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54826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3.48KB
教师职业道德答案.docx
《教师职业道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答案
1、谈谈你对有偿家教的看法。
第一,有偿家教他是一个新的事物,他区别与我们平时的上学教育,对于家长来说,给自己的孩子请个家教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掌握知道文化。
所以在这点上我支持;第二,当今的市场经济大形势下,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有偿家教便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家教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
我认为也是无可厚非的;第三,为他人提供家教,我觉得应该摆正心态,不要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在家教过程中认真对待,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同时也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能力。
作为一个商业的行为。
他不可避免是的以有偿来计算的,所以对于这个新事物我们社会要加强监督,政府要规范他们的定价;第四,从家长的角度上来看,家长更多要考虑到孩子的态度。
所谓家教,我觉得主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我觉得比提高成绩更重要。
一个懂事的孩子可能会更自觉地投入学习,而且给家长省下了精力和金钱,家长不应该盲目地为子女找家教,不要在学校减负的同时,在家给孩子加负,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真的需要家教,家长也要精心选择素质高的教师;第五,我并不反对有偿家教的存在,但是有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制定教学任务目标责任制,防止教师课堂上少讲,课后挣黑钱。
2、据调查93.1%的教师表示“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
”你觉得教师压力体现在哪些地方?
谈谈缓解自身压力的策略。
当前对于教师角色提出三个方面的转变: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
(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对教师新的教育价值及教育观念的灌输是构成新时期下教师压力重要因素。
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谈谈对教师产生具体的压力问题。
(1)教育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2)教师角色转变的“压力”(3)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4)传统文化观念带来“压力”鉴于种种压力,我主要采用以下减压方法。
首先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提供自我支持,积极应对课程改革。
其次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课改带来的压力。
3、有人说: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说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
这应该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怎样理解这句话?
下面谈谈个人浅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
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
就短期说,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
就长期说,教的学生部分成为优秀人才,多数成为合格公民,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
有人把“教好”理解为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都考上重点名牌,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片面认识,犯了思想上绝对化的错误。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好”是一个过程。
一方面,昨天没有“教好”,不等于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能“教好”。
另一方面,昨天有进步,还没达到“好”的标准;今天有进步,还是没达到“好”的标准;但坚持下去,不断进步,就能达到“好”的标准。
这个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既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老师不断提高的过程。
4、你觉得尊重学生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1)尊重心灵: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抱负和志向;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6)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
(2)尊重全体:
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不尊敬老师的学生。
(3)保护自尊:
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
(4)平等对待:
平等对待智力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男生和女生;平等对待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平等对待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平等对待与自己亲疏不同的学生。
(5)平等机会:
给所有学生提供担任班干部的机会;在公布成绩时平等;在进行各种选拔时平等;在安排座位、上课提问时平等;在评价学生时平等;在处理学生中发生的矛盾冲突时平等。
5、举例说明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转变。
我认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有如下转变:
一、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我们知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
要落实新课标,教师必须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符合知识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育观念的创新是突破口和大前提,为此,在实践中要做到:
1、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分析新教材,把握新教材,实现教学从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课堂上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2、教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处理教材,大胆地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则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
而语文新教材删繁除难,给学生创造了信息加工和自由探索的空间,我们创造机会,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
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应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
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并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
根据这种指导思想,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
老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这些亮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在方法上的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和智慧。
同时教师要尽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指导学生开展好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2、淡化学习结果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指导。
实践证明,谁要是违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谁就会得不偿失。
追求短期效应,只会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感情。
所以教师不能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评价。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虽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接受间接知识为主,但如果教师不注意创设情境,学生没有亲身体验的感觉,没有想象,没有意识,也是理解不了教师所教的内容,更别谈掌握、运用了。
三、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转变评价观念,实行多元评价在衡量学生上,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学生智力的高低,成绩的好坏,按照一种智力类型去要求一群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在评价学生的品质上,往往以“听话”、“老实厚道”为好学生的标准。
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就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重视采用开放式、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教师要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过分注重分数的做法,要将考试与其它评价方式有机结合,改变过分注重等级、注重量化的做法。
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方法,并对考试进行不同的处理,减轻学生的压力。
而且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等能力进行公正合理地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找学生的弱点和不足,而应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得以展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赏识的眼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校轻松愉快地学习。
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心情轻松、愉快,平等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呢?
