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5篇.docx
- 文档编号:3703783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5.30KB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5篇.docx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5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集锦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
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会这样认为:
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
它曾经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
有的朋友说,《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有的朋友说,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
的确,挪威作者乔德坦·贾德将哲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更方便地了解它。
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只有一张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
“你是谁?
”这个问题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它让我也开始思考起了哲学,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生活在人心中的东西。
世上的人“在这只被拉出宇宙的帽子的白兔毛皮深处待得太舒服了”,以至于他们“被这个世界磨掉了好奇心”,“习惯了这个世界”。
这本书好像一个哲学家,在我“已经开始朝着兔子(就是从宇宙的帽子中被拉出来的那只)温暖舒适的毛皮深处向下爬时,却被这位哲学家中途拦住。
”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
“对于人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
”但是人却忘了这个世界的存在。
《苏菲的世界》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种问题。
但是,我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呢?
没有人能回答,也没有人知道。
也许,这是人世间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
本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不落俗套、新颖地以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揭示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4岁的少女苏菲在某天放学回家后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从思考信中提到的“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的问题开始,在一个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
之后,艾伯特陆续向苏菲娓娓道来:
从古希腊自然派哲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到人性被神化的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到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再到黑格尔的辩证法,康德的人本主义,最终到现代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主义观点,各种学派、各种学说让人应接不暇,实际上这却是作者借艾伯特之口把这一切展现在读者眼前。
本书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在于,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这些信虽是寄给她,却是写给一个与她同一天生日的、似乎是不存在的女孩——席德。
更出奇的是,艾伯特不停地给苏菲讲课,却发现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少校的“特意”安排,或者说他们是活在少校的意识当中。
他们的谈话和举动被少校安排好后写进一本叫《苏菲的世界》的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女儿。
故事的结尾,艾伯特与苏菲试图逃出少校的思想控制并且成功。
席德与少校,苏菲与艾伯特,这两对人物,时虚时真,让人有一种糊涂的感觉,真实与虚幻二者难以分开,留给读者无限思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矛盾,这可能也是从看苏菲的世界开始的吧
看《苏菲的世界》时,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问底,竟然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共鸣;但是自己内心深处却觉得她是一个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么事都想那么多,搞不好学习也会一落千丈。
此处我想了比较长的时间,到底是应该较为成熟些,每件事逆来顺受,还是应该每件事刨根问底,这是多么的矛盾啊!
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连哲学家也解不出来吧,我的内心的两股思想像五线谱一样交织碰撞,我的五脏六腑在都被烧灼,我是多么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选择自由的畅想,还是选择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这两者都存在风险性与可能性,前者一飞即达,后者一辈子平平稳稳,不愁吃穿,却默默无闻,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前者若一飞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后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稳,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一双标新立异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还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来,但是在千百次爬起来后,天已经黑了,你也将化作尘世间的一缕浮尘了,随风飘飞了……
聪明的你,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明天太阳依然升起,时钟依然运转,我们的问题,却可能已悄悄的尘逝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
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
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
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
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
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
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
哲学是什么?
应该是很枯燥难懂的吧。
在阅读《苏菲的世界》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哲学。
《苏菲的世界》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天放学回家后,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
从此以后,苏菲就开启了学习哲学的道路。
她学习了古希腊哲学,认识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等众多的哲学家。
可渐渐的,苏菲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是少校艾柏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的生日而虚构出的人物。
在故事的最后,苏菲终于逃出了书中的世界,来到了席德的世界中。
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封信上的那三个字:
你是谁。
苏菲收到信后再思考这个问题,正在阅读的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是,我究竟是谁呢?
这是也许每天都会有人问的问题,这是平时做自我介绍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然而静下心来想,答案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是学生?
我是女孩?
那学生不止七一个,世间也有成千上万个女孩。
如果我换了个名字,如果我的长相并不像现在这样,那么我是不是就不是我了呢?
人会不会真的有灵魂。
如果是这样,我只是存在于一个身体里,灵魂与思想才是真正的我,是这样吗?
我生活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及其微小的一个星球,而我、我们,更是宇宙中非常渺茫的存在。
地球少了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停止转动。
那我该怎样让这个世界记住我,记住我是谁呢?
我思考了很久以后,我只能回答说:
我就是我。
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说明。
你是谁,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却又似乎永远也没有答案。
或许为穷尽一生也不知道:
我,到底是谁。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
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的?
就这个看似比较简单的问题,却是比较基本的问题,我们穷尽一生,追求是是什么?
很多时候不就是想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么?
有时候,我们很多心理问题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造成的,我们妄图和别人攀比,却不了解自己,我们用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做好,事实却告诉你,你根本做不到。
我们了解自己,才不会那么痛苦。
为什么选择一个十四岁的苏菲呢?
为什么当一个优秀的哲学家最重要的条件是好奇心么?
