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季度粮油市场行情分析报告及后期走势分析.docx
- 文档编号:3572565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814.84KB
2季度粮油市场行情分析报告及后期走势分析.docx
《2季度粮油市场行情分析报告及后期走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季度粮油市场行情分析报告及后期走势分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季度粮油市场行情分析报告及后期走势分析
二季度粮油市场
行情分析报告及后期走势分析
二0一一年七月
目 录
二季度食用油市场行情分析报告……………1
二0一一年油菜籽收购市场形势分析………11
二季度稻米市场行情分析报告………………15
二季度小麦市场行情分析报告………………23
二季度食用油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一、二季度油脂油料市场基本情况回顾
【国内现货市场】
国内现货价格变化情况对比表 (元/吨)
品种价格类型
7月14日价格
比季初涨跌(%)
比上年同期(%)
四级菜籽油出厂价
9900-10350
上涨0.99-3.03
上涨20-24.24
四级豆油出厂价
9650-9950
下跌1.02-4.46
上涨32.11-40.54
24度棕榈油港口交货价
8800-8950
下跌4.28-5.38
上涨41.94-43.66
整体来看,二季度市场的利空因素影响作用较大,食用油市场震荡下行。
但各品种走势有所不同,豆油和棕榈油走势基本相同,总体呈下跌趋势;菜籽油走势独立,先抑后扬,总体呈上涨趋势。
总体来看,二季度的走势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初至5月中旬,市场价格振荡下跌。
影响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1、国家多部门联合、多措共举的强势调控。
一是国家发改委第二次约谈大型油脂加工企业,要求在6月上旬之前小包装油不得涨价。
二是国储向加工企业低价定向销售300万吨国家临储大豆(价格3500元/吨)和45万吨菜籽油(价格8900元/吨)。
三是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货币政策调整有效地收缩了市场流动资金数额,控制了市场货币流通量。
2、南美大豆丰产,收获上市,供应压力趋增。
3、春节后市场需求清淡。
第二个阶段:
5月下旬至6月初,全球极端异常天气的叠加,美国的暴雨洪灾、德国干旱、加拿大降雨使得大豆、油菜籽产量受到威胁;我国长江中下游出现严重旱涝。
受市场炒作天气因素的影响,国内油脂市场有所上涨。
第三个阶段:
6月份上旬以来,市场价格回落。
主要原因:
一是国内调控压力进一步加大,央行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利率,国家开始第三次对龙头油脂企业定向投放食用油和大豆,国内供给充足。
二是主要油料产区天气改善,国际大豆、棕榈油增产,市场供应提高。
三是市场担忧欧元区债务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美元汇率走强,国际能源署释放6000万桶的原油储备。
综合来看,影响二季度国内食用油市场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是油料、油脂供给改善和国家控制通胀的宏观调控措施。
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在菜籽油的走势上表明得尤为明显。
5月底之前,由于国家连续拍卖和定向销售临储菜籽油,价格一直是呈稳中趋弱的走势,但自5月底停止临储菜籽油拍卖后,价格开始稳中上涨,而豆油和棕榈油则随着国际市场下跌。
【国内期货市场】
国内期货价格变化情况对比表 (元/吨)
品种价格类型
2011年7月14日价格
比季初涨跌(%)
比上年同期(%)
菜籽油1201合约
10664
上涨1.14
上涨28.33
豆油1205合约
10362
下跌0.33
上涨30.57
棕榈油1201合约
8984
下跌2.94
上涨40.24
二季度以来,国内豆油和棕榈油期货价格振荡下跌,菜籽油期货价格上涨。
截止7月14日,豆油和棕榈油期货价格分别比季初下跌了0.33%和2.94%,棕榈油跌幅较大,菜籽油期货价格上涨1.14%。
【国际市场】
国际期货价格变化情况对比表 (元/吨)
品种价格类型
2011年7月14日价格
比季初涨跌(%)
比年初涨跌(%)
ICE油菜籽11月合约(加元/吨)
576.8
下跌1.79
下跌1.67
CBOT大豆8月合约(美分/蒲式耳)
1382
上涨0.40
上涨0.29
CBOT豆油8月合约(美分/镑)
57.31
下跌2.57
下跌0.68
BMD棕榈油9月合约(令吉/吨)
3144
下跌7.99
下跌18.38
二季度以来,国际食用油料、油脂期货市场走势振荡下跌。
