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会心理学侯玉波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70388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5.31KB
北大社会心理学侯玉波考试题.docx
《北大社会心理学侯玉波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社会心理学侯玉波考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大社会心理学侯玉波考试题
阿伦森等著,侯玉波等译
1社会心理学导论
定义:
研究人类的思想、感觉、行为如何受其他人真实或想像的存在的影响。
社会影响的威力:
超越人们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成为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性的基本动机:
社会心理学强调对社会环境的解读。
一个人对社会的解读来自两种基本动机:
维护自尊的需求;正确了解自己和社会的需求。
只有考察人们如何解读社会环境的动机,才能了解社会影响的力量,避免归因错误。
社会心理学作用:
应用到各种社会现实性问题解决,如减少偏见、遏制暴力及劝导人们更健康的生活。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而不是依赖常识或长者的智慧。
2研究方法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假说的来源自研究者的灵感或以前的研究和理论。
观察法:
描述社会行为。
外部观察不会加入他们自己的任何预成观点;参与观察法,研究者和被观察者互动;档案观察法。
相关法:
相关系数高并不能决定因果关系。
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偏好的设计,因为他能使研究者推论出因果关系。
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
确保除了自变量外,没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结果。
实验设计的外部效度:
确保实验结果能外化到不同的人群与情境中。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取舍被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困境:
不要尝试在单个实验中做到滴水不漏,通过实验室实验可以确保内部效度,通过现场实验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外部效度。
跨文化研究表明:
在某些文化中的发现并不总是能类化到其他文化中去。
基础研究旨在获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了解,应用研究旨在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
社会心理学伦理问题包括知情同意(能随时离开实验的自由)、确保匿名性、私密性、实用后释疑(尤其使用了欺瞒手法的时候)。
3社会认知—我们如何思考社会性世界
社会认知:
关于人们如何选择、解释以及运用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研究。
自动化:
低付出思维,它不带意识、意图和目的,不需要努力。
图式对我们所识、所思、所记都有强烈影响,非常有用,也存在缺陷,可能导致人们自动形成刻板印象。
图式的可提取性是指图式和概念在我们头脑中所处的位置的优先性,以及我们在做关于社会世界的判断时使用这些图式和概念的可能性。
图式的启动是指近期经验提高图式、特点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
对图式影响我们行为的例子就是自证预言,即通过无意识中与我们图式相一致的行为对待他人,从而使图式变为现实。
除了图式,人们还会自动运用判断法则处理他们所面对的大量社会信息。
可用性法则是指我们能够想起某事的容易程度,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
代表性法则帮助我们判读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以进行分类。
锚定和调整法则:
最初的信息判断为有关这个主题随后的想法充当起始点。
例证之一就是偏差取样,人们明知样本信息有偏差或不具代表性,仍然从中得出普遍性结论。
三种法则的自动化思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都有用也都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控制性社会认知:
高努力水平思维,有意识、有意图目的的以及需要努力的思维,需要心理能量。
