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重点.docx
- 文档编号:3678616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4.60KB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重点.docx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重点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重点
第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实施防护林和生态林建设工程,搞好农田、路域、水系林网建设,抓好沿海、沿河生态防护林和村镇绿化,建设一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改善入海河流水质。
实施水污染治理、海咸水入侵治理、大气治理三大工程,加快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污染项目引进和“两高一低”行业扩张。
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和循环经济园区。
第二,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一是绿色种植业。
以粮食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15个县和棉花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11个县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扩大蔬菜生产面积和销售网络,搞好金丝小枣、鸭梨、冬枣等特色果品加工,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果蔬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搞好经济林草种植,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林草基地。
二是生态畜牧业。
实施百万亩天然牧草建设工程,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
重点发展200万头肉牛、30万头奶牛、500万头生猪、亿只肉鸭养殖项目,培植200个特色健康养殖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三是生态渔业。
重点搞好以各类鱼虾为主导产品的生态养殖、工厂化养殖和标准化鱼塘养殖,建设10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园区,形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是生物育种产业。
以莱州登海种业和金海种业、乐陵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青黑牛繁育基地为依托,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牧业育种产业基地。
第三,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
一是高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工程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高成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二是现代装备制造业。
以东营为基地,大力发展海洋钻井设备、新型采油装备、油气集输装备、余热回收设备等石油装备,建设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潍柴动力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船舶发动机和船舶制造产业。
以潍坊、东营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以滨奥钻石飞机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轻型飞机及零部件制造业。
三是石油化工产业。
充分发挥东营石油能源基地的作用,重点建设以石油化工为核心的油田化学品产业集群;依托滨化股份、鲁北化工等企业,重点发展高等级交通道路沥青、精细化工等项目;依托中海油海化集团、中化昌邑石化等企业,培植从原料产品到精细石化产品、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建立集石油储备、加工、中转为一体的综合性石油加工基地。
四是新能源产业。
积极开发近海风电资源,建设大型风电场项目,加快发展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五是盐化工产业。
综合利用海水、卤水和岩盐资源,推进海水梯级利用,加快相关盐化工企业向特色化工园区聚集,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
六是轻纺工业。
依托骨干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培育名牌产品,力争建设10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七是生态造纸产业。
以林浆纸一体化为重点,按照生态育林、环保制浆、绿色造纸的要求,形成4个大型生态造纸工业园区。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现代物流业。
依托4大临港产业区和东营、滨州2个区域性城市,突出发展临港、临空物流,配套搞好集散、中转、储存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形成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是生态旅游业。
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湿地、梦幻石油城、世界风筝都、渤海金沙滩”的主题,打造黄河口、历史文化与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与滨海度假3个旅游区,建设沿海生态休闲度假和沿黄生态观光2条旅游带。
三是金融保险业。
国家支持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该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加快发展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务。
四是商务服务业。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医疗、数字及网络电视等新型信息服务业,规范法律、经济鉴证类服务,鼓励发展专业化工业设计,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第五,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港口建设的力度。
增加港口建设投入,拓展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黄河三角洲港口群。
二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
重点建设黄骅—大家洼、德州—龙口—烟台铁路,配套建设相关支线、疏港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加快滨州—德州、济南—乐陵、东营—滨州—济南等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黄河三角洲滨海高等级公路;加快实施东营机场扩建工程,增加航线、航班,建成区域性支线机场,打造区域中心空港。
三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高标准规划建设防潮体系,新建一批平原水库和河道拦蓄工程,加强引黄灌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实施黄河口治理、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城市河道综合治理。
四是推进能源设施建设。
支持油田调整挖潜,稳定生产规模,加快油气管网和石油储备设施建设。
支持生态环保型燃煤发电、风力发电和热电联产,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
支持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的有效利用,实施农村沼气推广工程和太阳能、地热能应用示范工程。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要点
(一)高效生态经济内涵。
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
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二)发展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一体化发展;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
(三)功能定位。
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四)空间布局。
总体框架分为:
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
其中,集约开发区作为开发重点,主要依托“四点”,建设“四区”,打造“一带”。
四点,即东营港、滨州港、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
四区,即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
一带,即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
(五)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两步走”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本地区人均GDP翻一番,达到90000元,单位GDP能耗降低2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包括东营、滨州两个市和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2009年末常住人口982.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1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9%、10.4%、14.8%、10.4%。
经过多年的开发与保护,黄河三角洲已经具备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基础。
一是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浅海面积1500万亩,黄河冲积每年还可为这里新造土地1.5万多亩。
具有吸引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二是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黄河三角洲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向北梯次转移的中间地带。
具有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区位优势。
三是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最大的海盐和盐化工基地。
