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docx
- 文档编号:3659034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82.38KB
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docx
《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
高中语文备课和文本解读
先说《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鲁迅的杂文,光是题目,就是一大难关:
鲁迅深情地“记念”着为自己所挚爱,却因为国民党反动派所杀害的五位青年作家,这是一个使人刻骨铭心的完整的过程,这是一个一锤定音的永恒记念的过程,为什么偏偏说成其目的是“为了忘却”呢?
而在事实上,这样写来,碎金似的的记忆鱼贯而出,个性化的形象次第而现,感情深沉到你们两年前什么时候牺牲,我就在两年后的什么时候一气呵成!
既然这样,怎么会是“记念”的后统统“忘却”呢?
可见“忘却”只不过是激愤之词,实际上是不可能忘却的。
然而,问题又不能如此一言以蔽之,“忘却”与“记念”这一对矛盾所组成的鲁迅思想感情的跌宕反复的线索事实上已经贯穿在全文的始终,只不过在教学过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图一时之快而穷形尽相的?
所以,在明确的题目所含蓄的奥秘以后,我们要立即转入第一部分去挖掘那些“不能忘却”的因素,从而体会鲁迅永恒记念的深情。
在这个意义上说,题目能不能改成“为了记念的忘却”?
从而预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非厘清“记念”与“忘却”这一对矛盾而缠绵的正确关系不可。
显然,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具有警示意义的。
首先,我们要启发学生注意那些标志着记忆犹新的词句。
例如刊登某篇文章的杂志名以及第几卷第几本,又如虽说有的地方已经忘却但是有的地方永远记得的那些句子——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看似朴实的记述中体验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鲁迅记白莽亲自送来的裴多菲传和诗“后来都刊在《奔流》第二卷第五本,即最末的一本里”一句,在深夜一气呵成的写作状态中随手而出,非惦记至深者莫能为,怎么竟会今宵写过立刻忘记呢?
至于代白莽收信的女士,鲁迅还记得是一个“怪名字”,至于“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用这一句加上括号,特别说明名字之“怪”的抽象记忆,忘却具体却变得次要了,足见记念之不能忘却。
——后来,我在1979年创刊的《新文学史料》上看到楼适夷的文章,才知这个怪名字是“唯真”。
如果我们读成“唯真是从”,便可窥探到这个罗曼蒂克的女士的内心追求是多么高扬与纯真。
其次,我们要启发学生理解鲁迅从一些生活侧面所勾勒的白莽的性格特色:
他把《裴多菲诗集》亲自送来,把大家所认识的“要方便,就邮寄”的概念打破,反而觉得邮寄不便,实际上是对邮寄不放心,一定要把极其珍贵的《裴多菲诗集》亲自送到鲁迅手上才放心,足见对裴多菲的敬畏和对鲁迅的尊重,以及对事业的认真(这种体验,非亲身经历不可及。
1957年祖母一病不起之前,曾就诊于著名中医单养和。
他开的方子,我一定要从长乐路常熟路的南华新村步行送到南京西路石门路的雷允上国药店,要他们配方煎药才放心,尽管只要在8号赵师母家借打一个电话,雷允上便会派人接方送药。
这是当时所有国药店都为病人义务承担的规矩,但是我也同样觉得“不便”);他译文中有一个故意的曲译,把“国民诗人”的“国民”都改成“民众诗人”的“民众”,表明了人民的立场,同时又反映了单纯的特点;他见了鲁迅以后马上写信(所以第二天就能收到)给鲁迅,说是“很悔”和鲁迅相见,他的话多,鲁迅的话少而冷,句句是真话,很诚实真率,请大家想一想,现在还有人这样写信的吗,多么值得学习;他给自己规定必须穿长衣,买不起夹衫,宁愿热天穿长袍,是无心于猎奇的憨厚。
总之,是一个多么纯洁的革命诗人啊!