这种类型的思维影响人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
对人类思维最恰当的比喻:
“白璧微瑕”的科学家,一个才华横溢的思考者经常对与其理论相悖的事实视而不见,并且以使得那些理论成为现实的方式对待他人。
通过统计训练可以抵制过度自信障碍。
4社会知觉—我们如何理解他人
非语言行为:
女性总体上在用非语言形式理解和表达情绪方面做的更好,但女性在侦察欺骗的准确性下降,可能因为在许多社会中,女性要学习不同的技能,其中一种就是在社会交往中保持礼貌,并忽略某人可能撒谎的事实。
内隐人格理论:
由我们对何种人格特点会组合在一起的一般观念构成。
文化在我们的内隐人格理论的信息中扮演重要作用。
一致性(其他店员是否会对汉娜大喊大叫)、独特性(老板是否只对汉娜大喊大叫)、一贯性(老板是否每次见到汉娜都大喊大叫)信息帮助我们做出内部归因或外部归因的选择。
归因的常用捷径是一致性偏见:
即相信行为与性格相一致的趋势。
一致性偏见会导致基本归因错误。
归因的两阶段过程:
对于一个人最初的自动归因可能是性格式的,但可以通过第二阶段有意识的、努力的思考来纠正,即想到可能的情境解释。
当事人和旁观者差异是基本归因错误的一个条件:
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比解释自己的行为更容易犯这个错误。
当事人和旁观者效应是因为知觉显著性和信息便利性对当事人和旁观者的效果不同而产生的。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更能够认识到行为的情境解释。
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过高估计了他们对于别人的显著性。
自利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们成功进行内部归因,而对他们的失败进行外部归因。
防卫归因是对未来不切实际的乐观,即我们认为好事倾向于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坏事更倾向于发生在别人身上。
另一种防卫归因是公正世界的信念,即我们认为坏事在坏人身上发生而好事在好人身上发生。
5自我认识—我们如何理解自己
自我概念是关于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
它有两个功能,一是组织功能,将信息存储在自我图式中,人门用来组织对自我的认识并影响到他们的注意、思考及记忆的内容和心理结构,亦即自我参照效应;二是管理功能,管理人的行为、做出选择以及对未来的计划。
成功的自我控制取决于它疲劳的程度,以及通过锻炼它得到加强的程度。
自我觉知是指思考我们自己的这一行为。
西方文化中,人们拥有独立的自主观(自我概念),即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来定义自我。
亚洲文化中,人们拥有相互依赖的自我观,即他们主要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
我们认识自己的方法,一是内省,它可能是令人不愉快的,因为它会使我们注意到自己与内在标准的差距。
二是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就像局外人会做的那样。
三是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
由于推断我们参加某项任务是由于外部动机引起的,而降低我们对这个任务的内在动机。
亦即奖励及其他外部影响会影响我们的内在兴趣。
针对任务奖励时,过分充足理由效应更易发生。
针对表现的奖励不太会降低我们对任务的内在兴趣。
情绪的二因素理论:
我们通过观察自己是怎样被唤起的,以及推断被唤起的原因来确定自己的情绪。
上行的社会比较,即将自己与比自己强的人相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定义优秀的标准。
下行的社会比较,即将自己与比自己更差的人相比较,可以使我们对自己当前的状态感觉更好。
一旦我们认识了自我,我们通常通过的过程来控制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自我。
逢迎是大家都喜欢的,但如果逢迎的对象感觉到你的不真诚,这种策略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自我妨碍:
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预先准备的借口可能使我们相信这些借口。
6为我们的行为寻找理由的需要
认知失调理论:
无论什么时候,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某些方面的认识与自我概念不相符时,总会感到不舒服(失调)。
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或者为我们过去的行为合理化并使之与我们通常所持的证明观点相一致以减少失调。
这个过程所导致的态度变化我们称之为自我说服。
人们做重要决定的时候,失调不可避免。
因为“我选择了方案X”的想法和“我选择方案Y可能会更好”的想法是不一致的,这被称为决策后失调。
