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背诵大纲2.docx
- 文档编号:3660501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87KB
哲学背诵大纲2.docx
《哲学背诵大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背诵大纲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背诵大纲2
背诵大纲2
第三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述)
概念
社会——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协调、自我更新和自我意识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题: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会或者被神化、或者被精神化、或者被自然化了。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研究,深刻而科学的把握了社会的本质,即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几种错误的社会本质的认识:
神学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神化,认为社会本质是神定的秩序,神的一主宰国家兴亡,名族兴衰。
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本质看做人的意志、意识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产物。
自然主义历史观——把社会本质归为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或者把社会本质归为人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注意通过对实践的全面和深入的探讨,第一次科学的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发生一定的关系,人与人必定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生产实践中。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产生于实践中。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有三种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
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哲学确实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去理解社会。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简答)
概念
社会有机体——包含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
问题:
与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有哪些优越性?
同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有三个基本特征:
1、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
社会有机体不同于生物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直接形成与人们的交往活动之中,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2、社会有机体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任何有机体都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功能。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性程度极高的集体,它具有自我意识,从而异于并优于生物有机体。
3、社会有机体的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再生产的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活动的基本方面,三者在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制约,始终发生作用。
三、社会结构:
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概念
社会关系——指个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基本形式有三种,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
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制度化、规范化就成为了社会结构,基本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
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体现
概念:
生产力——生产力是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1、劳动对象——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
一方面,劳动对象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指有何劳动对象结合,才能够成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对象又是人们征服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的标志。
2、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者——劳动者就是人,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劳动者。
只有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才是劳动者。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活的劳动”。
劳动资料是作为物的要素,是“死的劳动”,是“活的劳动”创造的结果。
在生产力系统中,除了实体性要素外,还有科学知识这样的智能性要素。
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科学偏重于知识体系,技术偏重于方法、工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包括科学的论断含义极深,它表明,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它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中也含有科学的成分。
生产力的本质及特点
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力和本质力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外部自然力不断被同化为人的体力、自然规律成为人的智力的过程。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形成了人的生产力,构成生产力的本质。
生产力的本质决定生产力的特点,即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属人性:
生产力是劳动中形成的,使人们能够掌握的力量,是人们以往活动的产物和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
客观性:
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具有精神性因素,但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社会性:
生产力是个人劳动以一定社会方式结合而形成的社会力量。
历史性:
劳动以人的需要为其内在东西,而人的需要又是历史发展的,因此生产力又是具体的历史的。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关系总和
概念: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的构成:
1、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构成。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
2、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这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
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主导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需要通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来维持,需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些环节的运转来实现。
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自由改变。
根本来说,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同人们的物质利益紧密相关,决定着人们的物质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
生产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具有历史性。
任何生产关系都是与一定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应的。
社会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的综合,这里的“总和”指的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一种生产关系往往以萌芽状态、成熟状态和残余状态分布于经济结构中;而且在同一个经济结构中,往往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多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着经济结构的性质。
社会经济结构有特殊的功能:
1、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如果不通过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就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一旦生产关系形成,就会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即阻碍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结构直接决定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和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基础。
三、阶级:
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概念
阶级——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者人群共同体。
等级——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
阶层——1指同一阶级内按照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划分的若干层次;2指按照特定标准,把各阶级中的部分成员联合起来构成社会团体。
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概念
政治结构——指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关联的方式。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从历史上看,经济结构的状况决定着政治结构的状况,政治结构适应经济结构。
但政治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总会这样活着那样地干扰经济运行。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也是社会职能分化的结果。
