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重点复习课程.docx
- 文档编号:3710255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6.52KB
医用化学重点复习课程.docx
《医用化学重点复习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化学重点复习课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用化学重点复习课程
化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化学:
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自然科学
无机化学:
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
有机化学:
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分析化学:
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含量
物理化学:
运用物理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基础化学部分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有关化学的基本计算等
*有机化学部分主要讨论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有关知识及应用,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官能团、分类、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合成、性质、反应、鉴别、应用等
第二章,溶液
一,溶液的组成标度
*溶液的组成标度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溶液的性质常常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有关
因此,溶液的组成标度是溶液的一个重要特征
1,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体积,称为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
2,质量浓度
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称为物质B的质量浓度。
3,质量摩尔浓度
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称为物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4,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称为物质B的质量分数。
5,体积分数
溶液中溶质B的体积除以(同温同压下)溶剂的体积,称为物质B的体积分数。
二,溶液的渗透压
1,渗透: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液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2,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有半透膜存在;2.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相等,即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粒子的数目不相等。
3,渗透的结果:
缩小膜两侧的浓度差。
4,渗透的方向:
由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较多的一方移向水分子数较少的一方。
即由低渗渗溶液指向高渗溶液。
5,为维持只允许溶剂分子透过的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等于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的符号为单位为Pa或kPa。
6,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只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微粒数)成正比,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
校正因子i值是一“分子”电解质解离出的粒子个数。
7,渗透浓度:
我们把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渗透活性物质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称为渗透浓度。
医学上的常用单位。
8,等渗溶液:
凡是渗透浓度在280~320的范围内的溶液。
低渗溶液:
低于280的。
高渗溶液:
高于320的。
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0.154mol.L-1的NaCl溶液、50g.L-1的葡萄糖溶液、18.7g.L-1的乳酸钠溶液和12.5g.L-1的NaHCO3溶液等。
9,溶血,胞质分离,皱缩
三,胶体溶液
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连续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2,分散相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称为分子或离子分散系。
分散相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剂称为胶体分散系。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称为粗分散系。
3,胶体分散系,按分散相粒子的组成不同分为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4,溶胶
丁铎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布朗运动
电泳(胶粒带电)
稳定性(胶粒带电主,胶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布朗运动)
聚沉
5,高分子溶液
稳定性
黏度大
盐析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平衡,反应进行的程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物浓度改变量的绝对值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表示。
反应速率一般指瞬时速度。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本性,浓度,温度,催化剂,活化能。
3,有效碰撞理论简介
分子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成为有效碰撞,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
活化能越低,活化分子所占的比例越大,满足能量要求有效碰撞越多,反应速率也越快,反之,活化能越高,活化分子越少,反应速率越慢。
二,化学平衡
1,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在可逆反应中,通常把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称为正反应,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为逆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各物质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3,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浓度的幂次在数值上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常用符号K表示。
4,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力。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产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分子总数减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少压力,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分子总数增加(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对任意一个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第四章,电解质溶液
