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641327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13.01KB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考生注意:
1.考试
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司汤达说:
“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
”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2、金字塔作为法老权力的象征,体现了
A.古老的埃及文明B.精湛的建筑艺术
C.王权的绝对专制D.先进的数学水平
3、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中说:
“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动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
”上述材料评价的作品应是
A.《摩诃婆
罗多》B.《汉穆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
4、“无论是为了罗马人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
”为此,罗马人
A.颁布成文法B.完善公民法
C.实施万民法D.提出自然法
5、某学者在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
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
6、孔子编订的《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起的近两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这个年份以下表示准确的是
A.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8世纪上半叶
C.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D.公元前8世纪下半叶
7、下图是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
对此画的评论较为合理的是
A.是反映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是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C.是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
D.就史料意义而言,无任何可利用价值
8、佛兰德伯爵在布鲁日城发现了一个逃亡农奴,要把他抓回去,却被市民赶出了城。
该故事可能在公元:
A.5世纪末B.8世纪中叶C.11世纪前D.12世纪后
9、宋太祖说: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A.“重文轻武”B.“强干弱枝”C.“重内轻外”D.“冗官冗费”
10、“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
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中书省B.宣政院C.理藩院D.行中书省
11、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学生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位学生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
12、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来他在新大陆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
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证实地圆之说
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
C.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
D.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13、“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文中“国王的议会”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A.封建等级制B.等级君主制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制
14、下列政权与建立者不匹配的是:
A.辽——耶律阿保机B.西夏——元昊
C.金——完颜阿骨打D.元——铁木真
15、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署,使新教和天主教一样得到承认,并规定了“谁的地盘,谁的宗教””的原则。
该约签订得益于: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英国革命
16、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这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17、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
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
18、《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
“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D.预备立宪
19、在近代思潮演进过程中,曾出现过报刊或者杂志。
按创办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时务报》、《新青年》、《申报》、《民报》
B.《时务报》、《民报》、《申报》、《新青年》
C.《申报》、《时务报》、《民报》、《新青年》
D.《时务报》、《申报》、《民报》、《新青年》
20、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最可能出现在
A.康乾盛世B.洋务运动C.清末新政D.戊戌变法
21、《工厂游记》一书针对童工的劳役和剥削问题,提出国家应出钱买断私人企业,创造“国家车间”和“国家工厂”。
赞同此说的是
A.卢梭B.彼得一世C.马克思D.罗斯福
22、19世纪中期,日本学者渡边华山认为:
西方各国“艺术(即技术)之精博,教政之羽翼鼓舞,似为唐山所不及。
”文中“唐山”是指
A.美国B.日本C.中国D.荷兰
23、据《上海电信史》记载:
“1879年9月,大北公司向……申请德律风(电话)专营权,条件是向租界提供一整套电话通讯网。
”文中省略的是
A.英国政府B.总理衙门C.上海知县D.工部局
24、观察右图,此宣传画所反映的立场是:
A.苏联
B.日本
C.美国
D.无法判断
25、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探索的是
1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6、梁启超认为“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
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
”他所认为的“近世史家”与“前者史家”的“异”应该表现为
A.为帝王提供借鉴B.持历史进化论观点
C.记述过往事实D.以皇族王朝为中心
27、“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
”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D.杂交水稻推广后
28、下
列属于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历史事件的是
A.中日建交B.尼克松访华
C.中美建交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9、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世界贸易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经济交流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D.加强成员国军
事合作
30、有人认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疆域”覆盖全球。
这里的“疆域”是指:
A.军事霸权B.政治盟友C.货币体系D.价值观念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有学者认为
:
“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最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妇女对城邦事务没有表决权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雅典民主政治以成年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D.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32、商周青铜器的主要是纹饰多样的礼器和兵器,由此能得出的关于商周青铜器的最佳判断是
A.当时常用的兵器为青铜兵器B.商周时不存在青铜农具
C.用以沟通人与神的世界D.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33.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
“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
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以下解释中,合乎美国历史的有
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
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34、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年间,中国民主革命正孕育着新的“转机”。
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
A.新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B.新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新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
D.新的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35、右图为漫画《梅开三度》,对该漫画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B.国际力量对比
的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C.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法国成就(13分)
法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经历了经典意义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对整个人类社会影响至为深远的文化成就。
——摘自《强国之鉴》
问题
(1)法国历史上所经历的经典奴隶社会大约是指什么时期
?
(2分)
(2)法国是怎样进入封建社会的?
(6分)
(3)法国在历史创造了哪些对整个人类社会影响至为深远的文化成就?