人们通过增加对所选择方案的喜爱和减少对其他方案的喜爱来减少这种形式的失调。
不道德的商人,通过使用滚雪球策略来利用人类的认知失调倾向,让顾客感到他或她已经做出承诺以提高他或她要购买商品的可能性,而事实上这样的承诺并不存在。
人们为了获得某样东西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而这些努力被证实并不值得之后,通常会导致对努力的合理化,引导人们将他们获得的东西的消极方面最小化。
比如,花费很多努力进入某团体的人们比那些毫不费力进入该团体的人们更加喜欢该团体。
反态度辩护:
人们做出愚蠢、不道德或荒谬的行为之后,或因为没有好的理由而没有去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之后,说出一些与他们自己态度相反的话,通过说服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内部理由。
自我差异理论:
人们行为方式反映出他们保持其各种信念之间的一致性感觉的需求以及对自我的知觉。
自我评价维护理论:
只要我们亲近的人在与我们自我定义高度相关的领域做的比我们好,人际关系就会产生失调,人们可以通过与这个人疏远、改进自身表现或减少这一任务的对比性等方式来减少失调。
自我肯定理论:
当人们不能直接消除对自尊的威胁时,人们通过肯定自己在其他无关领域的力量或能力会让自己对自身的感觉好些。
支持自尊的需要有时会和确认自我看法的需要相冲突。
由于持消极自我看法的人可能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表面上的那样,他们往往更偏好能够证实其消极自我观点的反馈,而不喜欢具有自我提升作用的反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愿意保持糟糕的自我形象。
减少失调的做法可能导致合理化陷阱,即我们为更加愚蠢和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舞台(不正当理由,无理拧三分)。
我们可以这样避免陷阱:
提醒自己,我们从整体上说都是善良高尚的人,不必为自己所做的每件蠢事或不道德的行为寻找理由。
7态度与态度的改变—影响思想和情绪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观点的持久性评价,含有情感、认知、行为三个成分。
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并易于报告的态度,内隐态度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
当缺少外部正当理由为与态度相反的行为辩解时,人们的态度就会改变(认知失调理论)。
说服性沟通也可以导致态度改变。
精细可能性模型:
当人们同时具备动机和能力去关注演讲内容时,会采取说服的中心路径,这种情况会发生在沟通主题与个人有密切关系或当事人拥有很高的认知需求时;当人们不愿意也无法关注演讲内容时,他们会采取说服的外周路径,会因为演讲者的魅力或演讲长度等周边线索而被说服。
人们态度的改变如果是通过中心路径实现的,则会比较持久而且更能抵抗攻击。
情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态度改变。
引起人们中等程度的恐惧并让人们相信信息内容可以缓解这种恐惧,就能导致持久的态度改变。
如果某人看到某件事物心情很好,那么他通常推测自己喜欢它,即便这种好心情实际是由其他事物引发的。
如果态度是建立在情感和社会认同的基础上的,那么利用情感和社会认同的方式最有效。
让人们事先接触到一小部分反对自己观点的论据,人们将更容易抗拒之后听到的类似论据,这种方法也同样能抵抗一些利用情感和价值观来改变态度的信息的攻击。
这成为态度的预防免疫。
事先提醒人们,有人可能企图改变他们的态度,会使人们更加仔细地分析他们的所见所闻,从而避免被操纵的态度改变。
当由于操纵过度而使人们自由选择收到威胁时,人们会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减少这种不愉快感觉的方法就是去进行哪些收到威胁的行为。
这称为抗拒态度。
只有当态度能够迅速呈现在人们头脑中时,态度才能预测行为。
态度的可接近性是指某一件事物与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人们报告时对该问题或事物的看法的速度来衡量。
当态度的可接近性低时,行为更可能受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预测人们的有意行为时,我们需要知道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个人认为他人会如何看待他的特定行为),以及他们认为自己对行为的控制程度。
当广告是按照人们的态度类型而设计或让产品看来和个人密切相关时,是最有效的。
研究未能证明阈下信息能有效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一般广告不仅影响消费者的态度,而且也通过文字和图像传递文化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威胁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所体验到的恐惧,担心他们的行为可能证实社会的刻板印象。
