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杜梓.docx
- 文档编号:363094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9.68KB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杜梓.docx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杜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杜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杜梓
科学发展奋发有为
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梓
(2011年1月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
2010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两大战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一手抓结构调整转方式,一手抓惠民保障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更大、产业成长性更强、城市更美、环境更优、老百姓得实惠更多、社会更和谐的鲜明特点,承接和拓展了又好又快的态势。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80亿元,增长22%;地方财政总收入538.2亿元,增长47.1%,其中上缴中央254.5亿元、自治区44.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39.1亿元,增长4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0亿元,增长2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0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8元,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660元,增长11%,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句号。
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面临的挑战比预计的要大,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要好。
历经风雨的洗礼和危机的磨砺,我们积累了新经验,提升了新境界,特别是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中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有目共睹。
这得益于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忠诚的、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科学发展观在地区的实现路径,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升华、思路在拓展、举措在深化、作风在显现,不断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地区实际的体制机制,铸造了新起点上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的政治自觉,在鄂尔多斯解决了信念使命问题。
这些年,我们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原则性和创造性,始终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作为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习惯,始终坚信科学发展,咬定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松劲,不懈怠,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拿出科学的发展思路,落实科学的发展措施,才换来了鄂尔多斯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的思想武器,在鄂尔多斯解决了科学决策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决策,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及时提出了“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两大战略,指导和推动了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正是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正确判断和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大的走势,在困难和挑战中敏锐捕捉和把握机遇,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化危机为契机。
——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在鄂尔多斯解决了转变发展方式问题。
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发展的方式就会更科学。
这些年来,我们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上来,早转、快转、主动转,为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我们就既保增长,又调结构。
后金融危机时期,更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始终坚持项目第一抓手,在产业建设、城乡统筹、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地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的根本方法,在鄂尔多斯解决了统筹和协调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理论、思想、观念,又是一种方针、方法、标准。
这些年,我们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统筹谋划、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不仅发展快,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不以拼资源为代价,不以贫富差距为代价,不以“三农三牧”为代价,不以安全生产为代价,不以社会治安为代价,不以党风廉政为代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又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建成全国最安全城市。
——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的价值追求,在鄂尔多斯解决了以人为本的问题。
鄂尔多斯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过程。
这些年,我们把富民优先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导向,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集中财力改善民生,每年都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了老百姓。
鄂尔多斯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鲜活生命力的有力展示,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动实践。
科学发展观在鄂尔多斯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
科学发展观,真学真管用,真用真见效;落实科学发展观,早落实早受益,真落实大受益。
科学发展观一旦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所理解、所运用,就会变为强大动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就会越走越宽。
科学发展观是鄂尔多斯过去又好又快发展的灵魂和精髓,也是鄂尔多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精髓。
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把我们地区科学发展引向深度和广度,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前不久,中央和自治区先后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任务明确。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的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鄂尔多斯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力争今年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一定要看到,我们正处于发展态势的上升期。
这些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连年大幅增加,投资和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显现,大量生产能力逐步释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新的发展势能正在集聚,加快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物质基础更为坚实,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劲头足、风气正,人心思变,人心思干,营造了新起点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定要看到,我们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
当前,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存在发展不充分、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等深层矛盾和问题,地区经济进入只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才能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冷静,认真研究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走势、新技术,积极破解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难题和矛盾,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再创地区科学发展新优势。
——一定要看到,我们正处于跨越发展的机遇期。
国家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出台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成为我市加快发展的最大的推动力;国家深入实施扩内需战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为我们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趋旺的市场需求;国内外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有利于我们立足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要素重组、产业提升;自治区加快区域布局调整力度加大,有利于我们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打造沿河经济带。
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奋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于我们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富民强市进程,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增长16.3%;财政收入670亿元,增长2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0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0亿元,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有基础,有条件,也有信心和能力。