就我看来,太小的孩子,虽然有好奇心,却没有足够的探索研究能力,思维还不足以应付这种哲学问题,也很难去寻找答案。
好奇心,意味着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探索,因为对这个世界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就很难像孩子一样,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问题,即使有孩子提出问题,要不是不耐烦地随口一说,或者是责骂,孩子的创造性,好奇心就这样被扼杀了。
“赫拉克里特斯说:
“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
”我小学的时候,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棵树的叶子,同一批出厂的产品,也有不同,至于为什么不同,我没有考虑那么多。
赫拉克里特斯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好奇和思考。
——题记
读了这本书,我的好奇心便挑起来了——14岁的女孩苏菲原本平常、有序是生活被一封离奇的信打破了。
“你是谁?
”这个问题出现在信中,在此之前,苏菲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她绞尽脑汁,但她找不到答案。
而接着又寄来了许多信让她困惑不已,席德是谁?
寄信人是谁?
席德爸爸为什么让我把信给席德……然而她也无意间开始了哲学课程。
一个个的谜团也相继解开。
“你是谁?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抹不去,擦不掉。
开始,我可以轻易地回答:
我是姚丽霞啊!
但是那个叫姚丽霞的又是谁啊?
如果我取了另一个名字,我会不会变成别人呢?
我一直想不出答案,苏菲也是。
书中谈到了从最早的哲学家一直到现在的哲学家,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苏格拉底。
我记得他说过: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他这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竟如此谦虚,令我震惊。
他一生对哲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他却被陷害,最后为了良心与真理服毒而死。
我佩服他的坚贞不屈,誓死捍卫良知。
为一切事物的存在是理所当然,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而小孩儿则不一样,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都会产生疑问,而要成为一名哲学家,就要拥有好奇心。
它让我又重新找回了好奇心。
哲学这门课程中,有着让人费解的问题,有着神秘的历史,既新奇又难懂,我希望我以后能深入了解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8
在某个书店中,我看到了一本书《再见,苏菲斯》,这不是言情小说么?
打六折!
我的眼中发出了奇异的光,可是摸了摸口袋,已经所剩无几了。
之后,我在另一个书架发现了《苏菲的世界》,莫非这和《再见,苏菲斯》有联系么?
好像很神秘的样子……好,就买这本书了。
我突然发现我在自己找麻烦,这么烦的一本书,我为什么会买?
但是,随着阅读,我似乎发现这本书有一个特点——麻烦是肯定,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特别入迷,我甚至从中午十二点一直看到午夜十二点。
虽然没有汲取多少知识,这里的知识太丰富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光是人名就让我头昏眼花的,但是在这本书中所涉及的方面还是有限的,比如书中很少谈及中国哲学(如果要谈及中国哲学史估计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我很喜欢希腊神话,我认为希腊的神离我很近,因为他们拥有普通人所拥有的特性。
而中国的神读我来说太遥远了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
《苏菲》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哲学史,我看到了人类是如何进步的,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学习,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个新的名词,我一直以为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就是讲道理的,和科学历史等等没什么关系,自从看了《苏菲》我才知道哲学是一种包含所有学科的中和性课程,但是必须用一辈子的时间用心学习。
乔斯坦贾德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教师,十分幽默的教师,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
比如书中有几幕中加入了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童话人物,像小红帽,爱丽丝之类的,很可爱的想象。
还有他的授课方式——写信,对话(至于那影碟,我们看不见,只有苏菲知道这是什么感觉)与其他哲学书相比之下特别多姿多彩,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久很久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9
《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
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
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
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
在这样一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
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学问,生涩难懂,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
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
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给很多哲学著作敲了钟,或是指明了路。
很多研究哲学的学者都认为“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并以自己能用艰涩的语言描绘为荣。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哲学理论不能普及和推广,
但《苏菲的世界》改变了这一现状,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哲学史,本身也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命题,随着探求进程的步步深入,使我了解到更多的哲学原理。
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是在欣赏一部人类文明通史的真实演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
《苏菲的世界》一部充满哲理的书,主要讲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就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
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哲学的意义、人的生命和各种哲学学说:
如果把宇宙比作魔术师,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变魔术的兔子的话,我们就是居住在兔子绒毛深处的细胞。
我们出生于细毛顶上,刚开始我们对这场魔术十分好奇,而人们慢慢长大了,对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处,并喜欢上了皮毛深处的生活,就不再过问世事了。
哲学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并把别人拉上去的人。
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为哲学家。
哲学的世界,有太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寻。
每一次的发现便是一次人生的顿悟。
尽管我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与启示。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1
一本给年轻人的哲学读物,让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以童话般的口吻娓娓道来整个哲学大厦,太温暖了。
作者写作了一本叫苏菲的世界的书,书里面少校创造苏菲和艾伯特的世界给女儿席德以哲学上的启迪,少校书中的苏菲在她的世界发现了一本名为苏菲的世界的书,不禁让我想起了卞之琳的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同样是写给小白的一本从苏格拉底以前的时代梳理至当代的哲学思潮的读物,但这是一本让你有所思考,对哲学逐渐产生兴趣的书。
太喜欢书中的这段话了“苏菲,我们就是这个活的星球。
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
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
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
我们都会在某个时间思索生命的意义,存在的意义,而关于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一次就回答清楚的。
所谓哲学问题的定义就是每一个世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地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借着提出这些问题,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
当人们追寻这些根本问题的答案时,他们总是会发现许多其他问题因此而有了清楚明确的解决方法。
科学、研究和科技都是我们哲学思考的副产品。
我们最后之所以能登陆月球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对于生命的好奇吗。
哲学是科学之母。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
世界从何而来?
