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解剖学名词解释.docx
- 文档编号:3536297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3.20KB
腧穴解剖学名词解释.docx
《腧穴解剖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腧穴解剖学名词解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腧穴解剖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局部解剖学
2.眉弓
3.翼点
4.乳突
5.头皮
6.颅顶部的"危险区"
7.海绵窦
8.小脑幕
(一)名词解释
1.是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
2.位于眶上缘上方的弓状隆起,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3.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
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形的缝。
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4.位于耳垂后方,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
在乳突后部的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
乳突根治术时,应注意勿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5.覆盖于额顶枕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
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其中,浅部三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常将此三层合称“头皮”。
6.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内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
此间隙内有导静脉穿过,若发生感染,可经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故临床上常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7.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相互交通的小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8.是介于大脑枕叶与小脑上面之间由硬脑膜形成的一个呈水平位的拱形隔板,构成颅后窝的顶。
(一)名词解释
1.颈动脉结节
2.锁骨上大窝
3.神经点
4.颈静脉弓
5.胸骨上间隙
6.气管前间隙
7.咽后间隙
8.椎前间隙
(一)名词解释
1.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前方为颈总动脉,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暂时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2.位于锁骨中1/3上方。
在窝底可触及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3.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是临床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4.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借一横支相吻合,称为颈静脉弓。
5.颈深筋膜浅层在距胸骨柄上缘约3~4cm处,分为深、浅两层,向下分别附于胸骨柄前、后缘,两层之间为胸骨上间隙。
内有颈静脉弓、颈前静脉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6.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头臂干及左头臂静脉。
小儿还有胸腺上部。
7.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其延伸至咽侧壁外侧的部分为咽旁间隙。
8.位于脊柱颈部、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
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并向两侧至椎外侧区,经腋鞘扩散至腋窝。
脓肿溃破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一)名词解释
1.颈动脉鞘
2.颈袢
3.锁骨上三角
4.Virchow淋巴结
5.静脉角
6.甲状腺鞘
7.Sibson筋膜
(一)名词解释
1.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
2.也称舌下神经袢,由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构成舌下神经降支(实为第1颈神经纤维),称颈袢上根,与第2、3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构成的颈袢下根在环状软骨水平结合成颈袢,由袢发出分支支配舌骨下肌群。
3.又称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此三角位于锁骨上方,在体表明显凹陷,故又称锁骨上大窝,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和锁骨上缘中1/3围成,其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4.位于左颈根部左侧斜角肌处的淋巴结。
食管下部癌或胃癌转移时常可累及该淋巴结。
在临床体检时,常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和锁骨上缘的交角处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5.同侧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汇合处形成向两外上开放的角,称为静脉角,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
6.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而成,与甲状腺真被膜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囊鞘间隙。
7.胸膜顶上方自第7颈椎横突、第1肋颈和第1胸椎体连至胸膜顶的筋膜,称胸膜上膜,又称Sibson筋膜。
(一)名词解释
l.胸骨角
2.胸膜腔
3.肺根
4.肋膈隐窝
5.乳房悬韧带
(一)名词解释
1.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向前突的角,平对第4胸椎下缘,两侧接第二肋软骨,是记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
2.胸膜腔是脏、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延续共同围成左、右各一的密闭腔隙。
3.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各结构的总称,外包以胸膜。
4.位于肋胸膜下缘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环形,是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5.乳腺腺叶间结缔组织中,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一端连于浅筋膜深层的纤维束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r韧带。
(一)名词解释
1.纵隔
2心包横窦
3.心包斜窦
4.心包前下窦
5.心包腔
6.动脉韧带
7.动脉导管三角
一)名词解释
1.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器官、结构及其结缔组织的总称。
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呈矢状位,分隔左、右胸膜囊和肺。
2.心包横窦是心包腔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的部分。
其大小可容一指,是心血管手术阻断血流的部位。
