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课堂实录 语文S版.docx
- 文档编号:365568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36KB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课堂实录 语文S版.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课堂实录 语文S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课堂实录 语文S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课堂实录语文S版
《游园不值》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的意思。
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课前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
伴着美妙的旋律,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
)
师:
听着这美妙的旋律,让我们想到古诗的韵律美。
故事可以吟,还可以唱,关键在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是推敲出来的精华。
著名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那我们就来读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讲讲,在贾岛身上发生了推敲的故事。
(课件出示:
“闲居少邻并……”)
生:
原本是这首诗里面用的是推字,嗯……(生语塞),后来那个贾岛来到了李凝家,发现李凝不在,他就回去了。
在路上他碰见了大诗人韩愈,他撞进了韩愈的军队当中,韩愈问他:
你为什么会撞他的军队当中?
他说:
我正在想一首古诗,不知道古诗当中的一个字,用“敲”好还是用“推”好。
韩愈也是位大诗人,他就想了起来。
后来他告诉贾岛,还是用“敲”好,用“敲”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有礼貌,也可以体现出夜晚的寂静。
所以后来,这首古诗当中的这个字就用了“敲”。
(全场掌声)(引出“推敲”的典故,为后面教学“扣”作铺垫。
)
师:
“推敲”成了典故,所以得感谢贾岛。
谁来读读这首诗,要注意五言诗的节奏。
(生读略)
师:
该同学读得很准确。
据说古人吟诵讲平仄。
我们这么做也许不科学,不过尝试也是创新。
那我们就试着把一声、二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读得拉长平缓;三声、四声的字呢当仄声,读得短促一些。
比如“闲”是第几声?
(生答“第二声”。
)
师:
谁来试试读一读?
生:
闲——居——少(短促,有点夸张)临——并。
师:
好,我可不说,不过看我手势。
大家读读看。
(教师手势指挥,效果明显)
生:
闲——居——少临——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很短),僧——敲——月下门——。
师:
当然,我们不但如此,还要注意五言诗自身的节奏。
这样读起来的时候就显得流畅自然了。
我们还学过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请试着读读。
生:
“松下问童子……”(老师辅以手势,学生读得很有味道。
)
师:
像这样“不遇”的诗很多,比如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课件)。
除了古诗,还有古文《雪夜访戴不遇》等。
师:
人生有多少个不遇啊,为什么他们要把“不遇”记下来呢?
看来这“不遇”中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引出同构主题文章。
后文生成的精神内涵,作为同类主题升华。
)
师:
然而,我和同学们却在这里相遇了。
这是人生的难得。
愿我们的相遇能够留下些什么——上课。
一、与文字相遇
师:
雨过天晴,我们跟着叶绍翁一起——(生答“游园”。
)
师:
在游园的路上推敲推敲这——“不值”。
(学生接后半句)
师:
“值”,按教材中的解释,意思是?
(生答相遇。
)“不值”呢?
(生答“没有相遇”。
)
师:
用两个字概括?
(生齐说“不遇”,老师板书。
)
师:
我们在“不遇”中遇到了些什么呢?
让我们先读读,再聊一聊。
师:
看看这首七言诗,该怎么读出诗味
生:
“应——怜——屐——齿印苍——苔——”(根据刚才教的平仄来读,也带有一些自己的味儿,读得比较好,做到了字正腔圆,且有诗味儿。
)
生:
“应——怜——屣——齿(短)印(短)苍——苔,小扣柴——扉——久(短)不开——。
”
生:
“春——色满园——关——不住(短促,乍停)。
生:
“一枝——红——杏出——墙——来——”。
(听课教师给学生掌声。
)
师:
“诗”读百遍,其义自现。
游园的路上,遇到了——
生:
苍苔,柴扉,还有红杏。
(生依次说出,教师让再把这几个词读一下。
)
师:
谈谈你的所遇。
生:
我说说“柴扉”。
就是柴门,是用木棍和树枝编成的一个门。
(生答完想坐下去。
)
师:
喔,是这样的门吗?
(课件出示四扇门:
第一、二扇现代风格的门,第三、四扇是柴门。
该生判断是后者。
)请对比前扇门形容形容这扇柴扉。
生:
简陋。
我觉得这扇门很简单,很简单,就是再普通不过了。
师:
没有半点雕琢,是自然而然,接近大自然的本色,多么简单、朴素。
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受这是一扇特别的门。
生:
“小扣柴——扉——(重音,并拉长)久不开”。
(师一起跟着轻读,强调柴扉,感觉很好听。
)
生:
我知道苍苔是一种绿色的植物,苍苔的“苍”指绿色,“苔”指苔藓。
一般都是长在石头上,一些石缝里面和潮湿的地方,看上去它们很滑,如果你站在这个地方的话,很容易滑一跤。
(师连连点头,表赞成。
)
师:
嘿嘿,生气吗?