第三,我们要启发学生继续在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找到贯穿线。
大家是不难讨论出书这条贯穿线的。
正是它,使这一部分中的一次去信、一次送书、一次谈话、一遍校对、一个曲译、一封来信,一次送稿、一本杂志、一个热天、一件棉袍、一笔稿费、一件夹衫、一种宝贝、一个好着落、一个托付、一回痛惜等琐碎之事,彼此联系,组成了一个有趣的整体,特别是第六自然段用了不少关联词语交代清楚了书的来龙去脉,更体现出鲁迅对白莽的挚爱。
第四,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寻找这第一部分中的议论因素,为认识全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熔于一炉、贯穿始终的写作特点打下基础。
文章第二自然段引用林莽的大段文字,肯定是要有所发挥:
用林莽所记鲁迅来信要和白莽见面一句,引出“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地写信去叫他”一句;用林莽所记白莽是不愿见名人的人一句,引出“白莽并没有这么高慢”一句,从而说明相见的原因很平常。
——在这里鲁迅说自己没有这么高慢,实际上已经埋下了“自作谦虚“的伏笔。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读第二部分第一句“我的绝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时,就不会感到突兀,反而为内容的遥相呼应从而使结构严谨而赞叹不已。
另外,在第一部分第四段已经说过“因为他的原书留在我这里了,就将我所藏的两本集子送给他,问他可能再译几首诗,以供读者的参看”,仿佛是第一次见面的现场,已经一方把书留下,一方将书赠送了。
——这里确实需要问一问学生,以便测试他们读书有没有读到底、读仔细。
因为这部分结束时,才说明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而此时出现的柔石,正好成为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桥梁,真是浑然天成,妙手偶得。
现在讨论第二部分的教学安排。
由于第一部分开头鲁迅曾经说过自己“不高慢”,似有谦虚之意,所以第二部分一开头,就说自己不邀投稿者相见,也并不因为谦虚所致,而是希图省事儿故意回避。
——这样一讲,仿佛在对待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文学青年方面,鲁迅倒是很高明似的,因而在这部分末了的时候,趁着做自我批评的机会,点明“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高的文学青年高明”,以与开头呼应,结构是十分严谨的。
至于此后说到冯铿女士“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一句,并非画蛇添足,而是另有深意,到时在议。
第二部分开头如此上挂下联以后,再从上一部分最后提到的“托柔石亲自送去”一句,在对比中强调“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这样一提顿,先见其与鲁迅关系之融洽,接着再指明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让实体显现,这种先见其为人单纯、随和、踏实,后闻其姓名的写法,有里及表,印象更为深刻。
与白莽先后三次见面的写法不同,柔石的写法是在综合中分层次。
这种写法适宜于时间跨度长而交往次数多的情况。
所谓综合,这部分共有三次:
第二自然段从柔石的身世看他的气质是硬气和迂;第八自然段从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柔石的所作所为看他的品德是损己利人;第九、第十两个自然段从柔石的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看他的性格是努力创新。
第三次综合所构成的三个维度虽然重点不同,但是,构成不同维度的材料无一不是值得记念并且不会忘却的。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管学习到哪里,都不能不领悟这样一个从解析题目(虽然尚未解析完整)开始的垂直效应。
为了急速取得鲁迅写作之前没有忘却、写作之后更不会忘却的垂直效应,我们曾经甚至把有的句子暂时搁置一边,以俟更好的机会予以关注不迟。
而现在,又有字斟句酌的垂直效应接踵而至了。
在第一次综合之前,说起他们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
显然,这个“不知道”,实际上是“要知道,要经过记忆、推想来知道”的意思,结果终于知道当在八九年之前,北京听讲义的课堂上。
——这种追溯而得的记忆,比之一般的事过忆存,更见难忘。
至于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虽然说是“忘记”了,但从柔石是住在景云里,离鲁迅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于是“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
——显然,这个“不知”实际上是指习惯成自然了,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有意后注意,记忆保持长久而无须意志的努力,不必刻意去记得原因了,何况还有“最初的一回谈话”内容印象之深至今不忘可资印证了!
柔石说起原名赵平复,但家乡有一个绅士气焰之盛,竟夺去名字要给儿子用;由此鲁迅疑心他原名“平福”,才中乡绅之意,对于“复”字未必这么热心。
——在这里,鲁迅在柔石的原名上做文章,表示记忆的细致入微,并且由此下联最末一会的相见,形成对柔石的总体印象——硬气和迂,以此笼罩整个第二部分。
为了阐明对硬气和迂的评价,鲁迅特地以孝孺为例:
他因为不肯给燕王朱棣(明成祖)起草即位的诏书而被杀。
燕王威胁他说你不怕灭九族吗?