一,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解离
1,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
在溶液中能够完全解离成离子,溶液中不存在强电解质分子。
强电解质的解离是不可逆的。
弱电解质:
在溶液中只有部分解离成离子,溶液中还存在弱电解质分子。
弱电解质的解离是可逆的。
2,解离平衡常数(解离常数)
解离常数的大小反应了弱电解质解离为离子的趋势。
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容易解离;K值越小,表示该弱电解质越不容易解离。
3,解离度
解离度:
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和原有的弱电解质分子总数之比。
电解质越弱,解离度越小。
电解质解离度的大小除与本身的结构组成有关外,还与溶液的浓度、温度及溶剂有关。
一般同种电解质溶液,溶液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电解质的解离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常溶剂的极性越大,电解质的解离度越大。
4,同离子效应
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减小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5,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不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是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二,酸碱质子理论
1,酸碱的定义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2,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碱接受质子后变成酸,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共轭关系。
仅相差一个质子的酸碱称为共轭酸碱对。
3,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失去质子,碱得到质子,酸把质子传递给碱的过程。
三,缓冲溶液
1,缓冲溶液:
是一种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本身的pH几乎不变的溶液。
缓冲溶液一般是由具有足够浓度、适当比例的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组成。
通常把组成缓冲溶液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合称为缓冲对或缓冲系。
2,缓冲容量:
是指能使1L(或1mL)缓冲溶液的pH改变一个单位所加的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mol或mmol)。
3,缓冲溶液的总浓一般在0.05~0.5mol.L-1
第五章,物质结构
一,原子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同位素:
这些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4,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个规律称为能量最低原理
5,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同事存在。
即在一个原子轨道中不存在自旋方向相同的两个电子。
6,洪特规则:
在同一亚层的各个轨道中,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7,(向右上角)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减,电负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增
(向左下角)原子半径递增,电负性递减,金属性递增
二,化学键
1,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2,离子键
离子键: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离子键。
一般情况下,形成离子键的条件是原子间的电负性数值要相差1.7以上。
离子键的特点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离子化合物特点:
导电,熔点高,易溶于水等。
3,共价键
共价键:
通过公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
一般来说,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元素院原子之间常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键的键参数:
键能,键长,键角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4,配位共价键
配位共价键:
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1对电子与另一个有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共用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配位共价键,简称配位键。
在配位键中,提供电子对的原子称为电子对的给予体接受电子对的原子称为电子对的接受体。
配位键常用→表示,箭头指向电子对的接受体。
5,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第六章,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
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
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
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
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
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大量无机盐,此外,在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上ⅥA族元素,这一族包含氧(O)、硫(S)、硒(Se)、碲(Te)、钋(Po)、五种元素。
三,碱金属
碱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六个金属元素:
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概述
一,有机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以及应用的科学。
2,特性:
易燃性,熔点和沸点低,难溶于水,绝缘性,反应速率较慢,反应产物复杂,稳定性差,同分异构现象普遍。
3,分类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碳原子的结构和杂化轨道,共价键的类型
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电子效应:
在有机物分子中,由于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使电子云分布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称为电子效应
2,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3,诱导效应:
由于成键原子或基团的电负性不同,从而使整个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云沿着碳链向电负性较大的基团方向偏移的效应。
4,共轭效应
共轭体系:
指在不饱和有机物中,3个或3个以上的p轨道互相平行重叠形成共轭π电键的体系。
共轭效应:
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所引起的共轭体系趋于整体化、键长趋于平均化而稳定性增加的现象称为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主要有:
π-π共轭,σ—π共轭,p—π共轭。
5,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均裂,异裂