生:
不生气,好玩、有趣,还有生趣。
师:
多会说话,有趣,还加生趣。
那是因为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
齐答“乐趣”。
)
生:
只要春雨绵绵,潮湿的天气就会有苍苔。
师:
(放两张图片)看这幅,延路石子中隐隐约约的一点绿,从石缝里钻了出来;再看这幅,延阶而上,因了春雨,绿了一地。
“低看苍苔色,欲上人眼来”。
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
哇,春天来了。
师:
这么普通的小植物,却将春天的生命唤醒啦。
难怪你会这样感慨:
春天——好美啊(学生说出)!
师:
(缓缓地)那就请你读一读,把你的所遇告诉我们大家吧。
生:
(轻轻地)“应怜屐齿印苍苔。
”(苍苔两词有点颤抖。
)
师生:
齐读“应怜……”。
(老师还在拖音,“苍苔”拖得很长,学生已读完。
)
师:
我还没看够呢,你们就看完了!
(学生心领神会,重新读了起来。
)
生:
我说说“红杏”。
它一般在春天的时候开花。
师:
春天的什么时候?
(下面有学生说:
清明节)
师:
清明节都晚了。
(生笑)(生:
初春。
)
师:
看呐,(一边放课件,一遍吟诵)“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二月,正是莘莘学子要进京赶考,抬头望着那杏花,给他带来希望,杏花也叫及第花,于是诗人笔下就写出了许多赞颂杏花的诗。
和叶绍翁是好朋友陆游一生的名篇佳作好多,其中,他也赞红杏,让我们也跟着夸夸吧。
生: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生: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学生美美地读起来。
)
师:
所以,叶绍翁也禁不住的赞叹他所见的这枝。
那我们把刚才感受到的送到这一枝红杏来吧!
(读略。
)
师:
抬头,那红杏,将春天的生命——(生:
燃烧。
)
师:
说燃烧,比我还热烈。
我想说的是照亮。
(笑)你们看,游园所见的都是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物,然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
春意盎然!
师:
好啊,你用成语表达。
(又一学生随口而出“生机勃勃”。
)
师:
就这样,绿绿的苍苔,染着我们的眼睛;红红的杏花,沁着我们的心脾。
正是“风景这边独好”。
让我们来美美地体会春天的景物所带给我们的愉悦。
(古筝起。
师生齐读,注重平仄的同时,学生在刚才的感受中读得比较好。
)
二、与文学相遇
师:
这就是我们游园的所遇。
这样的一座普通的园,这样自然而然的景物,我们对此赋予了怎样的感情?
从这首诗中的哪个字的字形看出来?
生:
是“怜”字。
(学生读这个字,教师板书该字。
)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默读这首诗,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的“怜”?
(学生在音乐中静静读,画,推敲……)
1,“怜”苍苔。
生:
“怜”就是喜爱的意思。
我从这个“印”看出来“怜”苍苔。
他舍不得“踩”苍苔,所以说“印”。
你想啊,“印”上去,就好像在苍苔的肌肤上留下一点儿印儿,好像画上去的,一定很好看。
生:
也许诗人想在苍苔身上留下印记,而不是踩,带有心心相印的意思吧。
(掌声)
生:
还有,诗人为何穿屐鞋?
一是怕滑,他怕自己摔一跤,更重要的是屐齿少,印儿就少。
师:
是啊,为什么要穿木屐鞋?
大胆想象。
生:
是不是很时髦?
叶绍翁穿着屐齿,显示一种身份,说明自己很休闲。
师:
到高年级我们就会背诵李白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教师吟诵)
生:
所以,叶绍翁也要穿木屐,自然的打扮,轻松的游园,好潇洒,好惬意。
师:
可尽管如此,我这屐下面还有齿,会给苍苔留下印,我有点担心屐齿给苍苔留下——
生:
印子。
还有一点,就是心疼的感觉。
所以,觉得怜惜。
生:
所以,这“怜”还有另一个滋味。
师:
孩子啊,请你给我们走一走,怎么走就怎么读。
(指一生,笑)我们来听听,这“印”中既有喜爱,还有怜惜的滋味儿。
(该生小心翼翼地踮着脚走向老师。
)
师:
嗯,明白了,为什么这样,穿着袍子啊,拎着衣角啊。
(师模仿生动作)
生:
因为不踮脚,印会更多一点。
踮一下,印会少一点啊。
(生读略。
)
生:
他走得慢,要是我的话(做难以下脚状),得这么走。
(另一生走向老师,走得挺快,还跳着。
)我不忍心踩着一点点。
踩得快,印就少,还浅!
