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洪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一轮复习历史训练5.docx
- 文档编号:3641840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89.25KB
江苏省兴洪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一轮复习历史训练5.docx
《江苏省兴洪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一轮复习历史训练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洪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一轮复习历史训练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兴洪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一轮复习历史训练5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一轮复习历史训练5
一、选择题20*2=40
1.“这次行动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这次行动”是()
A.凡尔登战役B.诺曼底登陆C.敦刻尔克撤退D.攻克柏林
2.列宁说: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堤了第一批火种。
”1941年12月7日这一说法实现了。
列宁所说的“两个大国”是指()
A.英国、法国B.美国、苏联C.美国、日本D.中国、日本
3.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以下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B.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C.战后成立联合国D.通过并发表了《开罗宣言》
4.20世纪上半叶,人类历史上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拍摄了许多关于一战与二战的影片,以下影片所反映的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有()
①《中途岛海战》②《决战斯大林格勒》③《柏林战役》④《莫斯科保卫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5.2008年的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
2009年20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就如何应对这场危机达成了共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请说说他们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A.建立法西斯专政B.发动战争
C.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D.罗斯福新政
6.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对波兰“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国宣战,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
A.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C.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7.《商业周刊》调查证实有不少人因无法找到工作和缺少就业机会,纷纷离开美国或者正设法离开。
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迁居外国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人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美国经济已经衰落B.美国对人才失去吸引力
C.美国遭遇危机打击,经济萧条D.人们乡土意识浓厚
8.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指的“新秩序”是()
A.雅尔塔体系B.华盛顿体系C.“一超多强”格局D.凡尔赛体系
9.19世纪中后期,无论是俄国的农奴还是美国的黑人奴隶,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变化是()
A.由被统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B.全部由农民变为了工人
C.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D.都获得了自由
10.《联合国家宣言》: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这里的“三国同盟”指()
A.德、意、奥B.英、法、俄C.德、意、日D.苏、美、英
11.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是()
A.法国大革命B.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12.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
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
A.日军进犯卢沟桥B.德军入侵波兰C.日军偷袭珍珠港D.德军入侵苏联
13.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是:
()
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的胜利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下列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会议,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五四运动促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对德和约”指的是()
A.法国大革命B.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A.《北大西洋公约》B.《九国公约》C.《凡尔赛和约》D.《华沙条约》
16.“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一规定出自()
A.《权利法案》B.《九国公约》C.《凡尔赛和约》D.《雅尔塔协定》
17.“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的预言说明了()
A.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仍然存在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终将激化
C.《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种下了新的仇恨
D.英法与美国在争夺国联领导权上势不两立
18.在朝鲜战争初期,苏联空军秘密支援中国,要求参战的苏联飞行员使用汉语或者朝鲜语通话,参战飞机涂装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外装,同时飞机不许在海上作战。
这表明()
A.苏联军事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B.中国与苏联关系出现了裂痕
C.苏联不愿意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19.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下()
A.政府适度干预企业管理B.国家优先发展轻工业
C.完全排斥市场调节D.企业产品品种多质量高
20.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不属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的是()
A.美国都是会议的最大获利者B.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国际秩序
C.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D.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二、非选择题10+6+6+8=30分
21.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摘自《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
——列宁
材料三:
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此,美国没有异议……——摘自《中美联合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举出清政府“跪着办外交”的两个事例。
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受难者”指的是哪个国家?
我国哪场运动的爆发与“《凡尔赛和约》”有关?
1938年,在哪个会议上,希特勒用类似的手段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
3分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你认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公报”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3分
(4)从上述材料及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分
22.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
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
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
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
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远”:
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
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
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更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哪一政策导致的?
1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苏联的诉求是什么?
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
美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2分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
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1)材料一漫画中的“三巨头”同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哪一帝国主义集团?
会议中德国最终签订了哪一和约?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会议主要是为了解决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列强在这次会议中签署的共同侵略中国的条约是什么?
3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两次会议最终形成了怎样的新的殖民体系?
1分
24.(中外历史的改革)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
“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这次会议意义深远。
”
材料四:
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1)请说说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1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外,还有什么内容?
这次会议意义深远指的是什么?