他反而说即灭十族又何妨。
后来连师友一族也被处死。
可见硬气和迂是褒义的,至少褒大大超过贬的。
显而易见,下文的每个细节所归纳而成的品德和性格无不交融着这种气质,只是为了分析的需要,才分列三个重点罢了。
说到柔石的品德,可以用本部分第八自然段的一句话来概括: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损及利人”是“损人利己”这个成语的仿词,再典型不过地映照出柔石的品格和德操。
从这个高度看,他的“躲在寓里弄文学“,并不仅仅是图清静,防干扰,专心致志于文学事业,而是有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设立朝花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持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
所以,他的“也”创作,“也”翻译,“印”《朝花旬刊》,“印”《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印”《艺苑朝华》,都是在循着这条线而迈开坚定的步伐。
这里的“也”和“印”几次重复,都是“走”出来的实绩,都是第三自然段中不可忽视的动词。
类似的动词在第四自然段中更多,体现柔石损几利人的品德的地方更多。
他自己没有钱,借了两百多块钱来做印本,为了上述的理想,大有倾家荡产在所不惜的气魄,一个人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这股干劲才行!
除了买纸(这个事情,一个人干不了,虽说人情薄如纸,但是纸厚重于人),他真的做了大部分稿子和杂物,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
这些动词的前面高悬着他为之奋斗的理想,而背后是支撑着他为理想而斗争的坚定信念——相信人们是好的。
鲁迅在这部分两次提到他的“人心惟危”说即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尽管柔石办事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但一听鲁迅这样说,埋头苦干的他便会抬起头来,办公室一般很暗,白天也要开着日光灯,这时光线照在柔石宽广的前额上,所以“亮晶晶”的了,同时他近视的眼睛也惊疑地“圆睁”了,抗议道:
“会这样的么?
——不至于此罢?
……”在这里,柔石从善良的愿望出发,用反问来否定人会这样骗人,卖友、吮血;用破折号来补充退一步说,即使不好,也不至于不好到这个地部;又用省略号补充进一步说出不言之言——何况我还是相信人们是好的。
但是,在下一个自然段,鲁迅记述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柔石理想的头,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花,还得去借一百块钱去复纸帐。
因此,他对鲁迅的“人心惟危”说减少了怀疑,有时,也叹息道:
“真会这样的么?
……”这个省略号所省略的意思是什么呢?
一定是上联上一次的想法,下联鲁迅接着写的一句:
“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这就应该是:
难道我以前的想法错了?
——稍一动摇,却又走回坚定。
于是,他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托人去卖,希望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拼命译书,其目的都是“还借款”,绝不赖帐。
——柔石就是这样一个忠厚老实程朴单纯的人。
接着文章又写到柔石的狭义的迂有所改变。
先写他跟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起走路时,总要保持三四尺的距离。
——一股稳重之风便迎面吹来。
但这样写是为了对比他与鲁迅走路的距离之近,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而鲁迅也为他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活活勾勒出师生无间的情意与无价的生命共同体。
于是总结出柔石的损己利人的闪光的品德高峰。
最后写他的创新精神,虽然篇幅不多,但是至关重要。
因为这里写出了鲁迅与柔石的思想交锋:
柔石要改变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鲁迅却认为这是难办,使惯了刀的的,怎能去耍棍;柔石简洁地回答只要学起来,而且付诸实践。
又因为这里接着鲁迅通过自我批评而肯定了柔石的创新精神;这集中地体现在两个由三个“疑心”组成的句子中:
第一句先“疑心“柔石带来结识的冯铿女士有点儿罗曼蒂克,急于事功,后“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
接着就写第三个“疑心”。
——本来,三个“疑心”一般写在一个句子中,用两个分号隔开便行。
但是,鲁迅把第三个“疑心”独立成句,这是精心安排,颇有深意的。
在这里,鲁迅“疑心”的是他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的迁怒到她身上去了”。
这样,第三个“疑心”就否定了前两个“疑心”,因此是不能把三个“疑心”的内容写在同一个句子中,用两个分号把它们隔开,以示三者的并列关系的,而必须像现在这样,写成两句,用第二句去颠覆第一句的内容的。
——在这里,标点符号使用的别出心裁,省去了多少的文字说明,而让位于读者的思考与补充,真是又讲又练,受益非浅。
鲁迅在责己扬人以后,又回到第二部分开头所提出的、他之所以不邀投稿者相见的原因,不是第一部分开头所说明的“不高慢”即谦虚,而是要回避感觉很敏锐、自尊心很强的文学青年。
这样一说,就仿佛自己要比他们高明似的。
——这就是为第二部分最后留下的伏笔。
而现在,当文章写到以自我批评作结的时候,便顺势点明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高的文学青年高明,以挑明伏笔之匠心所在。
这样,第二部分以柔石始,以柔石终,结构可谓严正,何必画蛇既毕,又添一足,写下“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这个自然段呢?
