
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考点】重农抑商
【解析】“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说的是富商大贾实力与封君一样。
“比”是差不多的意思。
因而选C项。
A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
材料没有说与封君勾结。
D项过于绝对。
【答案】C
2.(2013·山东文综·10)《汉书·食货志》记载: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阅读材料分析,商人有市籍,商人及家属不得占有田地,目的是“以便农”所以答案为D。
不准商人占有田地,不属于商业经营范围的内容,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赋税问题,排除B。
材料强调商人不能做什么,不是户籍问题,排除C。
【答案】D
3.(2013·浙江文综·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考点】唐朝抑商政策
【解析】从当时商人的乘马“雕鞍银镫,装饰焕烂”,可见其经济地位优越,A项表述正确;但是商人的这种行为在宰相王涯看来是一种“僭越”且为“前代所禁”,可见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B、D两项表述正确;C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唐代商运发达,商人群体在社会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虽然社会主流观点对商人是鄙视的,但遭受“全社会”的鄙视显然与史实不符。
【答案】C
2012年题组
1.(2012·福建文综·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
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在这里,司马光(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与其说考历史,不如说考语文文言的阅读理解,“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
材料没有体现谁重谁轻的问题。
【答案】B
2.(2012·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迁移能力。
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可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答案】A
3.(2012·课标全国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
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关键信息:
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
“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答案】C
4.(2012·全国大纲卷·13)唐太宗说:
“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
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答案】B
5.(2012·全国大纲卷·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
“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
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016·江苏单科·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
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
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
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
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3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解析】
(1)第一小问做法,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得出取消关卡和禁令,也就是允许自由经商;第二小问成效,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得出商业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第三小问目的,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得出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第四小问影响,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得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
”得出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据材料二“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
要追求目标”得出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据材料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得出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得出抑商和惠商是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惠商是阶段性的,抑商和惠商在某一阶段同时存在。
【答案】
(1)做法:
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
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
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
后果: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
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
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40)(节选)(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
【考点】
(1)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中期人口膨胀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可得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据材料一“清朝取消了人头税”可得出税收制度的变革;据材料一“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可得出农业的精耕细作;据材料一“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得出高产作物的推广;据材料一“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得出带来耕地面积增加。
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方面缓和了人地之争,同时也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增加
带来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答案】
(1)原因:
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
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40)(节选)(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
【考点】
(1)明清时期救济制度;近代英国济贫制度
【解析】
(1)第一小问目的,从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等方面概括,根据材料一“收孤苦无靠者”、“收养流浪贫民”和材料二“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送入教养院”得出救济弱势群体;根据“偷盗者、乞讨
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可知救济弱势群体,尤其是流浪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还能促进政权认同。
第二小问异同,相同之处,从救济主体、方式、内容、保障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一“依赖于政府财政”和材料二“英国颁布济贫法”得出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一“明初设养济院”、“设栖流所”和材料二“教养院”、“贫民习艺所”得出设置救济机构,根据材料一“明律规定”、“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和材料二“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得出立法保障,根据材料一“主要有灾荒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和材料二“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得出因类而异;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得出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据材料二“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得出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
【答案】
(1)目的:
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6分)
相同:
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8分)
不同:
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4分)
4.(2014·天津文综·12)(节选)(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
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
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
“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来源: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
有何具体背景?
(6分)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6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3分)
【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主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
(1)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主张农商平等;“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商鞅重农抑商。
第二小问商鞅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农本商末。
第三小问重农抑商主要是出于保护小农经济的需要。
(2)第一小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
汉武帝“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概括即得;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的现实问题“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分析其目的;第三小问汉武帝把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垄断经营,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4)自商鞅首倡重农抑商以后,其一直是古代中国基本经济政策,但各个时期的程度有差异,如北宋出于解决财政危机的需要,商业政策相对宽松,带来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答案】
(1)态度:
孟子:
农商平等;商鞅:
重农抑商。
(2分)
认识:
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2分)
背景:
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分)
(2)措施:
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2分)
目的:
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2分)
举措: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2分)
(4)认识: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
(3分)
5.(2014·安徽文综·37)(节选)(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
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
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图1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5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12分)
【考点】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国有专营制度)
【解析】
(1)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对四大制度分别加以叙述,如郡县制度关键点是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是西汉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到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是在“重农抑商”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答案】
(1)郡县制度:
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尊儒制度: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举制度:
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国有专营制度:
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6.(2014·海南单科·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
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亿。
“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
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
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
“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
”要求:
“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
——摘编自《清实录》等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五年真题 分类 古代 经济政策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