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 文档编号:3542385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11
- 大小:129.05KB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管理文件
XXXX-WI-01-2015(A)
作业指导书
版本:
A/0版
受控状态:
分发号:
2015-04-01发布2015-04-01实施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发布
编制人
文件编写小组
审核人
批准人
发布时间
2015年04月01日
执行时间
2015年04月01日
文件编号
XXXX-WI-01-2015(A)
版本/修改
A/0次修改
分发范围
发放部门
分发号
发放部门
分发号
总经理
01
管理者代表
02
办公室
03
经营部
04
工程部
05
安全部
06
项目部
07
第一章总则
1、施工过程中使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新型施工机械及采用新的检测、试验手段,必须经过试验和技术鉴定,并制定可行的技术措施,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标准补充条文,报公司审批试行。
2、桩基工程、大型土石方、深基坑支护、大体积砼、大跨度、转换层、预应力工程、大型钢结构制安、玻璃幕墙、冬期施工、外脚手架工程及超高顶架搭设、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工程(耐火隔热、保温、特种混凝土、防腐蚀)、特殊工序(地下防水、焊接)等特殊部位、结构、工序的施工,必须制订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报公司审批后方可施工。
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颁布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以及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认真执行公司有关的施工管理规定。
4、《作业指导书》内容与国家、行业及地方的现行标准、规范有抵触或不符之处,应按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5、施工应按施工阶段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图纸须经会审后方可投入施工。
如发现设计图纸与国家、行业及省市现行设计、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有抵触之处,应由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等)向设计单位、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反映解决,在未有明确意见前不得施工。
6、施工项目应建立健全技术责任、技术复核、合理化建议管理等制度,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审工作,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
7、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将具体的施工准备、工艺标准、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尤其是一些重要部位和关键工艺的施工,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交底,并制订、实施相应的跟踪检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8、操作人员必须领会设计图纸要求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自觉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按现行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施工现场应认真做好工程项目质量记录填写、保管和技术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使之与工程开工、施工过程、工程竣工同步。
11、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及时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长,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工艺水平。
第二章作业指导书
1、排水与降水
一、施工准备
1、挖土方前,应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反映的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制定排水或降水方案,并根据方案配置施工机具。
2、基坑(槽)排出的地下水应经过沉淀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后方能排入市政下水道或河沟。
二、操作工艺
1、大型土方施工,应在基坑顶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或截水沟,其截面宜为300~400m(宽)×400mm(深),纵向坡度宜为0.5%。
临时排水沟或截水沟的设置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2、在地下水位较低和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基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集水井,采用明沟排水的方法,必要时可在中间加设小支沟与边沟连通。
排水沟的截面宜为300~400m(宽)×400mm(深),纵向坡度宜为0.5%。
集水井的截面宜为600mm(长)×600mm(宽)×1000mm(深),@20~30m设一个。
基坑底地下水由排水沟流入集水井,然后用高扬程潜水泵排走。
3、当地下水较大而土质属细砂、粉砂土时,基坑挖土容易产生流砂现象,需用围蔽截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方法。
4、围蔽截水的施工方法可以选择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地下连续墙、定喷桩幕墙、旋喷桩、深层搅拌桩等,其可根据施工地形、水文地质资料和施工方法等确定,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
5、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应根据挖土的深度和规模,选择钻孔集水井降水或轻型井点降水,其井点的布置数量和形式,要根据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涌水量计算确定,并相应配套抽水设备。
三、施工注意事项
1、抽水设备的电器部分必须做好防止漏电的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开关三项要求。
施工现场电线应架空拉设,用三相五线制。
2、在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坑底500mm以下,防止地下水扰动基底土。
3、在降水过程过程中,应防止相邻及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建设单位协商,对原建筑物地基采取回灌技术等防护措施。
2、基坑(槽)开挖与围护
一、施工准备
材料
钢筋混凝土原材料。
围护材料、各种钢、木板枋材。
作业条件
⑴建筑物位置的标准轴线桩、水平桩及灰线尺寸,已经过复核。
⑵在基坑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根据地质资料和地下水位对基坑开挖的影响,确定基坑开挖的围护方案,以保证基坑作业顺利进行。
⑶决定挖土方案,包括开挖方法、挖土顺序、堆土弃土位置、运土方法及路线等。
⑷障碍物和地下管道已进行处理或迁移。
⑸排水或降水的设施准备就绪。
二、工艺流程
放线→分层开挖→修边(坡)→基(槽)底整平→基(槽)底预留土层→基(槽)底找平.