从形式上看似乎多余,但从内容上看,又非此不可。
一是上文已写到了对柔石颇有影响的冯铿,二是下文所写到冯铿时她已进监狱,而且“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作为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联系桥梁,冯铿是必须在这里显现其特征的,而且让她从另一方面提示我们:
她的意志是坚强的,她的内心是美丽的。
至此,鲁迅对被捕前的白莽(在第一部分)和柔石等(在第二部分)的追忆基本结束,之后全文重点开始转移,第三部分的两段和第四部分的前五段共七段由他们被捕前写到被捕后,写到对青年朋友的痛惜、悼念和对反动派的憎恨、抨击。
而这种爱憎感情又是与日俱增的,因此,如同第一部分由“书籍”、第二部分由“硬气”做贯穿那样,这七个自然段可由时间做贯穿线。
这期间历时二十天,反动派的迫害越甚,天气越冷,因而鲁迅对亲人的思念越烈,对反动派的憎恨越强。
我们要求学生找到时间线索,并不是仅仅在每一段中找出那些表明时间的词语而已,而应该让他们从中体会记叙以时间为线索,而时间线索又为感情的发展所渗透,因而二十天里的事情尽管详略错杂,虚实相间,由于鲁迅爱憎感情的逻辑发展,亦能堆波叠浪,俨然一体。
从第四部分的第六段得知如此中忠厚纯朴的柔石横遭反动派如此残暴凶狠的虐杀以后,鲁迅急转直上了对反动派的憎恨之情。
一句“原来如此!
……”独立成段,意味着对反动派的彻底看穿,极度愤怒,抑郁畅所揭露,却又被迫中止。
至此,“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鲁迅总是处在“悲愤——沉静——悲愤”的感情波涛的起伏之中。
“沉静”是前一阶段“悲愤”的深化,又是后一阶段更“悲愤”的预伏。
这具体表现在时时想写文章,却由于“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时时不能写的郁愤之中。
在这里,议论抒情化了,抒情议论化了,其标志就是跌宕反复的语言。
从第八自然段起到第五部分全部结束,正是这种语言特色把爱憎感情推到了最高潮。
然而,粗看这些内容,却是杂得不能再杂了:
既写口凑诗句,又写手书条幅;写了日本歌人,又叙德国版画;忽而以裴多菲喻人,忽而以向子期自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中把握跌宕反复的语言规律呢?
一是要熟读成诵,二是要找出表示语意转折的词语。
比如,第八自然段中的“然而”一词,是“不能写”到“想写”的转折;其他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也都起着这个作用,都要一一列举。
但是,表示语意转折的并不局限于这些关联词语。
比如第八自然段中从诗的“凑成”到诗句的“无处写”是一个转折,第十自然段中从“不能够”写文章到“只得选”版画也是一个转折。
只是诸如此类表面无标志的转折,需要老师就意念的转换多所启发,学生才能深入体会,举一反三。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特别需要提出来,让学生思考。
一个是教师先要补充一些具体的日期:
“凑成”诗句是在1931年2月下旬;终于将诗句写出来给一个日本的歌人是在1932年2月7日几个青年作家牺牲一周年的纪念日;《北斗》创刊时想写文章而不能写是在1931年9月。
然后,让学生思考:
在这里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排列呢?
另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自己会提出来:
这里何必提到翻阅白莽留下的一本书?
这个细节放在第一部分不是更连贯吗?
