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设计第二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docx
- 文档编号:3571792
- 上传时间:2022-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15
- 大小:118.80KB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设计第二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docx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设计第二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设计第二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设计第二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30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
在这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数学好玩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除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主要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
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本单元主要学会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通过丰富的实例,积累收集、整理数据是活动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计了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游园、有趣的推理三个内容,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重点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教材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好玩”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措施
(一)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强烈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充分机会,从而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也就更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算法与策略的多样化,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个体差异使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时,他们对策略与算法所表现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的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是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策略与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策略与算法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于自己的策略与算法。
(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六、课时安排
一、除法…………………………………………………………13课时
二、图形的运动…………………………………………………5课时
三、乘法…………………………………………………………9课时
四、千克、克、吨………………………………………………4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面积………………………………………………………8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六、认识分数…………………………………………………17课时
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4课时
总复习……………………………………………………6课时
授课计划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止时间
进度内容
课时
实际进度
备注
1
报名、开学教育
同步
2
第一单元除法
5
同步
3
第一单元除法
5
同步
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5
5
第三单元乘法
5
6
第三单元乘法
5
7
第三单元乘法
5
8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5
9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5
10
第五单元面积
5
11
第五单元面积
5
12
第五单元面积
5
13
数学好玩
5
14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5
15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5
16
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
5
17
总复习
5
18
总复习
5
19
期末测试
5
20
第一单元章节计划表
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除法、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在二年级的除法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列竖式计算的经验,为这单元的学习垫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进一步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相关除法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探索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根据乘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正确的试商。
教学设想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形成经验;结合实物操作让学生能理解每一步的含义,加深记忆。
课时分配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
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
1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1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1
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1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1
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1
第二单元章节计划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年级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
感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图形的运动,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这些现象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有生活经验,学习起来应该不难。
教学目标
1.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单元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单元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课时分配
内容
课时
合计
轴对称
(一)
1
4课时
轴对称
(二)
1
平移和旋转
2
第三单元章节计划表
教材分析
1、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
2、笔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
(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度年级,是孩子跨入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
同时,三年级时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性的重要过渡阶段。
学生一般能列竖式计算,但由于计算不够细心,导致失分,有的学生往往不看清题目要求,带※的没有进行验算。
不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
部分学生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根据题意灵活地选择算法,学生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生存在马虎,书写不工整,不认真审题,不认真检查等不良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单元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教学设想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课时分配
找规律(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1
队列表演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1
队列表演
(二)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1
电影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1
练习三
1
第四单元章节计划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千克、克、吨的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千克、克、吨的简单应用。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质量单位的概念,所以教材把这些内容都安排在两个问题情境中进行。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质量问题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是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量。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接触过轻重的问题体验,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同时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来认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千克、克、吨的具体概念,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体验性的操作活动,如称一称,掂一掂,看一看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和体会记忆。
教学目标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1千克、1克、1吨有多重”,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感知物体质量的情境,能用体验的方法来思考和感受物体的轻重,会用质量的概念来表述物体的重量大小。
3、结合生活实际,会用秤来称物体的轻重,能解决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千克、克、吨,亲身体验1千克和1克有多重,了解1吨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设想
1、让学生在实际的称一称和掂一掂中感知轻重,并反复地用“估、称、掂”的方法,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并建立质量观念。
2、明确单位换算关系。
课时分配
有多重…………………………………………………………………………1课时
1吨有多重…………………………………………………………………1课时
第五单元章节计划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是在学生对于线的认识的基础上,扩大到对面的感知和认识。
本单元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
面积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给学生充分的知觉和体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环节中,对比感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操作中总结计算面积的方法,进而找到面积单位间的换算,为后面认识更多图形的面积服务。
学情分析
对于面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都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所以对于面积的含义,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容易把它与学习过的线的知识混淆,因此引导学生感知和认识面与线的区别是认识面积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运用感性思维,通过触摸和比较来感知面积,并认识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通过操作来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面积换算。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3、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4、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来感受面与线的区别,通过折一折,拆补或计算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2、通过介绍来认识面积单位,再通过做一做,说一说,比一比等手段来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能更准确地用知性的思维来感知物体面积的大小。
课时分配
什么是面积……………………………………………………………………1课时
面积单位……………………………………………………………………1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1课时
面积单位的换算……………………………………………………………1课时
练习四…………………………………………………………………………1课时
课题
第1课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订处
一、
导入新课
二、
导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拓展提高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复习。
12×3= 20×4= 24×4= 36÷9= 48÷4= 72÷6=
1.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①.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提出问题:
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2.解决问题。
(1)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列算式:
68÷2=
(2)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口算除法该如何计算?
学生交流汇报
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交流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前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对于算式
(2)的形式,进行优化,并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3又来了一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
还剩多少个?
补充完上面的竖式,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小龙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26秒,他作同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六楼需要多长时间?
1.完成课本练一练问题,并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1.课堂作业:
教材第3页第2题,第4题。
2.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1,2页
学生口算
观察课件,了解图中信息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集体交流
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尝试解决问题
(2)
交流汇报,总结经验
完成练习,并交流解决经验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师做评价
课堂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教
后
记
板
书
设
计
分桃子
48÷3=16(个)
口算:
30÷3=10
18÷3=6
10+6=16
笔算:
课题
第1课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型
练习
课时
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学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练习册、练习本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订处
一、
口算
二、
计算
三、解决问题
1、直接写出得数。
84÷2=46÷2=96÷3=
55÷5=88÷4=68÷2=
36÷3=160÷8=
2、圈一圈,填一填。
48÷2=□
□○□=□
□○□=□
□○□=□
3、结合分物的过程,写一写竖式中指定步骤的意思。
4、算一算(用竖式计算)
84÷4=85÷2=
63÷3=39÷6=
1、现有95本课外读物,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组公到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2、每辆车用4个轮子,45个轮子最多可以装几辆车?
口算,开火车形式
学生自主练习。
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学生自主练习解决问题。
教
后
记
板
书
设
计
课题
第1课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3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通过分橘子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订处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
探究新知,师生互动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师: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西天取经,他们化缘得来一些橘子,你们看,这里一共有几个橘子?
孙悟空想把这些橘子平均分给他们三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橘子?
1、体会平均分后十位上出现有余数的情况。
(1)课件再次显示48个橘子画面。
(2)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小棒实际分一分。
(3)组织小组讨论:
有48个橘子,如果平均分给他们三个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橘子?
(4)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2、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小棒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认识余数。
3、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48”表示把48个橘子拿去分,“3”表示平均分给3个人,商十位上的“1”表示可以分到1捆,十位上的“3”表示整捆分,三个人每人1捆分掉了3捆,1表示整捆的还剩下1捆,加上个位上的8表示一共还剩下18根,商个位上的6表示每人还可以再分6根,剩下18根刚好分完,余数为0。
4、算一算,想一想。
让学生独立解答课本中的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组织学生对孩子的板演进行评价。
5、练一练。
(1)先由学生独立解答课本练一练的第二大题,指名板演。
(2)学生讨论:
比较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北师大 小学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全套 教学 设计 第二 学期 教案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