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586864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67.57KB
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1、单位法人证书;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广场南路西延伸段征地拆迁及安置用地规划方案。
第一章总论
1.1概论
1.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工程
2、项目承办单位:
某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
某县广场南路至四环路
4、建设性质:
新建
5、建设期限:
2012年4月-2012年10月
1.1.2承办单位概况
1.1.2.1公司简介
某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是经某县政府批准,并经某县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某县城市国有资产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的业主法人,是代表某县政府进行城市开发建设的融资平台和投资建设的载体,是某县建设国有资产的运营主体。
公司注册资本2.1亿元,属县政府的国有独资公司。
公司的经营范围: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城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维护;土地收储、整理、开发;资产经营租赁、咨询服务、实业投资等。
法定代表人:
崔小荣,公司总经理兼任发改委副主任,男,1968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工程师。
该同志曾任某县自来水公司经理、建设局副局长等职,长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城市建设及投资领域工作。
公司管理机构组织结构图如下
某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图
1.1.2.2公司职能
某县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县政府实施城市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应积极对接国家投融资政策,大力畅通融资渠道,健全投融资机制,切实提高其融资能力和水平,实现其职能由过去以行使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业主为主转变为以投融资为主。
同时,根据县政府授权,突出经营土地一、二级市场(房地产开发),对收储的土地建立台账,建立土地投放计划,促进土地保值升值。
经营政府划拨的城市存量资产和公共资产,兼营融资担保业务,并适当承担项目建设业主的职能。
1.1.2.3公司的职责
1、以县政府划转的国有资产为依托,从事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融通项目建设资金,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根据县政府下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建设计划,履行项目业主职责,实行项目法人制,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3、按照我县产业发展规划,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进行参股、控股投资,引导县内外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
4、负责经营城市公共资产,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权、经营权、维护权、冠名权、广告摊位及其它特许经营权进行出让和转让。
5、根据县政府授权,负责储备、运营国有土地,经营土地一、二级市场。
1.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道路硬化、亮化、绿化、排水工程、供水工程、供电工程等其他附属工程建设。
主要建设规模为:
道路长度466m,宽度26.5m(18.1+4.2×2)。
道路亮化60盏,绿化148棵,排水工程932m,供水工程466m,建设供电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
1.1.4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450.89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费用310.21万元,设备购置费及安装147.36万元,其他费用924.23万元,基本预备费69.09万元。
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
1.2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原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颁发;
4、《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评价方法》交通部颁发;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1991)
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0、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1、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12、某县综合交通规划;
13、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
1.2.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根据项目委托书的要求,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组,立即委派项目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对路线的起讫点和主要控制点进行了初步踏勘,形成了初步方案。
2、路线备选方案初步拟定
根据项目要求,确定该项目的起点、终点。
同时,根据地形地貌、交通区位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对各种可能方案进行粗略比选论证,初步形成了备选方案。
3、组织人员实地踏勘和调查
工程项目组委派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到实地进一步对本工程调查研究,收集沿线有关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资料,征求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备选方案作进一步优化,提出本项目推荐方案。
4、资料分析和报告编制
调查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有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综合运输、公路网、OD调查资料、沿线材料、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旅游资源、水运等资料。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整体、系统、宏观的角度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微观角度研究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规模、标准及各个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依照研究结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2.3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广泛收集既有道路设计、施工、改造及交通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勘测,对工程地质、河流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合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料,分析了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交通量的适应程度。
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建设管理、工程进度计划、招投标、投资估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研究,并得出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各方面的效益。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总论;
2、现状与发展;
3、需求分析;
4、交通分析和发展预测;
5、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
6、根据实地踏勘资料,进行路线方案研究,工程材料调查;
7、环境和节能评价;
8、项目实施进度及管理;
9、工程招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经济评价;
12、综合选定;
13、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的建设背景
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改进某县城市交通,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已成为某县委县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县委县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随着某县建设步伐的加快,小汽车逐步进入百姓家庭,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大力发展道路交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近年来,某县按照“对接长珠闽、建设新某、实现大发展”的总体战略,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6.5亿元。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人口的不断增多,原有的城区面积容量有限,已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为此,某县正按照“赣江源头、山水城市、客家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南建北拓”的城市取向,大力实施“膨胀县城”战略。
