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36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 教科版必修1.docx
- 文档编号:3632396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95.58KB
高中物理 36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 教科版必修1.docx
《高中物理 36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 教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36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 教科版必修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36超重与失重教学案教科版必修1
6 超重与失重
[目标定位] 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2.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1.超重
(1)定义: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
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完全失重)
(1)定义: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叫完全失重.
(2)产生条件:
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g时,对应完全失重)
1.想一想:
有人说:
“在很高的山顶上,物体所受的重力要小于它在平地上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也是失重!
”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 不正确,这不是失重.失重的本质是重力不变,而“视重”增大或减小.在很高的山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减小了.
2.想一想: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失重还是超重状态呢?
答案 完全失重 自由下落的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拉力为零.
一、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实重:
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视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
3.判断物体超重与失重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①超重:
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②失重:
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①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处于超重状态.
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处于失重状态.
注意:
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例1
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就消失了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解析 物体处于超重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但其运动方向不确定,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A错误;物体处于失重或者是完全失重状态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B正确;完全失重时,物体仍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即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C、D错误.
答案 B
借题发挥 1.超重与失重不是重力本身变了,而是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发生了变化,若弹力大于重力是超重,反之是失重.2.从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方向是超重、失重判断的关键,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包括斜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若加速度方向向下(包括斜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例2
在一电梯的地板上有一压力传感器,其上放一物块,如图361甲所示,当电梯运行时,传感器示数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图361
A.从时刻t1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B.从时刻t3到t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
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
解析 从Ft图象可以看出,0~t1,F=mg,电梯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t1~t2,F>mg,电梯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块处于超重状态,可能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运动;t2~t3,F=mg,可能静止或匀速运动;t3~t4,F 答案 BC 二、对完全失重的理解 1.完全失重是物体的视重为零,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为零.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下、大小为g的加速度. 2.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摆动……,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也不能再使用(如天平). 3.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如我们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运动,其加速度等于g,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现象. 例3 如图362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62 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为零 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 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 D.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 解析 据题意,降落伞未打开时,A、B两人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之间安全带作用力为0,A正确,B、C错误;降落伞打开后,A、B做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A、B处于超重状态,对人B有: T-G=ma,即T=G+ma,故D错误. 答案 A 三、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特征 状态 加速度a 视重(F)与重力(mg)的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图 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超重 方向向上 F-mg=maF=m(g+a)>mg 向上加速,向下减速 失重 方向向下 mg-F=ma F=m(g-a) 向下加速,向上减速 例4 在升降机中,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解析 若a=0.8g,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F=1.8mg,其中F为人的视重,即人此时处于超重状态,A、D错误;若a=0.2g,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得F′=0.8mg,人的视重比实际重力小 ×100%=20%,B、C正确. 答案 BC 针对训练(2013四川成都期末)如图363所示,挂有一条鱼的弹簧测力计悬在电梯顶部,鱼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a则( ) 图363 A.若F=mg,则电梯一定在匀速运动 B.若F>mg,则电梯一定在加速上升 C.若F>mg,则电梯一定在减速上升 D.若F<mg,则电梯一定在减速上升 解析 F>mg,电梯超重,可能加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下降;F<mg是失重状态,电梯可能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答案 A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2013年9月10日,在沈阳奥体中心进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跳高决赛中,福建名将郑幸娟以1米92的成绩成功卫冕.图364为郑幸娟在本届全运会上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92米的高度.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64 A.郑幸娟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D.郑幸娟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郑幸娟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郑幸娟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的重力 解析 郑幸娟在整个跳高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B、C错误;起跳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则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的重力,故D正确. 答案 AD 2.