特别是棕榈油期价跌幅较大。
【省内市场】
二季度,由于我省粮油调控政策多策并举,措施及时有力,在全国菜籽油期现货价格整体上涨的情况下,我省菜籽油价格大幅下跌。
截止7月14日,全省菜籽油批发均价10940元/吨,零售均价11690元/吨,分别比二季度初下跌了4.62%和3.23%,比年初分别下跌2.86%和4.10%,而同期全国菜籽油现货出厂均价比二季度初上涨了2.29%,比年初上涨了2.83%。
【拍卖情况】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国一直进行储备的竞价拍卖,但大豆拍卖和国储菜籽油拍卖的结果迥然不同。
截至7月14日,国家累计组织临储菜籽油拍卖14次,累计销售159.55万吨,成交140.69万吨,成交率88.18%。
成交均价在9181-9688元/吨之间,同期四级菜籽油市场价格在9800元-10500元/吨,拍卖成交价远低于现货均价。
国家临时储备跨省移库大豆竞价拍卖15次,累计投放量446.20万吨,共成交1.11万吨,总成交率仅0.25%。
成交均价3800元/吨,同期黑龙江新豆价在3880元-3900元/吨。
大豆和菜籽油拍卖价格与当期现货价格差异较大,是造成两者成交水平不一致主因。
二、后期市场走势预测
从短期看,目前食用油供给充裕,终端需求仍显疲软,国家限价令仍在延续,油厂的亏损情况仍无好转。
宏观调控压力不减将抑制食用油行情的上涨,预计短期内食用油市场以弱势震荡格局为主。
但是,从长期看,全球及我国供给总体依然偏紧,原料及生产成本高企、收储托市等利多因此将给予油脂市场提供底部支持,而且进入九月份后节日消费开始启动,有利于国内油脂价格上涨。
预计三季度国内食用油市场将呈现先低后高走势,豆油和菜油的走势将强于棕榈油。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短期内抑制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
(一)当前的国际、国内食用油供给处于季节性旺季,需求处于季节性淡季
一是近期供应高于预期。
第一,南美大豆丰产,目前仍处于集中上市期,对市场带来季节性供给压力。
第二,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大幅增长,6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为205万吨,环比增加了6.8%,同比增加了41.1%,单月库存达到历史新高。
第三,当前我国油料油脂供给相对宽裕。
我国主要港口大豆库存接近700万吨的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0%,处于历史的高位区间。
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接近50万吨。
此外,我国恢复了从阿根廷进口豆油,今年将从阿根廷进口50万吨豆油。
二是近期全球植物油进口需求不旺,特别是世界两个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我国及印度进口大幅萎缩。
1月至6月国内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270万吨,同比减少14.9%。
印度由于今年食用油产量跳增23.78%,进口同比下降13.3%。
进口需求不旺的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油料和加工成本一直在上涨,同时,自去年10月份开始,国家的限价令又限制了终端小包装油价格的上涨,油脂压榨企业亏损,开工率下降,加之国家一直在进行油料油脂的定向抛储,导致市场需求不旺。
从拍卖结果看,临储大豆已经连续9次流拍也说明市场的需求不旺。
目前国际市场价格仍处于高位,进口油料和油脂成本高于我国国内价格,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油脂企业采购积极难以提高。
另一方面,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紧缩政策。
我国今年已经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国内油脂企业获得资金难度上升,贷款成本增加,囤积原料成本趋增,影响了进口积极性。
从目前情况看,后期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货币紧缩政策仍将持续,因此,全球进口同比减少特别是我国进口难以增加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上述因素将抑制国际市场价格上涨。
(二)我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国家调控力度不减将继续抑制价格上涨
一是国家的信贷政策将继续收紧。
