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3687069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53.52KB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三首古诗词,《绝句》这首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我抓住了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我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古诗,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图片,小组交流领悟作者描绘了衣服怎样的画面。
抓住杜甫诗中“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春的生机与和谐。
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方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不足之处我缺乏教学激情,致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
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
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进入了诗的意境。
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三衢道中》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想象“山中景象”,做一回曾几吟诵这首诗,以其他景物为内容创造性的改写最后两句诗,丰富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想象“山中景象”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一串串生动美妙的词汇,那一个个有趣却不无依据的猜想,把学生带入了诗中情境,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中的情感。
领略到诗文中“空白”的艺术魅力,深层次的诱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创造性的改写最两句诗,既是进行仿写古诗文训练,也是对学生前面想象的概括、升华。
有的学生一人改写出几句,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让学生表演《三衢道中》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对全诗又一次加深理解。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想的想,能画的画,能说的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通过这一活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同时让学生把富有诗意的语言摘抄在采蜜本上,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意识的积累,而积累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会运用,会自如的用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
语文课堂应做到“美如诗”,教师应善于开启学生主体感受文本之情怀,能够美如诗,关键在“缘于情”,在善于激发“情意”的那种功力。
课堂是因学生生成而精彩的,这也是我们教育者一直追寻的境界。
2.燕子
[教学反思]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
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憩的情景。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
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憩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教学伊始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并以《小燕子》作为背景音乐,将孩子们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适时的插入课件,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以读促悟。
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的给与鼓励。
在每一段的感情朗读时,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习,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语言能力,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
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3.荷花
[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
文章语言文字优美,意境也美。
而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荷花的美丽,如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一、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文章语句优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
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写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利用这句话中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
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
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鼓励学生接着作者的思路说下去。
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
学生的回答:
“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
”“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
”“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
”等等。
4*昆虫备忘录
[教学反思]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较好地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
培养学生基本的读书技能。
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养成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的良好习惯。
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次口语交际课以“春游去哪儿玩”这个学生极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话题为素材,整堂课自然流畅,学生情绪高涨,精彩纷呈。
在教学设计时,力求充分体现“互动”这一特点,在真实有效的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
本节课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研究点,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创设有效互动氛围。
课堂上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学生说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使得学生愿意尽情地展示自我,兴趣盎然地参与交流。
2.创设有效互动情境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有人说:
“环境塑造人。
”这些话很有道理,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所以,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学生情绪因此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增强,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3.丰富有效互动的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并在双向的有效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本次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
这个环节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给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间,在有效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体味,从而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是写一种喜欢的植物,即指导孩子们写身边熟悉且喜欢的花草树木。
大自然中、校园里、孩子家里到处都是植物。
对于这些花花草草,我想他们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可如何把这种熟悉转化成文字,并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出植物的特点来,对于初学作文不久,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及语言的积累还非常少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做好准备。
为了指导学生如何认真仔细地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在写作前,指导学生抓住特点来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抓住与其它植物的不同,找出它的特点为观察的重点。
让学生课外自己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为写作指导奠定基础。
2.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
做好了相关准备后,便是指导学生如何把观察所得通过文字有序地描写出来。
于是,我引导学生可以先从整体入手,看它像什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写。
也可以按照它生长的时间顺序写,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什么;也可以按根、茎、叶、花、果实的顺序写……总之,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作文才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同时提醒学生作文注意点是要抓住植物的根、茎(或干)、叶、花(或果实)的特点来写,注意语句通顺,内容要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表达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
因此,在写作文之前,我先引导学生阅读例文,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语文园地一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一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挥。
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做到敢于“放”,把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去获得知识,同时又获得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教学反思
5守株待兔
[教学反思]
《守株待兔》一则寓言故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丢掉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从而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忆理概括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
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法,使他们掌握字词。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找出描写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内容,从而懂得“株”就是指“树桩”的意思。
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
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的说。
6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
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
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同时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
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
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
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思考练习”的问题: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
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
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情绪高涨。
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
7.鹿角和鹿腿
[教学反思]
《鹿角和鹿腿》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
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
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逃生;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送命。
全文前后对比鲜明突出,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
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自已的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难点是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寓意,我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
通过前后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鹿的思想在悄然发生转变。
多次朗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可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这些朗读训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为下文体会鹿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
根据课文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讲一讲。
学生各自发表了意见,有的学生说明白了,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
为了突破难点我创设了一个情境:
此时此刻,狮子会对它的角和腿说什么呢?