有的同学可能会回回答:
第一部分尚未写到白莽的牺牲,因此,不宜调前。
这样的回答固然有理,但没有触及要害。
要害是,这两点都有利于增加文章跌宕反复的频率。
请看:
从“凑成”诗到“无写处”(可见是口头凑成)到“终于”写出来,是一个反复;从当时“确无写处”到《北斗》创刊时就“想写”到“只得选一幅版画聊表记念,又是一个反复;从“寻”白莽来信(为了写)到“没有什么”(不能写),又是两个反复;下文的“只”又转过来了,终于找到了一些思想痕迹,把它写出来,这又是一个反复。
显然,如果不错乱时间顺序,不插入翻书细节,行文至此,无论如何还是跌宕不起来的。
第五部分从写出“以上这些文字”到“要写下去”“还是没有写处”的,又是一个反复;从“怪”向子期写得那么短(想到自己应该能写的长一些)到“现在我懂得了”(自己也有了不能写长的同感),又是一个反复。
如此反复递进,到结穴处又是两转:
“不如忘却”,“但”总会记得他们,再说他们的。
两个转折,用词不同,意思则一,都是感情发展到最悲愤之点的表达方式。
整个过程,学生可以边议论,边领会。
这样,学生就可以找到作者感情发展的轨迹,并体会到议论、抒情、叙事是如何有机的结合起来的。
现在,我们把上文涉及跌宕反复的词语综合整理并编号如下,按单双号分成两组,一组由“悲愤”管,其中每个词或短语无不渗透着“悲愤”的因素;另一组由“沉静”管,其中每个词或短语无不渗透着“沉静”的因素。
①悲愤②沉静
③凑 ④无写处
⑤写给了一个日本的歌人⑥确无写处
⑦《北斗》创刊时想写⑧不能够
⑨选⑩只有我心里知道
⑾寻⑿一无所得
⒀翻⒁没有什么
⒂《格言》诗旁有译文⒃从悲愤中沉静下去
⒄积习抬头⒅没有写处
⒆怪向子期写得短⒇懂
(21)写几句文章(22)不如忘却
(23)总会记起他们
接着,我们把这两组的词语落实到跌宕反复的感情线索的示意图中:
这张如物理学振幅式的的图像表明鲁迅总是处在“悲愤——沉静——悲愤”的感情波涛的起伏中,而且感情是越来越强烈了。
在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是15处全文抄录白莽的译文,实际上是表明鲁迅是确信白莽的心是同裴多菲相通的,白莽就是这首诗,白莽就是裴多菲。
这是一种悲愤感情的升腾,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感情线索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是,且慢!
请看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课文编者对鲁迅“疑心”白莽的真姓名的“徐培根”加上了注释:
“白莽的哥哥”。
学生读了这一注释,可能会想到这是鲁迅疑心错了,把白莽的哥哥当作了白莽。
这样一来,不但会对这一段简练含蓄的文字感到索然无味,而且也有违于鲁迅借名字以抒情的初衷。
但是,应该说明,问题并不在于“徐培根”究竟是谁。
鲁迅当时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白莽的思想痕迹;《格言》诗旁既然注上了译几,便可理解为白莽特别喜爱这首几乎可以影射白莽的诗;第二页上既然写着“徐培根“,就“疑心”这是他的真姓名。
因而这个“疑心“实在是为终于得知了白莽的真姓名而抒发着真挚而炽热的怀念之情啊!
——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讲清楚,以便使鲁迅正确的思路与编者正确的注释二者在有利于读者既理顺文思、又参读注解的过程中,共存而双赢。
至此,本文疑难、含蓄句而游离于上述三条贯穿线和跌宕反复的感情线索的,已不多了。
所谓“疑难”、“含蓄”,是指确实比较难以理解和容易忽略过去的,其原因盖出于对抒情因素没有做过细的分析和深入的探索。
第一部分第一段是“释愤抒情”(《华盖集续编·小引》),并非反话。
教学这一段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反复进行,不应“毕其功于一役”。
第一次,可抓住“悲愤”和“悲哀”两个词。
既然“时时来袭击”的是“悲愤”,而要摆脱的是“悲哀”,可见并不是真的要完全忘却、还是要留下“愤怒”去揭露、去控诉,这就是全文的基调。
紧接着,可以学习全文最后一段,以证实这一点。
第二次,可以抓住“早已想写一点文字”一句,补充一些具体的写作日期,除了上文所提及的几个日子外,又可对课文编者在“题解”中列举的篇目标明写作时间: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写于1931年4月,《黑暗中国文艺界的现状》写于1931年5月,以便具体的说明“早”在何时。
这样做,把课文内部的有机联系点明了,讲活了。
第三次,可放在学生已经领会首尾两段遥相呼应,互为补充之后,要学生在“轻松”、“照直说”、“忘却”等词后面注上“这是最悲愤的激愤之词”。
经过这样逐层剖析,就能以实代虚,化难为易。
第一部分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既然要写明烈士牺牲的事,何必又冠以“两年前的此时”?
