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实验指导.docx
- 文档编号:3605406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71.96KB
理化实验指导.docx
《理化实验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实验指导.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化实验指导
200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验课》
实验一食品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态氮)测定—甲醛滴定法
一、原理
氨基酸含有酸性的羧基(-COOH)和碱性的氨基(-NH2),它们相互作用而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因而不能直接用碱液滴定它的羧基。
当加入甲醛溶液时,氨基与甲醛结合,从而使其碱性消失,则羧基便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计算氨基酸总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羧基被完全中和时,pH值约为8.5~9.5。
二、试剂
1、甲醛溶液(36%)。
2、0.05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三、仪器
1、酸度计。
2、磁力搅拌器。
3、10mL微量滴定管。
四、操作方法
固体样品:
准确称取均匀样品0.5g,加水50mL,充分搅拌,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用干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
液体样品:
吸取5.0mL样品,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吸取20mL上述样品稀释液于200mL烧杯中,加水60mL,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计算总酸含量。
加入10.0mL甲醛溶液,混匀。
再用0.05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同时取80mL水,先用0.05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调至pH8.2,再加入10.0mL甲醛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作为试剂空白试验,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五、计算
(V1—V2)×C×0.014
样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或g/100mL)=———————————×100
V×5/100
式中:
V1——测定用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试验加入甲醛后消耗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样品稀释液取用量,mL;
0.014——与1毫摩尔氢氧化钠相当的氮的质量,g。
六、说明及注意事项
1、本法为电位滴定法,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游离氨基酸。
此外尚有双指示剂滴定法,取样品2份,一份加中性红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液滴定至琥珀色为终点;另一份加百里酚酞作指示剂,再加入中性甲醛溶液,用NaOH标准液滴定至淡蓝色为终点。
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计算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2、固体样品应先进行粉碎,准确称样后用水萃取,然后测定萃取液;液体试样如酱油、饮料等可直接进行测定。
3、加入甲醛后应立即滴定,不宜放置时间过长,以免甲醛聚合,影响测定结果。
4、脯氨酸与甲醛作用会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使结果偏低;酪氨酸含有酚羟基,滴定时也会消耗一些碱而使结果偏高;样品中若含有铵盐,由于铵离子也可与甲醛反应,将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二肉、鱼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半微量定氮法
一、原理
蛋白质在腐败过程中分解产生的氨和胺类等物质具有挥发性,可在碱性溶液中游离并蒸馏出来,被硼酸溶液吸收后,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含量。
反应式如下:
(1)蒸馏:
2NH4++Mg(OH)2—→2NH4OH+Mg2+
△
NH4OH—→NH3↑+H2O
(2)吸收: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滴定: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二、试剂
1、1%氧化镁混悬液:
称取1.0g氧化镁,加100mL水,振摇成混悬液。
2、2%硼酸吸收液。
3、0.01mol/L盐酸或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4、混合指示液:
①甲基红指示液:
0.2%乙醇溶液。
②次甲基蓝指示液:
0.1%水溶液。
临用时将①、②两液等量混合。
三、仪器
1、半微量凯氏定氮器。
2、微量滴定管:
最小分度0.01mL。
四、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将样品除去脂肪、骨及筋腱后,切碎搅匀,称取约10.00g,置于锥形瓶中,加水100mL,不时振摇,浸渍30min后过滤,滤液置冰箱备用。
(2)蒸馏滴定:
将盛有10mL吸收液并加5~6滴混合指示液的锥形瓶置于半微量凯氏定氮器的冷凝管下端,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吸收液的液面下。
准确吸取5.0mL上述样品滤液于蒸馏器反应室内,加5mL氧化镁混悬液,迅速盖塞,并加水封以防漏气;通入蒸汽进行蒸馏,由冷凝管出现第一滴冷凝水开始计时,蒸馏5min即停止。
吸收液用0.01mol/L盐酸或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终点至蓝紫色。
同时作试剂空白试验。
五、计算
(V1-V2)×C×14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mg/100g)=————————×100
m×5/100
式中:
V1——测定用样液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14——1M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的质量,mg。
(六)说明及注意事项
1、采样方法及部位:
从肉尸的下列部位采取样重200g左右。
(1)从第四、五颈椎相对部位的颈部肌肉采样(因为在屠宰过程中,颈部易污染,且颈部肌肉组织的肉层薄并为多层肌肉,细菌易沿肌层结缔组织间隙向深层浸入,较易腐败)。
(2)肩部肌肉:
从肩胛附近表层采取。
(3)股部深层肌肉:
代表深层肌肉状态。
如果被检肉不是整个肉尸而是分割肉,则在感官上有变化的部位或可疑部位采样。
2、蒸馏结束后,应先撤盛吸收液的锥形瓶,后停火停汽,以防倒吸。
实验三油脂酸值、过氧化值测定
一、油脂酸值的测定
(一)原理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碱液的量计算油脂的酸值;每克油脂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值(酸价)。
反应式如下:
RCOOH+KOH—→RCOOK+H2O
(二)试剂
1、酚酞指示液:
1%乙醇溶液。
2、中性醇醚混合液:
按乙醚与乙醇2:
1混合,用氢氧化钾溶液(3g/L)中和至对酚酞指示液呈中性。
3、0.05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三)操作方法
称取3.00~5.00g融化或混匀的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醇醚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置热水中温热促其溶解。
冷至室温,加入酚酞指示液2~3滴,用0.05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30s内不褪色为终点。
(四)计算
油脂酸值(mg/g)=V×C×56.11/m
式中:
V——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56.11——1M氢氧化钾溶液1mL相当于氢氧化钾mg数。
(五)说明及注意事项
1、滴定所用KOH标准溶液的量应不超过乙醇量的1/5,以免皂化水解;如过量则有混浊沉淀,造成结果偏低。
2、当样液颜色较深时,可改用1%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作指示剂。
3、测定蓖麻油的酸价时,只用中性乙醇,不用混合溶剂,因为蓖麻油不溶于乙醚。
二、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一)原理
油脂氧化酸败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计算含量。
反应式如下:
CH3COOH+KI—→CH3COOK+HI
2HI+R1-CH-CH-R2—→R1-CH-CH-R2+I2+H2O
∣∣\∕
O―OO
(二)试剂
1、碘化钾饱和溶液:
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助溶;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
2、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
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3、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4、1%淀粉指示液:
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混匀,煮沸。
临用时现配。
(三)操作方法
称取2.00~3.00g融化或混匀的样品,置于碘量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
加入1.00mL碘化钾饱和溶液,盖好瓶塞,并轻轻振摇0.5min,然后在暗处放置3min。
取出加100mL水,摇匀,立即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四)计算
油脂的过氧化值(g/100g)=(V1-V2)×C×0.1269/m×100
(或)油脂的过氧化值(meq/kg)=X×78.8
式中:
V1——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0.1269——1M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mL相当于碘的质量,g;
X——样品的过氧化值,g/100g;
78.8——换算因子。
(五)说明及注意事项
1、碘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必需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若溶液呈碱性,将发生副反应;若溶液呈强酸性,则Na2S2O3会发生分解。
2、碘易挥发,故滴定时溶液的温度不能高,且不要剧烈振摇。
3、为防止I-离子被氧化,应置于黑暗处,避免光线照射;析出I2后,应立即用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速度应适当快些。
4、淀粉指示液应新鲜配制;在滴定过程中,由于淀粉吸附碘,故不要过早加入,以免吸附太多碘而解吸不完全,产生测定误差。
5、日光能促进Na2S2O3分解,应使用棕色滴定管盛装。