三、操作工艺
1、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挖方深度不超过下列规定时,可以考虑不放坡和不加支撑。
密实、中等密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1.0m;
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1.25m;
硬塑、可塑的粘土——1.5m;
坚硬的粘土——2m。
2、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土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其边坡坡度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超过5m深度的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其边坡坡度应根据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计算确定。
3、当基坑(槽)必须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时间长短、施工季节和当地气象条件、施工方法与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一般上述条件均有利于施工的,可采用断续垂直支撑、断续水平支撑和连续垂直支撑、连续水平支撑等方法,可参考表2-3。
当深度较大和土质复杂时,必须选择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一般应由相应资质的一级设计单位负责设计。
按省建委有关文件,也可由公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认真周密的设计并制定方案,但须经公司总工程师审定后方能实施。
深度在5m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大坡度表2-2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动载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
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
1∶0.50
1∶0.67
1∶0.75
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
老黄土
1∶0.10
1∶0.25
1∶0.33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1∶1.00
——
——
注:
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
动载指机械挖土或汽车运输作业等。
基坑(槽)加固支撑选用表表2-3
土的情况
基槽开挖深度(m)
支撑形式
天然湿度的粘土类,地下水很少。
3以内
断续支撑
天然湿度的粘土类,地下水很少
3~5
连续支撑
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
——
连续支撑
松散和湿度较高的土,地下水很多且有液化现象
——
如未用降低水位措施则用板桩加支撑
注:
本表适用于贫雨地区或少雨季节施工。
5、采用钢(木)板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或灌注桩作坑壁支撑时,其构造或是否加设锚杆应按设计方案的规定。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有变形、沉降等现象,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以及通知设计人员。
在雨期更应加强检查。
6、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用坑壁支撑时,其施工和验收要求应按设计图和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7、基坑(槽)底部开挖宽度应根据基础或防水处理施工工艺决定。
混凝土基础或垫层需支模者,每边增加工作面0.3m;需用防水涂料(卷材)或防水砂浆做垂直防水(潮)层时,增加工作面1~1.2m。
8、管沟底部开挖宽度(有支撑者为撑板间的净宽),除管道
结构宽度外,每侧增加工作面宽度,可参照表2-4采用。
管沟底部每侧工作面宽度表2-4
管道结构宽度(mm)
每侧工作面宽度(mm)
非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或砖沟
200~500
400
300
600~1000
500
400
1100~1500
600
600
1600~2500
800
800
注:
1、管道结构宽度:
无管座按管身外皮计;有管座按管座外皮计;砖砌或混凝土按管沟外皮计。
2、沟底需增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可适当增加。
9、在原有建(构)筑物邻近挖土,如深度超过原建(构)筑物基础底标高,其挖土坑(槽)边与原基础边缘的距离必须大于高差的1~2倍(土质好时可取低限),并对边坡采取保护措施;如对旧有建(构)筑物基底有影响时,必须提请有关部门有建(构)筑物基础变形、沉陷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10、基坑(槽)和管沟的土方完成后应排干积水和清底,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11、基坑(槽)和管沟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对于个别超挖处,应使用石粉、碎石填补,并应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在天然地基或重要部位超挖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同意的补填方法(若采用低强度等级素混凝土等)去填补,并办好签证手续。
12、采用天然地基的基础,挖至基坑(槽)底时,应会同甲方、质量监督站和设计人进行验槽。
如缺乏地质资料或土质复杂的情况,必须进行钎探。
钎探布置设计未规定时,可按表2-5执行。
钎探可采用人力或机械进行。
钢钎可选用φ22~25mm圆钢制成,长1.8~1.3m,钎尖呈60°锥状,用锤重3.6~4.5kg,落锤高度500~700mm,将钢钎垂上打入土中,每打入300mm记录一次锤击数,最后将钎探记录和结果分析对照天然地基情况而作出鉴定,如设计人提出也可使用轻便触探器进行试验。
钎探后的孔要填灌中砂至密实状态。
钎探排列表表2-5
槽宽(mm)
排列方式及图示
间距(m)
深度(m)
小于800
中心一排
1.5
1.5
800~2000
两排错开
1.5
1.5
大于2000
梅花型
1.5
2.0
柱基
梅花型
1.5~2.0
1.5并不短于短边
13、挖方的弃土或放土,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与排水,当土质良好时,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堆放,且高度不宜超过1.5m。
在软土地区,不得在挖方上侧放土。
14、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规定施工。
15、土方工程一般不宜在雨天进行。
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
应逐段、逐片地完成,并应切实制订雨季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16、土方边坡的加固(包括填方、排水沟和截水沟等边坡),应按土质、地下水位情况,并结合施工周期和季节制定保护方案。
17、为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机械挖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200~300mm左右,以后用人工挖平清底;如人工挖土后不能立即修筑基础或铺设管道时,也应保留150mm厚的土层暂时不挖。
所有预留厚度应在基础施工前用人工挖除。
四、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基坑、基槽和管沟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土方工程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6。