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1、对内职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职能,即调整阶级关系,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二是社会职能,即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调节社会矛盾。
2、对外职能是国家作为特定的社会主体进行国际交往的只能,一方面组织国防、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完整,防止外来入侵;二是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调整国与国的关系,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生活。
概念
国体——国家的根本制度,指各社会阶层在国家的地位。
政体——政权的构成形式,即一定的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反对敌人的政体机关。
第四节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意识、意识形态、文化结构
概念:
文化——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即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和观念形态。
文化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艺术、宗教观念、道德观念构等社会意识的连接方式。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往往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首先是反映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二是反映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着已近刚被消灭或者正在被消灭的生产关系;三是反映着现存社会中正在成长着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各种意识形态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但由于它们的来源和基础都是经济结构,所以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式反映经济结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补充。
文化结构由艺术(具体生动形象)、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与人与社会关系)、政治法律思想(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等相互关系的观点的综合)、宗教(是由对超自然尸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意识形态)和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构成。
各种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内容、形式、作用和特征:
1、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内容不同
2、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形式不同,从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哲学的次序依次更抽象、更概括。
3、同经济结构联系紧密程度不同,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依次比一次远,间接性更大。
4、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各种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同的。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型及其功能
文化结构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文化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有时候会落后于经济结构,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有时候会预见未来发展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文化结构的发展对经济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
这种发展表现在质上,就是促进或者阻碍社会发展;表现在量上,就是影响社会发展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等。
文化结构的功能:
文化结构的能动反作用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者批判现实社会、调控人的活动这两方面活动中。
1、意识形态的能动功性不仅在于它能反映现实社会,还能评价现实社会。
批判有两种情况:
意识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进行批判;二是意识形态对于其同一性质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进行批判。
前一种批判着眼于旧制度的复辟或者新制度的确立;后一种批判着眼于维护现实社会的目的。
2、意识形态在人、群体、社会各层次上支配人的活动,必然对人的活动有调节作用。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简答)
概念
传统——在历史中形成的,并在人们生活中世世代代起作用的那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问题:
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文化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
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传统文化指历史上形成的并流传至今的文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有二重性,即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塑造培养着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造成了落后的国民习性。
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等同于民族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恢复”传统文化,而是要立足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创造,以培养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现代化的根本内容是工业化,同时包括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文化现代化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更新和发展。
1、传统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具有对立的一面。
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一定国强民富。
2、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又具有相统一的一面。
社会现代化不可能脱离该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相反,它要以此为前提。
第四章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一、人的个体发生和社会遗传
概念
人的个体存在——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是这种主体最基本的形态。
人的个体存在就是个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继承机制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的。
二、现实的个人和现实的社会
人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1相对于个人而言,是指自然界长期进化而产生的高级生物物种人类的单独个体;2对于群体而言的个人,是指作为社会共同体中的单个成员。
三、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概念
个性——指现实的个人在现实的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特性。
社会性——社会性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属性,人的社会性使得个人成为社会机体的有效组成部分,使社会成为有机整体。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
个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作为个人发展的两个侧面,相反有相成。
人的社会性不排斥人的个性,人在发展中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相伴的,社会化指人们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各种习惯的过程;人的个性是指人逐步形成自己特殊品质、思想等过程。
这一过程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进行。
人的个性表现为个体的唯一性,这是由于参与个性形成的变量非常之多,使得人的个性塑造有近乎无限的可能。
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区别于联系:
1、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不同,个性化表现的是人的特殊性和差别性的发展,是个体的独立人格的形成。
2、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又有联系,人的个性化离不开社会化,人是在社会化中实现个性化的。
个体发展中的个性,是在社会程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丰富的;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个性化,社会越往前发展,社会生活就越来越丰富,就要求社会成员发展多样的个性和能力。
社会的进步包含着社会整体的人的个性化。
第二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概念
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即人对社会的价值和对个人的价值,二者有所区别,又有统一性。
一、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价值首先是人的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对社会积极地、肯定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对于社会的意义,或者说,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的活动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一个人的对社会贡献越大,社会价值越高。
一个人有没有社会价值,不仅取决于他的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准。
人的社会价值的不仅取决于能力的大小,而且取决于这种能力的发挥程度。
运用社会的尺度来评价人的价值,即判断人的社会价值,就是要看人的活动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社会需要。
二、人的个人价值
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实质上是人对于自身的意义。
一个人越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个人价值越大,反之越小。
人的价值表现:
1、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生命的存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2、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人的个人价值;3、个人价值还表现在人有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4、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在于人的自我的实现和全面发展。
