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综合素质常考点汇总.docx
- 文档编号:3638045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63.64KB
教资综合素质常考点汇总.docx
《教资综合素质常考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资综合素质常考点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资综合素质常考点汇总
考点1: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考点2: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姓名
书籍
作用
孔子
《论语》
我国最早的教育学文献
乐正克
《学记》
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方最早教育学专著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考点3:
教育与人的发展
(1)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孟子(性善论)、格赛尔(成熟机制对于人的影响)。
(2)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荀子(性恶论)、洛克、华生。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差异性。
考点4: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孔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孔德。
(2)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卢梭、裴斯泰洛奇、马斯洛、罗杰斯、福禄贝尔等。
(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
杜威
考点5:
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主要是学习直接经验。
(2)小学主要是综合课程,初中采用综合和分科并举的方式,高中主要是分科课程。
(3)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考点6:
泰勒课程设计模式(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即: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考点7: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
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教材:
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制的、直接用于教和学的书籍与工具。
考点8:
新课程改革
(1)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思潮、建构主义思潮和多元智能理论
(2)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总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
考点9: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考点10: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形结合
考点11:
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乌申斯基也指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2)启发性原则:
孔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
助产术;第斯多惠: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
”
(3)巩固性原则:
孔子: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
复习是学习之母。
(4)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
不陵节而施。
(5)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朱熹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马克思主义
(7)量力性原则: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马克思主义
考点12:
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法
考点13: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考点14: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3)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考点15:
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问题的特征、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和个体相关因素
(3)问题解决的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法、顺向推理、反向推理和爬山法
考点16:
维纳成败归因理论——六因素三维度
考点17:
学习迁移的分类
分类标准
名 称
内涵点拨
迁移的性质
正迁移
积极
负迁移
消极
迁移的时间顺序
顺向迁移
前后
逆向迁移
后前
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
垂直迁移
上位下位
水平迁移
并列
迁移内容的不同
一般迁移
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
具体迁移
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的迁移
迁移范围的不同
自迁移
相同情境
近迁移
相似情境
远迁移
不相似情境
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
同化性迁移
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
顺应性迁移
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
重组性迁移
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
迁移的自动化程度的不同
低路迁移
经过充分练习的技能自动迁移,不需要反省性思维
高路迁移
有意识地应用先前习得的抽象知识于新的情境
考点18: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强化、消退、惩罚。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考点19: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具体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和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包括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
考点20:
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2)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3)指导实践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4)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5)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也称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以上就是国考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必看20个考点。
最后,华图教师预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
在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简答题是各位同学比较烦恼的一类题型,他在我们整场考试中所占比例比较大,一共三道题,每道题目十分,所以他的比重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但很多同学找不到考试命题的规律,漫无目的的记忆,最后错过考试重点,接下来我将对我们小学科目二的命题规律进行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学科目二所出的简答题自从国考以来每年出的简答题不会出现重复,也就是说之前出现过的简答题我们不用花太多时间识记;其次我们会发现小学科目二和中心科目二中的简答题有所重复,也就是说我们在复习小学简答题时,可以把已经考过的中学简答题作为我们的备考范围。
具体来说,以下主要是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对简答题所出现的频率进行一定的总结:
难度五星
1、创造性思维与培养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评价观、学生观、学习观(材料分析题)
4、《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5、简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的规律。
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7、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材料分析)
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9、简述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0、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1、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材料)
12、因材施教、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原则的要求(材料)
13、德育疏导原则、因材施教、积极因素原则基本要求
难度四星
1、注意的品质
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3、动机冲突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
5、教育制度影响因素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9、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1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1、教师专业知识(材料)
12、后进生教育
13、教学情境的方法
难度三星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2、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4、意志品质
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有哪些表现?
