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docx
- 文档编号:3593346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338.52KB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案
专题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从考点重点看,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2.从命题形式看,全国课标地区、山东、海南等主要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查对重大改革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的理解认识.
3.从命题角度看,主要从以下角度考查
(1)多数课标地区仍是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等,有时也将古代的改革、近代的改革或者中外改革综合对比命题考查.
(2)近年全国课标卷等以新材料为依托,利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教材未涉及的其他改革.
4.从社会热点看,当前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倡导公平、公正,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等热点,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 春秋战国 时期,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3)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内容:
(1)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 军功爵 制;建立什伍组织。
(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
(3)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 县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4)文化上,焚烧诗书。
3.影响:
(1)军事方面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树立了 新兴地主 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有利于保证兵源。
(2)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县制的设立强化了 中央集权 ;什伍连坐有利于控制人民;轻罪重刑,强化了法律意识,保证变法措施顺利地执行,但措施过于严苛。
(4)有利于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
【疑点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启示。
指点迷津:
原因:
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秦孝公全力支持,信任商鞅;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
启示:
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北魏政权建立并统一北方,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3)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制度落后不完善,农民负担沉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各地起义不断,社会动荡。
(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2.内容:
(1)前期:
创立新制。
①制定官吏俸禄,整顿吏治;②推行 均田制 、三长制和租调制。
(2)后期:
实行 汉化 :
①迁都 洛阳 ;②移风易俗。
3.作用:
(1)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 风俗 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促进了经济复苏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 封建化 ,缓和了民族矛盾。
(3)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疑点2】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条件。
指点迷津:
(1)出现了大量荒地,这些荒地都属于封建政府所有。
(2)社会上大量流民的存在。
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推行均田制。
三、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农奴主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2)农奴制度使俄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3)改革派知识分子对农奴制进行揭露和抨击,宣传了资本主义新思想。
(4) 克里米亚 战争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和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促进了改革。
2.内容:
(1)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法令规定 土地 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农民受到村社制度的严格控制。
3.意义:
(1)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3)不彻底性:
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疑点1】俄国1861年改革为什么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
指点迷津:
(1)从下层群众看:
1859~1861年间俄国曾出现革命形势,但是由于俄国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软弱且缺乏领导,再加上农民的觉悟低,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同时沙皇政府还有足够的镇压力量,所以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企图归于失败。
(2)从统治阶级看:
①国内农奴制的严重危机已使沙皇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政府看到农奴制度必须废除;③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形成世界体系,某些地主已看到农奴制不如资本主义剥削更为有利可图。
四、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内忧:
幕府 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患:
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黑船事件和《 日美亲善条约 》。
(3)前提:
倒幕派推翻幕府建立明治政府。
2.内容:
(1)政治上:
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藩置县,建立起统一的 中央集权 国家。
②废除封建 等级制度 ,宣布“四民平等”。
(2)经济上:
发展新经济。
①币制改革,以 金本位 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废除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 ,发展资本主义。
(3)文化上:
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①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
②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③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力西化,如历法、衣食住行、鹿鸣馆。
(4)军事上:
富国强兵,建立新军队。
①实行 义务兵役制 ,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②大力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④进行效忠天皇的武士道教育。
3.影响:
(1)积极作用:
①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 资本主义 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
③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 浓厚封建性 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疑点2】日本明治维新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指点迷津: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
具体表现为:
①经济:
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②政治:
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文化:
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国际:
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五、戊戌变法
1.历史根源:
(1)政治:
①甲午战争后, 民族危机 加深。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2)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改革。
(3)思想:
早期维新 思想的传播。
2.康梁的维新思想:
(1)理论著作:
①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
(2)基本主张:
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②发展 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
(3)思想特点:
将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的 儒家思想 相结合。
(4)思想传播: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通过开学会、办报刊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3.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至9月21日戊戌政变发生而失败。
4.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
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 君主立宪制 ,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 思想解放 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疑点3】在维新宣传中,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主张各有侧重,你能说出他们之间的异同吗?
指点迷津:
同:
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异:
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考点一 古代中外重大改革
例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
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分)
【答案】
(1)内容:
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
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
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
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容等角度归纳回答。
(3)依据材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汉族政治统治加强等角度分析回答。
【变式探究】(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
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D
【变式探究】(2015·重庆文综,1)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
此主张旨在( )
A.废除世卿世禄制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D.废除分封制度
【解析】题干材料意思是:
不能因私而损害公家利益,统治者不能因为馋言而使忠心的人受到伤害,不说苟且附和别人的话,不做苟且讨好别人的事,这与当时官场风气相关,故选B项。
“世卿世禄制”“王室特权”“分封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C、D三项。
【答案】B
考点二 近代中外重大改革
例2.(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
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
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7分)
【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本问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分析历史问题,根据“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通过逆向思维,可以反向得出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根据“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等,可以得出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再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意义。
【变式探究】(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
【答案】D
【解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项和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
【变式探究】(2015·北京文综,23)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
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孝忠精神:
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
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答案】D
【变式探究】《清史稿》记载:
“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
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
”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
A.康熙帝B.乾隆帝
C.光绪帝D.宣统帝
【解析】光绪帝亲政时,正当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是以“春秋方富”;“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指的是光绪帝和帝师翁同龢甲午战争中主战而最终战败;“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指的是重用维新人士,变法图强。
光绪帝符合材料所述,C项正确。
A、B、D三项不符合材料。
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考点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
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
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分)
【答案】
(1)内容:
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
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
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
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3)依据材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汉族政治统治加强等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十:
课标外考点(改革史)
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
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
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7分)
【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本问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分析历史问题,根据“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通过逆向思维,可以反向得出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根据“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等,可以得出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再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意义。
2.(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
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
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7分)
【答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原因:
街道管理体制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城市街道环境恶化,影响国家及首都形象;贪污腐败盛行导致修缮资金不足;戊戌变法运动的推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困难:
冲击了官僚的既得利益;改变了摊贩原有的经营习惯,认为改革后经营不便。
启示:
改革要处理好除旧布新之间的关系,做好旧政策的善后和新政策的推广。
(2)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来分析说明。
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根据这场改革的结果以及联系材料二对于改革的认识来说明。
3.(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44)【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
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
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8分)
【答案】
(1)特点:
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
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
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4.(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4)[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
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
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
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
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
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
(9分)
【答案】
(1)“左”倾错误的影响;包产到户被认为是复辟资本主义;与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冲突;(6分)
(2)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19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