6月份CPI同比涨幅达6.4%,创3年来的新高表明我国物价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预计我国还将继续实行紧缩政策,这一方面会加大粮油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将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
二是为了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同时帮助企业改变前期持续亏损的状况,6月份国家开始第三次对龙头油脂企业定向投放食用油和大豆。
据悉,此次投放包括:
212万吨大豆,其中关内3300元/吨,关外3500元/吨,该售价明显低于国产大豆的市场价3800元/吨;豆油10万吨,价格8900元/吨;菜籽油6万吨,价格8900元/吨,价格也同样低于目前平均10000元/吨的市场价。
目前,我国大型油脂企业小包装油的市场占有率大概在70%以上,大型油脂企业基本上能够保证市场的大部分需求,国储定向低价补贴销售可以降低这些大型骨干企业压力,减弱他们的涨价意愿。
因此,短期内国内食用油市场不具备大幅涨价环境。
三是虽然小包装食用油的限价令已经到期,有关部门没有明确宣布解除食用油限价要求,但市场迹象表明限价令并没有解除。
前几日,国内部分地区鲁花花生油涨价5-10%,但随后鲁花集团又发出通知要求停止涨价。
市场有消息称发改委可能将限价令延长至8月15日甚至中秋节前后。
综上所述,当前食用油消费处于传统淡季,而供应处于季节性旺季,终端市场需求不旺的状况难以有效改变。
短期内食用油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从长期看,存在众多支撑市场价格上涨的利好因素:
(一)尽管目前世界油料、油脂供给充裕,油脂价格涨势放缓,但这只是短期内阶段性的供给充裕,如果从整个年度看,短暂的供给改善改变不了长期供给偏紧的格局,食用油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难以改变。
一是从国际供需看,世界油脂价格中长期趋涨。
2011/12年度全球油料和油脂期末库存预计双双下降,特别是油脂库存消费比预计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低。
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预计,2011/12年度全球主要油料的新增供给量预计为6.43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47%,总消费量预计为5.72亿吨,较上年度增加3.45%,消费增速快于产量的增长,库存量为7112万吨,较上年度减少4.83%,库存消费比为12.43%。
比上年下降1.08个百分点;2011/12年度全球九大植物油的新增供给量为2.23亿吨,增长3.04%,总消费量预计为2.13亿吨,增长3.95%,消费增速同样快于产量的增长,期末库存968万吨,比上年减少13.62%,库存消费比4.54%,比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是近10年最低水平。
二是从国内供需看,我国食用油需求大大高于供给,年度节余量降幅较大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份预测,2011/12年度,我国食用油年度新增供给量预计3012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12%,年度总消费量2985万吨,较上年增加7.76%。
需求大大高于供给,年度结余量预计为14万吨,较上年减少125万吨,减幅高达89.81%,降幅较大。
2011/12年度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市场相关机构调查显示,本年度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约三分之一,这将造成下年度国产大豆供给进一步偏紧。
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11/12年度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椰子油、棉籽油、橄榄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葵花籽油)的生产量为1992万吨,进口量1047万吨,消费量3034万吨,期末库存量87万吨,库存消费比仅为2.87%,远低于世界6.42%的水平。
而且我国大豆、植物油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我国主要食用油进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16.76%(全球主要食用植物出口量6247.3万吨),大豆进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58.74%,因此,一旦国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必将传导到我国,进一步推动国内价格的上涨。
