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回顾和思考.docx
- 文档编号:3657070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6.96KB
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回顾和思考.docx
《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回顾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回顾和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回顾和思考
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回顾和思考
【内容提要】自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以来,就遭到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污蔑和攻击,而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派别的经济学家对于各种各样的攻击也给予了迎头痛击,这种攻击和反攻击的论争迄今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其论争的实质是抛弃还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世界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当对马克思的这一伟大理论有新的理解,但我们仍应一如既往地坚持和扞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使其永远发出灿烂的光芒。
【摘要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文摘要】SincethepublicationofMarx‘sCapitalin1867thebourgeoiseconomistshavebeentryingtoseekthecontradictionbetweenCapitalIandⅢ,aimingatunderestimatingandoverturningtheeconomictheoryof Marxistrepercussiononabidewere thebeginningofthe20ecentury,andhispupilBortkiewiczaccusedMarxfornotresolvingtheproblemoftransformationofvalueintopriceofproduction,thatisthecenteroftheproblemoftransformation,ofabidethedebatelasteduntiltheperiodofthe economiststookpartinthe authoralsoesteemstheMarxisttheoryoflaborandthatoflaborvalueasanunshakablerock,however,itdoesnotmeanthatitshouldnotbedeveloped,onthecontrary,itshouldbestudiedevenmoreprofoundlyandbedevelopedsuccessfully.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转型问题
Marx/laborvalue/problemoftransform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14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2)06-0067-07
马克思在自己的着作中阐述了劳动以及劳动价值的问题,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为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指出了解放自己的光辉道路。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真理,却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和歪曲,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这些攻击和歪曲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在劳动价值论问题上的攻击和反击、批判和反批判以及理论上的论争算来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发难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867年,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第1卷,4年之后就开始有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批判和攻击,其中金蓬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比较有名,他们分别发表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国民经济学原理》和《纯粹经济学原理》等着作,提出用“新”的价值理论,亦即以建立在使用价值上面的价格理论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金蓬斯当时攻击说:
“经济学的火车头在错误的道路上偏离了方向。
”而法国经济学家毛里斯·布洛赫也指责马克思把劳动价值理论变成“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
但这些批判和攻击大多是出于无知和误解,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发表做出的一般性反应。
1894年11月,马克思的《资本论》第3卷出版,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反应就不是一般性的了。
他们看到《资本论》的影响日渐扩大,因而拼命诋毁它、攻击它,妄图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打垮,于是就别有用心地寻找《资本论》第3卷和第1卷的“矛盾”,以此来贬低、推翻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其中最有名的是意大利庸俗经济学家阿基尔·洛里亚,他无知地认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论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因而是“重大的理论上的破产”,“是科学上的自杀行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续卷中许下解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事实之间的矛盾的诺言是“拿不出科学证据时使用的一种诡计”云云。
