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
- 文档编号:3674374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8.56KB
XX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
《XX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XX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总论
1.1项目来源
受XX国土资源局的委托,由XXX承担XX水库扩建工程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因太乙河下游地质公园建设,需XX水库提供足够的生态用水量,目前水库规模不能满足供水要求,需在原水库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供水能力,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与此同时不降低原工程的防洪标准,确保工程防洪渡汛的要求。
在工程扩建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及附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于XXXX年5月12日发布并实施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XXXX及附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写题纲,对XX水库扩建工程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
1.2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针对建设项目的用水要求,结合取水河道的水源条件,基于论证区域调查与收集的资料,分析水源条件,论证各水源的水量,分析项目建设用水的合理性、项目建设取水后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和其它用户的影响,提出允建项目取水水量,水源质量变化情况等。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望将来,水资源正日益影响国家的环境与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
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全球共同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
为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解决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供需矛盾,通过工程措施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变XX水库所在的太乙河防洪减灾模式,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斗争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促使水库灌区建成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重建工程流域防污减灾体系;保证生态环境用水,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XX水库水资源论证旨在深入研究该项目取水的可行性和用水的合理性,分析该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资源状况、水环境及其他用户可能产生的影响,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编制依据
1.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
(3)XX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1997.10
(4)《XX省水环境监测管理办法》1997.5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
(9)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1993.8
(10)《水利产业政策》1995.2
(1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2.3
1.3.2规程规范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2002.3
(2)《关于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02]145号)2002.4
(3)《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
(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x322-XXXX
(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6)《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7)《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法规及有关文件汇编》
1.3.3采用标准
(1)《水资源评价标准》SL/T238-1999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1999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18820)
(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汇编》
1.3.4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钱正英和张光斗主持)
(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编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3)水利部、中科院《水资源论证》培训讲义
(4)《XX省水功能区划报告》
(5)《XX水资源调查评估及水功能区划报告》
(6)《XXXXXX年国民经济统计年鉴》
(7)XX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
(8)XX水电局《XX水库三查三定报告》
(9)XX水电局《XX水库管理状况登记表》
1.4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分析范围:
坝址以上太乙河流域面积118km2。
论证范围:
水库库区及退水影响下游区域面积40km2。
1.5论证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x322-XXXX规定,确定本次论证工作等级为三级。
1.6取水源与取水地点
本工程取用太乙河地表水。