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要关心学生关心学生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关心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孩子们都很单纯,经常是老师的一个小动作或一句无意的话会给孩子造成伤害或给他们带来温暖。
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手臂摔破了皮,我发现后很心疼,就摸了摸他的伤口,让他下次要注意些。
后来他们语文老师告诉我他在作文里写到这件事情觉得非常感动,认为我对他非常的好,也很感谢我。
而我都不太记得这件事了。
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我们花一点心思去关心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从而也会很喜欢你了。
二、要尊重学生很多人认为应该“尊师重道”,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学生被老师批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学生虽小但他们也是一个个体,有自己的主见,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尊重。
因此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尊重后进生是老师必须要做到的。
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真心的尊重老师。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感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平等地位,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老师的教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信任学生一个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能增加学生自己的自信心。
我曾经有个学生由于一时疏忽忘记写作业了,当他告诉我时我说:
“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请尽快补好交给我就行。
”他很快就补交给我了,而且从那以后,他后来再也没不交作业,还当上了课代表。
直到两年后他妈妈和我谈起这件事我才知道就因为当时我对他的信任,让他认为他不能辜负了我的信任,而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次的作业,并且养成了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而且他也非常信任我,非常愿意听我的话,上我的课。
因为这样他才取得后来的好成绩。
可见信任是和谐的桥梁,连接着老师和学生的心灵。
四、要真诚对待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能分辨出老师的真诚度。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我们就要从言行两方面做起。
1.真诚地与学生沟通。
沟通是最快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方法。
在班上我提倡民主,广开言路。
在课堂上,一旦学生找出我的错误,比如偶尔多音字读错了,偶尔奥数题算错了,只要学生指出我一定虚心接受。
课后我也会找个别学生谈心,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当然,民主并不代表盲从。
因为他们毕竟还小,有的事情还看得不清楚。
因此,若他们批评的对,我主动认错并改正;若批评的不合理,我则给予适当的解释,得到他们的认可,让学生口服心服。
事实表明真诚民主的沟通利于加强师生感情,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2.真诚地与学生交往。
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要老师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以实际行动对待学生。
记得有一个学生当时很差,纪律,习惯,成绩都不理想,但是他特别爱画军舰类的画。
在一次上课时我发现他在画画,我很认真地表扬了他画的很好,课后还让他对自己的画进行加工,画好后我把他的画贴在了后面的黑板报上。
当我当天没批评他还提出让他修改一下,我将在全班展示他的画时他眼里从疑惑到感动到内疚。
从那以后他改了很多,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可见真诚地与学生交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心的对他好,他也一定会回报你的。
五、宽松的教育环境创造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使许多教师不得不增加作业,并通过体罚,辱骂等手段希望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其实这样使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工具,抹杀了他们的个性与爱好,甚至导致学生和老师、家长唱反调。
反而事与愿违。
宽松的教育环境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
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爱上这门功课爱上老师,以此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7、谈谈你在学生评价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1)行为表现观察。
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观察,能正确地判断学生的素质基础和发展状况。
要在学业评价中注重发挥行为表现观察这一评价手段的作用。
行为表现观察最有利于实现多主体评价,行为表现观察与成长记录是一个评价过程的两个侧面。
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观察就是成长记录。
要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的习惯。
任何行为都是知、行、意的结合,行为表现观察还有利于评价学业发展的三维目标。
行为表现观察离不开教学过程,能使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很好地实现评价促进发展的目的。
“素质评价手册”应成为行为表现观察的主要工具,与其相对应的就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2)考试与测验。
不可否认,考试与测验仍然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评价工具。
但是考试与测验的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要设计开放题、综合题、应用题等,还可设计带有自评性质的试题(如给出试题元素,让学生自行命题;允许学生指定一题“延时解答”,即不立即解答,待准备充分后再解答)。
(3)学科技能测试。
选择本学期学生应掌握的学科技能,编制技能测试卡(包括测试材料、评分等标准),学生随机选卡,由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打分或定等级。
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技能情况。
(4)学科综合任务评价。
指定3~4项学科综合活动主题,分别给出活动要求,由学生自行选择。
学生单独完成或合作完成。
要求学生记录活动的目的,设计方案,寻找合作者,记录活动过程,写出成果交流报告。
写出自己体会,同伴评语,家长评语,教师评语。
可考查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收集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与人合作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情况。
8、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处理家长与教师关系的。
一、与家长的交流要讲究艺术。
1.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
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
记得有一个孩子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妈妈说了你太严肃了,每次妈妈来你总是皱着眉头说我的表现,妈妈希望你多一点笑容。
是啊,有时面对十分调皮的孩子我的情绪就非常激动,面对家长就好像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把孩子的表现一骨碌的倾吐出来。
我想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先表扬孩子的优点,比如他是一个关心集体的人,能主动帮老师打扫卫生,如果学习也能这样的主动就会更好的”。
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较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他缺点。
2.报忧也报喜。
有些家长一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就连忙问是不是在学校表现不好。
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是教师平时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
我觉得我们平时应该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谈孩子在校学习,游戏和吃饭等方面的进步表现,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在关心自己的孩子。
二、我们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
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
而孩子在学校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
这时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正确公正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
特别是对于中等及后进生的家长。
三、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是融洽教师与家长关系灵丹妙药。
当我们成为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孩子们就会帮我们回家宣传,家长就会很快认可我们。
这对于我们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来说是如鱼得水,一副灵丹妙药啊。
我想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
其实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体现是一个教师的人品和涵养,更代表着一所学校在外的形象。
所以为了滨小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富有魅力吧!