恩格斯当即写作了《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一文予以驳斥,他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商品交换及商品的整个发展史进行考察,有力地证明了价值规律的客观性,也证明了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及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历史过程,彻底驳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所谓“价值是必要的虚构”、“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否定了他的劳动价值理论”等奇谈怪论。
遗憾的是,这场论战刚刚开了个头,就因为恩格斯的去世而中断了。
1896年,德国庸俗经济学家欧根·蓬·庞巴维克出版了《卡尔·马克思和他的体系的终结》一书。
在这部着作中,庞巴维克主要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四个论点进行了攻击:
(1)虽然单个商品相互之间高于或低于它们的价值出售,但这些相反的偏离可以相互抵消,如果把社会当作一切生产部门的整体来考察,社会本身所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和等于它们的价值总和。
(2)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运动,生产上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减少或增加,会使生产价格降低或提高。
(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价值规律在商品交换还未占绝对优势的“初级”阶段起支配作用,当时价值还未完全转化为生产价格。
(4)在复杂的国民经济中,价值规律至少是间接地和“最终地”“调节着”生产价格,因为按照价值规律,商品的总价值调节总剩余价值,而总剩余价值又调节平均利润从而一般利润率的水平。
庞巴维克认为,马克思的学说中有两个价值理论:
一个是在《资本论》第1卷中,另一个是在《资本论》第3卷中。
这两个价值理论不是偶然地或例外地,而是经常和必然地导致不同的结果。
因此,庞巴维克得出这样的结论:
《资本论》的第1卷和第3卷之间存在着一个矛盾。
因为在他看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分析商品的交换时根据的是劳动价值理论,商品是按照价值交换的;而在第3卷中,却肯定商品的交换是按照生产价格进行的。
也就是说,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理论同价值理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二者的矛盾根源就出于劳动价值论。
所以庞巴维克专断地认为,劳动价值理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公设,这样,第1卷和第3卷的价格理论“敲响了马克思主义的丧钟”。
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的这种恶意攻击立即遭到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R.希法亭的迎头痛击。
希法亭对庞巴维克的批判文章名为《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的批判》,发表在1904年出版的《马克思研究》第1卷上。
希法亭的这篇论文要分为三个部分:
(1)价值作为经济范畴;
(2)价值和平均利润;(3)主要观点。
希法亭认为,庞巴维克的要害是无视社会,而且仅仅是从个人出发。
由于马克思是从社会出发,因而他把劳动看做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其发展最终决定社会的发展。
希法亭指出:
“正因为劳动是一个分裂的社会的粘接剂,而不是因为它是同技术最为相关的事情,所以,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法则具有现实性。
”针对庞巴维克的观点,希法亭指出:
“与庞巴维克形成鲜明的对照,马克思没有把价值理论视为确定价格的手段,而是把它视为发现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的手段。
”“在庞巴维克看来,劳动似乎仅仅是个人估计价值的决定因素之一。
而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生产率程度和劳动组织的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性质。
每一个人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从劳动的这种社会职能来看,劳动便是价值的源泉,因而经济现象服从于独立于个人意志的客观规律,并受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控制,而商品在其中只起媒介作用,这种媒介过程再生产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逐渐发生转变,直到它们需要一种新的媒介形式。
”
希法亭对庞巴维克的所谓批判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与此同时,他还详细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观点,这就透彻地阐明了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同庞巴维克的经济观点之间的根本分歧。
希法亭对庞巴维克的有力批判被认为是当时马克思主义阵营里应战的第一人,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9世纪末关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论争还引起了不少学者和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的反应,参加讨论的大致分为三派:
(1)以考茨基为首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派,该派把马克思主义原着视为不可逾越的真理;
(2)以伯恩施坦为首的修正派,该派提出用新的“边际效用论”的价格理论来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同时保持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试图综合“边际效用论”和马克思主义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理论;(3)介于上述两派之间的批评派,主要人物有桑巴特、克罗齐和希法亭等人。
二、劳动价值理论讨论的深化:
