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答题研究分析.docx
- 文档编号:3708869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83KB
记叙文阅读答题研究分析.docx
《记叙文阅读答题研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答题研究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阅读答题研究分析
记叙文阅读答题分析
————————————————————————————————作者:
————————————————————————————————日期:
记叙文阅读答题分析
地方一中李宁
一、标题
1、标题含义表层含义:
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
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记叙文(三)《棉花里的父亲》
1、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棉花里的父亲文题的理解。
(3分)
表层含义:
①指在棉花田里劳作的父亲;②指侧躺在棉花上睡着的父亲。
深层含义:
①指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②指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这棉花田里了;③指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
(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各答出一点即可)
例:
临沂2011中考第10题:
本文标题“水边的文字屋”有什么含义?
(3分)
答案:
表层含义:
点明作者生活在水乡(1分)
深层含义:
说明作品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故乡生活。
(2分)
2、标题的作用
内容:
点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情节内容
结构:
贯穿全文线索 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感情主旨 :
揭示文章情感主旨。
写法:
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生动形象、新颖含蓄)
《孔乙己》《安塞腰鼓》表明写作对象
《杨修之死》《孤独之旅》体现主要情节内容
《羚羊木雕》《爸爸的花儿落了》贯穿全文线索
《心声》《紫藤萝瀑布》透露情感主旨
例:
2014凉山《田野上的白发》
22.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
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体现主要情节内容)
“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贯穿全文线索)
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例:
2014柳州22.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哪些作用?
说说你的看法。
(3分)
①贯穿全文线索。
或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结构作用1分)
②表现文章主要内容情节,写的是关于父亲与雨的故事(内容作用1分)
③揭示文章情感主旨,表达了父亲对雨的深厚感情,形象地借“雨”来表现父亲的精神品质。
(情感主旨1分)
例:
临沂2012中考题:
21.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
4分
①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②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③蓑衣竟会流泪,题目新颖富有悬念,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3、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以线索为题,以人、物为题,以文章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等。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以内。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上第五单元阅读理解
1、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示例:
智者的幽默,智者幽默心等等(抓住“智者”“幽默”两个关键词即可)
二、线索:
(1)人
(2)物 (3)事(4)时间 (5)地点 (6)情感变化
例:
2014滨州中考《奶奶的粽子》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答案:
奶奶的粽子(或粽子)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九上第三单元《挽着汉字跳舞》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案:
时间或老于一天的活动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
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二:
描写按内容分:
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有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感官描写(视听觉等)等。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下第六单元《养一畦露水》按要求品味语言。
(4分)
(2)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
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
(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
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多角度写出露珠落在“我”身上,带给“我”清凉愉悦的感受,形象生动。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九下第三单元《怒从黄河来》
4、第③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
有什么作用?
(2分)答案: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突出风之大,为下文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作铺垫。
三、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1、外貌描写:
运用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
以及……心理、性格等情况。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上第六单元《看自行车的女人》
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分)
第③段:
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
“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
或:
“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
第⑥段:
⑥段:
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追……回头看看……慢慢走回……捡起……瞧”“抵”“哭”写出了她被抢后的为难、无助与伤心。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记叙文(三)《棉花里的父亲》
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
(请任选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示例一: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核桃比喻父亲的脸,用枯树枝比喻父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苍老、瘦弱、憔悴的形象,表现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
示例二:
运用外貌描写的手法,细致地刻画父亲的头发、脸、手,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憔悴,突出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意近即可)
(2)神态描写:
形象的表现了……心理、心情
例:
九年级上期末考试《杂志风波》结合上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2)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焉了。
答案:
运用神态描写(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突然被刘爷爷揭穿短处的神情,表现了我的伤心、痛苦、无奈之情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上第五单元阅读理解
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边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2分)
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
“来点儿炭疽!