XX水库大坝坝址建在太乙河下游明星乡七村,大坝地理坐标:
东经105°22′,北纬30°40′。
1.7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2006年月12月初,项目建设业主XX国土资源局的委托XXX对XX水库扩建工程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
附《XX水库扩建工程水资源评价》委托书。
2建设项目情况
2.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建设项目名称:
XXXX水库扩建工程
建设项目性质:
改扩建工程(生态、灌溉用水,防洪调洪)。
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建设地点:
XXXX水库扩建工程位于XX柳术区明星乡七村,大坝地理坐标:
东经105°22′,北纬30°40′。
水库大坝距柳术区场镇10km,距XX县城30km,现有公路直通工程区,交通较为便利。
占地面积:
工程永久性占地包括水库枢纽工程、库区。
工程永久性占地面积为0.252km2。
土地利用情况:
库区土地大多为荒山荒坡,坝址以下耕地较集中,耕地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据调查XXXX年水库灌区耕地复种指数达到185%。
2.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1)建设规模
工程现现状:
XX水库未经正式设计,于1958年动工,同年建成土石混合坝,蓄水投入使用。
于1970经成都工学院与XX水电局联合设计,建成连拱低坝,坝高7米,1980年因用水需要增加坝高1m,终成今日规模。
XX水库大坝位于涪江西岸二级支流太乙河下游,地理坐标:
东经105°22′,北纬30°40′,水库枢纽距县城30km。
水库坝址以上主河道长29.18km,河床比降1.56‰,集雨面积118km2。
水库大坝为低连拱坝,最大坝高8m,坝长70m。
拟建规模:
XXXX水库扩建工程,拟增加大坝4m高,水库库容由原216万m3,提高到400万m3。
正常蓄水位增加至342.6m(以该水库安全鉴定参照资料高程系为准,该高程比XX提供的地质公园淹没平面图中的高程系低约2.5m,以下所用高程同理处理),属小
(一)型水利工程。
(2)实施意见
本工程规模较小,建筑物较为集中,考虑在一年之内建成,不分期实施。
2.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
项目业主XX国土资源局提出的取水用方案:
将XX水库原坝予利用,增加大坝4m,提高蓄水量到400-500万m3。
保证灌区农业生产用水的前提下,保证规划待建的地质公园(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属国家级重点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用水。
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项目业主XX国土资源局提出的退水方案:
非汛期维持现有的用水要求,汛期限制水位根据调洪演算结果确定,增加调洪库容到200万m3左右。
保证水库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
在现有下游防洪能力的基础上不增加泄量,确保下游的防洪安全。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3.1基本情况
XXXX水库是XX已成小
(一)型水库,工程枢纽位于XX柳术区明星乡七村境内XX河下游。
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
该水库实有灌溉面积1610亩。
水库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工程流域内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具有冬干、春旱、夏热、秋雨的特征。
库区多年平均气温17℃,多年平均降雨量929.5mm,最大降雨量为1965年1840mm,最小降雨量为1987年521.5mm,降水规律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8月,地表径流变化规律与降雨特性一致。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58.9mm。
冬季降雪少,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8.4%,一般最热月份为8月,最冷月份是1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m/s。
工程区所在河段无点污染源分布,水质良好,按《XX省地面水水域功能划类管理的规定》,本河段属于Ⅲ类水域功能区。
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太乙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有XX水库、乌龟堡水库两座小
(一)型水库。
XX水库现总库容216万m3,正常蓄水库容110万m3,死库容50万m3。
设计灌面1610亩,实有灌面1610亩。
XX水库承担着重要集镇明星乡及下游1万亩耕地、40km公路等设施的汛期安全,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小
(一)型水利工程,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备三部分组成。
乌龟堡水库位于XX太乙镇,距县城25km,距太乙场镇以北2.5km,距XX水库18km。
坝址以上主河道长11.5km,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6.2km2,总库容250.2万m3,正常库容117万m3。
该水库设计灌面13250亩,同时向太乙镇提供生活用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养殖、人畜饮水综合利用的小
(一)型水库。
太乙河流域附近没有实测的水文资料,根据《XX省水文手册》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得流域中心处的多年平均径流深200mm,Cv=0.60,Cs=2Cv,多年平均流量为0.75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360万m3。
太乙河承担1.486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一个万人以下场镇人饮用水,据统计太乙河流域多年平均用水量约300万m3,尚有可利用水资源2000万m3,由此可见太乙河水资源可利用较为丰富,现开发利用率低,按利用程度分太乙河水资源状况等级应为丰富。
按照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标准,该工程应为三级。
3.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太乙河水资源的发展模式基本属于粗放型。
XX水库工程的安全标准不高,建设质量较差,配套设施不全,管理工作薄弱,用水浪费很大,至今未能建立起良性运行的机制。
在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