(5分)
37、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12分)
问题
⑴下图反映了西周、秦朝、西汉、元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在空格处填写完整。
(6分)
西周秦朝西汉元朝
⑵结合上述图示与所学的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方式及其作用(6分)
38、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2分)
上海某中学以“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开展历史研究性活动。
下面是参加活动的一位学生准备的报告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项目
发展过程
对世界的影响
印刷术
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随着文化的普及,对印刷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毕昇创制活字印刷
史实:
____①____(2分)
结论:
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巨大影响
儒家思想
_____②___(3分)
史实:
自公元前1世纪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越南、日本、朝鲜各国的官方哲学;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们通过翻译儒家典籍或个人著述,向西方传播儒家文化。
结论:
____③____(3分)
__④_(2分)
_____⑤____(2分)
史实:
越南、朝鲜都仿照中国这一制度选拔官吏
结论:
推动周边东亚国家的制度发展
39、英国现代化(13分)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
马格纳雷拉指出:
“现代化是经历了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一般而言,其内涵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等。
”根据马格纳雷拉现代化的内涵,叙述17世纪开始至19世纪中期,英国的现代化进程。
40、从上海发展看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一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表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苦力
544
鸦片馆主
353
杂货商
329
钱庄助理
228
百货业主
453
洋行雇员
344
船民
253
茶叶店主
174
裁缝
375
木匠、建筑工、承包商
330
船商、丝商、棉商
230
老鸨
222
小贩
165
米商
123
酒店业主
151
糖果商、面包商
119
佣人
152
典当商
119
理发师
132
煤商
95
资料来源: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
材料二
1865年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业
清廷批准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867年租界设立上海水龙公所,以供消防之用
1872年英商出资创办的《申报》
1884年英商主办《点石斋画报》创刊
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电影,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1897年夏瑞芳、鲍咸昌在沪创
立商务印书馆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开业
《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
1911年《新申报》号外在次日报道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示威
1925年日商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
——摘自熊月之《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
年史》
材料三
注:
专门事业指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
杂类指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
——摘自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表根据数据绘制
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上海开埠早期,租界内华人职业分布怎样的特点?
(4分)
(2)材料二中体现了上
海社会哪些方面的变迁?
(2分)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三,华人职业分布有什么变化?
原因是什么(4分)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上海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认识。
(15分)
历史练习卷参考答案2016.03
一、选择题(共75分)
1、C
6、D
11、A
16、B
21、C
26、B
2、C
7、B
12、B
17、C
22、C
27、B
3、A
8、D
13、C
18、B
23、D
28、C
4、C
9、A
14、D
19、C
24、D
29、A
5、C
10、B
15、B
20、C
25、B
30、C
31、B/C
32、D/B
33、C/D
34、A/D
35、B/A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
(1)罗马帝国时期(2分)。
(2)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入侵的日耳曼人建立了诸多王国(法兰克王国),罗马的隶奴制和日耳曼人的氏族制度相互影响和作用,催生出法国的封建制度(2分)。
原先的罗马贵族和日耳曼征服者上层,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5世纪末基督教会也成为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2分)。
8世纪的采邑改革,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促进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11世纪前后,封建制度基本确立(2分)。
(3)较早开办世俗教育,创办大学,为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1分);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2分);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法国民法典》,使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它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也可)(2分)
37、⑴封邦建国制度或分封制(2分);郡县制(2分);行省制度(2分)
⑵答案:
归纳出两种方式,并指出其作用(4分)
·一种方式是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员。
(1分)由此地方官员对中央负责,使得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分)另一种方式是中央派驻监察官员到地方。
(1分)通过监察官员直接向中央汇报地方状况,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控制。
(2分)
38、
项目
发展过程
对世界的影响
史实:
13世纪东传朝鲜与日本,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经历汉代经学化与宋代理学化,逐渐成为中国官方哲学
结论:
儒家思想辐射东亚,成为东亚文化圈的重要特征;成为世界学术思想中的重要部分
科举制度
为加强中央对人才选拔的管理,创始于隋朝,在唐代、宋代逐步完善
39、1640年,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曲折与反复后,英国以革命形式结束君主专制统治,并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1分)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1分)
17世纪,英国最早出现启蒙思想。
(1分)霍布斯反对神学、宗教和教会,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契约论的国家专制主义学说;(1分)洛克的政治分权学说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
(1分)英国在思想上进入理性化阶段。
此后长期的社会稳定,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1分)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分)创造
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英国率先进入大机
器时代和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厂”;(1分)由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所占比重不断缩小,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1分);英国经济率先步入工业化,并加紧对外进行殖民侵略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1分)。
(以上答案供参考,在叙述组织上,组织分得2分。
)
40、⑴答案:
根据材料归纳出两个特点。
(4分)
职业分布中,除洋行雇员、钱庄助理等职业,大部分职业的文化要求较低;依附于航运业的服务型行业从业人数较多,如苦力、船民、小贩等;杂货商、茶叶店主、船商、丝商、典当商等,体现了当时上海的传统商业比例较高;洋行雇员与糖果商、面包商人数不少,说明当时许多中国人逐渐接触西方生活方式与商业运作。
(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得分)
⑵答案:
能概括两个方面的变迁(2分)
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发展;市政建设;社会风气;传媒发达;交通发展;文化普及等。
⑶答案:
对比材料找出两组变化。
(4分)
出现工程师、科学家、律师等专门事业的人,体现了华人从事职业的知识含量增加;
开始出现演员、运动员等新生职业;工业人口与现代商业人口的比例有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租界政府供职。
(4)本小题采用以下四个方面来评分,分别是观点(3分)、史实(4分)、论述(5分)、组织(3分),最后合成总分。
①观点:
(3分)是否基于材料;ⅱ提炼材料;ⅲ是否新颖深刻(鼓励多元观点)
②史实:
(4分)是否基于材料;ⅱ使用核心史实还是使用边缘史实;ⅲ是否完整使用核心史料
③论述:
(5分)逻辑性(清晰、完整);ⅱ是否史论一致
④组织:
(3分)连贯性(非列举);ⅱ科学性(准确使用学科术语)
答案l:
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如在以上基础上,还能从以下角度建立起联系,并论证充分,如各种文明内容交错推进社会转型。
现代世界的形成等。
(13—15分)
材料与史实:
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论述:
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组织:
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
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8—12分)
材料与史实:
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
如西方文明推动上海社会生活、经济结构的变化。
论述:
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组织:
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
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解释。
(3—7分)
材料与史实:
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
如西方文明推动上海社会生活。
组织:
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4:
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1—2分)
其他答案:
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0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