如图365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象,则( ) 图365 A.物体在0~2s内处于失重状态 B.物体在2~4s内处于超重状态 C.物体在4~5s内处于失重状态 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 解析 从加速度的角度看,0~2s内加速度为正,表示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2~4s内升降机匀速上升,加速度为零,即不超重也不失重,B错误;4~5s内升降机做减速上升,加速度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C正确;不知道物体的质量,也可以通过加速度的方向来判断升降机处于失重还是超重,D错误.故选C. 答案 C 对完全失重的理解 3.如图366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需要将砖块运送到高处,采用的方式是一工人甲在低处将一摞砖竖直向上抛出,在高处的工人乙将其接住.每块砖的质量均为m,现只考虑最上层的两块砖,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66 A.工人甲在将砖块抛出时(砖未离手)砖块处于失重状态 B.工人甲在将砖块抛出时(砖未离手)砖块间作用力等于mg C.工人甲在将砖块抛出后,砖块处于失重状态 D.工人甲在将砖块抛出后,砖块间作用力等于mg 解析 工人甲在将砖块抛出时(砖未离手),砖块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N-mg=ma,所以砖块间作用力N=m(g+a)>mg,B错误;工人甲在将砖块抛出后,砖块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C正确;工人甲在将砖块抛出后,砖块间作用力等于0,D错误.故选C. 答案 C 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4.一个质量是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的顶部悬挂了一个弹簧秤,弹簧秤下面挂着一个质量为m=5kg的物体A,当升降机向上运动时,他看到弹簧秤的示数为40N,g取10m/s2,求: (1)此时升降机的加速度的大小; (2)此时人对地板的压力. 解析 (1)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T=40N, 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T-mg=ma 解得: a= = m/s2=-2m/s2 故升降机加速度大小为2m/s2,方向竖直向下. (2)设地板对人的支持力为N, 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Mg=Ma 解得: N=Mg+Ma=[60×10+60×(-2)]N=48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地板的压力为480N 答案 (1)2m/s2 (2)480N2.3弹力第二课时 实验: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目标定位]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3.能根据Fx、Fl图象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1.实验原理: (1)如图1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原长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其伸长量x可以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来求得. 图1 (2)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 在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原长水平放置与竖直放置有什么区别? 答案 1.水平放置的原长小于竖直放置的原长.竖直放置时,弹簧重力把弹簧拉长了,所以测得的原长大.2.在做实验时应该考虑弹簧的质量带来的影响,水平使用时,原长指弹簧本身的长度(水平测得的原长).竖直使用时,原长指弹簧受重力,发生形变后的总长(竖直测得的原长). 2.实验器材: 轻弹簧、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坐标纸. 一、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图1乙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2步骤,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 4.计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x=l-l0)和弹簧受到的拉力F(F=mg),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1 2 3 4 5 6 7 F/N 0 l/cm x/cm 0 二、数据处理 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F为纵轴,x为横轴,根据测量数据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三、误差分析 1.读数和作图时会带来偶然误差.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2.弹簧竖直悬挂时,未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会带来系统误差.为了减小该系统误差,实验中应使用轻质弹簧. 四、注意事项 1.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2.测量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长度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3.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4.描点作图时,应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画出的线上,可允许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或直线. 典例精析 例1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时,应竖直悬挂弹簧,挂在弹簧下端的钩码应处于静止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拉力与伸长量,可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展,用直尺测出其长度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平衡后测出其长度L,令x=L—L0.改变钩码数,进行多次测量,用F表示弹簧下端受到的钩码的拉力,则如下所示的Fx图线,你认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解析 (1)试验时弹簧被拉伸的长度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A正确;要使弹簧的弹力等于砝码重力的大小,应竖直悬挂弹簧,且要使弹簧下端的钩码处于静止状态,B正确;弹簧的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C错误;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所以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不相等,D错误. (2)因为弹簧秤是被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的原长,然后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弹簧的长度会增大,所以图线应出现x轴上的截距,C正确,A、B、D错误. 答案 (1)AB (2)C 针对训练 用一个支架、一根弹簧、一把直尺和一个已知质量的钩码,来测定某个不太重的物体有多重,该怎么做? 解析 (1)将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挂上钩码(质量已知为m),测出弹簧伸长x. (2)将钩码取下换上待测物体,测出弹簧伸长x′. (3)待测物体的重力 x′ 答案 见解析 例2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填“水平”或“竖直”)方向.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L0 Lx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 (3)图2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填“L0”或“Lx”)的差值. 图2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解析 (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产生,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静止稳定时,记录原长L0;表中的数据L3与其他数据有效位数不同,所以数据L3不规范,标准数据应读至cm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读值,精确至mm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 (3)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为0,所以x=L-Lx(L为弹簧长度). (4)由胡克定律F=kΔx知,mg=k(L-Lx),即mg=kx,所以图线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N/m=4.9N/m 同理,砝码盘质量 m= = kg =0.01kg=10g. 答案 (1)竖直 (2)静止 L3 1mm (3)Lx (4)4.9 10 针对训练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图3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总长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解析 钩码的重力即等于其对弹簧的拉力,又根据胡克定律F=kx=k(L-L0),所以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弹簧原长,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L0=10cm,k= N/m=1000N/m,即F=1000(L-0.10)N. 答案 (1)10cm (2)1000N/m (3)F=1000(L-0.10)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36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 教科版必修1 超重 失重 教学 教科版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