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
- 文档编号:3673441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77KB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
《孙权劝学》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
相当于“吗”
二、古今异义:
1、但当涉猎但古义:
只;今:
转折连词,但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
研究;今:
治理。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
学位名称。
4、见往事耳往事古义:
历史;今:
过去的事。
耳古义:
语气词,罢了;今:
耳朵。
5、孤岂欲卿孤古义:
古时王侯的自称;今:
孤独。
6、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
到了••…的时候;今:
以及。
7、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
重新;今:
更加。
三、一词多义:
1、以:
a、以军中多务用
b、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译为认为”
2、当:
a、当涂掌事;掌管b、但当涉猎。
应当
3、见:
a、见往事耳。
了解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
4、事:
a、卿今当涂掌事事务
b、见往事耳历史c、何见事之晚乎事情
四、成语1、吴下阿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看):
指别人已有显着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
..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
4、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
..耳(历史)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
8、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9、即更刮目
..之晚乎(认清事物)...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七、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八、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2、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证明。
3、句子品味:
(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指出“学”的必要性;
(2)卿言多务,孰若孤:
指出“学”的可能性;(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
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4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
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2)吕蒙:
吴国名将知错就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3)鲁肃:
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5用“將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蒙乃始就学”前划开。
第一层写孙权劝学,第二层写吕蒙治学并学有所成(鲁肃赞学)
6、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对话(语言)描写
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表现了他什么特点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与之深交,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的特点。
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本文叙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理由是:
当涂掌事,吕蒙不读书的原因是:
军中多务。
9.你认为孙权所说的话中,哪一句最能说服吕蒙为什么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以自身的例子使吕蒙的推辞无立足之地。
10.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从中可以看出孙权有什么特点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11.哪些语句表明吕蒙读书进步之快之大这属于什么描写包含了鲁肃怎样的感情你有什么体会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侧面描写,赞叹之情。
重任在身不可不学。
(学习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能增长才干)12.文中吕蒙与鲁肃的对话生动、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鲁肃的话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吕蒙的话表露出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两人风趣的对话表现了吕蒙就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
13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
示例:
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2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
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3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4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5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14、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一个人天赋如何,后天学习是成才的根本途径。
(内容比较)
(写法比较:
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15.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成才与天资虽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学习。
16、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一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九、重点字词
1、当涂:
当道,当权。
2、辞:
推托
3、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4、博士: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邪:
通“耶”,语气词。
6、但:
只,只是
7、见往事:
了解历史。
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8、及:
到,等到。
9、今者:
如今,现在
10、才略:
才干和谋略。
11、更:
重新。
12、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
擦拭。
13、见事:
知晓事情。
十、问题探究
1、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例:
①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
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
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2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最终大有长进。
这说明:
“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
3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4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2、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
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
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3、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其可行性。
《木兰诗》
文言词汇
1、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3一词多义
市:
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将:
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
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机:
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4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
指父亲。
今义:
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
双兔傍地走(古义:
跑。
今义:
行走。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
只,副词。
今义:
常用作转折连词。
)
出郭相扶将(古义:
外城。
今义:
仅用作姓氏。
)
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
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课文探究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
“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
“女亦”两句是复沓句。
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
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
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重点段落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
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疑难解惑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重点字词
1.当户织:
对着门织布。
2.唯:
只。
军帖:
军中的文告
3.军书十二卷: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4.爷:
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5.愿为市鞍马: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为了。
市,买。
6.万里赴戎机: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戎机,战事。
7.关山度若飞:
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的关塞山岭。
度,越过。
8.策勋十二转:
级最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9.赏赐千百强:
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10.不用:
不愿做。
28.愿驰千里足:
希望驰骋千里马。
31.红妆: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11.帖花黄:
帖,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1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1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
走,跑。
重点句子翻译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铠甲。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为国捐躯(生存无几),将军和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E、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F、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雌雄双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么能分辨出是雄是雌呢
问题探究
1.读完此诗,你觉得我们应向木兰学习哪些精神品质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机智谨慎、淳厚质朴、热爱祖国、不慕荣利、深明大义、热爱和平的巾帼英雄形象。
2.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答:
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
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卖油翁》
重点字词
1、公:
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
擅长射箭。
善,擅长。
自矜:
自夸2、尝:
曾经释担:
放下担子。
释,放下。
3、睨: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4、但微颔之:
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5、无他:
没有别的奥秘。
6、但手熟尔:
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7、忿然:
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8、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
轻,看轻、轻视。
9、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
凭、靠。
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10、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杓”通“勺”,勺子沥之,滴入(葫芦)。
沥,下滴。
之,指油。
11、遣之:
让他走。
遣,打发。
通假字
1.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
通“勺”,勺子
2.惟手熟尔
尔:
通“耳”,罢了
古今异义
1.但
但手熟尔
古义:
只是今义:
常用为转折连词
2.安
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
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
今常用于“安静”安“全”讲。
一词多义
1之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译为“他”)
2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陈尧咨)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
3以
以我酌油知之(以:
介词,凭。
)以钱覆其口(以:
介词,用。
)
4射
尝射于家圃(射:
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射:
名词,射术。
)
5而
释担而立(而:
表承接的连词。
)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而:
转折连词。
)康肃笑而遗之(而:
修饰连词。
)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轻:
形容词做动词,看轻
2•康肃笑而遗之遣:
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3.汝亦知射乎射:
动词做名词,射术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倒装句,“尝于家圃射”。
)
2.省略句自钱孔入(句首承前省略了主语“油”,译时补出。
)内容理解
1.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答案: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是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答案:
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
因为卖油翁久而不去是为了引起陈尧咨的注意,为下文卖油翁献技作铺垫。
3.这个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答案:
教会了我们做事要认认真真做,然后就能熟能生巧!
4.分析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
答案:
陈尧咨:
善射,骄傲自满;为人傲慢无礼。
卖油翁:
虽技高一筹却并不骄傲,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态度。
5.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答案:
态度变化:
反感T忿然(恼怒)T佩服认输变化原因:
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6.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答案:
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7.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8.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答案:
卖油翁。
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9.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答案:
不行。
“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
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10•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用自己的实力来说明问题。
11.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
他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启示(略,可以从如何对待自己的长处方面来谈。
)13.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答案: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3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4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7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问题探究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熟能生巧,同时说明了艺无止境,告诫人们几时有了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2、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倒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吗答:
不能。
以常识来看,从钱孔中注油入葫芦,不沾钱孔,确实是手熟之技;但与高超的箭法是不能对等的。
练成此箭法不仅仅靠“手熟”二字,还要有过人的意志、超常的悟性、良好的天赋等因素。
3、你是否觉得阅读时的“质疑”也很有意思阅读时的质疑当然有意思。
如读完故事我们会问到:
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呢——把自己的长处看成一种战胜困难的优势而不是宣扬的资本,学习卖油翁的谦虚和自信;对别人的长处,要取长补短,力戒陈尧咨的恃才傲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孙权劝学 木兰诗 卖油翁 劝学 木兰 知识点 总结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