风能、地热、海洋等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初步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
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5%,纺织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7%,黄金加工量占全国的32%,原盐产量占全国的37%,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40%,溴素产量占全国的85%。
拥有中国石油大学等著名高校和一批国家级石油科研开发机构,科研实力比较雄厚。
五是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函〔2009〕138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正式开始实施。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着眼区域经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我省区域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这是推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苦努力,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这里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还比较繁重。
国务院把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黄河三角洲的战略地位和开发重点,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必将有力地推动黄河三角洲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这是促进我省转方式调结构,高效利用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黄河三角洲地区占我省面积的六分之一,在全省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充分利用这一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将会有力地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加大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率先探索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有机统一的发展新模式,将会有效改善我省乃至黄河中下游、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提供新路径、积累新经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这是提升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黄河三角洲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可以使我省更加紧密地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强化我省与环渤海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
同时,也能进一步密切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生产要素在我省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拓展两大区域合作空间,进一步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情况简介
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包括东营、滨州两个市和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2009年末常住人口982.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1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9%、10.4%、14.8%、10.4%。
经过多年的开发与保护,黄河三角洲已经具备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基础。
一是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浅海面积1500万亩,黄河冲积每年还可为这里新造土地1.5万多亩。
具有吸引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二是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黄河三角洲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向北梯次转移的中间地带。
具有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区位优势。
三是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最大的海盐和盐化工基地。
风能、地热、海洋等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初步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
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5%,纺织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7%,黄金加工量占全国的32%,原盐产量占全国的37%,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40%,溴素产量占全国的85%。
拥有中国石油大学等著名高校和一批国家级石油科研开发机构,科研实力比较雄厚。
五是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函〔2009〕138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正式开始实施。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着眼区域经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我省区域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这是推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苦努力,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这里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还比较繁重。
国务院把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黄河三角洲的战略地位和开发重点,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必将有力地推动黄河三角洲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这是促进我省转方式调结构,高效利用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黄河三角洲地区占我省面积的六分之一,在全省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充分利用这一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将会有力地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加大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率先探索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有机统一的发展新模式,将会有效改善我省乃至黄河中下游、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提供新路径、积累新经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这是提升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黄河三角洲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可以使我省更加紧密地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强化我省与环渤海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
同时,也能进一步密切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生产要素在我省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拓展两大区域合作空间,进一步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要点
(一)高效生态经济内涵。
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
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二)发展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一体化发展;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
(三)功能定位。
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四)空间布局。
总体框架分为:
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
其中,集约开发区作为开发重点,主要依托“四点”,建设“四区”,打造“一带”。
四点,即东营港、滨州港、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
四区,即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
一带,即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
(五)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两步走”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本地区人均GDP翻一番,达到90000元,单位GDP能耗降低2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重点
第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实施防护林和生态林建设工程,搞好农田、路域、水系林网建设,抓好沿海、沿河生态防护林和村镇绿化,建设一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改善入海河流水质。
实施水污染治理、海咸水入侵治理、大气治理三大工程,加快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污染项目引进和“两高一低”行业扩张。