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东起世纪铭园(绿雅园),西至四环路,是横向拉大某城市框架的一条重要通道,极大地改善该区域乃至整个县城的交通条件。
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我县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项目的实施,对于拉开城市框架、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某县城市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发展速度及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随着某县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1、项目建设符合某县总体规划
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振兴经济的蓬勃发展,某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城区土地开发的需求更大,投资环境更应改善。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不仅拓展了城区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缓解城区的用地、交通、疏散密集人口等缓解起到重要作用。
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沿线的土地开发,促进区域建设,从而完善了城区的合理布局,增强城区功能,为吸引各方面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为不影响《某县总体规划》,有效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不畅对城市建设的不利影响,该道路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2、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某县发展,引领经济腾飞。
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要先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规划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基础设施的载体是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工程。
只有建好完善功能的市政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带动城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负担起城区巨大的物质能量消耗,才能吸引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企业落户,才能不断地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发展。
随着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落实完善,必将彰显出城区巨大的发展潜力。
3、本项目的建设是交通量增长的要求。
随着某县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车辆的保有量逐年增长,交通流量也将随之不断增长,现有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可提高行车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改善某县路网结构,完善路网体系,消除现状道路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
4、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建设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某县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其为某县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升某县的城市化水平。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符合某县的发展规划,有利于实现“对接长珠闽、建设新某、实现大发展”的总体战略,有利于推进某县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现状与发展
3.1研究区域概况
3.1.1区位概况
某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
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
县城驻地梅江镇,地处北纬26°28′,东经116°00′,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间闽、粤之要道。
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赣州市160公里。
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5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
根据《某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城城市规划范围为:
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近期(2010年)2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40平方公里。
某县城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17万人,远期(2020年)23.5万人。
预测供水规模近期(2010年)达到5.33万立方米/天,远期(2020年)达到7.99万立方米/天。
县城用地发展方向:
某县城四面环山,梅江河纵贯县城南北,龙边溪横贯县城东西,形成山环水贯与城镇融为一体的自然特征。
规划城区建设用地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县城自然条件,以创造良好的城镇环境和山水特色景观为原则,依托现状紧凑发展,强化中心,增强吸引力,分片平衡有机结合,完成路网结构,提高县城辐能力,形成一江两岸,一城三区的城市格局。
3.1.2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特征
某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
境内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
2、地质情况
某县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
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
土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地震烈度6度)区。
3、气象情况
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多年平均气温14℃至19℃之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38.8小时,日照百分率44%。
县城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为279天,最长为319天,最短为224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1760mm,实测年最大降水量2791mm(1997年)。
3.1.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
1、行政区划与人口
(1)全县人口
某县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2010年年末总人口76万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极小部分,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0人。
(2)城区常住人口预测
根据《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预计17万人,远期2020年城区人口预计23.5万人。
2、资源
(1)水土资源
某县域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折合607.9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82.34万亩,占总面积的79.4%,耕地面积66.92万亩,占总面积的11.01%,有园地土壤1.69万亩,占面积的0.28%。
耕地为冲积土,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以红色土壤为主,间有紫色土分布,土地肥沃。
某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县内的主要河流有梅江、平江,均属赣江二级水源。
梅川也称某江,主河长220公里,发源于某与宜黄县交界的王陂嶂,自北向南流入贡江。
平江亦称兴国江,发源于某猴子嶂,主河道长132公里,自东北流向西南于赣县江口塘流入贡江。
全县总水域面积27865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8%。
(2)生物资源
某县气候优越,土质肥沃,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山地面积广,林木品种多,分布宽,蓄积量大。
全县乔灌木树种约有一百余科,一千二百余种。
大部分为山丘,分布着马尾松和杉木群落。
森林资源虽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边缘地带,其蓄积量占全县蓄积量的70%。
此外,有开发优势强的果茶品种资源;珍贵的药材资源;珍稀银杏、水杉资源;鲜美的花卉资源和很有开发前景的猕猴桃、山渣、山梨等野生植物资源。
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品种繁多的薯类、豆类、瓜果、蔬菜类等21个科,61个品种。
某县森林面积大,植物资源丰富,是各种动物良好的栖息地,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虎、豹、猕猴、穿山甲等。
其他野生动物有600余种。
(3)矿产资源
地下矿产资源主要品种有:
稀土、瓷土、钴砂、钨砂、水晶石、石英石、石灰石、云母、铜矿、铀矿及少量的金砂等十余种。
据分析,稀土总储量可逾百万吨,磷矿石十万吨,石英石二千万吨,其他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4)旅游资源