那些观看按照刻板印象刻画女生形象的广告的女性在数学测验中表现更差。
8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发生在人们不知道怎样做怎么说是正确的或最好的,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将其看成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
信息性社会影响通常会导致私下接纳,人们相信他人的言行是正确的。
专家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
模糊情境中一种特殊情况是危机时刻,害怕、疑惑、恐慌使得我们更加依赖别人来帮助我们决定如何做。
以他人作为信息来源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因为人们之所以恐慌是由于发现别人也处于恐慌之中。
通过检验你的得到的信息是否与你的常识和内心的道德准则相违背,你能够抵制不适当地以他人作为信息来源。
规范性社会影响:
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一致,并不是因为他们看来更了解情况,而是因为我们希望能维持团体成员的身份,继续获得这种身份带来的好处,并避免遭到嘲笑和拒绝带来的痛苦。
规范性影响通常可以导致公开顺从,但不一定在私下可以接纳他人的想法和行为。
有三个因素影响到规范性社会影响是否发挥作用:
强度、接近性、团体的规模。
我们最可能出现从众行为的情形包括:
团体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团体成员在观点和行为方面保持一致,团体成员人数为3—4人。
我们可以通过积累一段时间的特异信用,从而在适当的时候抵制不适当的规范性压力的影响。
团体中的少数派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多数派的观点和行为。
社会影响技术可以用来促进有益社会的行为。
传递命令性规范的信息比传达描述性规范的信息,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方面作用更大。
(与过分充足理由效应背反)
信息性与规范性压力交织在一起,导致令人战栗的服从倾向。
米尔格拉姆实验表明,既然已经有了实施某一强度电击的正当理由,人们就很难判断轻微提高电击强度有何不同。
这种极端反社会行为也出现在真实社会生活当中酿成悲剧,譬如纳粹的种族大屠杀以及在越南美莱的集体屠杀。
9团体过程—社会团体的影响
团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共同的需要和目标促使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
团体倾向于由同质的成员组成,部分原因在于团体的社会规范要求人们服从。
人们在团体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期望,都是人们在团体中情感和行为的强大决定因素。
当人们在某一任务上的个人努力能够得以评估时,他人在场能够导致社会促进:
人们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得到改善,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却下降了。
当人们在某一任务上的个人努力不能得到评估时,他人在场能够导致社会懈怠:
人们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下降,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却得到改善。
他人在场可以导致去个体化效应:
当人们隐秘于群体当中,对行为的规范限制放松了,使得人们更可能出现冲动行为和异端行为。
如果团体成员擅长共享信息并听取团体中的专家意见,团体决策必然优于个人决策。
团体决策的过程损失情况:
团体中最有能力的人无法动摇团体中其他成员的想法。
另外,团体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有成员都了解的信息上,而忽略了独特信息。
通过让不同个体成员负责特定领域信息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夫妻都清楚自己负责自己记忆的部分信息,比各自记忆更为有效。
团体思维:
对团体成员而言,维持团体凝聚力比务实地思考事实更重要。
团体极化导致团体做出比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策,在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同。
团体决策倾向于更冒险或更保守。
尤其对联系紧密、凝聚力强的团体而言。