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我从未问过或想过这个问题。
或许是偶然间爸爸妈妈告诉我这里是世界,从此我就知道这儿是世界。
一天当中,我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但我却从未提出过一个为什么?
不只是我一人,大家都把世界想得理所当然,世界仿佛与我无关。
所以,作者用了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来的一只兔子,关于突然变出兔子的事,我们知道这不过是魔术师耍得把戏罢了。
我们只是想知道他如何办到而已。
然而,谈到有关世界的事实,情况便有些不同了。
我们知道这世界的不只是魔术师妙手一挥、掩人耳目的把戏,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其中,我们是它的一部分。
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兔子。
我们与小兔子之间唯一不同的是:
小兔子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
我们则相反。
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关于小兔子,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
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
苏菲只是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你又是谁呢?
苏菲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第一次读《苏菲的世界》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会收获更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
马为什么叫马,马是什么?
在看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可能在某个时候,我爸妈拍了一张照片或者我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了这种东西。
我父母告诉我那是一匹马。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那是一匹马。
每天总是看到很多人很多事,却从来没有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
不仅是我,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当然。
世界五彩缤纷,仿佛与我们无关。
对此,作者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像魔术师从帽子里拉出的兔子,而我们人类是深藏在兔毛里的寄生虫。
我们都舒服地躺在兔毛深处,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
只有哲学家,不断爬上兔子的细毛,想探索魔术师的秘密。
我们比哲学家更缺乏的只是好奇心和聪明的头脑。
哲学家不停地爬行,同时不停地呼唤沉睡的人。
他的呼唤只唤醒了少数有头脑的人,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厌恶。
苏格拉底总是把生命献给哲学,服毒自杀,耶稣也是。
我钦佩他们的勇气和精神。
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德米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提出了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我想是的。
1000,20某某,中世纪,浪漫主义。
慢慢的,我陷入了整个欧洲哲学史。
一开始,我失去了很多理解。
越来越发现,哲学离生活并不远。
我可能不知道一些地区和习俗,但我的思想是无限的。
人对生活的态度也是相互的。
苏菲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
我们是谁?
苏菲是智慧的意思。
苏菲的世界是一个智慧的世界,一个梦想的世界,也唤醒了我们生活的智慧。
十三岁第一次读苏菲,很疑惑。
第二次,第三次,我会收获更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4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这是两个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哲理的问题。
“我是谁”假如我换了一个名字,我还会是自己吗?
在没有读这本书前,我们是不是把一切的想的太过理所当然,就像在文章中作者做的生动比喻,宇宙就好像魔术师从帽子里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在那里舒适地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
只有哲人,不停地顺着兔子的细毛努力攀爬着,想要去探索魔术师的秘密。
我们比哲人缺少的,只是一颗好奇心,和一颗聪明的头脑。
他们努力地攀爬着,同时也在呼唤,希望唤醒沉睡的人们。
作者又巧妙地穿插了两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一个十四岁的女孩苏菲,不断收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慢慢探究世界的秘密。
在此同时,书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和她的爸爸,为了让席德接触哲学,而编造出苏菲的故事。
这两个生动的故事相互穿插、联系,是我读的饶有兴趣。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哲学,我发现哲学并不像一些人口中的那么乏味无趣。
因为有了一波三折、妙趣横生的故事,使我们在随故事情节紧张激动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有关哲理的知识。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
《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介绍了有关西方的哲学,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讲述智慧的故事。
原本枯燥无味的哲学书读起来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捧书细读,我了解到弗洛伊德有趣的心理学理论,佛洛伊德主张人和他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
这种紧张关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我们学到如何调整这个‘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
用佛洛伊德的术语来说,我们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的‘自我’。
这时,即使我们想要或需要某个东西,我们也不能躺下来一直哭到我们得到那件东西为止。
“这同时引发了我对于心理学的好奇与探索,在了解了梦的解析,爱情心理学后,我对于心理学的了解也更上一层楼。
千百年来,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寻着相同的问题,就像是”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学。
《苏菲的世界》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意义的好奇,我们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仔细思考,永葆好奇的心态去探索,去挖掘。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所讲的一般:
”那些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疑难、困惑的问题也曾经发生在所有聪明人心上;一个问题都没有漏掉,而且每一个聪明人都回答过它们,按照各自的能力,用各自的话和生活。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读后感 集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