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翠微峰旅游风景区,凌云山原始森林和某起义指挥部旧址,“易堂九子”遗址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常年平均旅游人数达30万以上,境内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是全国对外开放县之一。
3、经济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76.5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长2.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0.81亿元,同比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7.26亿元,同比增长15.8%。
三次产结构比调整为24.1:
40.3:
35.6。
3.2项目影响区域现状及发展
3.2.1某县交通运输网
某县的交通运输完全依赖公路运输,并且这种状态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近年,某县通过以工代赈和国债、交通扶贫项目,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公路网已基本成型,路网密度也达全市平均水平,但等级公路少,路面高级或次高级铺装率低。
国道已实现二级,省道路面虽已油化,但线形标准差,县乡公路等级低,不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整体运输能力已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求。
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等级,是某县公路运输发展的重点。
目前,某境内319国道已完成二级路改造,某—石城公路完成改造,南泉、济广两条高速路已投入建设,该地区的路网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1、公路网现状
2010年底某县有公路1469.514公里。
路网密度为34.73公里/百平方公里和19.99公里/万人。
公路分类统计见表:
分类依据
类别
里程(km)
在路网中的地位
国道
85.236
省道
244.108
县道
291.7
乡村道
786.67
技术等级
一级公路
71.262
二级公路
91.127
三级公路
5.854
四级公路
257.407
等外公路
1043.964
2、道路现状
2010年底,县城城区道路总长42公里,道路面积82.7万平方m,人均拥有道路面积5.88平方米。
3、路网评价
(1)路网综合技术等级为4.88,等级偏低,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低。
(2)路网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布局不合理,农村群众出行需较大的绕行,乡镇之间横向交流受阻碍。
3.2.2建设项目在公路运输和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将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改善当地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使县城丰富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更好地吸引外面的资金、技术,促进某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对于有效增大国内需求,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江西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江西省交通厅根据中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政策,对全省的公路建设计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而农村道路建设是整个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修建一批对全省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道路项目,可以很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江西公路网的合理化,提高综合运输效益,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交通分析与发展预测
4.1交通分析
4.1.1公路交通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掌握项目所在地区交通现状的实际资料,分析交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远景交通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经济评价参数确定基础数据,项目组派技术人员进驻实地,深入、广泛调查各种基础数据,通过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掌握了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1、历史资料
(1)客货运输量
赣州市的客、货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体,据资料显示,2009年赣州市公路客货运输量分别为4680万人、2730万吨,旅客周转量368591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6000万吨。
赣州市1998—2009年公路客货运输量详见表4-1-1。
某县客、货运输基本都是公路运输,2009年全县公路货运输量分别为379万人,200万吨,分别占全赣州市的8.1%、7.33%;公路客货周转量分别为38305万人公里,19741万吨公里,占全赣州市的10.39%和7.71%。
赣州市公路客货运输量统计资料表4-1-1
年份
客运量
万人
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货运量
万吨
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万元
1998
2876
146265
1483
140296
626539
840262
1999
3016
160506
1565
152635
682240
920383
2000
5762
290979
1881
183065
785691
1082373
2001
4014
233831
2081
123640
963066
1418097
2002
4396
241410
2734
133003
1342233
2571307
2003
4802
268091
2764
142671
1618154
2233251
2004
4999
279322
2885
154474
195645
2550269
2005
4619
276161
2687
148481
2226367
2892598
2006
4019
319587
2856
215831
2397016
3117375
2007
4075
315261
2522
192652
2505231
2330290
2008
4584
362664
2619
247331
2661989
3410641
2009
4680
368591
2730
256000
2845752
3593471
增长率(%)
1998-2003
10.80
12.88
13.26
0.34
20.90
21.59
2003-2009
-0.51
6.57
-0.25
12.40
11.95
9.98
1998-2009
2.35
4.50
2.95
2.91
7.47
7.16
某县公路客货运输量统计资料表4-1-2
年份
客运量
万人
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货运量
万吨
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万元
2003
370.61
22853.34
195.48
9574.92
125743
176055
2004
392
24638
205
10084
157472
199568
2005
402
25619
211
10418
167658
201134
2006
338
29884
232
17829
183980
216801
2007
362
34593
205
22282
196409
224273
2008
380
33849
212
16273
210522
237349
2009
379
38305
200
19741
225984
250150
增长率(%)
2003-2009
0.37
8.99
0.38
12.82
10.26
6.03
从表4-1-1、4-1-2可以看出:
某县公路客运量的增长速度比赣州市公路客运量增长速度快,与同期经济发展相比,某县公路运输量及周转量的增长均要快于其经济增长。
自古以来就是内陆各省闽粤两地及港澳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单一的交通运输形式必将使该县的公路运输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将继续高出全市平均水平,据初步分析,今后某县的公路运输形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经济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县内公路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将比目前相对提高;
(2)、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平均运距延长,货物周转量的增长速度将明显大于货运量增长速度;
(3)随着道路的改造、路况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路网功能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是县内外原材料交流增长期,个体运输、联合运输、集装箱运输将进一步兴起。
2、公路养护
2009年某县公路养护情况表表4-1-3
里程(公里)
经费(元)
平均每公里费用(元)
国道
78.3
528603.3
6751
省道
185.7
1114200
6000
县道
291.8
839800.4
2878
乡道
786.67
196667.5
250
4.1.2汽车运输指标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某县广场南路往西延伸道路的车辆构成比较简单,机动车主要有各种客、货汽车,拖挂,农用运输车,手扶拖拉机、摩托车。
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和人力车。
各种机动车辆的实载率,平均吨位等汽车运输指标见表4-1-4。
汽车运输指标表表4-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场 往西 延伸 道路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