实验四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一、原理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可比色测定。
反应式如下:
+NH2−+2H+―→+2H2O
+――→+2HCl
二、试剂
1、氯化铵缓冲溶液(pH9.6~9.7):
1L容量瓶中加入500mL水,准确加入20.0mL盐酸,摇匀;准确加入50mL氢氧化铵,用水稀释至刻度。
必要时用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铵调试pH至所需范围。
2、硫酸锌溶液(0.42mol/L):
称取120g硫酸锌(ZnSO4·7H2O),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3、氢氧化钠溶液(20g/L):
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至1L。
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称取10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700mL水和300mL冰乙酸中,置棕色试剂瓶中混匀,室温保存。
5、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别名N–1–萘基乙二胺)(1g/L):
称取0.1g盐酸萘乙二胺,加60%乙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混匀后置棕色瓶中,于冰箱中保存,一周内稳定。
6、显色剂:
临用前将盐酸萘乙二胺溶液(lg/L)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7、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00µg/mL):
精密称取250.0m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l00mL氯化铵缓冲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4℃避光保存。
8、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5.0µg/mL):
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临用现配。
三、仪器
1、小型粉碎机。
2、组织捣碎机。
3、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称取约10.00g(粮食取5.00g)经绞碎混匀的样品,置于捣碎机中,加70mL水和12mL氢氧化钠溶液(20g/L),混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8,定量转移至200mL容量瓶中,加10mL硫酸锌溶液,混匀,如不产生白色沉淀,再补加2~5mL氢氧化钠,混匀。
置60℃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后冷至室温,加水至刻度,混匀。
放置0.5h,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收集滤液备用。
2、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吸取0、0.5、1.0、2.0、3.0、4.0、5.0mL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2.5、5、10、15、20、25µ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25mL具塞试管中。
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4.5mL氯化铵缓冲液,加2.5mL60%冰乙酸后,立即加入5.0mL显色剂,加水至刻度,混匀,在暗处放置25min。
用1cm比色杯(灵敏度低时可换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5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低含量样品制备标准曲线时的标准系列为:
吸取0、0.4、0.8、1.2、1.6、2.0mL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2、4、6、8、10µg亚硝酸钠)。
(2)样品测定;吸取10.0mL样品滤液于25mL比色管中,以下操作按标准曲线制作中自“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4.5mL氯化铵缓冲液”起依法操作。
同时做试剂空白。
五、计算
m2×1000
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
m1×V2/V1×1000
式中:
m1——样品质量,g;
m2——测定用样液中亚硝酸盐的质量,µg;
V1——样品处理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液的体积,mL。
六、说明及注意事项
1、本法所用硫酸锌为蛋白质沉淀剂。
2、显色的pH值应在1.9~3.0范围内,显色后的稳定性与温度有关。
一般显色温度为15~30℃,于20~30min内比色为宜。
实验五食品中砷含量的测定——银盐比色法
一、原理
样品经消化后,以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反应生成砷化氢气体,用银盐溶液(三乙醇胺—三氯甲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溶液)吸收后生成棕红色的胶态银,颜色的深浅与总砷含量成正比,可用于比色测定。
反应式如下:
H3AsO4+2KI+2HCl=H3AsO3+I2+2KCl+H2O
H3AsO4+SnCl2+2HCl=H3AsO3+SnCl4+H2O
H3AsO3+3Zn+6HCl=AsH3↑+3ZnCl2+3H2O
砷化氢被银盐溶液吸收,并且在有机碱(三乙醇胺)存在下,生成棕红色胶态银:
AsH3+6AgDDTC=AsAg3•3AgDDTC+3HDDTC
AsAg3•3AgDDTC+3NR3+3HDDTC=6Ag+As(DDTC)3+3(NR3H)(DDTC)
二、试剂