我国进口量(万吨)
世界出口量(万吨)
占比(%)
豆油
185
920
20.11
菜籽油
50
316.6
15.79
棕榈油
600
3882
15.46
大豆
5800
9874.7
58.74
(二)美国可能进一步推出经济刺激措施,将推动市场价格走强
由于上半年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发展不容乐观,近日,美联储提出有可能推出更多宽松货币政策,如果真的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流动性充实,美元汇率必将继续下挫,从而推动大宗商品市场上涨,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
(三)美国大豆产区天气炒作升温将给市场带来支撑
7、8月份是市场炒作美国大豆主产区天气时期。
据美国气象预报,近期美国中西部会出现干燥少雨天气,对大豆生长非常不利,美国市场将进入大豆类市场炒作天气的时期。
(四)九月份国内将进入消费旺季,将提振市场
从9月份开始,国内“中秋”、“十一”、“元旦”集中性消费周期纷纷来临,届时国内食用油需求进入高峰期,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内油脂价格提升。
(五)从生产企业看,生产亏损,扭转亏损局面难度较大,涨价预期较强
第一,目前国家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使得企业从银行借贷困难,资金成本不断增加;第二,从去年11月起小包装食用油两度限价,终端价格遭管控;第三,去年11月以来国际大豆价格上涨了10%-15%,今年油菜籽收购价格比去年上涨了18%。
以上三方面因素导致小包装食用油企业从“限价令”实施开始经营情况不佳,大豆压榨企业近几个月经营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不能享受大型骨干企业的国家定向销售低价原料的政策,面临的经营压力尤为明显。
目前,加工企业加工1吨大豆亏损在100-500元/吨。
由于压榨亏损严重,油厂开工率普通降到30%-40%。
根据监测,未来几个月到货的进口大豆成本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长期来看,大豆价格还会提高,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会继续上调。
后期油厂扭亏难度较大,油厂提价意愿强烈。
(六)从政策看,国家实施的某些调控措施预计长期难以持续,后期政策或许将有所松动
我们梳理了一下去年以来国家所采取的调控措施。
这些措施有以下几个特点为:
措施多、频率高、力度大、多策并举,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
主要措施有这么几个方面:
主要目的
具体措施
实施结果
金融政策
一是回收资金,降低流动性,抑制热钱对商品的炒作。
二是通过控制信贷的投放对象,调节市场的收购。
1、从今年1月份至6月份,基本上是一月一次,共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目前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创历史新高。
2、从去年10月份以来,已经五次提高存贷款利率。
3、今年农发行对非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的发放上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优先支持政策性收购,支持中储粮企业掌握粮源。
其他收购主体不像往年那样方便地获得贷款。
冻结商业银行贷款4万亿元左右,基本上回收了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所释放的流动性
以约谈的形式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主要为引导企业正确行使定价自主权,自觉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分别与去年11月份和今年4月份联合约谈某些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两次要求延缓提价,到6月份限价令期满之时,国家仍未放松延缓提价的要求。
这与2008年时的做法不同,2008年政府是向国内所有企业正式颁布了覆盖多种商品的限价政策。
约谈郊效果总体较好,部分准备调价的企业推迟了调价时间,或者内部消化了部分成本上升因素。
结构调整政策
一是4月份针对玉米供给不足的问题,发改委出台了七项措施稳定玉米价格文件,控制深加工行业过快发展,收紧非储备企业玉米收购的信贷资金。
二是5月份国家发改委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与人争粮的工业项目、产能过剩的油脂压榨项目列入限制类中。