”
答案:
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启功先生故弄玄虚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
(意近即可)
3、动作描写:
用……等动词突出了……,并表现了人物的……。
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
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杂志风波》
结合上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刘爷爷)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的往邮箱里探。
答案: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看我和邮箱时异样的情态,表现刘爷爷对我的怀疑(不信任)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上第五单元阅读理解
3.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边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2分)
⑴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答案:
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杨绛先生与我打招呼时的可爱和热情。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八下第四单元《色已晚》
3、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描写,请选择一句指出具体方法并分析其效果。
(2分)
A.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
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答案:
运用动作描写,通过“直”“伸”“睁”“整理”“搓”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即将与薰子见面时的激动、渴望和真诚。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九下第三单元《怒从黄河来》
3、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4分)
(1)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想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
(词语锤炼)
答案:
通过“裹挟”“奔腾”“冲向”“发泄”“挣扎”等动词,生动具体地表现了黄河水的野性力量,抒发了作者对黄河水的赞美之情。
例:
临沂2013中考题第20题第二小题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4分)
用“摸”“按”“敲”“掏”等动词,突出了父亲挖冬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丰富的劳动经验,高潮的挖笋技术。
(找出3个动词2分,分析2分)
4、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5、语言描写
例:
2014滨州中考《奶奶的粽子》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2分)
奶奶笑着说:
“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
运用了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
例:
(2014·柳州)父亲的雨
21.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语言运用、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3分)
示例①:
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雨水的形态;②:
运用了动作描写,用“跑”“拾”“甩”等动词,突出了父亲的快乐(不畏风雨),(分析表达效果1分)
③:
语言生动形象,如“飘”字,形象写出了斗笠在空中旋转的样子;用“四射”“溅”,形象写出了雨水四散、纷纷点点洒落在身上的动态过程;
④:
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侧面写出风大的特点,衬托出父亲不畏风雨的精神。
(明确角度1分,具体联系词句1分,分析表达效果1分)
6、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八上第一单元《百合花》
2、文中划线句子是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环境暗示了此房的主人刚结婚,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八下第四单元《色已晚》
3、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描写,请选择一句指出具体方法并分析其效果。
(2分)
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
答案:
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肉行打烊后冷清、寂寥的气氛,烘托了“我”希望落空后茫然无措、孤立无助的心情。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记叙文
(二)《栀子花开了》
本文对“栀子花”的形态、香气进行了多次的描写,请从文中划线的(A)(B)(C)(D)四句中任选一句,试分析其作用。
(2分):
(A)句是环境描写,渲染了秋日校园温馨美好的氛围,为后文表现美好的情感作铺垫。
(B)句是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
临沂2014年中考第19题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
环境描写 渲染了夏日正午天气干燥闷热的氛围,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四、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
(2014·柳州)父亲的雨23.你认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情节和文章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6分)
(1)责任心强:
来雨时,村人都乐得什么都忘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
(意思对即可)
(2)甘于奉献:
风雨越大,父亲越快乐,因为可以为村民储蓄更多的水
(3)顾全大局:
面对村人天旱时拼命往自己家的田里放水,不懂节约的自私行为,父亲虽然想撒手不管给他们一个教训,但为了大伙的利益还是忍不住又冲了出去拦水。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上第四单元《果园快乐的时光》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答案:
勤劳:
空闲时间就伺候菜园,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
慈爱:
留柑子给他。
能干(富有生活智慧)做出的菜味道美;把果园经营得很好。
(4分,性格特点2分,答到2个性格特点即可,分析具体得2分
例:
临沂2012中考第20题:
①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的人
说明:
从第8段父亲听从劝说去陌生的城里生活看出他善解人意;从父亲生活艰辛但从不抱怨,怀念故土但不表露看出他感情深沉)(3分,每个要点1分)
例:
临沂2014中考第21题:
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4分)
答案:
他酷爱旅行、有礼貌、追求执着、生活简单而快乐。
1、从第三段“他看我一眼,极干净的眼神,笑着摇摇头,仍就是深及膝盖的鞠躬礼”看出他有礼貌动作描写
2、从第五段“他要了一碗面汤,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惬意的样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看出他生活简单而快乐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3、从11段和最后一段“碗空了,他站起来,背着包,消失在夜风里。
”看出他追求执着动作描写
五、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题套路:
a.“XX”一词原指...,这里指...,
b.“XX”词使用了XX(修辞、描写)手法,突出(表现)了...