与游离基反应,离子型反应
第八章,烃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一,烷烃
物理性质:
1~4个碳原子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
17个以上碳原子为固体。
烷烃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相对密度小于1。
熔沸点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而升高,在同分异构体中沸点随支链的增多而降低。
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发生反应。
取代反应(卤代反应)。
氧化反应。
二,烯烃
物理性质:
2~4个碳原子为气体,5~18个碳原子为液体,19个以上碳原子为固体。
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沸点和密度随着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而递增,密度小于1。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三,炔烃
物理性质:
与烯烃相似,难溶于水,易有机溶剂。
但简单的炔烃的熔沸点以及密度一般比他们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高一些。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金属炔化物的形成。
第九章,醇、酚、醚
*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一,醇
1,醇:
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
含有1~3个碳原子的醇是具有酒味的挥发性液体,易溶于水。
含有4~11个碳原子的醇具有令人不愉快气味的粘稠液体,仅部分溶于水。
还有12个碳原子以上的一元醇是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难溶于水。
醇的密度小于1。
醛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上升,支链醇的沸点低于同碳原子数的直链醇的沸点。
低级醇的熔点和沸点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的熔点和沸点。
醇羟基和水分子之间也能形成氢键。
因此,含有1~3个碳原子的醇可以与水混溶,但随着醇分子中烃基的增大,醇于水形成氢键能力迅速减弱,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将明显下降。
低级醇还能与某些无机盐如氯化钙、氯化镁等形成配合物,所以氯化钙、氯化镁等化合物不能用于干燥的低级醇。
3,化学性质
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无机酸反应。
(氢卤酸,含氧无机酸)
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分子间脱水)
氧化反应
邻二醇的特性
4,重要的醇
甲醇,乙醇,丙三醇,笨甲醇,肌醇,硫醇
二,酚
1,酚:
羟基(-OH)与芳烃核(苯环或稠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羟基直接和芳烃核(苯环或稠苯环)的sp2杂化碳原子相连的分子称为酚,
2,物理性质
在室温时,大多数酚是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少数烷基酚为高沸点液体;有特殊气味,有毒。
与醇类似,酚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其熔点和沸点较高。
醇也能与水形成氢键,故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而且随着酚羟基的增多,其水溶性增强。
3,化学性质
酸性(与活泼金属反应;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不能将碳酸从其盐中置换出来;不能溶于碳酸氢钠溶液,能溶于碱性较强的碳酸钠溶液)
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
氧化反应
4,重要的酚
苯酚,甲苯酚,苯二酚
三,醚
1,醚可看作两个烃基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分子中的烃基可以是脂肪烃基,也可以是芳香烃基。
2,乙醚
物理性质:
乙醚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为34.5度,微溶于水,比水轻,极易挥发、燃烧。
因此使用时要远离火源,且失火时不能用水浇灭。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稳定,而且能溶解许多有机物质,因而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具有麻醉作用。
乙醚的氧化。
yang盐的形成。
第十章,醛,酮,醌
*醛、酮、醌也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其分子中都含有羰基因此醛、酮、醌又称为羰基化合物。
一,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及命名
1,在羰基化合物中,羰基氧原子相连所形成的基团称为醛基。
醛是指醛基与烃基或氢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2,酮是指羰基两端都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酮的官能团是酮基。
3,醛和酮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和氧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二,醛和酮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在室温下,甲醛是气体;其他12个碳原子以下的脂肪醛、酮都是液体,高级脂肪醛、酮是固体;芳香醛、酮为液体或固体。
沸点:
醇>醛酮>烷烃。
溶解性,低级的醛酮能与水形成氢键,故易溶于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其溶解度迅速降低,6个碳原子以上的醛酮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由羰基中的π键断裂而形成的亲核加成反应;二是受羰基的极性影响而发生的α—H的反应,三是醛的特殊反应。
3,醛和酮的相似性质
加成反应(与氢氰酸反应,与亚硫酸氢钠反应,与氨的衍生物反应)
卤代反应(卤仿反应,碘仿反应)
还原反应
4,醛的特殊性质
氧化反应(与托伦试剂反应,与斐林试剂反应)
与希夫试剂反应
生成缩醛的反应
5,重要的醛酮
甲醛,乙醛,丙酮,樟脑
三,醌
1,醌是一类具有共轭体系的环己二烯二酮类化合物。
有对醌式和邻醌式两种结构。
醌类化合物多数是具有颜色的晶体,一般邻位为红色或橙色,对位黄色。
2,重要的醌
对苯醌和范醌
α—苯醌和维生素K
第十一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有机酸分子中一般含有羧基,从结构上又可分为羧酸和取代羧酸。
一,羧酸
1,羧酸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氢原子被羧基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羧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2,物理性质
含有1~4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含4~9个碳原子的羧酸是带有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含10个碳原子以上的羧酸为无味的蜡状固体,其挥发性很低,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芳香族羧酸都是固体。
低级脂肪酸易溶于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以致难溶或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
羧酸的沸点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的沸点。
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锯齿形变化,含偶数碳原子的羧酸其熔点比其相邻的两个含奇数碳原子的羧酸的熔点高。
3,化学性质
酸性
酯化反应
脱羧反应
4,重要的羧酸
甲酸,乙酸,乙二酸,苯甲酸
二,羟基酸和酮酸
1,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官能团取代的化合物称为取代羧酸。