3.位于左心房后面,左、右肺上、下静脉根部及下腔静脉的左侧与心包后壁间的间隙为心包斜窦。
4.心包前下窦是浆膜心包壁层前部与下部移行处的腔,位置较低,心包腔积液常积聚于此。
5.浆膜心包又分为衬于纤维心包内面的壁层以及覆于心表面的脏层,脏壁两层在大血管根部相续连,两层间的间隙即为心包腔。
6.连于主动脉弓下缘与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的分杈处稍左侧,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
7.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
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1.腹直肌鞘
2.弓状线
3.半月线
4.腹白线
5.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6.腹股沟韧带
7.腹股沟镰(联合腱)
8.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9.腹股沟管
10.腹股沟管深环
(一)名词解释
1.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的腱性结构,在腹直肌前面的称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在腹直肌后面的称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
2.在脐下4~5cm处,腹直肌鞘的后层缺如,其下缘形成一凹向下的弓状游离缘,称弓状线或半环线。
3.腹直肌鞘前、后两层在腹直肌外缘处融合,形成一半月形凸向外侧的弧形结构,称半月线。
4.腹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由两侧的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而成。
脐以上明显。
5.腹股沟韧带内侧端的一小部分纤维向下后方,并向外侧转折增厚形成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6.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在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向后卷曲返折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
7.腹内斜肌下缘纤维呈弓状越过精索的前面延为腱膜,在腹直肌外缘与腹横肌腱膜相融合,形成腹股沟镰(联合腱)。
8.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为腹前外侧壁的一个薄弱部位,疝囊经腹股沟三角突出者为腹股沟直疝。
9.腹股沟管是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筋膜裂隙。
长约4~5cm,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10.腹股沟管深环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突出形成的一个卵圆形孔。
1.胃床
2.十二指肠球
3.十二指肠空肠曲
4.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
5.膈下间隙
6.肝门(第一肝门)
7.肝蒂
8.胆囊三角(Calot三角)
9.肝胰壶腹(Vater壶腹)
10.胃脾韧带
(一)名词解释
1.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
2.十二指肠上部近侧段粘膜平坦无皱襞,钡餐X线下呈三角形阴影,称十二指肠球。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此部的前壁。
3.十二指肠空肠曲是十二指肠升部末端与空肠起始部形成一个向上的弯曲,位于第2腰椎的左侧,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处。
4.十二指肠悬韧带亦称十二指肠悬肌或Treitz韧带,位于十二指肠上襞右上方深部,由纤维组织和肌组织构成,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面向上连至膈右脚,有上提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手术时常用它来确认空肠的起始部。
5.膈下间隙是介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膈之间的腹膜腔,又称结肠上区,此隙被肝分为肝上、肝下间隙。
6.肝的脏面,有左、右两条纵沟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横沟,三条沟呈H形。
横沟称肝门或第一肝门,有肝管、肝固有动脉和肝门静脉的分支、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
7.肝蒂为出入肝门的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的总称,走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8.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三者组成。
胆囊动脉常于三角内起自肝固有动脉右支,因而胆囊手术中一般在胆囊三角内寻找结扎胆囊动脉。
9.肝胰壶腹(Vater壶腹)为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后略膨大部,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
10.胃脾韧带是由胃底连于脾门的双层腹膜结构,内含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参与网膜囊左界的组成。
1.左肠系膜窦
2.右肠系膜窦
3.回盲部
4.回盲瓣
5.McBurney点
6.Lanz点
7.腹膜后隙
8.肾角(脊肋角)
9.肾门
10.肾窦
11.肾段
(一)名词解释
1.由内侧界为小肠系膜根,外界为降结肠,上为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1/3部,下为乙状结肠及其系膜,后界为腹后壁所围成向下开放的斜方形间隙,称为左肠系膜窦。
2.由内侧界为小肠系膜根,外界为升结肠,上界为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2/3部,后界为腹后壁所围成的约呈三角形的间隙,称右肠系膜窦。
3.临床上通常将回肠末段、盲肠及阑尾统称为回盲部。
4.回肠末端连通盲肠,开口处的粘膜形成上、下两个半月形皱襞,称为回盲瓣,有防止肠内容物由盲肠逆流入回肠的作用。
5.阑尾根部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称McBurney点。
阑尾炎时该处常有明显压痛。
6.阑尾根部体表投影也可在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界处,称Lanz点。
阑尾炎时该处常有明显压痛。
7.腹后壁的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为腹膜后间隙,上起膈,下至骶骨岬,两侧向外连于腹膜下筋膜。
8.肾角(脊肋角)为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位于第12肋下缘与竖脊肌外缘的交角处。
肾病变时,此处常有压痛或叩击痛。
9.肾内缘中部凹陷处称肾门,有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10.由肾门深入肾实质所围成的腔隙称肾窦,内有肾静脉及其属支、肾动脉及其分支、肾盂、肾大盏、肾小盏、结缔组织、神经、淋巴等。
11.每一肾段动脉分布的肾实质区域,称为肾段,肾段有5个。
肾段的划分,为肾局限性病变的定位及肾段或肾部分切除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盆膈
2.界线
3.盆膈裂孔
4.子宫附件
5.子宫峡
6.阴道穹
(一)名词解释
1.由盆膈上、下筋膜及其之间的肛提肌,尾骨肌所构成,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具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
并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其后部有肛管通过。
2.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及耻骨联合上缘共同连成的环行线。
3.两侧肛提肌的前内侧之间留有一个三角形的裂隙,称盆膈裂孔,位于直肠和耻骨联合之间,从下方封闭尿生殖膈,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4.卵巢和输卵管合称为子宫附件。
