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职能.docx
- 文档编号:3701264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64.19KB
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职能.docx
《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职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职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职能
质量检验的定义及基本职能
一、 检验的定义
检验就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对“质量检验”一词作了更简明的定义:
所谓检验,就是这样的业务活动,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适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场合,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
二、 关于检验的理解
在工业生产的早期,生产和检验本是合二为一的,生产者也就是检验者。
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劳动专业分工的细化,检验才从生产加工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工种,但检验仍然是加工制造的补充。
生产和检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检验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特别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中,检验本身就是工艺链中一个组成工序,没有检验,生产过程就无法进行 。
从质量管理发展过程来看,最早的阶段就是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曾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都是在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可以这样认为,质量检验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这个“根”不扎实,全面质量管理这棵树的基础就不会巩固。
在我国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时,特别是进行企业机构改革时,决不能削弱质量检验工作和取消质量检验机构。
相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项工作,要更有效地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
现代工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客观存在的随机波动,要绝对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就存在质量检验的必要性。
很难设想,存在一个所谓理想的生产系统,它根本不会产生不合格品,则质量检验及其相应的机构就可统统撤消,实际上这种理想式生产系统是不存在的。
为了正确认识企业的质量检验,还必须澄清三个容易混淆的观念:
一个是认为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和制造来决定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而对检验工作不予重视,甚至有所放松。
这种观念显然是不全面的。
诚然,产品质量同设计和制造十分密切,但质量的最终形成,决不限于设计和制造这两个环节,正如美国著名质量专家J.M.朱兰所说,它是符合“质量螺旋”上升规律的,决定于企业所有部门,其中包括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职能,何况检验本身也是属于制造的范畴;
二是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从把关转到预防为主, 要求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而检验只不过是事后把关,因此有些企业认为检验是可有可无的,或者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
这种看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容易使人们的思想产生混乱,实质上这是如何认识“预防”与“把关” 的关系问题。
预防为主是就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单纯的事后把关来说的。
因为单纯的事后把关,只能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即使被发现,其损失已经造成。
因此,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国内外许多企业都把“预防为主、一次成功”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
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决不是对立和矛盾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的,它们的目标和对象也是各不相同的,“预防”是针对正在生产或尚未生产的产品而言的,“把关”通常是针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来说的,前者应力求通过预防,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百分之百是合格品,避免或减少发生损失;而后者则是应该通过检验,严格把关,不使一个不合格品流到下道工序或用户手中,所以预防和把关在生产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应以预防为主。
三、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
概括起来,检验包括以下四项具体工作:
(1) 度量。
包括测量与测试,可借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机械、电子测量仪器 。
(2) 比较。
把度量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确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
(3) 判断。
根据比较结果,判定被检产品是否合格,或一批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
(4) 处理。
对单件产品决定是否可以转到下道工序或产品是否准予出厂;对批量产品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或重新进行全检和筛选
为此,质量检验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第一, 要有一支足够数量的合乎要求的检验人员队伍;
第二, 要有可kao和完善的检测手段;
第三, 要有一套作为依据而又明确的检验标准;
第四, 要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检验管理制度 。
以上简要说明了质量检验的概念、定义和应具备的具体条件,下面则要进一步明确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把关的职能:
把关是质量检验最基本的职能,也可称为质量保证职能。
这种职能是质量检验一出现时就存在的,不管是过去和现在,即使是生产自动化高度发展的将来,检验的手段和技术可能有所发展和变化,质量检验的把关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机、物、法、环(4MIE)等诸要素,都可能使生产状态发生变化,各个工序不可能处于绝对的稳定状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每个工序都保证生产100%的合格品,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可以减少检验的工作量, 但检验还是要存在的。
只有通过检验,实行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成品不冒充合格品而出厂,才能真正保证产品的质量 。
2.预防的职能:
现代质量检验区别于传统检验的重要之处,在于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起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要起预防的作用 。
广义来说,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入厂检验,前工序的把关检验,对后面的生产过程和下工序的生产,都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特别是检验的预防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
众所周知,无论是工序能力的测定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一批或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方能实现。
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生产过程的状态。