关于“转形问题”的讨论
自1895年开始,一些左翼经济学家试图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完善和补充。
其中德国经济学家贡拉德·施密特最为有名,他曾经对价值和价格的理论做了较为深入的并被认为是接近马克思理论的论述。
他认为,商品具有相当于生产它的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价值,它分为固定价值(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pl),即
价值=c+v+pl
其中,pl/v=剩余价值率,表述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c/v=资本的有机构成,表述了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关系。
然而,商品的价值以不同的生产价格进行交换,生产价格由下式决定:
生产价格=(c+v)(1+r)
其中r,=∑pl/∑(c+v),表示平均利润率。
因此,在利润率平均化期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通过剩余价值的转移使资本的有机构成从弱的领域向强的领域转移。
总的来说,利润总数与剩余价值相等,生产价格总数与价值总数相等,以至归根到底,正是价值——亦即劳动时间——决定价格,而剩余劳动是利润的来源。
正是这些论述引起后来关于价值、价格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关问题的争论。
另一位德国学者威廉·莱克西对马克思经济学中的逻辑—数学严肃性产生了疑问。
他甚至认为,马克思的结论并没有包含它的前提。
接着,他的学生、俄国统计学家、柏林大学教授鲍特凯维茨于1906年和1907年发表了两篇论文:
《马克思体系中的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和《〈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基本理论结构的修正》。
在这两篇论文中,鲍特凯维茨指责马克思在成本价格问题上没有解决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他还攻击马克思的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的命题。
鲍特凯维茨提出的理论实际上也就是后来被称作“转形问题”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包括成本价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
但是,鲍特凯维茨的理论在当时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期均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30年以后,美国学者斯威齐在《资本主义发展理论》这部着作中介绍了鲍特凯维茨的理论,并予以很高的评价。
在斯威齐看来,鲍氏的理论弥补了《资本论》中叙述的缺陷,这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
斯威齐的介绍和评价点燃了转形问题论争的导火索,这一论争一直延续至20世纪50年代末。
所谓“转形问题”,是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的论证方法问题。
本来,关于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及其论证问题,恩格斯在《资本论》第2卷序言里已经明确地做出了说明,后来又在《资本论》第3卷的序言中作了一些说明,并对一些批判进行了反批判。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从个别资本的前提条件出发,分析剩余价值作为利润形态如何分配给各个资本,这是连接第1卷和第2卷的体系,商品的交换和买卖是作为等量劳动的交换,作为按照价值大小进行的买卖。
因此,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话,各生产部门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由于资本的周转期间的不同,其利润率也不同。
但由于各个资本之间的竞争,结果使利润率要按照各部门投下资本量的大小,出现拉平的倾向。
由于这种关系,总资本的平均利润加上成本价格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将成为市场价格的基准。
根据马克思的说明,各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它的价值,一般说来是不可能一致的,是要发生偏离的,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价值以上的生产价格和价值以下的生产价格,二者间的偏离会相互抵消,结果,总价值和总生产价格相等,从而总剩余价值和总利润也相一致。
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提到:
“这个论点好象和下述事实相矛盾: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本的要素通常要在市场上购买,因此,它们的价格包含一个已经实现的利润,这样,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连同其中包含的利润一起,会加入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成本价格,就是说,一个产业部门的利润会加入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成本价格。
”[1](P179)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史》中也明确提出过这个问题。
马克思认为,“必须记住成本价格这个修改了的意义,因此,必须记住,如果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把商品的成本价格看作和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相等,那就总可能有误差。
对我们现在的研究来说,这一点没有进一步考察的必要。
”马克思接着说:
总之,“无论如何,商品的成本价格总是小于商品的价值这个论点,在这里仍然是正确的。
”[1](P185)恰恰是马克思的这句话,引起人们的疑问,并由此产生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所谓“转形问题”,也就是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总计等于命题,即总剩余价值=总利润、总价值=总生产价格的命题产生怀疑和否定的议论,这是一个牵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体系、价值规律如何贯彻及其有效性的根本问题。
那么,鲍特凯维茨关于“转形问题”的观点是怎样的呢?
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曾经对鲍氏的观点作过概述:
第一,在马克思和李嘉图一致的地方,鲍特凯维茨倾向于赞同;第二,在马克思和李嘉图不一致的地方,鲍特凯维茨则倾向于为李嘉图辩护;第三,在马克思和李嘉图完全背离的地方,鲍特凯维茨或者表示不感兴趣,或者没有充分的理解;第四,在马克思沿着李嘉图已经开拓的道路向前推进的地方,鲍特凯维茨是一个建设性的批评家。
在《马克思体系中的价值计算和价格计算》中,鲍特凯维茨考察了人们对马克思早期经济思想的批判,讨论了马克思把价值转换为价格的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并利用一个方程组重新考察了这个问题,但他并没有在论文中解决马克思提出的转形问题。
鲍氏提出的把价值转换为价格的方法虽有一定的价值,但从数学的角度看,却是笨拙的。
这正如肯尼斯·梅所指出的,鲍特凯维茨混淆了以下两点:
一是某些关系无法表现在他的数学公式中;二是现实中不存在这些关系,数学公式只能部分地反映现实。
他的大多数推论都产生于这种混淆,但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认马克思理论的合理内核。
50年代末,F.塞顿发表了《转形问题》一文,由于该文继续了鲍特凯维茨的研究方向,从而点燃了转形问题新一轮论争的战火。
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逊首先针对塞顿的文章发表了《工资和利息:
马克思经济模式的一个现代剖析》一文予以批判。
在这篇文章中,萨缪尔逊认为塞顿的观点与斯威齐、温特尼茨、米克等人的观点基本相同,他虽然自认为把转形问题解决了,但事实上只不过将以往的争论意见加以数学式的整理,从有限的前提条件出发去解决转形问题。
萨氏为此设计了一张两大部类的投入产出表,并用一系列假设与演算,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可以不必借助于价值,仅从实际存在的一定物质技术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系数出发,就可以决定商品的相对价格,所以价值是多余的概念。
萨氏的观点立即遭到米克的批判。
60年代初,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已经出版,米克首先肯定了斯拉法的商品生产模式,认为只要在斯拉法的模式上加以极少的修正和改进,就能够使用斯拉法的模式序列去做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做的基本相同的工作。
“斯拉法的‘标准’生产部门实质上是企图用这样一种方法来解释平均的生产条件,以便达到马克思所寻求的同样的结论。
”对萨缪尔逊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尚有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德赛、赖布曼、瓦里图赫等。
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I.斯第德曼发表了一系列着作,尤其是1981年发表的《斯拉法以后的马克思》这部着作,主张放弃马克思的转形理论,用斯拉法的理论来取代它,并认为马克思在转形问题上的主要错误是用价值符号来计算利润率,因为从逻辑上说,马克思的结论是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不一致或偏离,可是用来说明这种偏离的利润率本身就要在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时发生偏离,它本身就不正确,结论自然也就不正确。
斯第德曼还认为,在多种技术与固定资本存在的条件下,资本家的决策顺序是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选定生产方法→特定生产方法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决定商品的价值。
因此,逻辑上再次有利润率的决定先于价值的决定,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的决定先于利润率的决定。
斯第德曼的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批评,例如,美国学者谢克就发表了《代数学的贫困》一文予以批评,认为“在所有的时候和所有的地方,价格都是价值的外部形式和价值在流通领域的反映。
马克思指出转形所起的作用是转换了这种外部形式,引进了一些新的确定因素和新的变化来源,但在这样做的同时却并没有改变其内部固有的联系”。
此外,森岛通夫、凯特福斯、阿姆斯特朗、格林、哈里森以及德赛、罗默等人也曾参与了这次讨论。
三、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挑起的论争
意大利裔英国经济学家庇罗·斯拉法于1960年发表了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的着作《用商品生产商品》。
这部着作虽然篇幅很小,但却产生了“斯拉法体系”,并在西方经济学界掀起轩然大波,出现多方面的争论派别。
这些派别主要有:
“新古典经济学派”。
该派怀疑斯拉法模式的理论独创性,甚至把它视为源于俄国人瓦西里·列昂惕夫的美国经济学舶来品的翻版。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该派极力贬低斯拉法的理论与传统理论之间的决裂,甚至认为它们之间有一个“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例如,按照凯恩斯主义者鲁瓦·F·哈贝的看法,斯拉法的着作的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在决定生产价格之中的消费者的需求。
“新剑桥学派”。
该派是赞同斯拉法观点的,认为斯拉法以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为基础,运用李嘉图的抽象法和瓦西里·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得出了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的产品价格、工资率和利润率的计算模型,解决了经济学的最大难题,实现了“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这一革命的实质是向古典经济学派方法的“回归”。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
该派针对斯拉法的轻率结论以及他的拥护者们的种种夸大其词做出了应有的批评。
例如,英国伦敦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M.德赛认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古典学派及新古典学派的理论根本不同,它不仅是分析相对价格和通过它来实现资源分配的理论,也是分析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的特殊性和它的阶级关系的经济基础。
而新剑桥学派只根据自己的价格理论来分析、论证价值论,否定价值论,这说明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否则就是故意歪曲。