三、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简答)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两个侧面。
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意义,人的个人价值是人对自身的意义。
1、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自身意义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归根到底是在其自身和社会的关系中体现的意义。
2、人的个人价值总是与人的社会价值相联系的,是从属于社会价值的。
3、孤立的、绝对的个人价值是不存在的,现实存在的只是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价值。
4、个人价值的追求有社会意义,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本质上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
5、个人的自我存在、自我完善是与社会存在、社会关系互为前提和归宿的。
整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发展,并且恰恰是无数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结果。
总之,人只有在社会中,并且通过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第三节社会创造人和人创造社会
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4个方面:
1、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2人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3精神或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4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1社会关系的简单再生产2社会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简答)
问题:
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人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步进化而来的,因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就人类来说,不同于动物的特殊本质;就每个人来说,不同于他人的特殊本质。
2、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①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而非人的自然属性);
②人的本质是由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所规定的。
(要判断人的本质,必然考察其多方面的社会关系)
③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是现实的。
(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不是一层不变的。
第五章联系与发展
第一节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概念
联系或关系——包括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1、客观性指: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普遍性指:
第一,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都普遍联系着,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第二,任何事物、过程、现象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系统论(简答)
是全面揭示对象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其本质特征是,把事物、过程和现象看做系统的存在,通过相对性的研究和定量化,来认识世界。
系统论看来,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系统和要素两方面。
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
系统论观察和分析事物有一系列特点:
1、相关性特点。
任何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有相关性,事物内部诸要素也存在相关性之中。
2、整体性特点。
系统以一个整体对外来作用做出反应,同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每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功能。
3、有序性特点。
系统中各个要素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则
4、模型化特点。
定量和定性研究。
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论述)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联系的多样性而存在的,总体上看,联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物与物的关系和“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只是被动的适应环境,它们虽然也和外物发生联系,但这种联系是自在的的联系,因为不是“关系”。
人要能动的改造自然使其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只有人才和外物发生关系,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物与物的关系主要指“自在之物”之间的关系,“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既包括物与物的关系,又不等同于物与物的关系,它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要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去理解现存事物,不能把它看做永久不变的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人类实践活动历史进程中一个暂时性的环节。
“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具有三个特征:
1、客体是“为我而存在关系”中的客观事物。
在“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主体是中心,是目的,客体是满足主体需要,体现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
2、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固定的,一层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变化发展的。
一方面,为我而存在关系中的自然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环境也使人发生变化,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3、在“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客体也以主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
主体分化成肉体的、服从自然规律的自我和精神的、超越外在自然的自我。
客体分化成感性的现存世界和理想世界。
总之,“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的思想,鲜明的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存在方式。
三、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简答: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
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变化指运动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等;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运动的趋势和方向性范畴。
发展指前进的变化,反映着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运动。
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区别在于,不同运动形式有着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殊矛盾;同时,不同的运动形式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发展就是事物变化多样性和总体方向的前进行的统一。
事物变化的方向有三种:
一是单一水平运动;二是下降的运动;三是上升的运动,上升的运动占主导地位。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万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新事物的成长也是这样,它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而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显得合乎“常规”。
然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永远是;暂时显得弱小的新事物不管经过怎样的困难和曲折,终究要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第一、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而旧事物之所以旧,在于旧事物原有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二、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对于旧事物来说,新事物既是促使其灭亡的因素,又是其赖以存在的因素;对于新事物来说,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却吸取、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井添加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东西,因而它在内容上比旧事物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高级和复杂,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特。
因此,凡符合社会生活演化的历史规律的事物终究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反映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概念
决定论——关于事物运动、变法和发展具有因果联系、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
目的论——人间万物均有神按一定力量预先安排,人只能听从上帝的旨意,受命运摆布。
非决定论——否定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决定论有机械决定论、统计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
机械决定论,利用力学理论,以动力学规律论证决定论。
但有简单化和绝对化的错误,只承认单一的机械因果关系,并把一切偶然性上升到必然性高度,导致了宿命论。
统计决定论,认为事物的变化并不一定单按照因果关系运行,而是按概率分布规律运行。
辩证决定论,认为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制约性和规定性,并科学揭示了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概念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和现象普遍联系的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背诵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