学生踊跃发言。
他们的发言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能比较鹿的角和腿的优点和缺点,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觉得时机成熟,于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课文中引发的道理。
通过读说到感悟,深化道理,让学生明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己的的想法和行为顺应这样的变化,启发学生关注和发现生活中不断变化的人和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8*池子与河流
[教学反思]
本课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寓言故事。
课文内容主要是由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构成的。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如“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河流”欣赏的自然法则是什么?
“河流”所提到的“自然法则”指什么?
3.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在你生活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
你要做怎样的人?
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由课文引向生活和学习,使学生自觉受到感染和熏陶。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敢说”的氛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并且一些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障碍。
因此,教师应把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大胆地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二、训练“能说”的能力。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培养“会说”的技巧。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但这还很不够。
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的习作是一篇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的常见方式,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途径。
它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向高年级书面作文过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积极组织开展课外观察活动,作文前布置学生去放风筝,在活动中观察、思考。
日常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可以在平时结合作文训练,设计并组织一些第二课堂的观察、想象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认识社会,亲近自然,用眼去观察周围事物、外界环境以及人的动作表情,要求他们多用脑去分析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正确的表象。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看图作文,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主要到次要等顺序观察。
再整体了解图意,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顺序提问;如图画上画的是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有几个人?
是什么人?
他们在干什么?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指导有条理地回答,并启发学生从人物中想象图中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当时发生的事情,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培养学生从认真观察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3.启发学生边看边想,培养想象力。
教学上,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动脑筋,都能得到思维的训练,我根据图画的内容设计思考性的问题,并把好的问题用投影机或大屏幕出示,让学生一过看图,一边讨论,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朋友拿着什么?
正在干什么?
他们还在想什么?
说什么?
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连起来思考构思成一段话。
4.指导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小组成员互评互改,典型习作全班评改,分享优秀习作,让学生做自己学习写作的主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
看图作文的教学,一定要在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这一关键问题上下足工夫。
通过看图作文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语文园地二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
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
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
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
“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
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二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问题。
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向民主、宽容。
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力,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独立学习,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热爱语文,热爱语言文字。
精彩美妙的课堂,使每个汉字的灵性跃然于课堂之上,使孩子们体验情的激发,美的熏陶,理的启迪。
在感受艺术的同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使孩子们喜欢热爱这简洁优美的文字。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词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字词句的感性世界”,让学生成为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用色彩丰富字词句教学,用色彩装扮语文课堂,我们会看到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教学反思
9古诗三首
[教学反思]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
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配乐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图片导入学习,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
师生交流后,教师总结过渡,这样很自然地转入正题。
在学生自主学习文中生子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步:
抓住词句,质疑深探。
学习古诗,对字词的准确理解非常关键,重点字词的解释在教材的注释中都有答案,但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只能从字面上去机械地了解,只能领会词语的字面意思。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词语的解释,如教学中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过春节了,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
诗中的哪个词指鞭炮?
学生自然地会想到是爆竹。
再引导学生看注释,古人认为烧竹子发出的爆裂声可以驱赶鬼怪,所以在正月初一这一天燃烧竹子,既爆竹,后来演变为放鞭炮。
在准确理解词语的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步:
情感朗读,引领探讨。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诵读体会诗句的意境,例如在诵读中,抓住“爆竹声”读出喜庆的气氛,读出人们心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