6、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7、备课的三个要求
8、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9、人格影响因素
10、气质类型特征
11、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2、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
13、班级体形成
14、班级管理模式(材料)
15、班集体的管理内容
16、一堂好课标准
难度二星
1、教育目的影响因素
2、意志的品质特征
3、智力影响因素
4、班级的意义
难度一星
1、记忆的过程
2、良好记忆的品质特点
3、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材料分析择题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思路 1.看问题:
在拿到一道材料题,我们首先要要做的就是看问题。
很多同学在做这类题时,往往先看材料,然后再看题目。
这可能是个人习惯问题,但当你看完材料再看题目然后还得回过头来再看材料,这样就浪费了时间,殊不知在考试中时间就是分数。
所以再做材料分析题时要先看问题,只有清楚了问题,才能知道题干要求我们用哪个知识点作答,这样在阅读材料时就会带着知识点进行分析。
2.联系相关知识点:
当看完问题后,就要想一下相关知识点有哪些?
如“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在这个题中,答题要点就是教育观的相关内容。
那么对于教育观,主要知识点就是素质教育五点内涵和新课改的教学观(四点),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这九点来回答。
如果大家在做题时容易忘这九点,可以先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它写在稿纸上,或用铅笔标记在题目旁。
3.阅读材料,匹配知识点:
知道了用什么知识点来回答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到材料,找一下材料中具体体现了哪些知识点。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材料分析题而言,结论的得出必须要结合材料,不能无中生有,有的同学可能存有侥幸心理:
我把这所以的知识点都写上肯定有对的,这种做法是不行的,考官不会每个点挨着看,所以对待这种题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
4.呈现答案:
分析过后就要把答案呈现在答题纸上。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知识点回答要全面;二是对于自己最有把握的要写在最前面;三是注意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二、材料分析题作答结构
总体来说,材料分析题的答案结构要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呈现。
第一段(总):
点明材料中教师的做法好不好、对不对、合不合理,那么对的做法是因为他遵循了、体现了、符合……,因此有利于……;对于不对或不合理的做法是因为违背了……,所以就不利于……。
第二大段(分析):
知识点+材料解析。
体现了几个知识点就分几个点回答。
既可以用材料中相关句子回答,又可以用自己的话对材料进行总结。
最后(总):
简单用一两句话进行总结。
所以对于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我们应该……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
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
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
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
(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赞赏,帮助、引导。
2.德育有关原理
①德育四大规律: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②德育的八大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知行统一、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③德育六大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导实践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3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①教学四大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②教学八大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
4班级突发事件处理
原则:
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
方法:
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5课堂问题行为
产生原因:
①自身原因:
小学生有意注意已经发展,但是有意注意总会受到其他周围事物的干扰;②课堂内容比较枯乏,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③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④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老师,而影响听课;
策略:
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上课时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比如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②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部动机。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③上课前帮助学生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
⑤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该给予较多的关注和辅导,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
6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成败归因理论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因素(即能力)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
所以正确的归因应该是归因到内部的、不稳地和可控制(即努力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把失败或者成功归因到努力程度而不是能力。
8学习迁移理论
正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顺向迁移:
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
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9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理念:
①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②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
③评价主体上,要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
④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⑤评价内容上,全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⑥评价方法上,评价方式多样化
⑦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2、简答题
1.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2012年真题)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4.(2014年真题)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5.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6.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有哪些?
7.简述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方法。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苛勒的完型一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有: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型;刺激和反应之间要以意识为中介。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有:
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其主要观点有: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提倡发现学习。
(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其主要观点有: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组织学习要遵循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和先行组织者策略。
2.【参考答案】
(1)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参考答案】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
学习的情境性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4.【参考答案】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主要有四种特点:
(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5.【参考答案】
(1)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2)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精心设疑、质疑。
(4)利用教具、多媒体进行教学。
(5)课堂教学多样化。
6.【参考答案】
(1)从低年级抓起,越早越好。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3)严格要求,多方密切配合。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5)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7.【参考答案】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
(1)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2)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
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3)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4)对抑郁质的学生,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地批评。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素质 考点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