如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生产过程出现了异常状态,则要及时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去除生产过程的异常状态,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事实证明,这种检验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备注:
工序能力的计算使用,目前在电子组装的企业里应用比较弱,主要应用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比较广泛,因此本文没有详细说明)
(2)通过工序生产时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
当一批产品或一个轮班开始加工一批产品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首件检验不一定只检查一件), 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方能正式成批投产。
此外,当设备进行修理或重新进行调整后,也应进行首件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大批出现不合格品。
正式成批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无出现不合格品的可能,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工作地去进行巡回抽查(即巡检),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
3.报告的职能:
报告的职能也就是信息反馈的职能。
这是为了使领导者和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生产过程
门参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体现。
质量检验人员一般都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业务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担任。
他们经常工作在生产现场,对生产中影响人、机、物、法、环等因素了解最清楚,质量信息也最灵通。
他们比设计、工艺人员了解质量的情况要多一些,深一些,因而在质量改进中能提出更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这也是质量检验人员的优势所在。
特别是实行设计、工艺、检验和操作人员联合起来搞质量改进,才能加快质量改进的步伐,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三检制:
所谓三检制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1.自检:
自检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这种检验充分体现了生产工人必须对自己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
通过自我检验,使生产者了解自己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开动脑筋,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的措施,这也是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 。
2.互检:
互检就是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
互检主要有:
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小组质量员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等。
这种检验不仅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成批地出现废品,而已有利于搞好班组团结,加强工人之间良好的群体关系。
3.专检:
专检就是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专业检验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分工的客观要求,它是互检和自检不能取代的。
而且三检制必须以专业检验为主导,这是由于现代生产中,专职检验人员无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工艺知识和检验技能,都比生产工人熟练,所用检测量仪也比较精密,检验结果比较可kao,检验效率也比较高; 其次,由于生产工人有严格的生产定额,定额又同奖金挂钩,所以容易产生错检和漏检,有时,操作者的情绪也有影响。
应当指出,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把质量体系的“最终检验和试验”作为企业中一种重要的质量保证模式,对质量检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二、签名制:
签名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责任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和出厂,每完成一道工序,改变产品的一种状态,包括进行检验和交接、存放和运输,责任者都应该在相关记录文件上签名,以示负责。
特别是在成品出厂检验单上,检验员必须签名或加盖印章。
操作者签名表示按规定要求完成了这套工序,检验者签名,表示该工序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签名后的记录文件应妥为保存,以便以后参考 。
三、质量复查制:
我国有些生产重要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的企业,为了保证交付产品的质量或参加试验的产品稳妥可kao,不带隐患,在产品检验入库后的出厂前, 要请与产品有关的设计、生产、试验及技术部门的人员进行复查。
查图纸、技术文件是否有错,查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查有关技术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是否合适。
这种做法,对质量体系还不够健全的企业,还是十分有效的 。
四、追溯制:
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适当的产品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
这些记录与带标志的产品同步流转。
产品标志和留名制都是可追溯性的依据,在必要时,都可搞清责任者的姓名、时间和地点。
职责分明,查处有据,可以大大加强员工的责任感。
产品出厂时还同时附有跟踪卡,随产品一起流通,以便用户把产品在使用时所出现的问题, 能及时反馈给生产者,这是企业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 。
追溯制有三种管理办法:
1. 批次管理法根据零件、材料或特种工艺过程分别组成批次,记录批次号或序号,以及相应的工艺状态。
在加工和组装过程中,要将批次号逐步依次传递或存档 。
2. 日期管理法对于连续性生产过程、工艺稳定、价格较低的产品,可采用记录日历日期来追溯质量状态。
3. 连续序号管理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连续序号追溯产品的质量档案 。
五、质量统计和分析
1.质量统计:
质量的统计和分析是质量报告和信息反馈的基础,也是进行质量考核的依据。
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质量状况,质量检验可提出质量考核指标建议,上级考核指标亦可由上级直接规定。
车间生产计划部门应按月提供完成工时、产品数量、品种规格、零部件半成品完成数量等统计资料;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质量检验结果及数据的统计、汇总,并按期向厂部和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质量月报、季报和年报。
质量检验部门还要提供其它各种质量情况的统计资料,质量统计资料一定要数据准确,分类整理,按规定项目和格式填写。
2.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由于企业的产品和生产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书主要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子工厂为例,说明通常应予考核的质量指标体系 。
1.一次合格率/直通率:
其公式为:
直通率=(直通合格数/投入总数)*100%
由于许多电子工厂流水线生产特点(每日清理拉线),导致开工时的直通率为0或很小(机器尚未流到拉尾),而清拉时的直通率又大于100%或非常高,非常脱离生产的实际情况,因此生产直通率往往采用如下公式的合格率代替计算(比较真实反应生产的不良状况)
直通率≈合格率=(检验合格总数/检验合格总数+不良总数)*100%
2.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
其计算公式为:
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批次/产品交检总批数)*100%
3.开箱合格率:
其计算公式为:
开箱合格率=(开箱检验合格数/开箱检验总数)*100%
4.退机率:
其计算公式为:
退机率=(退回机器总数/出货总数)*100%
一般在许多企业而言,由于销售渠道的滞后和售后服务政策要求,出货总数往往应减去最近三个月的出货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检验 定义 基本 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