例、重庆市2014年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4分)
(1)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
“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
“诡秘”原指(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
这里指老人的笑中含有深意,隐藏着他的人生的秘密,让人不解而好奇。
(2)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面黄肌瘦”原指人营养不良身体瘦弱的样子,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老人因至爱这本小册子,珍藏时久,小册子发黄破旧的样子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上第一单元《秋天的黄昏》
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
“吞”原指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在这里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八上第二单元《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光》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4分)
①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分别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案:
“一次次”,是写次数多,表明寻找村庄的急切心理和艰难过程。
“唯一”,意思是仅有的、别无其他,写出了对那个黑点寄寓的希望之大。
例:
2014滨州中考《奶奶的粽子》
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答案:
“捧”原指两手托着,在文中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六、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含义
方法:
a.不脱离文章语境;b.抓住句中关键词语;c.多方面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
例:
重庆市2013年中考题.《别踩痛了雪》
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参考答案】“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扣“夜黑”。
1分),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雪白”。
1分),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压”。
1分)(意合即可)
例:
临沂2010中考第11题: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答案:
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土地和乡村的供养与支持,是农民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哺育了城市文明(2分)
例:
临沂2011中考第12题: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答案:
“我”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可以尽情抒发“我”的幸福与痛苦,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
七、赏析语言
1、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上第一单元《秋天的黄昏》
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
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
(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答案:
修辞手法:
比喻; 表达效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表现了童年的欢愉。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上第四单元《果园快乐的时光》
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答案: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柑子圆而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他的喜悦之情。
(4分,修辞2分,形状和情态1分,喜悦之情1分。
)
例:
九年级下册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像水晶一样的心愿》
第(10)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男孩得到书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七下第六单元《养一畦露水》按要求品味语言。
(4分)
(1)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露宿房顶时凉爽、自由、舒展的感受。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九下第三单元《怒从黄河来》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4分)
(2)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修辞手法)
示例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芦花怒放之美,抒发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示例2: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芦花怒放之美,抒发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拟人:
答题格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其人格化,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八上第二单元《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光》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4分)
②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身处雪原难见人踪的失望和惊慌心理。
例:
临沂2010中考12题第二小题:
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其一,分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愉快、茁壮生长的动人景象,表现了作者看到大片土地充满生机与活力时的欣喜之情(4分,只答出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得3分)
3、排比: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言气势。
强调、突出了……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九下第三单元《怒从黄河来》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4分)
(2)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修辞手法)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芦花怒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夸张:
答题格式: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特点,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例: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老舍《骆驼祥子》)
答: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的酷热,使读者印象深刻。
5、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6、反复:
强调……,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例、《致大雁》
19.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共6分,每小题3分)
B.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⒂段画线句。
当春风再度吹绿江南柳丝的时候,你们威严的阵容,便又会出现在辽阔的天幕上,向北,向北……
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连用两个“向北”,强调了大雁北飞的决心,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
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品味语言练习
例:
济南2014年中考
(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4分)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1分)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表现了深沉的父爱。
(1分)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参考答案】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女儿对父亲的爱,表现了女儿纯洁的心灵(2分,三点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即给满分)。
(意合即可)
分析文章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
(形象生动、清新隽美、朴实亲切,细腻生动、富有诗意、简洁凝练、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
这篇文章语言……,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例:
(2014·柳州)父亲的雨
21.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语言运用、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3分)
语言生动形象,如“飘”字,形象写出了斗笠在空中旋转的样子;用“四射”“溅”,形象写出了雨水四散、纷纷点点洒落在身上的动态过程;
八、变换词语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什么?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什么?
例:
2012济南19.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共6分,每小题3分)
A.如果把文章第⑾段中加点词语“窜入”改成“飞上”,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窜入”在这里是用力向高处飞的意思,准确具体地写出大雁面对困境勇敢乐观的精神,而“飞上”一词只写出了大雁飞翔的动作,不能突出大雁精神的可贵。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八上第一单元《百合花》
1.不能换。
因为“掂量”是斟酌“那些话”的分量,而“揣测”是指推测或猜测别人的心思,所以不能换。
九、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不能。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十、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1)文首:
内容上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突出主题,
结构上①开篇点题②统领全篇③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2)文中:
结构上①承上启下(过渡)④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3)文末:
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意味深长、发人深思或留有思考的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结构上①总结全文②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结构严谨③卒章点题、画龙点睛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记叙文(三)《棉花里的父亲》
2、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⑩自然段的作用。
(4分)
结构上:
点明中心、突出主题。
内容上:
写出了父亲的精神给我的影响,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由衷热爱。
深化主题。
(意近即可)
例:
九年级下册复习探究记叙文(六)《花边饺里的母爱》
2、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分)承上启下(或过渡)
例:
2014济南中考题《谜题》
21.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⑨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分)
承上启下(过渡)(1分),承接上文两个孩子对生命极限的担心忧虑(1分),引起下文“我”对生命极限的担忧(1分)。
例:
2014滨州中考《奶奶的粽子》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结构:
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互相呼应;(2分)
内容:
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
(2分)
例:
临沂2010中考
13.文章最后一段“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联系第4段所写内容看,这句话“让人心安”一词在内容表达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4分)
内容:
表达了作者看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片田野时喜悦、欣慰感情
结构: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4分,各2分)
例:
2011临沂中考
14.本文在语言和结构上都具有显著特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叙文 阅读 答题 研究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