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科学发展态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云光中同志还要对去年经济工作作全面总结,对今年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这里,我着重强调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今年经济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保持快、突出好、往大做、往深做、往精做、往高做”,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主基调。
保持快,就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好,就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解决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往大做,就要做大经济总量,做大产业规模,做大城市体量;往深做,就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往精做,就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提升产业素质;往高做,就要融入国际化、现代化,推动要素的重组、聚合和再造,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解决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
经济发展,根本是好,关键是快。
只有保持一定的增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只有加大经济转型的力度,才能保持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这些年我们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速,但与沿海发达地区连续多年大基数、高增长的发展历程相比,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推动地区发展更有速度、更具质量、更可持续。
市委、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充分考虑了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保持了“快”,又突出了“好”,兼顾了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是积极的、稳妥的,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
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市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切实把工作着力点引导在加快发展、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上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完成的更好一些。
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投资、项目的关系,解决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支撑力的问题。
投资和项目是做大经济总量、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是集聚生产要素、增强发展后劲的现实选择。
只有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民生改善才有了现实支撑。
目前我们推进项目的压力很大,但争取项目的优势也很明显,加快项目建设还有很大空间。
要始终坚持项目第一抓手,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导向中培育一批产业发展项目,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中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从加大民生改善的政策走向中争取一批民生项目,从撬动民间资本、促进全民创业中启动民间投资项目,以大项目拉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
三是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解决短板的关系,解决发展的保障能力问题。
创新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突破“原字号”困境,根本出路还在于科技和人才,还在于产学研一体化和自主创新。
要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思路,高度关注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走势,高度关注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成果、新市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价值链、附加值和高效益,强化与清华、中科院、哈工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着力在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在煤制油、煤制气、低碳发动机、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
四是正确处理支持大企业与扶持本土企业的关系,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力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一批大型央企举足轻重,本土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形成大企业和本土企业错位竞争、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要把扶持本土企业发展与支持大企业发展同重视、同部署、同要求,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在全力支持各大企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本土企业的成长、转型和发展,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与外来资本、外来企业嫁接配套,通过优势互补,加速本土企业与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市场等要素的对接和重组,实现产业要素、企业要素的聚合和再造。
五是正确处理发挥优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生态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站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发展的角度思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人口转移和“三区”规划,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巩固好已有成果,不断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新空间,保持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
六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关系,解决统筹协调的问题。
鄂尔多斯这些年发展的快,关键得益于我们高度重视维稳工作,为加快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承担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加强社会建设,把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变成规划和项目,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巩固提升全国最安全城市创建水平,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新起点上加快发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二、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培育地区发展新优势
要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格局、新特点,创新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非煤产业,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
一是以“十大非煤产业”为重点,夯实转型发展的基础。
全力推进非煤产业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投资结构为源头抓手,重点培育和发展十大非煤产业。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
紧紧抓住华泰、奇瑞汽车制造等一批大项目,做大产业规模,强化产业的横向配套和纵向衔接,搞好研发和创新,提高附加值。
先进制造业。
依托阿镇等装备制造业园区,打造煤机制造、化工设备、新能源设备、环保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氧化铝产业。
重点推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煤矸石提取氧化铝项目建设,抓好大唐铝硅钛、蒙西氧化铝等大项目建设。
PVC及深加工产业。
加快双欣22万吨PVA、君正60万吨PVC、东方希望40万吨PVC等项目建设,同时拉长产业链,开发特种PVC、高端PVC建材,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陶瓷产业。
加快推进达旗、准旗中高档陶瓷产业发展,抓好兴辉二期、旭辉奥特莱斯等龙头项目建设,年内达到100条生产线的规模。
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
抓好国电晶阳、鄂绒二期多晶硅项目建设,做好下游单晶硅切片等产品。
建设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加快碳纤维、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加工生产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实现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生物产业。
加快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恩格贝生态文明示范园区和东胜沙棘产业基地建设,扩大螺旋藻粉及下游保健产品产能规模。
农畜林沙产业。
做大做强肉羊、肉牛、猪肉及农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精深加工,培育品牌,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羊绒服装产业。
依托东胜科技纺织园区,整合产业链,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开发中高端产品,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云计算产业。
落实与世纪互联集团合作框架协议,加快云计算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高端云计算产业基地。
这些年,我们在非煤产业的发展上已经破题和起步,非煤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是好的,而且自治区支持非煤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地区非煤产业大发展的基础、优势、空间、机遇良好,我们下决心推动非煤产业发展,完全会使鄂尔多斯的产业结构发生大的改观。
我们要站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重视非煤产业的引进、培育和发展,突出非煤产业的牵动性、扩散性,从现在开始抓紧研究、谋划和推进一批非煤产业项目,在汽车、装备制造、羊绒等已有产业基础上再有大手笔、大构作,尽快形成非煤产业加快发展的爆发力。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新优势。
我国能源格局是“多煤、少气、缺油”,现代煤化工以其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水平的特点,在国家发展现代能源产业、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摆布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市场预期看好,发展前景广阔。