9、有人说:
“教是为了不教。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必须树立生活本源观,同时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首先,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
教师要努力把微笑带进课程,把表扬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活跃好动,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神态,激发学生的新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
第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就不应该要求整齐划一,教育颂扬人性,也就是颂扬人性,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切不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实践表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人才”。
第三,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
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材、成功,这是教育的真谛。
孩子们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教学双方都要付出心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局限的学生需要我们去关心呵护、去尊重、引导,而不是“拔苗助长”,“越俎代庖”。
学生发展中会有“真实的残缺”胜过“虚假的完美”。
因为真实的残缺是也个人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认知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所以,关注、呵护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会收获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10、举例说明“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意识地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一些道理。
而且,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一种影响,一种教育。
许多学生在日常行为方式、习惯上都多多少少保持着某些教师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
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模仿性强,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和依恋感。
加上教师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使得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很明显的影响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下面一些情况:
讲台上的粉笔头,教室地面上的纸屑,走廊、楼梯上的杂物,大多数学生都熟视无睹,老师不说捡,他们也许一辈子也看不见,也不会捡。
不是他们看不见,即使看见了,都认为和自己没关系,没有这个习惯去捡。
为此,我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结果仍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说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见垃圾就捡的好习惯呢?
我冥思苦想,终于眼前一亮,俗话说:
“身教重于言教。
”让学生去捡不如我捡。
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学生。
我在寻找着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便发现两名学生围着卫生委员在争论着什么。
经过询问,我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卫生委员在课间检查地面的时候,发现了在两张桌子之间有片纸屑,可是那前后两名学生都不承认是自己掉的。
我见此情景,二话没说,分开他们,弯下腰捡起了那张纸,扔进了垃圾袋里。
当时,教室里静极了。
我发现学生们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有的充满了疑惑,有的充满了惊讶,而更多的是充满了信任。
从此以后,我又有意识地在学生面前去捡讲台上的粉笔头,学生们纷纷效仿;我主动地去捡走廊、楼梯上的杂物,学生们纷纷效仿;我主动地去捡教室地面上的纸屑,掉在地上的学习用品,学生也纷纷效仿。
经过这样的潜移默化,学生们再也不用我去捡了。
有一个学生风趣地说:
“老师,您光荣下岗了!
”师生顿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这件事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做到正人需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接受你,喜欢你,效仿你,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思考题
专题一理解观课议课
1、你理解“观课”与“听课”、“议课”与“评课”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1)“观课”与“听课”的不同:
我是一名参加工作近5年的年轻教师,也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批新血液。
在教学中我充分实践、体验到了听课与观课的不同。
①位置不同:
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听课时听课教师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
②对象不同:
听课时,听课教师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看学生的表现也是为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观课时,观课教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
③核心不同:
观课时,学生的活动和状态是观课的核心。
把观课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把重心从关注教学活动转移到关注学习状态,从关注教育过程转移到关注课堂情景。
听课时,观看主角老师的表演是核心,其次观看配角学生与主角教师的配合程度。
④内容不同。
观课与听课比较,虽然听课也涵盖了观察,但“听”主要指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在听课时,听课教师往往观察教师的言行,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炼,多媒体使用是否恰当,学生发言是否积极,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等。
在观课时,强调观课教师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景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
⑤任务不同:
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观课要求观课教师与作课教师必须提前沟通,作课教师希望观课教师观察他某方面的问题,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明确观课的目标后,观课教师要围绕观课目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有关信息,使自己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观课的过程中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议课效益;观课教师在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
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作课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
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前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
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
⑥目的不同:
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全是观看教师的表演。
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听完之后最重要的是倾听、学习、接受听课者对其提出的意见、建议或批评。
(2)“议课”与“评课”的不同:
①目的不同:
“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旨在甄别、鉴定;“议”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采取行动改变其中的相应环节,旨在诊断、发展。
②角色定位不同:
“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执教教师只能坐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没有说话和辩解的机会,不管“评”的怎样,只有无条件接受,稍一“辩护”就被扣上不虚心接受批评的“帽子”;“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地位是平等的,改变了执教者“被帮助者”的“被评”地位,有了辩护权,可以为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解释。
专家、同事们不再当作“局外人”去挑毛病,超越了“谁说了算”的争论,而是敞开心扉,围绕课堂教学思考问题想办法,平等对话找出路。
③取向不同:
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评课取向,执教者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职业 道德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