1、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4:
1)。
2、氧化镁。
3、硝酸镁溶液(150g/L):
称取15g硝酸镁﹝Mg(NO3)2·6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4、盐酸(1:
1)。
5、硫酸(1:
1)。
6、酸性氯化亚锡溶液(400g/L):
称取40g氯化亚锡(SnCl2·2H2O),加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加入数颗金属锡粒。
7、乙酸铅棉花:
用乙酸铅溶液(100g/L)浸透脱脂棉后,压除多余溶液,并使疏松,在100℃以下干燥,贮存于玻璃瓶中。
8、碘化钾溶液(150g/L):
贮存于棕色瓶中。
9、无砷锌粒。
5、6%硫酸:
量取6.0mL硫酸,加于80mL水中,冷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
6、氢氧化钠溶液(200g/L)。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三氯甲烷溶液:
称取0.25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C2H5)2NCS2Ag】,置于乳钵中,加少量三氯甲烷研磨,移入100mL量筒中,加入1.8mL三乙醇胺,再用三氯甲烷分次洗涤乳钵.洗液一并移入量筒中;再用三氯甲烷稀释至100mL,放置过夜,滤入棕色瓶中贮存。
8、砷标准溶液(0.10mg/mL):
称取0.1320g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过的或在100℃干燥2h的三氧化二砷,加5mL20%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加25mL6%硫酸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定容,贮存于棕色玻塞瓶中。
9、砷标准使用液(1.0μg/mL):
吸取1.0mL砷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mL6%硫酸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临用现配。
三、仪器
1、可见分光光度计。
2、测砷装置,如图:
①100~150mL锥形瓶:
19号标准口。
②导气管:
管口19号标准口或经碱处理后洗净的橡皮塞,与锥形瓶密合时不应漏气;管的另一端管径为1.0mm。
③吸收管:
10mL刻度离心管作吸收管用。
四、操作方法
1、样品消化
(1)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称取样品适量(5.0~10.0g),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先加水少许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10~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放置片刻.小火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
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至有机质分解完全。
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待瓶口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清透明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
加20mL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定容至50mL或100mL。
(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相当于加入硫酸量1mL。
)
吸取5~10mL水代替样品,加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相同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硝酸―硫酸法:
以硝酸代替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进行操作。
(3)灰化法:
称取5.00g粉碎混匀样品,置于坩埚中,加1g氧化镁及10mL15%硝酸镁溶液,混匀,浸泡4h。
于低温或置水浴锅上蒸干,用小火炭化至无烟后移入高温炉中加热至550℃,灼烧3~4h,冷却后取出。
加5mL水湿润灰分,用细玻棒搅拌,再用少量水洗下玻棒上附着的灰分至坩埚内。
放水浴上蒸干后移入高温炉550℃灰化2h,冷却后取出。
加5mL水湿润灰分,再缓缓加入10mL盐酸(1:
1),然后将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坩埚用1:
1盐酸洗涤3次,每次5mL;再用水洗涤3次,每次5mL,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其加入盐酸量不少于1.5mL。
全量供银盐法测定时,不必再加盐酸。
)
按同一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2、测定
(1)吸取一定量的消化后的定容溶液(相当于5g样品)及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补加硫酸至总量为5mL,加水至50mL。
(2)吸取0、2.0、4.0、6.0、8.0、10.0mL砷标准使用液(相当0、2.0、4.0、6.0、8.0、10.0μg砷),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40mL,再加10mL1:
1硫酸。
(3)湿法消化液:
于样品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及砷标准溶液中各加入3mL碘化钾溶液、0.5mL酸性氯化亚锡溶液,混匀,静置15min;各加入3g无砷锌粒,立即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并使管尖端插入盛有4mL银盐溶液的离心管的液面下,在常温下反应45min后,取下离心管,加三氯甲烷补足4mL。