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者的类型与工作环境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研究发现,领导效能取决于两点:
一是团体领导者是任务导向型还是关系导向型;二是工作环境的情境控制程度高还是低。
女性领导者存在双重束缚:
如果她们顺从社会期望,表现得温暖而热心公益事业,就会被知觉为缺乏领导潜质;如果她们取得领导地位并按人们期望的事业型、强硬的方式行事,人们仍对其持负性态度,认为她们不具有“女人应有的行为方式”。
冲突与合作困境:
如果多数人都采取对个人有利的行为,则会对所有人造成不利的后果。
以牙还牙策略是解决囚徒困境的有效办法。
没有威胁或双边威胁并不能增加合作度,只有建立了信息关系,沟通才是有效的。
建立信任感是解决此类冲突的关键。
公共产品困境:
每个成员都必须对公共利益作出贡献以维持公共产品的供给(纳税)。
公用地困境:
每个人适度使用公共资源能保证其自然再生,过度使用则会导致公共资源匮乏甚至消失。
整合式解决方案:
每一方都在对自己而言不太重要,但对于对方却很重要的方面做出让步。
10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
物理接近效应:
那些由于偶然和你有最多接触的人最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和情人。
曝光效应:
任何刺激的暴露都会引发对它的喜爱。
同性相近:
人们之间的相似性,无论是态度、价值、人格特点或地缘特征的相似性,对引发吸引力和好感非常有影响力。
相对于“异性相吸”,近似性是更为有利的预测变量。
互惠式好感:
通常我们会喜欢那些表现出喜欢我们的人。
外表吸引力:
外貌吸引力在好感产生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多数人不愿承认这一点。
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
一般人认为外表吸引力与其他那些令人愉快的特质相联系。
社会交换理论:
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感觉取决于他们所知觉到的在这段关系中的得失。
是否维持一段关系,取决于对已有人际关系的期望以及另一段可能关系的快乐程度的比较水平。
爱情三元论:
亲密、激情、承诺。
进化论心理学:
在选择配偶时,女性更多关注男性的资源,男性更多关注女性的外表。
依恋方式理论:
人们过去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他们成人之后亲密关系质量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
三种依恋方式:
安全型、回避性、焦虑/矛盾型。
哪些具有安全型依恋方式的成人在三种类型中有着最亲密和最令人满意的关系。
短期人际关系通常是交换关系,交换关系中人们关心的是公平和明了谁做出了贡献;长期亲密关系通常是共有关系,共有关系中人们更少关心谁得到什么,更多关心其他人需要多少帮助。
共有关系中的人们较少关注付出能否得到即时收益,更多关注在关系中做到“有难同当”。
一段关系的问题可能来自于“致命吸引力”的产生,哪些原先吸引你的特质最终成了破坏你好感的元凶。
在预测个体面对分手将会有何种感受时,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变量是他或她在决定分手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11亲社会行为—人们为什么助人
亲社会行为的进化心理学解释:
人们试图根据自然选择法则长时间进化来的基因因素来解释社会行为。
亲属选择:
帮助基因亲属来使他们的基因绵延下去。
遵循互利规范具有生存优势:
人们帮助陌生人,希望当他们需要时会得到帮助。
学习和遵守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具有生存优势,包括利他主义。
社会交换理论:
在助人的回报大于付出的情况下,助人出于利己。
移情-利他主义假设:
亲社会行为只是对那些求助者的移情和同情。
人格、性别、文化背景、心境都对助人行为有影响。
男人更可能以英雄主义、骑士精神的方式助人,女人更可能以长期承诺的方式助人。
城市过载假设:
人口拥挤的城市有如此多的刺激,以致于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负荷过载,而在乡村环境中更可能发生助人行为。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越少,一个人越可能得到帮助。
旁观者决策树:
注意到事件;把事件解析为紧急情况(人众无知:
每个人认为没有异常,是因为没人看上去关心此事);承担个人责任(没有产生旁观者效应导致的责任分散);知道如何帮助;实施帮助。
要求社区服务的计划会降低人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兴趣。
鼓励人们志愿服务的同时保护他们自由选择做这些事的感觉,可以增加人们再次志愿服务的意愿。
积极心理学聚焦于人们的长处和优点更甚于研究人类行为的黑暗面。
12攻击行为—我们为什么伤害别人,我们能制止攻击行为吗?