低价定向销售国储粮油
大型企业小包装油的市场占有率大约在70%以上,此项政策一方面使得大型企业获取一定利润,另一方面控制了市场70%的食用油出售价格,达到了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
从2010年12月初开始,国家先后向大型骨干加工企业三次低价定向销售国储粮油,品种包括小麦、籼稻、大豆、菜籽油和豆油。
菜籽油合计销售96万吨,销售价格8900元/吨,比市场价低1000多元/吨;豆油10万吨,价格8900元/吨;大豆545.5万吨,价格在3500元/吨,比市场价低200-300元/吨
政策性粮油竞价销售
陆续安排小麦、稻谷、玉米、大豆、菜籽油在粮食批发市场拍卖。
我省自去年12月份以来,也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有力的粮油市场调控措施。
一是先后向市场销售政府平价粮油4600多吨,品种包括特一粉、特二粉、标准粉、一级和四级菜籽油。
二是争取了8.9万吨低价的国家政策性定向销售小麦,加工成小麦粉投放市场。
三是组织粮油加工企业竞拍国家政策性粮油并投放市场,增加市场供应量。
四是组织粮油骨干企业从东北调入大米2.83万吨大米,确保了我省大米供应。
这些政策调控手段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地抑制了粮油价格的上涨趋势。
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方式存在一些负面效应,不利于远期油脂市场供给和价格的稳定,从长期看,政策可能有所松动。
一是人为压低了国内油脂价格,令国际和国内之间的油脂价格扭曲,进口亏损,这将导致国内油脂进口数量的减少。
1-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油菜籽2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万吨,降幅55%。
1-5月份累计进口菜籽油27.1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2万吨,降幅7.5%。
二是如果限价延续,企业亏损、开工率不足的情况长期持续,就会导致市场库存下降、市场供给偏紧。
三是经过连续拍卖和定向销售之后,我国政策性油脂的库存量已经不容乐观,调控能力大幅度下降。
从数量上看,自2010年10月份至今年5月底,临储菜籽油竞价销售累计成交140.7万吨,加上国家定向销售的96万吨以及中储油公开拍卖的6.46万吨菜籽油,总计有243.16万吨的临储菜籽油投放市场,按照这两年国家收购的临储菜籽油计算,国储菜籽油储备所剩无几。
自6月起,国家已经暂停了隔周一次的临储四级菜籽油竞价拍卖。
从价格上看,今年的菜籽收购价格上提至4600元/吨以上,今年国储补库的菜籽油价格将处于高位,因此,后期无论是数量还是价格优势上,储备调控力度将被削弱。
四是国家连续低价抛售菜籽油,使得品种间的比价关系扭曲。
菜籽油价格与豆油价格比价倒挂。
五是国内低价拍卖和定向抛储只是面向数量有限的大型油脂企业,尽管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原料成本,但是很难从根本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且小型油脂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挤压。
目前国内油脂供应仍相对充足,还不会发生问题,但长期而言,如果后期国内油脂产量、进口量、以及国储资源同时下降的话,必将造成供应方面的问题,这将为油脂价格调控带来隐患。
一旦国际油脂价格受不可控制的因素影响大幅上涨,国内价格将难以遏制。
因此,我们认为,国家的行政调控手段最终难以对油脂价格形成持续长久压制。
预计后期的调控政策将有所松动,食用油现货市场将回到以市场为主导的层面来。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期进行的全国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结果将决定后期国家政策的走向。
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国家可调控的资源充足,预计后期调控可能会宽松一些;如果资源紧张,将会进一步加强调控。
可能涉及的方面包括是否延长‘限价令’以及确定今年油菜籽的收储量等方面。
(五)菜籽油市场的后期走势:
后期国内菜籽油价格将保持稳中上涨的走势,相对豆油和棕榈油而言依然维持坚挺,价格波动范围预计集中在9900~10500元/吨之间。
一是2011/12年度我国菜籽油供求偏紧,年度结余量大幅下降,市场长期趋好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份预测,2011/12年度我国菜籽油新增供给量550万吨,比去年减少7%,年度需求总量631万吨,比去年增加15%,年度结余量为负81万吨,比去年减少121万吨,产不足需将支撑菜籽油长期走强。