用1cm比色杯,以零管作参比,于波长520nm处测定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定量。
(4)灰化法消化液:
取灰化法消化液及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
吸取0、2.0、4.0、6.0、8.0、10.0mL砷标准使用液(相当0、2.0、4.0、6.0、8.0、10.0μg砷),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43.5mL,再加6.5mL盐酸。
以下按(3)自“于样品消化液”起依法操作。
五、计算
(m1-m2)×1000
样品中砷的含量(mg/kg或mg/L)=————————
m×V2/V1×1000
式中:
m1——测定用样品消化液中砷的含量,µg;
m2——试剂空白液中砷的含量,µg;
m——样品质量(或体积),g(mL);
V1——样品消化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六、说明及注意事项
1、在消化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爆沸或爆炸,因高氯酸具有易爆性。
2、样品消化液中残余的硝酸须驱尽,硝酸的存在影响反应与显色,会导致结果偏低,必要时可增加硫酸的加入量。
3、导气管中塞入乙酸铅棉花,是为了去除可能产生的硫化氢的干扰,并使产生的AsH3气体均匀。
4、酸的用量对结果有影响,还受锌粒的规格、大小的影响,锌粒不宜太细,以免反应过于激烈。
5、砷化氢吸收液(银盐溶液)由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与三氯甲烷和三乙醇胺组成,配制试剂时应放置过夜或在水浴上微热助溶,轻微浑浊可过滤除去,所配制的吸收液必须是澄清的。
试剂保存良好可使用一周。
6、SnCl2试剂不稳定,在空气中能被氧化而失去还原剂的作用,因此配制时加盐酸溶解为酸性氯化亚锡溶液;同时,加入数粒金属锡以保持溶液稳定的还原性。
氯化亚锡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还原五价砷为三价砷,并还原反应中生成的碘以及在锌粒表面沉积以抑制产生氢气作用过猛。
实验六食品中铜、锌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基态自由原子对特定波长光吸收的一种测量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使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在一定范围与条件下,入射光被吸收而减弱的程度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由此可得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用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铜和锌,互相间没有干扰,它们分别在324.7nm及213.9nm有共振吸收。
二、试剂
1、硝酸。
2、过氧化氢。
3、铜标准储备液(1mg/mL):
称取金属铜(纯度99.999%)1.000g,溶于50mL硝酸(1+1)中,用水稀释定容至1L。
4、铜标准使用液(50µg/mL):
吸取铜标准储备液(1mg/mL)0.50mL,用水稀释定容至100mL。
5、锌标准储备液(1mg/mL):
称取金属锌(纯度99.999%)1.000g,溶于50mL盐酸(1+1)中,用水稀释定容至1L。
6、锌标准使用液(50µg/mL):
吸取锌标准储备液(1mg/mL)0.50mL,用水稀释定容至100mL。
7、5%硝酸溶液。
三、仪器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微波消解装置。
3、聚四氟乙烯微波消化罐(具不锈钢外套)。
四、操作方法
1、样品微波消解
(1)准确称取粉碎混匀的样品0.500g,置于干燥的聚四氟乙烯内罐中,加5mL硝酸和2mLH2O2,盖好内盖,旋紧不锈钢外套,置于消解微波炉中。
(2)根据样品实际情况,在控制器上编辑消解程序,按控制器的提示对升温斜率、保护压力、各步温度、保持时间等进行设置(也可直接调用已经存储的消解程序)。
一般最高温度180℃,相应压力900~1200Kpa,保持时间6~12min。
(3)将排风按钮置自动挡,按“运行”开始消解程序。
(4)待程序运行结束,关闭排风按钮,开启密封安全门;稍冷后,取出消化罐。
(注意保护温度传感器)
(5)用滴管将消化液洗入1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多次洗涤消化罐,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
同时做试剂空白。
2、测定:
按照仪器说明书调节有关参数至最佳状态,以氘灯或塞曼效应作背景校正,将样品消化液和试剂空白液进行抽吸、雾化、原子化,分别测定出Cu、Zn的吸光度值,以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
※仪器工作条件
Cu:
铜空心阴极灯,灯电流5mA,波长324.7nm,空气-乙炔火焰(贫焰),通带宽度1.0nm;
Zn:
锌空心阴极灯,灯电流3mA,波长213.9nm,空气-乙炔火焰(贫焰),通带宽度1.0nm。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铜、锌标准使用液(50µg/mL)各0、0.5、1.0、1.5、2.0、2.5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5%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双通道,则铜、锌标准液可合在一起配制。
)然后按样品消化液的测定方法操作,绘制出标准曲线。
五、计算
(C1-C2)×V×1000
样品中铜、锌含量(mg/kg)=——————————
m×1000
式中:
C1——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样品消化液中Cu或Zn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化 实验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