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567935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3.38KB
湖北省荆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x
《湖北省荆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荆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原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和秦汉的统治中心,文明发达,历史悠久,制度健全,理所当然的是当时文化最昌盛的地区。
秦汉大一统,政令号一,制度划一,为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与各地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
以齐桓公首霸为标志的春秋霸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尊王攘夷”,晋文公也难以办到,周王室已无可挽救地衰落下去,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我行我素,早已独自称王,且鲸吞“汉阳诸姬”,饮马黄河,问鼎之轻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
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
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中国文化史上确实存在着南北的差异。
梁启超说:
“穹古之事不可纪,今后之局犹未来,然则过去历史之大部分,实不外黄河、扬子江两民族竞争之大舞台也。
”(《饮冰室文集》之十)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正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造就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秦汉时期,被认为是南蛮的百越和西南各族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南越的犀牛角、象牙、珍珠、银、铜、布被用来与北方交换。
1983年在广州市发现第二代南越王墓,其墓制基本同于西汉诸侯王,出土有玉衣、金印、铜铁器、漆木器等。
反映了当时南越的文明水平以及与中原的密切关系。
西南少数民族古称西南夷,为加强对他们的统治,秦建有“五尺道”,汉设有武都郡、益州郡等六郡,并封滇王,赐滇王金印。
同时,中原汉族与东北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也明显加强,如乌桓在武帝时受汉统治,为汉守边保塞,后结怨于王莽,与匈奴为友。
东汉又率众归化,光武帝时封乌桓渠帅81人为侯王君长,后又设护乌桓校尉加强控制,使其加快了封建化的步伐。
从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直到隋文帝统一的400年间,兵祸连年,政权更迭频繁。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三国鼎立,仅仅是更大动乱的序曲,经西晋短暂的统一,北方出现五胡十六国的割据,继而又有北魏和东魏、西魏的裂变和嬗递。
南方则有东晋、宋、齐、梁、陈诸王朝的更迭,这是中国继春秋战国时代之后又一个乱世,而且乱的规模更大、乱的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
春秋战国把思想和学术从旧的思想体系中解放出来,赋予它以新的生命和活力,多元的思想、教育、学术,为秦汉奠定了高起点发展的基础。
汉代为适应政冶上大一统的需要,几经变更整合,终于将儒家思想定为一尊,整合兼纳道法阴阳诸家而为一元帝国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又将一元文化打碎,旧的名教和经学受到空前猛烈的冲击。
佛教广为流传,并加快了汉化的进程。
当四个世纪的震荡结束以后,一个崭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强大王朝——唐朝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节选自裘士京、房列曙、周晓光编著《中国文化史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原地区文明发达、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秦汉大一统后的政令、制度的统一为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与各地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B.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想实现政治统一都没能实现,而被称为夷蛮的荆楚独自称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C.南方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并驾齐驱是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源于南北的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文艺中的楚辞和汉赋都很辉煌。
D. 中国文化存在着南北差异,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差异才有南北文化的交融,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汉时期,百越和西南各族与中原地区加强了联系,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衣、金印、铜铁器等反映出这种联系主要是一种经济贸易联系。
B.东北乌桓在汉时曾结怨于王莽,并与匈奴为友,东汉时期归化,这种政治反复并不能表明东北各民族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中断。
C. 汉代在西南设武都、益州等六郡,封滇王,光武帝时封乌桓渠帅为侯王君长,后又设护乌桓校尉,客观上起到加强中原文化传播的作用。
D. “过去历史之大部分,实不外黄河、扬子江两民族竞争之大舞台也”,表明南北文化有差异,它们的竞争和交融体现在历史的大部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战国时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下大乱影响深远,客观上使思想和学术得到解放,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起点。
B.汉代以儒家思想为一尊、兼纳诸家的一元文化,是服从政治大一统的需要,其逐步僵化也缘于统治者对多元文化的一元化整合。
C.魏晋南北朝时外来的佛教思想冲击固化的旧名教和经学,同时佛教思想也逐步汉化,说明中华文化的同化力会逐步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D.唐王朝是一个融合了儒、道、佛等多种文化的、崭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王朝,它启示我们文化的交流会使文化充满活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4号病房
四石
4号病房,住着两位病人,都是做了摘除胆囊手术的。
一个不到四十,一个五十出头。
来看望年轻的病人特别多,出出入入,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得知,年轻的病人姓金,是县里的一位局长,且是一位有一定权力的人。
年纪大的那位,除了儿子和儿媳来看过一次,再没有其他人来看过他,只有老婆陪着他。
金局长的妻子送走一位老板刚回来,又有一位挺着大肚子的男人手提着水果和鲜花走进了4号病房,他肯定又是来看金局长的。
他一进来,就走到金局长的床前,叫道:
“金局,您好!