二是从短期看,国储抛售的菜籽油使得市场上菜油货源比较充足
由于市场需求始终疲软,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国储抛售的240多万吨临储菜籽油中,估计还有近100万吨仍滞留在企业库存中,国内库存数量远高于历年同期,而且这批临储菜籽油成本多在9500元/吨以下,远低于当前国内四级菜油市场价,这将在短期内抑制国内四级菜籽油大幅走高。
三是菜粕价格低迷,生产成本提高将给予菜籽油市场良好支撑
一方面,由于当前饲料企业拥有大量豆粕,而且豆粕性价比优于菜粕,加之长江流域水产养殖受干旱的影响,水产饲料需求同比显著下降,油厂菜粕预售进度很慢,明显不如往年。
此外,国际市场菜粕价格走低,印度菜粕到我国价格约1800元/吨左右,明显低于油厂2100元/吨的预售价,后期国内菜粕价格难以上涨。
另一方面,今年菜籽收购价同比大幅上升,菜籽油的生产成本提高。
如果以35%的出油率和60%的出粕率、4600元/吨的菜籽收购价格、2100元/吨的菜粕预售价格和250元/吨左右的加工费用测算,预估2011年中储粮临储菜油的合算成本将在10500元/吨以上,远高于当前国内四级菜油市场价。
四是国储菜籽油消耗明显,对市场形成支撑
自2010年10月份至今,国家已累计投放临储菜籽油243.2万吨,6月份临储菜籽油暂停拍卖,表明国家储备消耗明显,国储菜籽油存在巨大的补库需求,同时也加深了市场对后期菜籽油供给减少的预期。
五是菜籽油与其他油品的比价偏低将支撑菜籽油价格。
回顾2007年菜籽油期货上市场以来的走势,菜籽油和豆油期货主力合约平均价差为520元/吨,目前在300元/吨左右。
从现货方面看,一般情况下,国内四级菜籽油价格应当高于四级豆油600元/吨左右,目前相差400元/吨左右。
因此,菜籽油价格相对于豆油偏低,后期菜籽油价格有上涨空间。
2011年油菜籽收购市场形势分析
自5月下旬开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收菜籽开始收获上市,与2010年相比较,今年菜籽收购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景象。
(一)新季油菜籽收购进程缓慢
与往年相比,今年油菜籽收购进度明显偏缓,没有出现往年的抢购局面。
2010年我国菜籽集中上市期出现了油厂和贸易商抢购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当时菜籽收购价格相对较低,临储收购国家有补贴,收购主体多,加之2010年下半年国内外油脂油料期现货价格一直呈现上涨的态势,导致很多的市场主体争相抢购。
但今年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环境与去年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
1、产量下降、种植成本上升,导致农民惜售严重
今年国内油菜总产量比去年下降58万吨,减少4.25%,种植成本上升,这导致国内多数产区油菜籽种植户对菜籽的价格预期较去年有明显的提高,惜售心理较强,价格低于4600元/吨基本无出售意愿,他们的理想价位都在4800元/吨以上。
2、收购主体收购谨慎,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今年新菜籽开秤价格处于较高水平,而油菜籽的下游产品菜籽油和菜粕的需求不旺,价格低迷,油厂加工效益不佳,经营风险累积,收购积极性下降。
今年新菜籽的开秤主流价格在4200-4400元/吨左右(水杂13%左右),随后油厂开始逐步抬高收购价格,目前,各地的收购价格集中在4600-4800元/吨左右,比去年同期(3900-4100元/吨左右)上涨了17.07-17.95%。
而我国水产养殖业受恶劣天气频繁影响,发展步伐缓慢,菜粕需求低迷,菜粕销售和价格不理想。
与4月初相比,目前菜粕价格下跌了7.89-10.73%。
同时,受国家低价拍卖和定向销售国储菜籽油的影响,菜籽油市场价格处于低位。
目前长江流域新产菜籽油报价9900-10350元/吨,菜粕2000-2130元/吨,按4600-4800元/吨菜籽收购价格测算,油厂亏损200-300元/吨。
第二,政府调控粮价的政策导向明确。
一方面,国储拍卖、定向销售、对加工企业的限价令等政策都向市场参与主体释放出信号,不要抢购粮食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针对去年粮食收购市场因多元化主体竞争激烈,出现个别地区、个别企业无序收购的情况,今年国家粮食局加强了对市场的督查力度,依法对粮食经营者执行最高库存量标准情况核查,引导粮食收购者均衡收购,防止和打击囤积居奇,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粮食收购市场平稳有序。
第三,货币紧缩政策使得油厂收购资金短缺
今年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度 粮油 市场行情 分析 报告 后期 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