土方工程允许偏差项目表2-6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
方法
桩基基坑
基槽管沟
挖方场地平整
排水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施工
机械
施工
标高
0~-50
±50
±100
0~-50
0~-50
用水准仪检查
长度宽度
>0
>0
>0
0~+100
/
用经纬仪、线和尺量检查
边坡偏徒
不应
不应
不应
不应
/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表面平整
/
/
/
/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在(路)面的基层。
五、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基坑开挖,在有水平标准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标桩间的距离≤3m,以防基底超挖。
⑵在软土地层开挖桩基承台基坑时,应按工程桩施工顺序流水作业,以保证桩身强度达到70%以上时才开挖基坑。
挖方要对称进行,高差不应超过0.8m,防止软土滑陷而发生桩身位移。
⑶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必须有措施、有方案。
地质资料反映有细砂粉土、中粗砂层的工程项目,必须有截水、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的措施。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⑵土方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普查,清除安全隐患。
对邻近设施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产品保护
⑴对定位桩、水准点等应注意保护好,挖运土时不得碰撞。
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可靠性。
⑵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应有措施,避免塌陷。
⑶挖土需要的支护结构,在基础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任意损坏或拆除。
3、地下室防水工程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低至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300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2、基坑周围应设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3、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排除,严禁带水或带泥浆进行防水工程施工。
4、施工前,按工艺标准及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期间各工种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施工完成后,注意产品保护,不应损坏。
5、防水工程所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工艺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资料,必要时应予复验。
施工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不得任意改变。
6、对有电器设备的地下工程,在防水层施工时应将电源临时切断,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对施工照明用电应将电压降至36V以下,使用电动工具应采取安全措施。
4、防水混凝土结构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水泥:
标号不宜低于425号,品种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
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外加剂,以降低泄水率。
如遇有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
⑵砂、石:
技术指标除应符合(JGJ52—92)和(JGJ53—92)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且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得大于1.5%。
⑶掺合料:
粉煤灰品质在Ⅱ级以上,掺量经试验确定。
⑷外加剂: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减水剂、加气剂、防水剂及膨胀剂等。
⑸水:
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作业条件
⑴完成钢筋、管道预埋件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墙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止水的方法:
穿墙螺栓(外加PVC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
第二预留管道、预埋件穿过混凝土时,采取螺栓加堵头(见图4—1、图4—2)。
⑵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
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结构内部设置的钢筋及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⑶选定配合比时,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设计等级应提高0.2MPa,其他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2)含砂率为35%~40%;灰砂比宜为1:
2~1:
2.5;
3)水灰比不宜大于0.6;
4)塌落度不大于50mm,若掺用外加剂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不受此限。
5)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其含气量应控制在3%~5%。
二、操作工艺
1、混凝土搅拌
必须严格按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投料,按石子、水泥、砂顺序装入上料斗内,先干拌0.5~1min再加水,加水后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塌落度控制在30~50mm之间,一般为30mm左右。
散装水泥、砂、石务必每车过称。
雨季施工期间对砂、石每天测定含水率,以便调整用水量。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料后,应及时运至浇灌地点。
当有离析泌水产生时,应在入模前进行二次搅拌。
在高气温环境下,要特别掌握运输造成塌落度损失。
为此,可在搅拌时预先增加估计损失量,也可以采用缓凝型减水剂调节。
3、混凝土浇灌
⑴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超高时应用串筒、溜槽下落等办法降低自由倾落高度,或在柱模中部开“生口”板,以降低自由倾落高度。
⑵防水混凝土施工,应采用机械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泡排出为度,插点间距应不大于50cm,严防漏振,欠振或过振。
钢筋过密结构断面较小的部位,或大体积混凝土,严格按分层浇灌、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的原则连续进行,在下面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就应接着浇灌上一层。