”
“哎呀,黄总,你这位大忙人怎么也来了?
”金局长有点惊讶地说。
黄总把鲜花递给金局长的妻子,说:
“您躺在医院,我能不来吗?
再忙也要来看一下。
”
“黄总,这些天,我就无法到工地去了,你可要保质保量。
不然,别怪我铁面无私!
”金局长小声地警告他说。
“金局,这您就放心吧。
”他说完,又接着叹了一声,说:
“哎,共产党的干部,要是都像您这样……”黄总看了邻床的病人一眼,收住了口,说:
“不说了,不说了……”
黄总坐了一会,就告辞走了。
黄总临走时,用眼睛对金局长的妻子,示意了一下他的水果袋。
金局长的妻子没有反应,装出不知道黄总的意图。
黄总走了,金局长的妻子,拿起黄总的水果袋一看,里面有一个大信封,眉开眼笑,乐呵呵地说:
“买了这么多水果!
”她说完,拿出两个大苹果,递给邻床病友的妻子,说:
“大姐,你吃苹果吧。
”
那位大姐摆着手,不好意思地说:
“不要不要,老是吃你的水果。
”
“别客气,我们是病友了,这是有缘分才在一起啊!
”金局长接着妻子的话说。
金局长说完,看了一眼病友,他微闭着双眼,小心地问:
“大哥,你贵姓?
”
“我姓钟。
”病友回答他。
“在什么单位?
听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
”金局长又问了一句。
老钟的嘴角笑了一下,他本想回答他,又有两个人进来看望金局长了。
于是,老钟也就不说了。
此时,老钟的妻子,拿来一碗粥,给老钟喂粥。
那两个人走后,金局长的妻子,趁着老钟吃粥,在小心地处理那些水果袋。
老钟还没有吃完粥,又有人敲门了,金局长的妻子急忙打开门,进来了四五个人。
老钟夫妇没有理会人家,知道不是来看他们的。
来人对着老钟叫了一声:
“钟市长,你好!
”
老钟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急忙抬起头来,说:
“陈书记……”
“钟市长,你怎么到这里的医院来?
”陈书记握着钟市长的手,不解地问。
“这里很好,这里安静!
”钟市长微笑着说。
钟市长的话还没有说完,又有人来看望金局长,霎时,一连来了好几位。
这回,弄得金局长很尴尬。
市委陈书记跟钟市长聊了一会儿工作,告辞走了。
陈书记他们一走,金局长就问:
“钟市长,您就是邻市的钟炳生市长?
”
钟市长微微地对他点了一下头。
此时,金局长低下了他的头,一面愧色。
不到半个钟头,金局长提前出院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故事发生的地点局限于一个病房,时间跨度不到一天,就在这小小的空间和短短的时
间里,带来强烈的戏剧效果。
B.作者将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觉悟通过精心设置的矛盾冲突呈现出来,不着
痕迹,可见作者功力之深。
C.小说描写局长妻子圆滑世故、熟练处理受贿物品和局长勤于工作、铁面无私的共产党
员干部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D.作者擅长编织小故事,精心设计,在一系列的铺垫、悬念、反转之后,让贪腐者受到触
动,让正能量得以传播。
5.文本短小精悍,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试举两例赏析。
(4分)
6.小说在构思上具有双线交织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二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
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
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
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
古语云:
“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
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
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
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
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
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
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
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
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
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
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7年4月7日)
【材料三】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
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
“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
”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
“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
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
A.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C.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D.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E.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9.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
生而发白,弥月乃黑。
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
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
帝疑之。
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
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皇太子监国南京,汉王为飞语谤太子。
帝改濙官南京,因命廉之。
濙至,密疏驰上监国七事,言太子诚敬孝谨无他,帝悦。
仁宗即位,召为行在礼部侍郎,转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祭酒。
宣宗即位,仍迁礼部左侍郎。
汉王反,与杨荣等赞亲征。
事平,赉予甚厚,时国用渐广,濙虑度支不足,蠲租诏下,辄沮格。
帝尝曲宴濙及杨士奇、夏原吉、蹇义,曰:
“海内无虞,卿等四人力也。
”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英宗北狩,群臣聚哭于朝,有议南迁者。
濙曰:
“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
”与侍郎于谦合,中外始有固志。
景帝即位,进太子太傅。
王文恶林聪,文致其罪,欲杀之。
