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3563757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26.68KB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42小题,满分84分,每小题2分)
1.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这场革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
这里的“浪花”主要是指(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
”材料中的“实验”( )
A.加速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力量
C.开创了工业化建设新道路
D.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
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
A.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4.有历史学家说:
“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列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
这反映了《凡尔赛条约》( )
A.稳定了战后世界秩序B.有利于各国均衡发展
C.存在不安定的因素D.彻底削弱了德国势力
5.以一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6.漫画可以形象地表达历史,揭露出历史的本质。
如图揭示的是( )
A.水晶之夜B.华盛顿体系C.慕尼黑阴谋D.凡尔赛体系
7.二战中,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B.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最主要力量
C.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敌人
D.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8.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
此次会战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B.诺曼底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D.凡尔登战役
9.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当今德国小伙子威廉的生活片断。
图片反映了( )
A.欧洲经济一体化加深
B.德国拥有特殊的经济政治地位
C.欧洲政治一体化形成
D.欧洲国家之间已经不存在矛盾
10.“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
”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B.社会主义应坚持民主集中制
C.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11.二战后的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敲响了世界殖民体系的丧钟。
下列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历史事件是( )
A.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1960年“非洲年”的出现
C.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D.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12.1947年,美国总统在美国国会的咨文中说:
“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极权政体,而美国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的少数人”。
这个言论体现出来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政策B.绥靖政策
C.冷战政策D.中立政策
13.“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的具体措施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B.成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D.分裂德国
14.近年来,美国先后抛出“重返亚太”、“转向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并多次在公开场合无端指责中国。
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总体形势走向动荡
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15.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下面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弊无利
C.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D.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16.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网购源于( )
A.工业革命成的果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D.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17.某作品中人与人关系疏远而冷漠,人物言谈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举止行为缺乏理智、漫无目的,机械重复着无聊动作,作者用这种方式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人们精神的空虚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此作品是( )
A.《战争与和平》B.《美国的悲剧》
C.《约翰•克利斯朵夫》D.《等待戈多》
18.“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关于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说法错误的是( )
A.领导十月革命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行新经济政策D.成立苏联
19.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下( )
A.政府适度干预企业管理B.国家优先发展轻工业
C.完全排斥市场调节D.企业产品品种多质量高
20.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名学生汇聚在天安门前,进行游行示威。
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是由以下哪个条约的签订而引起的?
( )
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D.《五国条约》
21.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首先在哪里爆发?
( )
A.德国B.日本C.美国D.英国
22.罗斯福说: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策调整
D.恢复了工业和生产
23.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
世界现代史上英法曾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2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诺曼底登陆
④攻克柏林战役。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③
25.罗斯福在“二战”期间的演讲词中提到:
“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
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罗斯福这句话的主要观点是( )
A.提议在美国召开万隆会议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面对共同的利益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C.开始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D.倡导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26.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讨论了组建联合国、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等问题,这次会议对二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次会议是( )
A.开罗会议B.慕尼黑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27.下表是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表。
对该表所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较为正确的是( )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年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A.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B.新经济的出现促进了90年代经济增长
C.70年代经济增长率最低
D.五六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推动经济繁荣
28.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和欧元有关的组织是( )
A.
B.
C.
D.
29.下列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共同原因包括( )
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②进行民主改革
③美国的扶持
④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
30.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
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1.如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美洲和西亚国际的“新秩序”
B
莱克星顿枪声
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线
C.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
物可以自由流通,各成员国公民
有统一的欧洲护照。
欧洲实现了政治一体化目标
D.
纳米比亚独立
结束了欧洲对非洲殖民统治的历史
A.AB.BC.CD.D
32.1950年艾奇逊在谈到美国政策时说,美国的防线是从“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至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
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对这一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调整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战略的重要一环
②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反映
③遏制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④缓和与日本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竞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3.二战后,西欧国家大力推行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人民生活,显示国家的实力
B.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缓和阶级矛盾
D.实行民主社会主义,巩固社会秩序
34.苏联成立和解体的时间分别是( )
A.1922年,1991年B.1924年,1989年
C.1926年,1991年D.1936年,1989年
35.以下示意图呈现了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其中“?
”处应为( )
A.多极化趋势B.一体化趋势C.自由世界D.单级世界
36.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
A.摆脱了经济危机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D.巩固了工农联盟
37.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③宗教矛盾④民族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8.2016,中国成功举办了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中国发起的亚投行开张。
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增强与亚非国家的传统友谊
D.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39.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人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 )
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多极化
40.有学者写道: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目前已延伸到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亿用户。
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
近年来,中国新互联网订户的月增长率达到5%到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和地区之列。
”据此可以说明互联网( )
①延伸范围广②增长势头迅猛③中国是互联网使用大国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41.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
“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出自( )
A.《静静的顿河》B.《美国的悲剧》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约翰•克利斯朵夫》
42.19世纪末20世纪初讲究即兴,并具有摇摆特点的一种音乐流派诞生于美国新奥尔良。
这种音乐融合了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
这一音乐是( )
A.奥斯卡B.爵士乐C.印象派D.好莱坞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43.(12分)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大国之间纵横捭阖,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在和会上要求收回大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和会竟不顾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
(1)材料一中“和会”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
“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引发的爱国运动是什么?