攻击指的是意图伤害他人或造成他人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敌对性攻击:
以给人施加痛苦为目的的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
在达成其他目的的过程中给人施加了痛苦。
佛洛依德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理论:
当死本能向内发展时,会以自杀的方式出现;向外发展时,会以敌意、毁灭、谋杀的方式出现。
弗洛伊德水压理论:
攻击能力必须加以释放,以避免日积月累而爆发。
攻击行为是否会表现出来,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生物习性、天生与习得的抑制反应、社会环境的实际本质。
攻击的神经性因素:
脑中的核心区域杏仁核被人们认为是用来控制情绪的,此区域被刺激的动物会变得暴戾。
攻击的化学因素:
化学物质5-羟色胺能够抑制攻击行为,当人体内的5-羟色胺分泌受到抑制时,攻击行为就会增加。
睾丸素和攻击行为具正相关关系,暴力犯的睾丸素比非暴力罪犯要高。
酒精能降低人的自制力,减轻人们对暴力和其他社会所不允许行为的抑制作用。
痛苦和其他生理不适也会增加暴力行为。
挫折与攻击理论:
经历挫折会增加产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攻击不是简单被剥夺的结果,而是相对剥夺的结果—一种获悉自己所获得的比应获得的少所产生的感觉。
社会激怒、攻击性刺激、和攻击有关的物体,都可能激发攻击。
社会学习理论:
攻击行为能通过模仿他人攻击行为而产生。
媒体暴力:
不仅仅会导致观众更强的攻击,也会造成麻痹效果,使我们更容易接受社会中国的暴力。
色情题材:
如果描述了直接针对女性的敌意行为,会增加对女性暴力性攻击的接受度,并且几乎确定是一项对女性攻击行为实际相关的因素。
减少攻击行为的办法:
让人们的注意力从愤怒中转移出来,讨论生气和敌意的原因,模仿非暴力行为,训练人们使用非暴力方式解决冲突,训练人们沟通和协调技巧,培养人们的同情心。
培养同情心对于防止人们故意贬损受害者的倾向特别有效。
严厉和立即的惩罚对减少攻击行为有效,延迟的惩罚不是减少攻击行为的有效措施。
没有证据证明宣泄理论有效,相反,一项攻击行为会引发人们将这些行为合理化,最终导致攻击行为增加。
13偏见—原因与消除
偏见:
一种对独特团体成员的敌意和负面的态度,只因对方属于那个团体。
刻板印象是偏见态度的认知成分,是对某个团体的统一概念,将同样的特征赋予该成员的所有成员身上,无视成员之间的差异。
人们对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会激发刻板印象,必须借由意识控制处理来加以忽略或抑制。
歧视是偏见的行为成分,是对特定团体成员的不公平、负面或伤害性行为,只因对方属于那个团体。
内团体偏见:
我们会以较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团体成员。
外团体同质性认知:
内团体成员认为外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比内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更多。
错觉相关:
我们倾向于看见实际不存在的相关性,特别是人或事显得独特的时候。
这也是我们的认知处理保有刻板印象的方式。
基本归因错误造成偏见:
在理解他人行为时,我们倾向于高估性格的作用,低估情境的作用。
最终归因错误:
对整个外团体做出负面的性格归因。
对外团体成员的举止不符合刻板印象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对他们进行情境归因,以维持我们的刻板印象。
责怪受害者现象:
公平世界信念使我们贬损遇难者和外团体成员,认为他们自作自受。
自证预言:
刻板印象威胁的另一面,我们对待外团体的方式使他们不知不觉表现出刻板印象式的行为,然后我们从中肯定并证实自己的刻板印象无误。
现实冲突理论:
偏见是团体间竞争有限资源(经济、权力、地位)的副产品,资源竞争导致对竞争性团体的贬损与歧视。
替罪羊理论:
受挫和愤怒的人们将攻击转移到一个现成的现象,一个令他们讨厌、看得见、相对弱势的外团体身上。
纳粹屠杀犹太人,美国经济危机被认为是中国的汇率管制导致的。
社会习得理论:
我们从成人、同事、传播媒体学习到文化中的适当规则,包括刻板印象和偏见态度。
规范性从众会使我们遵循刻板印象信念,而不是对其进行挑战。
制度化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现代种族主义:
人们已经学会在可能被贴上种族主义标签的情境中隐藏他们的偏见。
接触:
让内团体和外团体成员一起相处,并不足以消除偏见,而且可能使原有的负面态度恶化。
接触情境道德六项条件:
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平等地位、非正式人际接触、频繁接触、平等的社会规范。
拼图教室的学生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竞争,是减少不同种族间学生刻板印象与偏见的最有效方法。
14社会心理学与健康
压力被定义为人们觉得无法应付环境时所产生的负面感受。
压力的负面影响包括免疫系统的损伤。
压力的一个觉得因素是个人对周围环境的自觉控制有多少。
许多养老院老人所感受到的控制力的丧失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自我效能指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行为来达成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信念。
在某一特殊领域拥有高的自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大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