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 文档编号:3660503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08.84KB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备考方向要明了]
考纲下载
考情回顾
考向预测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本部分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涉及各种题型。
从近3年的考题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考查的重点。
大多以漫画、名言警句或时政材料为载体。
如2012年浙江卷28题、江苏卷32题、2011年天津卷7题均考查了矛盾的观点;2011年安徽卷11题、2012年大纲全国卷39(5)考查了主次矛盾;2012年福建卷39
(1)考查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对立统一及矛盾的特殊性;2012年江苏卷35
(1)考查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原理;2011年上海卷3题考查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等
(2)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增值税改革试点
(3)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分析说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宏观经济政策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识记层级]
1.矛盾的含义及属性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
哲学范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理解层级]
理解矛盾基本属性的关系和作用
同一性
斗争性
区 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作用
①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①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
表现为:
一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双方共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得到发展;二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一方力量不断削弱,另一方力量不断增强以至战胜对方,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②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统一体瓦解,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
联系
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特别提醒]
(1)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是对具体斗争形式的抽象和概括。
(2)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相互“
打架”的现象,是违背同一律的表现;而辩证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3)正确区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只要能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相互转化的事例或名言,均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则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即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应用层级]
[例1] (2011·天津高考)“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见右图)。
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其内涵主要有(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题规范]
第一步:
审题干
定考点
考查对立统一观点及矛盾的同一性
抓关键
对“太极图”的解释和理解
第二步:
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原因
①
正确
“太极图”体现了阴阳变化
②
说法错误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③
正确
“太极图”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
正确
“太极图”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1.“自己是自己的对方”,与这句话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A.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
B.拥抱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却看不见彼此的脸
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解析:
选D 本题主要考查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
A体现了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体现了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强调了美和恶、善和不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题干包含的哲理相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识记层级
]
1.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要求: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
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理解层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区 别
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性质表现
同类事物的共性
每一事物的个性
方法论要求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 系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而不是事物之间数量上多与少的差别,更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普遍现象和特殊现象。
具体联系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化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1)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
(2)既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特别提醒]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的对应关系。
(2)矛盾具有客观性。
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灭矛盾,矛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
就事物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本身无好坏之分。
[应用层级]
[例2] (2012·江苏高考)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说明(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题规范]
第一步:
审题干
定考点
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哲理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抓关键
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
第二步:
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自主分析
①
正确
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歌颂爱情,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
正确
无论哪个民族的何种形式,对爱情的歌颂都为世人所接受,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
说法错误
材料未涉及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问题
④
与题干无关
尊重文化多样性并不是就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方法技巧]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抓典型”等工作方法都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备考中,考生要注意运用这一原理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
(2)不能认为“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应该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二者不是多与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不能认为“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应该是“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2.(2012·浙江高考)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主次矛盾等知识。
题干中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全局性、普遍性问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属于局部性、特殊性问题,建设民生工程要将它们统一起来,①③正确。
②中的“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和④中的“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识记层级]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
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原理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理解层级]
正确把握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区 别
外延不同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
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
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
内涵不同
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
正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都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
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又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方法论意
义不同
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
实践方面
的不同
做题时判断主要矛盾可注意以下字眼,如“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多数”“主导”等
做题时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可注意以下字眼,如“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劣”等
联系
①二者都是讲矛盾发展不平衡问题,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
②二者同属两点中的重点,都是有重点的两点
③二者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④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应用层级]
[例3] (2012·北京高考)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题规范]
第一步:
审题干
定考点
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抓关键
关键词:
总体规划、重点解决、全面协调
第二步:
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自主分析
①
正确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
与题意无关
材料未体现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③
正确
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体现了抓重点,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体现了两点论
④
说法错误
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之和
3.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
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的看待这两方面的
关系。
对此,从矛盾的角度看( )
①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 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④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D 本题主要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①说法错误。
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具有相对性,因而,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与坏处所占比例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的说法是错误的。
②说法正确,互联网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即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
③说法显然错误,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
④说法正确,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两个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记层级]
(1)含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原因: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理解层级]
1.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前提——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
(2)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
(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3)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我们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一定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离开时间、地点和条件,就无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2.正确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区 别
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侧重点
侧重于矛盾各自特点,反对“一刀切”
侧重于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角度
辩证法角度
唯物论角度
原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
联系
①二者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都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深入体现和必然结果,离开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使是正确的方针政策也难以贯彻和落实
矛盾的观点
关于矛盾的观点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纵观各地的高考试题可以这样形容:
“辩证法年年考,矛盾是重点”。
对于矛盾知识的考查往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网络发展的利与弊、改革试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热点问题。
(一)常见设问角度
(1)运用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2)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知识,分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试点)的必要性。
(3)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经济发展重视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性。
(二)常考知识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必背答题术语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
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方法。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4)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5)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
[应用层级]
[例4] (2011·上海高考)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食用动物油在15-20℃凝固,常用的食用植物油在-15~-10℃凝固。
由上述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地沟油凝固点在两者之间,即-5~0℃。
该同学根据这一现象,在教师指导下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赢得创新大赛二等奖。
她的发明思路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
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
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性发展
[解
题规范]
第一步:
审题干
定考点
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
抓关键
不同的食用油,都具有凝固这一共性,但不同的食用油凝固点却不相同
第二步:
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自主分析
A
与题干无关
材料未体现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B
与题干无关
材料未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
C
正确
不同的食用油,都具有凝固这一共性,但不同的食用油凝固点却不相同,属于矛盾的个性。
某同学据此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体现
D
与题干无关
材料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4.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解析:
选B 本题主要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题干中“各地城市建设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属于矛盾的普遍性,而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属于矛盾的特殊性,B切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相符合。
[综合迁移拓展]
全面把握矛盾分析法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①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这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39 唯物辩证法 实质 核心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