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分层练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
- 文档编号:365183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64.68KB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分层练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分层练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分层练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分层练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
◆基础题
一、单选题
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弗里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即可将32P标记至噬菌体的DNA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一段时间后离心,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足以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B.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细胞核
D.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遗传物质是DNA
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5.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
如图是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D.d组产生的后代只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7.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对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
B.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C.部分S型菌转化为R型菌
D.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8.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去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A.AB.BC.CD.D
9.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A.将两组噬菌体都用32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二、填空题
1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也重复了相关实验,并提出了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配制培养基:
通常加入琼胶或明胶以便形成固体培养基。
(1)重复实验:
A组实验接种正常R型细菌;B组接种正常S型菌;C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D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的混合液。
培养结果如下。
(2)实验结论及分析:
①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D组出现的S型菌是R型菌变异的结果,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物质________(相同、不相同)。
②观察D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D组实验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实验时对S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S型菌中存在着某种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艾弗里等人研究发现S型菌中能促使R型菌转化的物质是DNA。
兴趣小组同学分析S型菌加热杀死后,S型菌的DNA之所以能进入R型菌,是因为R型菌应处于________态。
(3)兴趣小组又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则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________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死亡、存活
◆能力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本质探索过程中经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烟草花叶病毒没有DNA的事实,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
D.对于遗传物质的本质,可以认为所有含有DNA的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2.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一种不能进行逆转录的RNA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该病毒也能感染人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
B.禽流感病毒的衣壳蛋白在自身的核糖体内合成
C.家禽和人类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可能具有相似的受体
D.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3.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分开
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
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与结论中合理的是()
A.将两组噬菌体都用32P和35S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充分的搅拌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5.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如蛋白质和核酸
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
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
6.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适时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7.科学家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的30%。
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B.搅拌使吸附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上清液的放射性基本不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
D.在T2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DNA起作用
8.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
二、填空题
9.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人类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最具说服力的实验。
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来源:
om]
(1)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如果仅凭猜想,控制其性状的遗传物质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代噬菌体复制用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
◆提升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证明DNA可以控制生物性状
B.转化而来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中有R型活菌和S型活菌
C.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大肠杆菌是否裂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2.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3.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 人教版 必修 31 分层 练习 DNA 主要 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