要把煤化工产业融入国家经济建设、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以战略能源、清洁能源、化工材料为主攻方向,坚持煤电化路港一体化发展,构建总量较大、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环保节能、拥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煤化工体系。
要抓好项目,高度关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新走向,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内蒙古发展、施行差异化产业政策的有利时机,有力度地突破项目审批、核准、环保等瓶颈制约,加快推进神华和伊泰煤制油、中天合创300万吨二甲醚等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做好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对接和项目筛选申报工作,力争使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的大盘子。
要抓好延伸,加快整合现有产业链、产品链,大力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推动产业链沿甲醇及下游产品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大市场格局中形成有绝对竞争力的油、气、肥、醚、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要抓好沿河工业园区,按照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的理念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园区的配套,增强园区的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区域产业体系。
坚持发展提速、结构优化、内涵提升相协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优化区域产业体系关键着眼点。
我市现代服务业总量不大、层次不高、实力不强,是经济发展中的软肋,同时空间和潜力巨大。
要加快推动四大中心物流基地建设,推动跨地区大宗煤炭、化工、建材、冶金等产品物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我市,扶持一批骨干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集中打造东胜、康巴什等金融业集聚区,有力度引进金融机构,健全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和引进信托基金、金融租赁公司、期货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规范民间金融,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壮大金融产业;把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充分挖掘传统和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响沙湾、黄河大峡谷等旅游精品,加快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打造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适应我市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新走向,以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创建体育品牌赛事、品牌活动为亮点,大力发展汽车赛事、体育休闲等产业,打造体育强市。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治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开放开发、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大胆创新,探索实践,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上水平、上层次、求突破。
一是加快城市中心区建设步伐,打造统筹城乡发展新高地。
要加快打造以东胜为重点的城市中心区,围绕“百年鄂尔多斯、百万人口规模”的发展目标,加紧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进一步做大城市体量,今年完成旧城区改造2万户、240万平米,开工建设商业、办公、居住、教育等各类建筑800万平米以上,新区建设新开工面积不低于?
万平方米,完成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任务争取两年内全部完成。
要突出宜居宜业、突出绿色生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城市管理,加强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和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力度,着力解决好交通拥堵、生活成本高、创业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水平,不断升城市品味,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要按照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区域管理“五个一体化”推动阿康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重点构筑旅游、体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和商贸、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教育、科技、文化、体育、金融、信息、物流等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端要素聚集的现代化新城区。
旗府所在地和产业重镇要大建设、大发展,在规划上下功夫,在设计上舍本钱,在品位上见水准,在特色上比高低,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集约化水平,创造人口集聚和居住的良好环境。
二是加快建设沿河经济带,开拓城乡统筹发展新境界。
按照自治区建设沿黄沿线经济带的决策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自治区批复精神,将沿河经济带建设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坚持以产业为核心、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项目聚集和人才引进,在“三化”互动、“三产”联动中推动沿河经济带开发建设,不断提高城乡统筹的集约化水平。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继续完善土地依法规范流转秩序,加快建设沿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百万肉羊基地、无定河肉牛基地,以规模化经营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公司化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以专业化生产提升农牧业抗风险能力;优化农牧业种养结构,推进农牧业生产方式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劳动投入,向更加注重提高科技含量、提高设施生产和机械化水平转变,以集约化种养提升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培育打造肉牛、肉羊和蔬菜等绿色有机品牌,以品牌化发展提升农牧业市场竞争能力。
深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自筹相结合、旧村改造与新村治理相结合,按照“大集聚、小集中”的原则搞好规划,完善水、电、暖、路、学、医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科学理性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集中选择100个村嘎查,解决3万户、10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力争使农村牧区面貌有大的改观。
要统筹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配置,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
四、以增收为重点,构建普惠民生的长效机制
这些年,我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改善民生是一个动态工程,按照全面小康水平衡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改善民生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从今年开始,要着力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推进民生事业均衡、公平、制度化。
所谓均衡,就是积极优化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安排城市和农村牧区的民生事业,把更多的财力用在群众普遍直接受惠受益的公益项目上,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各个层面的老百姓。
所谓公平,就是更加注重关注弱势群体,通过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消除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
所谓制度化,就是围绕“两个同步”,着力构建民生财政,今后全市各级财政每年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要达到财政支出的55%以上,从制度化层面保障鄂尔多斯居民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良好的医疗、可靠的社保、和谐的环境、实现人人有房住。
办好优质教育,就要打造一流的民族教育、一流的学前教育、一流的职业教育、一流的特殊教育、一流的均衡教育,着力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从今年开始,全部免除鄂尔多斯籍学生职业教育的学费和书本费,在伊旗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基础上,扩大到乌审旗、鄂旗、鄂前旗、杭锦旗,三年内全面普及免费学前教育。
提供良好的医疗,就要统筹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市中心医院等综合性医院学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较高标准、较高质量建好旗区综合性医院,推进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和社区标准化卫生站全覆盖,支持民营医院发展,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真正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可靠的社会保障,就要在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实现政策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550元,城乡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12万元和10万元;更多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加强五保集中供养,着力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的生活水平。
围绕实现人人有房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今年新建?
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
万平方米廉租房、?
万平方米公租房,完成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
万平方米。
突出解决好生态、宜居、安全等问题,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让群众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 经济工作会议 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