濙不肯署,遂称疾,数日不朝。
帝使内侍问疾。
对曰:
“老臣本无疾,闻欲杀林聪,殊惊悸耳。
”聪由是得释。
英宗复位,力疾入朝,遂求去。
赐玺书、白金、楮币、袭衣,给驿,官其一子锦衣,世镇抚。
濙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
卒,年八十九。
赠太保,谥忠安。
(选自 《明史•胡滢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B.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C.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D.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举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迁”与文中的“授”“ 擢”“ 转”“ 进”都是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其中“迁”指贬官。
C.“北狩”,一是指到北方狩猎,二是指向北进军,三是指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
文中采用的是第三个义项。
D.“中外”,在文中指朝廷内外或中央与地方的意思,此外该词还有“内心与外表” “中国和外国”等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濙忠于朝廷。
他曾上书太子监国七事,据实陈奏;英宗北狩时他反对南迁,与于谦联合,
使朝廷内外有了坚定的心志。
B.胡濙备受器重。
皇帝曾派他暗访建文帝的情况;太子监国时,汉王制造谣言诽谤太子,皇
帝又派他查访此事;皇帝曾设宫中私宴宴请胡濙等人。
C.胡濙德高望重。
他年高德劭深受朝臣称赞,包括皇帝在内都对他敬重有加。
D.胡濙屡任要职。
他在将近60年的为官生涯中,曾担任过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礼部左侍
郎、太子太傅、太保等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
帝疑之。
(5分)
译文:
(2)濙不肯署,遂称疾,数日不朝。
帝使內侍问疾。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l4~15题。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 莫愁:
古代美女的通称。
14.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诗前两联正面描写海棠秾丽的颜色,含苞待放时妖娆的形态,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摹。
B.首联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多情为海棠敷色,也用衬托的手法写人们赏花时会携酒吟诗,突出了海棠的美丽。
C.颔联中形容海棠的“新著雨”一词与写杨玉环泪容如“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句子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美好。
D.颈联中“点笔迟”的“迟”有“缓慢”的意思,描摹出了人物特别的情态。
E.全诗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但这种情感表达得含蓄委婉,是通过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15.郑诗写“莫愁粉黛临窗懒”,温庭筠《菩萨蛮》中也有“懒起画蛾眉”之句,两诗都写到美人之“懒”,两者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 ,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 ,感慨历 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是:
“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今年入冬以来,黄河等北方河流相继出现多次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不得不认真反思环境及水资源保护的问题。
②随着新政的落地,网约车的共享经济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外地车牌网约车以及外地户口的司机首当其冲,“京籍京牌”的门槛让他们纷纷选择退出市场。
③“五一”小长假首日,从久负盛名的黄鹤楼,到拥有美丽传说的古琴台,再到古色古香的磨山楚城,来湖北武汉旅游的各地朋友不绝如缕。
④针对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的《房产税:
“朝三暮四”故事现代版》,众多论者以为,简单地将房价过高归咎于政府土地价格过高及住房建筑用地过少,非持平之论。
⑤这座餐厅中心区的墙面和天花板运用山水画书卷的形式,包房区则运用传统的中式色调及元素,餐厅整体蕴含着不言而喻的东方气息。
⑥小张是个玲珑剔透的人,总是能在不经意之间抖出一些包袱,瞬间就能让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着实让人佩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地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问题日渐严重。
B. 自8月13日“人民不会忘记·中国革命历史展”于国家展览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C.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D.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19.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终于申遗成功了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
②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⑤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⑥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A.①③④⑥②⑤ B.④⑥①②③⑤
C.①⑤④⑥③② D.④⑥①③②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不计算标点符号)。
(6分)
流行词本身并不具备褒贬倾向,比如使用“小鲜肉”“颜值”等词语,______①_______ ,使用这类词语说明使用者格调不高,而在喜欢的人看来,_______②________,无需遮遮掩掩。
词语无罪,________③__________ ,因此,喜不喜欢某个流行词,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之争。
21.下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荆州市 学年 语文 上学 第五 双周 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