美国学者瓦里图赫在《论马克思关于生产价格是价值转化形态的理论——反驳保罗·萨缪尔逊》的论文中,运用许多数学公式证明,马克思所制定的生产价格与价值转化形态理论是不矛盾的。
随后,瓦里图赫又指出,萨缪尔逊在说明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没有提到马克思指出其中的一个缺陷,其目的是使人相信,在按生产价格计算有关商品的生产费用时,利润与工人工资之比不等于剩余价值与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价值之比。
似乎只要这两个比率绝对相等,那么《资本论》第1卷和第3卷之间就没有矛盾。
当然马克思也认为,应该遵守的只是近乎相等。
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所引发的国际大论争延续了将近二十年,80年代初以后,关于其他问题的争论渐渐占据了国际论坛,关于“转形问题”的争论才慢慢平息。
斯拉法的主要观点是自认为找到了解决困扰李嘉图终生问题的办法,即如何为分配中的变化找到不变的价值尺度。
在劳动价值论的问题上,斯拉法在自己的着作中提出“标准商品”和“标准体系”的理论。
“标准商品”又称“标准合成商品”或“混合商品”,斯拉法认为,当任意选择一种商品作为标准来表示某种商品价格时,使得对于伴随分配改变而来的价格变动的研究复杂起来。
在价值体系中,没有个别部门或个别商品能够满足作为“不变价值尺度”的这种必需条件,不过,一种混合商品,或者一种合成商品可以掺和起来,以符合我们的要求。
而要彻底满足一切要求的这种完善的合成商品,要和它自己的生产资料总量一样以相同的商品组成,否则,要想调制那样一种混合品,不会有任何结果。
于是,斯拉法列出这种合成商品的比例式:
1 吨铁∶吨煤∶2夸特小麦
采取这种比例生产标准商品的这些方程为“标准体系”。
斯拉法认为,在任何实际经济体系中,都藏有这种模拟的标准体系,后者可以通过去掉不需要的部分而显露出来。
因此斯拉法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在这种标准体系中,无论纯产品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如何变化,并且无论由此引起的价格如何变动,纯产品对生产资料的比率会仍然相同;
(2)在标准体系中,利润率是作为商品的数量之间的一种比率而出现的,不论它们的价格如何。
上述围绕斯拉法着作所产生的各派大多均因“标准商品”和“标准体系”所致,那么,斯氏的观点的实际价值如何呢?
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在一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如生产方法和交换比例关系方面的讨论,与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的问题具有相同点;再如斯氏和马克思均谈到生产方法和资本有机构成变动引起生产要素配合比例的变动,从而引起对不同生产要素需求比例的变动,最终影响价格,使价格发生变动。
但斯拉法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仅仅是具有某些共同点而已,并不等于说斯氏的“标准商品”和“标准体系”就等同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不能说斯拉法的理论完善或发展了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理论。
斯拉法的贡献至多是在探讨价值向价格转形的过程中,深化了理论分析方法,引进了新的理论分析工具,例如运用高级数量分析方法、矩阵法等,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
从生产过程投入产出角度建构起其价格体系的方法,以使其接近于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
由此可见,那种认为斯拉法的理论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化理论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四、劳动价值论问题的百年论争留给我们的思考
以上是有关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论争的简要回顾。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所引发的百年大论争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十分深刻的。
首先,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论争持续一百多年不息,其实质是抛弃还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在此期间曾经出现过不少否定和所谓“取代”、“超越”的理论模式,但迄今为止,马克思的理论依然如磐石一样岿然不动。
这充分说明,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可逾越的。
其次,新李嘉图学派对于生产标准商品的生产要素配合比例的阐述,对国民收入、工资利润率关系的计算分析,以及从生产过程投入产出的角度建立价格体系的方法,在生产价格的研究方面比较接近于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
尤其是在斯拉法那里,通过用经济增长率(R)和工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W)来确定平均利润率(r),或者用r来确定W;然后又用联立方程体系中对生产价格求解的方法,为建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生产价格体系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形式。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应当吸取有关研究的积极成果,而绝不应以“正统”或“真正”自居,拒斥任何积极新鲜的研究成果。
当然,我们应当注意到西方一些学者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采取轻率的否定或轻视的态度。
例如,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的意义,“重建马克思的经济学”,或者用某些理论模式来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重要任务。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我们应当遵循这一精神,深入全面地研究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既要研究资本主义在科技革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外 学者 关于 劳动 价值论 百年 论争 回顾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