概括起来,当前面临如下主要问题: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用水间矛盾突出
根据太乙河流域水文、水情特性,可以看出径流集中在7-8月,占全年的80%左右,与用水要求极不匹配,矛盾十分突出,必须进行调配,以实现科学用水之目的。
(2)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
太乙河的防洪工程系统还没有达到已经审批的规划标准。
根据流域的气象水文规律,现状工程不能完全解决的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存在。
(3)水资源的紧缺与用水的浪费并存
太乙河在一般年份,农田受旱面积6000亩以上。
从总体上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洪涝灾害。
许多地区由于缺水,造成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之间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
加之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38,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实际可能更低。
(4)水质污染有加剧趋势
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当国家经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时候,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对水资源问题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制定新的战略。
4建设项目取水合理性分析
4.1取水合理性分析
按照《XX水资源调查评估及水功能区划报告》中关于太乙河水资源统一调配利用的有关规定,在符合全县、全流域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本工程的用水总量及用水过程计划。
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的确定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工程区实测用水情况,然后进行频率统计计算,最后根据《XX省用水定额》(试行)进行修正。
按照有关要求确定农业灌溉设计保证灌溉率为80%。
生态环境用水标准,因工程区尚未有过生态环境用水统计数据,我们无法直接得到设计保年下的用水标准,因此直接利用《XX省用水定额》(试行)查取。
按照有关要求确定生态环境设计保证灌溉率为80%。
该项目取用水标准符合相关规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利用XX水库进行水量年内合理分配,保证灌溉用水需求,同时通过水库进行年内水资源调节,保证下游每月均有足够的下泄流量,防止河床因干枯、断流而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
通过调节水库常年均有流量下泄,可以保证水库水质,加强水库水体自净能力,纳污能力。
XX水库取水是符合国产水资源相关政策和XX地方规定,该项目除保证灌溉、生态环境用水外,而且具有较强的纳污、自净能力,能够充分保障水库水体的鲜活性。
4.2用水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各项用水标准,均参考《XX省灌溉定额》(试行)取值,并根据工程区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XX水库原总库容216万m3,调洪库容为106万m3,XXXX水库承担1610亩耕地灌溉用水任务。
扩建后将担负拟建的地质公园生态用水任务,水库年供水量增加到128.8万m3,占太乙河多年平均总水资源的5.45%。
本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级属一般,不会影响太乙河水资源的综合调配利用。
扩建后XX水库总库容达到400万m3,调洪库容增加到200万m3。
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
为确保太乙河上、下防洪安全,建立太乙河综合防洪体系,完善流域水文水情预报系统打下了基础。
改变太乙河防洪减灾模式,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斗争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
通过水库调配灌溉用水,建立合理灌溉制度,促使水库灌区建成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
地质公园的建设成,将重建工程流域防污减灾体系;保证生态环境用水,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4.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节水指导思想:
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为核心,以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为手段,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和水资源条件,积极培育和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污染防治体系,推进节水和水资源保护,调整经济结构,建立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节水在内的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颁发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标准,工程区应达到的节水目标:
①高效用水,节水灌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正常水文年份单位面积用水量应较建成前节约20%以上。
②农业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
③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达到0.95,旱作物作达到0.90。
④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城市管网输水损失应小于10%。
⑤推进节水器具的使用,城市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分水口安装计量设施达到100%,并且全部实现自动化监测。
扩建后的XX水库将担负地质公园生态用水和灌区农田灌溉用水,通过建立微喷灌生态用水系统,灌区管道节水灌溉、渠道防渗,蓄水设施防渗等工程措施,实现水库灌区节水。
通过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调水调水制度,用水户协会等管理措施,实现节水灌溉。
4.4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XX水库扩建后年供水总量为128.8万m3,其中灌溉用水113.33万m3(农业灌溉53.33万m3,地质公园生态用水60万m3),生活供水15.5万m3。