其实,“此时”专指写作本文之时,即本文结尾所具的日子“二月七——八日”、——在这里,先要学生补充“1933年”字样于日子之前,再要研究这个破折号的意义,它不表示从七日写到八日的两天之久,而是表明写于七日和八月日的交替之时,从而说明鲁迅对他们牺牲两周年的作文纪念不断精确到“日”,而且精确到了“时”。
可见这里以及其他地方表示时日的数字饱含着鲁迅的深情。
以此类推,凡是寓情于数字的地方,我们不能读过算数,而要记得鲁迅表示不能“忘却”的初衷。
与此相似的是,第三自然段两次特意提到的“忘却”,实际上是一种竭力追忆的过程,因此对“只记得”、“只剩了”的东西如获至宝,和盘托出,犹恨太少。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中所谓“不知道”、“忘却了”、“不知”、“大约”等等都是出诸同一笔法。
对此,我们要让学生反复吟味,初步感悟此类朴实语言的不可等闲视之。
尤其是对一些纵贯全文的细节,我们要启发学生加以联系,在普通的记叙中提高我们的辨析能力,而这种认识正式鲁迅据以转化为自己抒情对象的基础,这样,我们便走进了鲁迅一步。
在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中,曾记述柔石在1930年年底曾回故乡,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
他悲愤地对鲁迅说,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
——在这里,我要补充说明,1982年我曾去浙江宁海参观“柔石故居”(许广平亲笔题词),在柔石家中同柔石的外甥女作过亲切的交谈,她告诉我柔石最后一次回故乡时,她外婆已经65岁了。
65岁而双目失明,多照顾她几天可能刚好妨害了革命工作。
但是我们要立即联想到柔石被捕以后,他不但没有从反动派的监狱的狗洞里爬出来去照顾母亲,而且跟着殷夫兄学德文,发誓要把牢底坐穿,反而置老母亲于不顾了!
这是什么精神?
这不是革命的硬气、迂气和呆气吗!
——显然,这样一个联想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从记事到议论再到抒情的三者和谐统一的过程,深得鲁迅构思的三昧了。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教案最初提出的关于题目问题的讨论了。
当时根据题目“为了忘却的记念”,提出如果写了文章,不但忘却不了,反而更加记念,岂不是题目也可以写成“为了记念的忘却”这样一个问题。
这样,“忘却”与“记念”两个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便可同整篇文章相始终,如同“悲愤”与“沉静”的跌宕起伏实质上是贯通了全文那样。
因此,我们对“忘却”与“记念”的关系的理解是:
“忘却”是前一个“记念”的深化,又是后一个“记念”的铺垫;而“记念”是前一个“忘却”的深化,又是后一个“忘却”的铺垫。
——这就是本文的题目决定了的全文的节奏与旋律,它服从于也服务于全文愤怒的基调。
在它们的作用下,本文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熔于一炉,贯穿始终。
由于记叙议论化了,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也显得浑然一体,充满张力;由于议论抒情化了,虽无成篇的道理见之于文字,却在跌宕反复的感情起伏之中体现其固有的逻辑力量,一个都不能少;由于抒情叙事化了,虽曰“忘却”,亦多“记念”之情。
然而,所有这一切耐人寻味的特色,在教学时却都成为不易处理的难点。
现在虽然勉强解决,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当我们别钻研、边讨论、边试教、并改进,加上此后延续不断地修改、补正,终于完成这样一篇既渗透着我们自圆其说的理解,用凝结着我们独一无二的构思的总结的时候,我又感受到“文化大革命”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教育工作时的满足与幸福。
离开了奉贤中学这个是非之地,对那边各人的面目好像看得更清晰了,好在我没有写过人家一张大字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备课 和文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