3分
(4)据材料四,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
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B项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的战役,A项不符合题意;敦刻尔克撤退和攻克柏林都不是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的事件,CD项排除;故选B。
2.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华盛顿会议的认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
所以列宁所说的“两个大国”是指美国、日本,故此题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相关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D项是开罗会议的内容。
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是二战的转折点;柏林战役标准德国战败;莫斯科保卫战打败了希特勒天下无敌的神话。
仔细审查①②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有关罗斯福新政特点的相关史实。
考察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
此题中表达的关键信息是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20国达成共识: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这种共识是美国历史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故他们借鉴的是罗斯福新政,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6.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对波兰“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国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从而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缺少就业机会。
ABD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造成巨大的破坏,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3000多万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人运动高涨。
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破坏尤其突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8.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和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但这一格局并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为战争的爆发留下了祸根。
故选D。
9.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知识,根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奴隶可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而根据1861年改革的内容,规定: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所以答案是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美国南北战争
10.C
【解析】《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指的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AB出现在一战前,D属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
故C符合题意;日军进犯卢沟桥是在1937年,德军入侵波兰是1939年,德军入侵苏联是1941年6月。
故ABD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
13.B
【解析】A项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与题意时间不符;B项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与题意相符;C项《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与题意时间不符;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标志着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展到多国,与题意时间不符。
故选B。
14.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宰割战败国,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把中国重新置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雅尔塔会议在中国没有参加的情况下美国出卖中国做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万隆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帝国主义参加,由亚非各国召开的自主决定自己命运的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所以符合题意的为①②③。
故选C。
15.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凡尔赛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即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规定:
战前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6.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机会均等之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内容出自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针对中国签署的《九国公约》的内容,将中国重新至于了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
A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法律文献,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C项《凡尔赛和约》是在巴黎和会上签署的针对战败国德国的条约;D项是二战胜利前夕针对法西斯国家作战计划签订的协定。
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
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种下了新的仇恨。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8.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苏联空军秘密支援中国,要求参战的苏联飞行员使用汉语或者朝鲜语通话,参战飞机涂装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外装,同时飞机不许在海上作战”,这表明苏联不愿意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因为朝鲜战争初期美苏已经开始了冷战,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9.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的信息表明,苏联实行计划性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0.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获利者,巴黎和会的最大获利者不是美国,是英国和法国。
所以,A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均有损中国主权、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因此,BCD三项是两次会议的相同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
(1)旧中国国力衰弱;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2)德国;五四运动;慕尼黑会议。
(3)一个国家;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封锁禁运、包围威胁。
(4)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反映了这些国家实行不平等的屈辱外交。
结合课本所学,清朝、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统治腐败,国力衰弱,实行的跪地外交;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
”可知“受难者”是德国。
结合课本所学,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从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方面严重限制了德国;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英、法、日等国进行“委任统治”,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召开慕尼黑会议,在英法的大国的纵容下,德国抢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3)依据材料三“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由此可知中美建交的前提是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结合课本所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史实,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美国出于自己战略需要,要扼杀新生的政权,对中国进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
(4)依据前面的材料一,中国是弱国实行的屈辱外交,材料二德国战败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实力增强后通过慕尼黑会议抢占捷克斯洛伐克;材料三中国国力增强后,美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由此得出:
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
22.
(1)政策:
绥靖政策
(2)直接原因:
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苏诉求:
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
(3)原因:
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
实体:
北约
(4)出发点:
国家利益。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绥靖政策的知识,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规定:
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10天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绥靖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
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我们可总结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通过“雅尔塔会议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我们可总结出苏联的诉求是:
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
(3)本题考查的是美苏冷战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我们可总结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北约,因此美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是北约。
(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二战全面爆发前,英国法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二战期间,美国为了让苏联进攻日本,答应了苏联提出的损害中国利益的各项无理要求;二战后,美苏两国因为社会性质的不同,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因此这让我们认识到:
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3.
(1)协约国;《凡尔赛和约》
(2)美、日矛盾;《九国公约》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点。
材料一漫画中的“三巨头”是操纵巴黎和会的英、法、美三国,他们同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协约国集团。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2)此题考查华盛顿会议的相关知识点。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为了解决美日之间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中学 学年度 第二 学期 九年级 一轮 复习 历史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