5.子宫体与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之间较为狭细的部分称子宫峡。
6.阴道上部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形成的环形腔隙,称阴道穹。
阴道穹后部较深,与子宫直肠陷凹相邻,腹膜腔内有积液时,可经此部进行穿刺或引流。
(一)名词解释
1.会阴
2.尿生殖膈
3.肛直肠环
4.会阴中心腱
5.会阴浅隙
6.会阴深隙
7.后尿道
8.前尿道
9.睾丸鞘膜腔
(一)名词解释
1.广义的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狭义的会阴即产科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狭小区域的软组织。
2.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之间的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所构成,有封闭盆膈裂孔、加固盆底的作用,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3.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的下部等,在肛管与直肠的移行处共同构成一个肌性环,称肛直肠环。
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4.位于外生殖器(男性为阴茎根,女性为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是会阴深部的腱性结构。
附着于会阴中心腱的肌肉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及肛提肌等,具有加固盆底、承托盆内脏器的作用。
5.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又称会阴浅袋。
此隙开放,其内除会阴肌浅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的分支及其伴行的静脉外,男性尚有阴茎脚、尿道球及其内的尿道;女性尚有尿道、阴道下部、阴蒂脚、前庭球以及前庭大腺。
6.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又称会阴深袋。
此隙封闭,其内除会阴肌深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的末支及其伴行的静脉外,男性尚有尿道膜部及尿道球腺;女性尚有尿道及阴道下部。
7.指男性尿道的膜部及前列腺部。
8.指男性尿道的海绵体部。
9.睾丸鞘膜壁层和脏层于睾丸后缘处返折,两层之间形成内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隙,又称鞘膜腔。
(一)名词解释
1.腰肋韧带
2.枕下三角
3.腰下三角
4.腰上三角
5.听诊三角
6.胸腰筋膜
7.Luschka关节
8.硬膜外隙
9.蛛网膜下隙
(一)名词解释
1.由胸腰筋膜中层连接在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脏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暴露肾脏。
2.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内有椎动脉和枕下神经通过。
3.位于腰区下部。
下界为髂嵴,外上界为腹外斜肌后缘,内上界为背阔肌前下缘,底为腹内斜肌。
为腹后壁的薄弱区,可形成腰疝。
4.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下方。
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
5.位于肩胛骨下角的内侧。
下界为背阔肌上缘,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底为第6肋间隙。
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6.是背部深筋膜的深层,在胸下部和腰部增厚,分三层,前层位于腰方肌前面,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后层覆盖于竖脊肌后面。
7.即钩椎关节,由第3~7颈椎的椎体上面侧缘明显向上突起的椎体钩和下位椎体的相应部位呈斜坡样的唇缘所组成。
椎体钩常出现骨质增生,可能压迫脊神经或椎血管。
8.是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其内填有脂肪、椎内静脉丛和淋巴管,并有脊神经根通过。
临床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脊神经根。
9.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腔内充满脑脊液,向上经枕骨大孔与颅内蛛网膜下腔相通,向下达第2骶椎高度。
此腔在第l腰椎至第2骶椎高度扩大为终池,池内有马尾。
1.腮腺咬肌区:
为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的区域,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
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内侧界深至咽旁,为腮腺深部邻接的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X一XII对脑神经等,浅为皮肤与浅筋膜。
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生构为腮腺,此外,还有咬肌以及面侧部的有关血管、神经、林巴结等。
2.腮腺床:
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3.面侧深区:
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深面,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即颞下窝的范围。
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前面;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
此区内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等。
4.翼静脉丛:
pteryoidvenousplexus位于翼内、外肌和颞肌之间,凡与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此丛的形成。
并收纳相应区域的静脉血,翼静脉丛汇合成上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
翼静脉丛经过面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故口、鼻、咽等部位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5.咬肌间隙:
masseterspace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狭隙。
咬肌的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咬肌间隙下部前邻下颌第三磨牙,后为腮腺。
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6.翼下颌间隙:
pterygomandibualspace是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的间隙。
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互交通。
此间隙前邻颊肌,后为腮腺,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
下牙槽神经阻滞,即将麻醉药物注射于此间隙内。
牙源性感染亦常累及此间隙。
7.舌下间隙:
sublingualspace位于下颌骨体的内侧。
上界为口腔底粘膜,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前外侧界为下颌舌骨线以上的下颌骨体内侧面的骨壁,后界为舌根。
舌下间隙内有舌下腺、下颌下腺的深部及下颌下腺的导管、下颌下神经节、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下血管等。
舌下间隙向后在下颌舌骨肌后缘处与下颌下间隙相交通,向后上通翼下颌间隙,向前与对侧舌下间隙相交通。
8.头皮:
指额顶枕区的浅部三层结构。
即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三者紧密结合不易分离,
称此三层合称为“头皮”。
9.帽状腱膜下间隙:
为一潜在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