⑶在浇灌地点按有关规定制作抗压、抗渗混凝土试块。
4、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
⑴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底板、顶板宜少留施工缝。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或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墙交接处,其位置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200mm处的墙体上。
如墙体留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后浇缝处,并应在接缝部位埋设橡胶或钢板止水片。
⑵墙体水平施工缝接缝形式见图4—3。
墙厚在300mm以上时,可选用各种形式水平缝,当墙厚小于300mm时,可采用高低缝或平直缝加止水片。
迎水面在低缝处,即外墙面做成低台阶。
止水片设计无要求时在平缝中间埋厚3~4mm、宽400mm的钢板,钢板搭接处用电弧焊连接封闭。
⑶施工缝新旧混凝土接搓处,继续浇灌前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和杂物,使之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后保持湿润,铺一层20~25mm厚防水(1:
1)水泥砂浆,与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高砂率混凝土,然后才能浇灌防水混凝土。
5、养护
常温下混凝土浇灌完后4~6h(小时)内必须覆盖并浇水养护,3d(天)内每天浇水4~6次,3d(天)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天)。
墙体浇灌3d后将侧模松开,宜在侧模与混凝土表面缝隙中浇水,以保持湿润。
6、冬期施工
广州地区的冬天施工,大都在零上温度,只有极短时间会接近零度,故养护和保温工作可结合进行,一般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草袋,上铺塑料薄膜保持湿度,再辅以干草袋保温。
养护中须随时掌握湿度的变化情况。
拆模时结构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15℃。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定。
⑵防水混凝土必须密实,其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抗渗要求一般大于0.6MPa(S6)。
⑶施工缝、变形缝、止水片(带)、穿墙管件、支模铁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严禁有渗漏。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外观检查表面应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的位置、标高正确。
3、允许偏差。
防水混凝土的允许偏差见表4—1。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蜂窝、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捣不当、脱模早,模板干燥、模板缝隙偏大漏浆所致。
⑵造成孔洞的原因是漏振。
当管道密集、预埋件和钢筋过密处浇灌混凝土有困难时,应采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灌。
大管径套管或面积大的预埋钢板应设浇灌振捣孔,以便于浇灌、振捣、排气。
⑶渗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缝接槎未处理好或施工中漏振、随意加水、水灰比不准等操作原因造成。
应严格控制加水量,按工艺标准要求振捣密实,并认真处理好施工缝。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钢质大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增设导电措施,并与地线相接,防止机电设备漏电伤人。
⑵板与梁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GB50204─2015)第2.4.1条表2.4.1规定。
3、产品保护
⑴保护钢筋、模板的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避免模板变位。
⑵在拆模板或吊运其他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及损坏止水带。
⑶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
电线盒及预埋件的位置,防止振捣时预埋件位移。
5、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刚性做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水泥:
宜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如遇有侵蚀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⑵砂:
宜用中砂,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不得超过3%,不得含有垃圾、草根等有机杂物;粒径大于3mm的砂在使用前应筛除。
⑶外加剂:
宜采用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外,亦可掺入有机硅防水剂和水玻璃矾类防水促凝剂。
2、作业条件
⑴地下室预留孔洞及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⑵混凝土墙、地面,如有蜂窝及松散要剔除,后浇带、施工缝要凿毛,用水冲刷干净。
先涂素水泥浆(1:
1水泥浆掺10%107胶薄涂一层)一层2mm,然后用1:
3水泥砂浆找平或用1:
2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压实,表面有油污应用10%浓度的烧碱(氢氧化纳)溶液刷洗干净。
⑶混合砂砌筑的砖墙上抹防水层时,必须在砌砖时划缝,深度为8~10mm。
⑷预埋件、预埋管道露出基层时必须在其周围剔成20~30mm宽、50~60mm深的沟槽,用1:
2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压实。
⑸混凝土基层处理
1)、新建混凝土工程,宜做成粗糙面,拆模后立即用钢丝刷将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刷毛,并在抹面前浇水冲刷干净。
2)、旧混凝土工程补做防水层时,需用钻子、凿、钢丝刷将表面凿毛,清理干净后再冲水,刷洗干净。
3)、表面凹凸不平、蜂窝孔洞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4)、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按构造施工,要沿缝剔成“V”形斜坡槽;用水冲洗后,再用素灰打底、水泥砂浆压实抹干。
槽深一般在10mm左右,见图4-4。
5)砖砌体基层处理:
对于新砌体,应将其表面残留的砂浆等污物清除干净,并浇水冲洗。
对于旧砌体,要将其表面酥松表皮及砂浆等污物清理干净。
6)灰浆的配合比和拌制
1)、灰浆的配合比
灰膏:
水灰比为0.37~0.4,标准圆锥体体沉入深度为70mm。
水泥浆:
水灰比为0.55~0.60。
水泥砂浆:
灰砂比1:
1.5~2.5,水灰比为o.40~0.50左右,标准圆锥体沉入深度为75~80mm。
2)、灰浆的拌制
灰浆的拌制以机械搅拌为宜,亦可用人工搅拌。
拌合时要严格按照配合比加料,拌合要均匀一致,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
拌合好的灰浆,存放时间控制为:
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当气温为5~20℃时,不应超过60min;当气温为20~35℃时,不应超过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屋建筑 工程施工 作业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