龙洞水库从太乙河内取年用水量仅占太乙河枯水年(p=80%)水资源总量的10.84%,占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5.45%。
5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5.1水源论证方案
从建设项目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等方面出发,对该工程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
XX水库扩建工程项目取用水源为太乙河径流,本次论证方案按照取用水源为地表水型,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区域地表水的水资源总量;
2、本工程取水总量;
3、本工程取水方式及用水过程;
4、本工程项目取水影响补偿方案。
5.2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5.2.1依据的资料和方法
工程流域无水文测站,根据《XX省水文手册》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得流域中心处的多年平均径流深200mm。
径流年内分配参照“XX省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模型表”进行分析计算,以确定来水过程。
按照“XX省灌溉定额”(试行),确定工程区控灌各种作物用水定额和用水过程。
根据XX水库灌面、灌水定额、不同作物的种植比例计算出灌区净需水量,然后按灌区分片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得到各分灌区的毛需水量,由此来确定水库扩建规模。
5.2.2来水量分析
太乙河流域附近没有实测的水文资料,根据《XX省水文手册》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得流域中心处的多年平均径流深200mm,多年平均流量为0.75m3/s,Cs=2Cv,Cv=0.6,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360万m3。
XX水库设计年径流年内各月径流分配成果表(P=8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数
年平均
分配模型(%)
2.1
0.9
2.1
1.4
1.5
1.5
48.8
32.8
2.5
2.5
2.1
1.8
100
平均流量(m3/s)
0.09
0.04
0.09
0.06
0.07
0.07
2.18
1.46
0.11
0.11
0.09
0.08
4.464
0.372
5.2.3用水量分析
5.2.3.1农业灌溉用水
一、耕地及作物
XX水库现有灌溉面积1610亩,其中:
田990亩,土620亩。
灌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花生、红苕和玉米,小春作物以小麦、油菜为主。
复种指数由现在的155%提高到195%,灌区作物见下表。
二、灌溉制度
各作物灌溉水量,分别用田间水量平衡法推求,根据地区代表站1959—1985年的资料(本系列取用原XX县(原XX县管辖广元、XX、德阳地区)中XX地区实测数据),其各单项作物灌溉系列值见下表。
XX水库灌区作物组成表
占田比例
作物
占田比例
田
冬水田
8%
水稻
2%
两季田
92%
小麦、中稻
46%
油菜、中稻
46%
占土比例
作物
占土比例
土
两季土
100%
小麦、花生
40%
小麦、玉米
25%
小麦、红苕
35%
单项作物灌溉系列表
年份
水稻
小麦
玉米
红苕
油菜
棉花
1959
95.51
200.35
49.14
105.41
65.83
44.18
70.7
1960
96.78
160.16
45.6
59.04
0
55.01
28.14
1961
115.95
130.07
73.2
31.22
52.47
78.15
14.57
1962
109.05
136.74
80.57
45.05
49.69
52.27
29.82
1963
105.05
130.04
35.58
49.86
18.84
20.48
26.1
1964
93.63
199.34
62.9
38.95
30.37
44.94
20.64
1965
121.42
166.75
82.11
85.21
44.13
88.5
33.91
1966
105.56
156.18
77.77
64.79
16.7
81.5
30.78
1967
85
154.36
38.35
45.57
0
44.95
19.3
1968
106.79
146.74
61.76
57.97
38.18
42.93
0
1969
107.9
310.83
54.83
81.44
40.27
45.87
61.13
1970
105.64
175.07
62.5
74.9
87
65.43
43.65
1971
129.54
184.71
42.09
49.6
37.26
46.91
28.95
1972
109.13
205.06
57.28
32.82
92.96
47.96
19.88
1973
94.59
138.57
55.67
10.58
18.43
52.31
0
1974
111.31
240.12
59.33
63.53
61.27
44.16
13.04
1975
102.63
231.06
65.83
58.96
15.5
79.91
41.98
1976
119.02
168.39
53.41
67.23
0
46.38
12.64
1977
115.11
177.87
57.68
68.59
61.1
68.37
45.61
1978
116.47
190.74
43.62
67.06
44.4
38.85
31.74
1979
118.81
237.95
65.5
102.01
33.92
48
38.81
1980
56.08
140.07
66.97
0
21.72
81.25
0
1981
55.47
89.82
72.56
66.46
39.18
73.36
29.87
1982
109.28
127.56
63.77
63.32
34.38
76.71
17.65
1983
92.43
184.8
67.3
75.78
13.63
79.05
38.68
1984
94.43
99.12
53.96
20.98
37.51
41.77
12.98
1985
101.17
188.55
46.41
68.42
26.57
48.83
19.04
多年平均
102.73
173.00
59.10
59.80
40.89
56.96
30.40
根据上表计算选出P=80%的灌溉定额的典型年,经综合考虑后,得各主要作物灌溉定额如下:
XX水库灌区各单项作物灌溉定额表(P=80%)单位:
m3/亩
中稻
小麦
红苕
玉米
油菜
花生
合计
泡田
渗水
80
50
76
77
45
冬水田
140
140
两季田
235
80
155
灌溉方式采用续灌,土中旱作物采用浸灌,畦灌。
根据作物组成及灌溉方式,计算得:
中旱年(P=80%)灌溉定额冬水田为140m3/亩,两季田为235m3/亩。
5.2.3.2地质公园生态用水
拟建地质公园最终规模将建成3000余亩的生态林木群带,生态林木按照《XX省灌溉定额》(试行)查取为140m3。
5.2.3.3灌溉用水量计算
XX水库灌区及拟建地质公园灌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水库 水资源 论证 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