2,羟基酸(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羟基酸)
物理性质:
醇酸一般是粘稠的液体或晶体,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通常大于相应的脂肪酸,醇酸不易挥发,在常压下蒸馏时会发生分解。
酚酸大多为晶体,其熔点比相应的芳香酸的熔点高。
有些酸酸易溶于水,如没食子酸,有的微溶于水,如水杨酸。
化学性质:
酸性,氧化反应,脱水反应
3,酮酸(酮酸可以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两个氢原子被氧原子取代后生成含铜基的化合物)
性质:
还原反应,脱羧反应,具有羧酸的基本性质,如酸性,生成酯、酰卤等。
4,重要的羟基酸和酮酸
乳酸,β—羟基丁酸,酒石酸,柠檬酸,水杨酸,丙酮酸,乙酰乙酸,草酰乙酸
三,对映异构(看书吧,我不会总结这里)
第十二章,脂类
*脂类是油脂和类脂的总称
一,油脂
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习惯上把在常温下为液体的油脂称为油,为固体的油脂成为脂肪。
R1、R2、R3相同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不同的则称为混甘油酯,都是纯净物。
要熟悉油脂中常见的脂肪酸(月桂酸,软脂酸,硬脂酸)
2,物理性质: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臭、无味。
油脂比水轻,相对密度为0.9~0.95,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油脂是混合物,因此没有恒定的熔点和沸点。
3,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油脂能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1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mol甘油和3mol脂肪酸。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1g油脂完全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皂化值。
根据皂化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皂化值越大,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表示该油酯中含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酸较多。
)
加成反应(氢化(油脂的催化加氢常称为油脂的硬化,硬化后的油脂稳定不易氧化变质)加碘(根据消耗点的数量,可以判断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100克油脂所能吸收点的克数称为碘值。
碘值大,说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高;碘值小,表示油脂的不饱和程度低。
))
酸败(酸败是由于油脂中不饱和酸的双键在空气中的氧、水分或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过氧化物,后者继续分解或进一步氧化,而产生有臭味的低级醛或羧酸等。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通常用酸值表示,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油脂的酸值。
与正常值比较,酸值越大,说明油脂酸败程度越严重。
)
二,类脂
1,磷脂
磷脂酰胆碱(又称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经水解后得到甘油、脂肪酸、磷脂和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又称磷脂酰胆胺或脑磷脂)
鞘磷脂(又称为神经磷脂)(1mol鞘磷脂完全水解后,可得到鞘氨醇、脂肪酸、磷酸和胆碱各1mol)
2,甾族化合物
固醇类(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麦角固醇)
胆固酸
兹族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第十三章,糖类
*糖类化合物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他们的脱水缩合物。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低聚糖是水解后生成2-10个单糖分子的糖,也称寡糖。
常见的是二(双)糖,如麦芽糖、乳糖、蔗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10个以上单糖分子的糖,如淀粉、纤维素、糖原。
一,单糖
1,单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
2,物理性质:
单糖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有甜味。
单糖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除丙酮糖外,单糖都具有旋光性,溶于水时会产生变旋光现象。
3,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被弱氧化剂氧化,被其他氧化剂氧化),成酯反应,成脎反应,成苷反应,显色反应(莫立许反应,塞利凡诺夫反应)。
4,重要的单糖
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半乳糖
二,二糖
还原性二糖:
麦芽糖、乳糖
非还原性二糖:
蔗糖
三,多糖
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糖原
纤维素
右旋糖酐
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
一,胺
1,胺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
2,物理性质
脂肪胺中,甲胺、二甲胺、三甲烷和乙烷在常温下为气体,其他低级胺为易挥发的液体,高级胺为固体。
低级胺易溶于水,随着烃基增大,胺的溶解度减小,高级胺不溶于水。
伯胺、仲胺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的沸点高,但比相应的醇的沸点低。
芳香胺是无色液体或固体,具有特殊臭味,有剧毒,与皮肤接触或吸入蒸气都能引起中毒,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3,化学性质
碱性(碱性的强弱,氨的碱性的强弱与氮原子上所连接基团的结构和数目有关。
(脂肪胺的碱性比氨的碱性强,并且仲胺>伯胺>叔胺)(芳香胺的碱性比氨的碱性弱,而且脂肪安胺>氨>芳香胺)。
桉盐的生成,胺具有弱碱性,能与强酸生成稳定的盐。
)
酰化反应(胺的氮原子上的氢原子被酰基(RCO—)取代生成酰胺,此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
氨亚硝酸的反应(伯胺,仲胺,叔胺都能与亚硝酸反应,但所得产物不相同。
亚硝酸不稳定,常用亚硝酸钠与盐酸或硫酸的混合物代替。
)
苯胺与溴水反应
4,季铵盐和季铵碱
碳原子上连有4个烃基的化合物称为季胺类化合物,可分为季铵盐和季铵碱。
季安盐可由叔胺和卤烷反应生成。
系铵碱由季铵盐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反应制得。
季铵盐和季铵碱都是离子型化合物,是白色结晶性固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非极性溶剂。
5,生源胺类和苯丙胺类化合物
生源胺类化合物(胆碱和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苯异丙胺类化合物(盐酸麻黄碱)
越来越好越飞越高越下越大越跑越快二,酰胺
1,酰胺可以看作是氨或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后的化合物,也可以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烃基被氨基或烃氨基的后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
常温下除甲酰胺为液体外,大多数酰胺为白色结晶固体,低级酰胺易溶于水,高级酰胺不溶于水,水溶性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
3,化学性质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酸碱性
8、生字“小魔术”(P111):
加一笔:
日——(白)(田)(目)(电)(旧)(由)(旦)水解反应
4,尿素
定义:
尿素又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用 化学 重点 复习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