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和循环经济园区。
第二,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一是绿色种植业。
以粮食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15个县和棉花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11个县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扩大蔬菜生产面积和销售网络,搞好金丝小枣、鸭梨、冬枣等特色果品加工,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果蔬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搞好经济林草种植,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林草基地。
二是生态畜牧业。
实施百万亩天然牧草建设工程,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
重点发展200万头肉牛、30万头奶牛、500万头生猪、亿只肉鸭养殖项目,培植200个特色健康养殖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三是生态渔业。
重点搞好以各类鱼虾为主导产品的生态养殖、工厂化养殖和标准化鱼塘养殖,建设100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园区,形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是生物育种产业。
以莱州登海种业和金海种业、乐陵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青黑牛繁育基地为依托,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牧业育种产业基地。
第三,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
一是高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工程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高成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二是现代装备制造业。
以东营为基地,大力发展海洋钻井设备、新型采油装备、油气集输装备、余热回收设备等石油装备,建设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潍柴动力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船舶发动机和船舶制造产业。
以潍坊、东营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以滨奥钻石飞机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轻型飞机及零部件制造业。
三是石油化工产业。
充分发挥东营石油能源基地的作用,重点建设以石油化工为核心的油田化学品产业集群;依托滨化股份、鲁北化工等企业,重点发展高等级交通道路沥青、精细化工等项目;依托中海油海化集团、中化昌邑石化等企业,培植从原料产品到精细石化产品、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建立集石油储备、加工、中转为一体的综合性石油加工基地。
四是新能源产业。
积极开发近海风电资源,建设大型风电场项目,加快发展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五是盐化工产业。
综合利用海水、卤水和岩盐资源,推进海水梯级利用,加快相关盐化工企业向特色化工园区聚集,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
六是轻纺工业。
依托骨干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培育名牌产品,力争建设10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七是生态造纸产业。
以林浆纸一体化为重点,按照生态育林、环保制浆、绿色造纸的要求,形成4个大型生态造纸工业园区。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现代物流业。
依托4大临港产业区和东营、滨州2个区域性城市,突出发展临港、临空物流,配套搞好集散、中转、储存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形成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是生态旅游业。
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湿地、梦幻石油城、世界风筝都、渤海金沙滩”的主题,打造黄河口、历史文化与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与滨海度假3个旅游区,建设沿海生态休闲度假和沿黄生态观光2条旅游带。
三是金融保险业。
国家支持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该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加快发展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务。
四是商务服务业。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医疗、数字及网络电视等新型信息服务业,规范法律、经济鉴证类服务,鼓励发展专业化工业设计,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第五,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港口建设的力度。
增加港口建设投入,拓展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黄河三角洲港口群。
二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
重点建设黄骅—大家洼、德州—龙口—烟台铁路,配套建设相关支线、疏港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加快滨州—德州、济南—乐陵、东营—滨州—济南等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黄河三角洲滨海高等级公路;加快实施东营机场扩建工程,增加航线、航班,建成区域性支线机场,打造区域中心空港。
三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高标准规划建设防潮体系,新建一批平原水库和河道拦蓄工程,加强引黄灌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实施黄河口治理、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城市河道综合治理。
四是推进能源设施建设。
支持油田调整挖潜,稳定生产规模,加快油气管网和石油储备设施建设。
支持生态环保型燃煤发电、风力发电和热电联产,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
支持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的有效利用,实施农村沼气推广工程和太阳能、地热能应用示范工程。
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山东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鲁发[2008]13号)、《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意见》(鲁发[2010]9号)、《关于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0]51号)等相关政策,国家有关部委也将陆续出台相关规定,推出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国家安排中央分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适当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给予倾斜,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项用于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和解决相关社会问题。
区内新建企业,3年内免除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是支持金融改革创新。
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开发担保公司,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组建黄河三角洲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积极稳妥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在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先试。
积极推动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试点,积极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创新,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创业投资企业。
三是支持改革土地管理体制。
允许探索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管理模式,允许省域内占补平衡,对重大项目用地特别是使用未利用地建设项目予以倾斜,支持黄河三角洲荒碱地综合治理,实施国家级重大土地整治工程,在围填海指标和滩涂利用上给予倾斜,支持开展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
四是支持科技创新。
加快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及其生态谷、潍坊滨海科教创新园区、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高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在河口生态治理、盐碱地改良、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实现突破。
加速推进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五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省基建基金、省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黄三角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是支持人才队伍建设。
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发展急需人才。
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培养急需人才。
七是支持生态环保建设。
实施泥质海岸防护林封育试点,支持企业实施节水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 三角洲 高效 生态 经济区 发展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