此隙范围较大,向前可至眶上缘;向后达上项线;两侧达上颞线。
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头皮撕脱伤多自此层分离。
腱膜下隙出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
此隙内有导静脉穿过,导静脉可经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
此间隙若发生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内感染,故临床上常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10.颞区:
位于颅顶的两侧,上界为上颞线,下界为颧弓上缘,前界为额骨和额骨的结合部、后界为上颞线的后下段。
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
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和其浅面的颞筋膜足以保护脑膜和脑,故颞区为开颅术常采用的入颅部位。
1l海绵窦:
cavernoussinus为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的腔隙。
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方
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相互通连的充满血液的小腔隙,形似海绵而得名。
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血栓。
海绵窦的上壁向内侧与鞍膈相移行;下壁借薄的骨壁与蝶窦相隔;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内侧壁与垂体相邻,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
海绵窦可借眼静脉与面部的浅静脉相交通,借卵圆孔、破裂孔处的导血管与翼静脉丛相交通,还可借岩上、下窦与横窦和颈内静脉相交通。
1.锁骨上三角wpacbvisularriangle:
位于锁骨中1/3上方、在体表呈明显凹陷、又称锁骨上大窝。
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肌下腹和锁骨中1/3段上缘围成。
其浅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及封套筋膜:
深面为斜角肌下份及椎前筋膜,三角内有锁骨下静脉及其属支、锁骨下动脉第三段及其分支,臂从以及注入静脉角的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等。
于突底可触及锁骨下动脉的牌动,亦可触及臂从和第1助。
2.锁骨上间隙:
suprastermalspace颈深筋膜浅层在距胸骨柄上缘约3-4cm处,分为浅、深两层,向下分别附于胸骨柄前、后缘,两层之间即为胸骨上间隙。
内有颈静脉弓、颈前静脉
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3.椎前间隙:
prevertebralspace是位于脊柱颈部,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的窄隙,向两侧
可廷至椎外侧区,并经腋鞘通向腋窝。
颈椎结核脓肿多发生于此间隙,脓肿破溃后可经响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4.颈动脉鞘:
carwidsheath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膈;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
5.咽后间隙:
retropharyngealspace位于咽后壁的后方,是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的间隙,其外侧为颈动脉鞘,此间隙向两侧延伸至咽侧壁两侧的部分为咽旁间隙。
内有淋巴结及疏松结缔组织。
6、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space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头臂干及左头臂静脉,小儿还有胸腺上部。
此间隙感染、出血或有气肿时,可蔓延至上纵隔。
7.神经点:
Punctumnervosum颈丛的皮支集中,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颈深筋膜达皮下。
此颈丛皮支集中穿出的部位叫做神经点,临床上常选此部位做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
8.颏下三角:
Submentaltriangle是由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的三角区。
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和颈深筋膜的浅层;深面由两侧的下颌舌骨肌及其筋膜构成。
三角内除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外,尚有1-3颏下淋巴结。
9.下颔下三角:
Submandibulartriangle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颔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
该三角的顶(浅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三角的底(深面)为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
三角内有下颌下腺及其导管、面动脉及其分支(扁桃体动脉)、否神经、舌血管、舌下神经、下颌下神经节及下颌下淋巴结(4-6个)等。
10.颈动脉三角:
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三角的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深筋膜的浅层;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三角内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及颈深淋巴结等。
11.颈袢ansacervicalis由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
来自第l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先随舌下神经走行一段距离后,至颈动脉三角内离开此神经,沿颈动脉鞘表面下行,称为舌下神经降支,又称颈袢上根。
由第2、3颈神经前支发出的部分纤维结合后沿颈内静脉浅面(或深面)下行,构成颈祥下根。
上、下两根在颈动脉脉鞘表面(或内部)合成一祥状结构,叫做颈祥。
颈袢发支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
12.肌三角:
musculartriangle位于颈前正中线与胸锁乳突肌下部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后缘之间的三角区。
三角的浅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与皮神经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
三角内浅层有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深层有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在气管前筋膜的深部有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器官。
13.胸膜顶:
cupulaofpleura是覆盖肺尖的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上缘2-3cm。
14.胸膜上膜:
Suprapleuralmembrane又称Sibson筋膜,是从第7颈椎横突、第l肋颈和第1胸椎体连至胸膜顶的筋膜,对胸膜顶起悬吊、固定作用。
行肺萎缩手术时,须切断此筋膜,才能使肺尖塌陷。
15.胸导管弓:
Archofthoracicduct胸导管上段沿食管左侧上行,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于第7颈椎高度,颈动脉鞘与锁骨下动脉之间,行向前外,呈弓形弯曲,注入左静脉角。
服导管呈弓形弯曲的一段称为胸导管弓。
其前方为颈动脉勒:
后方有锁骨下动脉、椎动、静脉、甲状颈干、膈神经、胸膜顶、颈交感干等。
16.椎动脉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剖学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