材料二慕尼黑会议召开时,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被安置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等候。
会议结束,英、法两国的首脑张伯伦和达拉第向他们宣布会议的协定,声明“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
(2)材料二中英法首脑宣布的“协定”,将什么政策推向了顶峰?
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讨论了建立维护和平安全的联合国组织……肢解德国的问题……以及对罗斯福来说及其关心的苏联参加远东战争对日宣战的时间问题。
﹣﹣丁晓平《大国博弈》
(3)材料三所述内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
雅尔塔会议奠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是什么?
材料四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打者“亚太再平衡”的旗号,蓄意围堵着它所认定的“霸权挑战者”,特别在南海问题上,绞尽脑汁对华施压。
先唆使“小跟班”向中国叫嚣,后派舰机在南海四处横行,炒作中国是地区军事化的真正祸首……
(4)材料四中所谓“亚太再平衡”,其实质是美国长期推行的什么政策?
在南海问题上,中美双方不排除有擦枪走火的可能。
鉴于此,你认为我国应做好哪些准备?
4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
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二17﹣20世纪,欧洲先后发生过多次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毁坏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和文化成果,危及人们的自由和生命。
因此,欧洲的理想主义者纷纷提出各种统一欧洲的方案,以便谋求欧洲的和平和发展。
材料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社会的共同战略,要求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材料一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
并根据材料一指出苏、美、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理想主义者提出统一欧洲方案的原因。
哪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开始走向联合?
(3)以史为鉴,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赢得自己的美好未来?
4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
﹣﹣摘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
这时,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
但是,当朝鲜爆发战争、冷战变为热战时,在远东形成均势的希望破灭了。
﹣﹣摘编自《全球通史》
(1)写出与材料一中曾经是“坚定的盟友”,后又进行冷战的两个国家。
(2)为了对抗“昨日”的“盟友”,美国推行了援助西欧的什么计划?
为使“远东”形成“均势”,它又大力扶植了哪个国家?
(3)写出材料二中“当朝鲜爆发战争”,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4)“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美国至今仍用“冷战思维”在全球推行什么政策?
(5)国际斗争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46.(12分)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强弱直接影响外交成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
…庚子与辛丑之交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一战后)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
…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
“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世界通史》
材料三:
雅尔塔协定,中国再被出卖,罗斯福忘记了四年前他与丘吉尔宣布的“大西洋宪章”中的未得有关人民同意,不得改变领土的原则。
斯大林更不顾1919年对华宣言中的放弃帝俄在满洲及其他地方掠夺的利权与租借地的诺言,…中国虽为同盟国之一,命运依然由强国决定。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四:
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
﹣﹣1949年周恩来
材料五:
主题图片:
冷战后的中国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说的这个“转折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其中的哪项规定“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2)材料二中的“公约”指什么?
该“公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中国虽为同盟国之一,命运依然由强国决定”,这体现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现象?
(4)据材料四分析,新中国的外交秉持了怎样的方针?
(5)材料五反映了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你认为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6)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处理未来的国际关系(至少两个角度)?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42小题,满分84分,每小题2分)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详解】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题干中的“浪花”主要是指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故选:
B。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
2.【分析】本题以“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
”为依托,考查新经济政策。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
”材料中的“实验”是指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
3.【分析】本题以“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为切入点,考查了1936年苏联新宪法。
【详解】苏联社会主义建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制定。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故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故选:
A。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的影响。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据“威尔逊主义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安抚德国,克里孟梭的成分太少,不足以威慑德国;威尔逊的成分足以招人轻视,克列孟梭的成分又足以激发仇恨”可知,这反映了《凡尔赛条约》存在不安定的因素。
《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
《凡尔赛和约》签订的结果预示着无论是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至于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个不安定的因素。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史实。
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详解】罗斯福的新政主要特点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D项最能够反映新政的实质。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6.【分析】主要考查慕尼黑阴谋.
【详解】依据图片中“苏台德”“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列强的分割等信息可知图二形象地反映了慕尼黑会议,慕尼黑会议要求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这个被称为“慕尼黑阴谋”的事件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故选:
C。
【直击中考】详解本题要熟记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的有关内容,理解漫画所揭示的内容.
7.【分析】本题考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详解】二战中,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敌人。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背景.
8.【分析】本题以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为依托,考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
此次会战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
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最新 部编人教版 历史 中考 模拟 检测 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