(生读,读得特别轻。
)
师:
这里还有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杨柳不争春色,一枝红杏出墙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生读)那日,叶绍翁看到陆游笔下的春雨过后的杏花。
他偏偏不写春雨,而写春雨过后的苍苔——这也是——怜(“怜”字学生说出)。
师:
你知道吗?
叶绍翁最初用的是“应嫌屐齿印苍苔”。
生:
嫌,你就会想到嫌弃。
那个作者叶绍翁,用“嫌”好像瞧不起人,觉得他可能在嘲笑这些苍苔,或者说园主人不喜欢诗人来游园。
亏得用“怜”不然的话怎么能体现出对苍苔的喜爱呢?
师:
你怎么这么了解诗人的心哪!
用了“嫌”,还有这句中的“应”,在古文里的意思是大概,这就“嫌”就成了一种揣测,一种猜度,一下子就把感情拉远了。
生:
就这么一句话,我们咀嚼了推敲了这么长时间。
可以写一篇三五百字的游记了。
可古诗仅是几个字。
师:
难怪古人说,“吟成一个字,捻断数颈须”。
今天的我们回到诗里去推敲,深深感受到诗歌中藏着的韵味,我们对古诗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敬重——这就是诗的魅力!
(深情地)让我们把这个“怜”,小心地放在心里,体会对苍苔的特别的爱吧。
(生读出了诗情。
)
2,“怜”柴扉。
生:
对柴扉的“怜”,我从这个“扣”字中能体会出来。
师:
扣的意思是——(说生“敲”。
)
师:
刚才韩愈说用“敲”啊,那咱就把“敲”送进去读读吧!
(指着另一学生)你笑什么?
生:
“小‘敲’柴扉不开”别扭。
“小敲”读得不顺,小扣读得顺。
而且那首诗中“敲”好,但放在这里就不合适。
小扣就是轻轻地“扣”。
(该生用动作区分了起来。
)
师:
谢谢你的比较。
那我们一起用动作体会体会。
(学生表演略。
)
师:
你看这位女同学的“扣”(指其中一位学生),刚才给人一个手背“敲”,现在却用手心“扣”。
同学们就像她的样子扣一扣。
(师生做动作,手呈握拳式,用手指肚扣。
)
师:
(继续对着这位女同学)从这个“小”字儿,想起了一个成语,叫小心——(生:
翼翼。
老师让同学小心翼翼,轻轻地扣柴扉。
)
师:
你扣了多久?
(指一生)
生:
扣了很长时间。
久得都记不住时间了。
(生读略,体会“久”。
)
师:
虽然性子我比她急,但我还是要,耐心地扣,小心地扣,轻轻地扣,尽管时间那么久,我还要扣(师做手势,一扣一扣,很有节奏,一边“扣”,一边朗读。
)想起了一个成语,那叫扣人——心弦(生齐说)。
师:
就这么扣啊,扣出了那可是对园主人的——尊重(生说出)。
师:
对啊,扣出了那也是对春天的——(生说出“喜爱,热爱”)。
生:
对春天的虔敬。
不忍心打扰它们。
就是一个“怜”。
可见,用这个“扣”体会喜爱中的怜惜,
师:
真是“语不惊人不罢休”。
(读略)
3,“怜”红杏。
生:
毕竟我们小扣了这么长时间柴扉,可柴门还是不开,多少有些失望呢。
师:
但,失望变成了希望——(教师引读诗的后两句“一枝红杏……”)
生:
“一枝红杏”,让我想象到了“春色满园”。
师:
那就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句的哪个字让你感受到对红杏的“怜”?
生:
“出墙来”,你看一枝红杏从墙头翻出来,真了不起。
师:
这个“出”和哪个字相对?
生:
关。
师:
(出示陆游的诗“杨柳不遮春色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园不值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课堂实录 语文S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同步 拓展 古诗 游园 不值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