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地理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Word版.docx
- 文档编号:3533596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527.84KB
学年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地理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地理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地理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地理百题知识竞赛试题Word版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地理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读“我国沿31°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
1.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D.天然气、石油
2.A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
A.林地B.草地C.耕地D.沙漠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
读下面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4~5题。
4.①②两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坡向D.降水量
5.②③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降水量C.光照D.坡向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
回答6~8题。
6.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貌B.气候、水文C.土壤、植被D.植被、自然带
7.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8.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放、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
据此完成9~10题:
9.这种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
10.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优势特色相同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回答11~13题:
1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是
A.37:
18:
45B.61:
23:
16C.16:
24:
60D.38:
24:
38
1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
据此回答14~15题。
1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A.南起江苏扬州的江都B.将长江流域的水调至黄河流域
C.利用京杭大运河自流输送D.输水线路跨五大水系
15.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①可以改变大范围的气候状况②可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③可以减少地表水的使用④可以缓解受水区的生态缺水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6.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自古以来黄土高原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
A.使土壤的肥力得以恢复B.增加了耕地面积
C.增加了粮食产量D.加重了水土流失
19.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
A.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高的特点B.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多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回答20~21题。
20.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21.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2~24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2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大力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4.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红色荒漠”(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回答25~26题:
2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2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回答27~29题。
27.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D.山前冲积扇
28.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环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C.面状分布D.网状分布
29.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图5),判断30~32题。
30.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3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A.拦沙蓄水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D.调节气候
3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B.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据此回答33~34题。
33.以下城市可能很快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A.大庆、克拉玛依B.阜新、抚顺C.郑州、长沙D.玉门、西安
34.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读右图(辽中南部分矿产分布示意图),完成35~36题。
35.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
36.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7.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
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B.南亚、南美洲、欧洲
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D.南亚、非洲、南美洲
38.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①热量充足②光照强烈③地形平坦,黑土肥沃④水源充足⑤耕种历史悠久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
右图(图3)是我国西北地区湖泊数量和湖水总面积季节变化图。
读图回答39~40题。
39.导致该地区湖泊数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人类大量围湖造田B.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
C.人类大规模引湖水灌溉
D.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
40.该地区湖泊不断减少的状况,将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水汽增加,提高降水的频率
B.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更易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C.地下水位下降,河流补给困难
D.扩大可利用耕地的范围
41.田纳西河发源于
A.苏必利尔湖B.落基山C.阿巴拉契亚山脉D.内华达山脉
4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中海气候为主,冬雨较多B.热带雨林茂密
C.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小D.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43.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44.田纳西河早期开发存在的问题是()
①土地退化②植被破坏③人口过多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45~46题:
45.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6.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右表为我国华北某山区1970年和2000年的一些有关农业发展的统计资料,回答47~48题。
47.该地农业发展状况是
A.耕地较30年前增加了25%
B.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宜农荒地的开垦
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D.生态环境发展呈恶性循环状态
48.如果森林覆盖率提高,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中不可能的是
A.气温年较差减少 B.河流含沙量减少C.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D.耕地面积扩大
49.北方的早春给农田盖薄膜(蔬菜温室大棚)主要是改造当地自然环境的哪种因素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A.光照条件B.地形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条件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简图(图7),回答50~51题。
5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农业结构上应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1.在下列作物中,图中②地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是
A.花生、甘蔗B.蔬菜、花卉C.棉花、水稻D.甜菜、大豆
52.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并回答53~54题:
53.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4.利用各自优越的资源,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B.甘蔗种植业C.甜菜种植业D.造纸和化工
55.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该次调整后的主导产业是()
A.轻工业B.重化工业C.高科技工业D.资源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5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C.工资水平D.区位条件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57~58题:
57.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发展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58.当地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的分散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此完成第59~60题。
59.下列课题中,主要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
①近50年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②近20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③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④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0.图示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
A.农业布局规划B.工业布局规划C.商场选址规划D.学校选址规划
表2单位:
百万美元
年代
品名
1993
2003
出口值($)
%
出口值($)
%
总计
85091.3
100
144179.5
100
纺织品
12039.4
14.15
11877.5
8.24
鞋帽伞羽毛品
3335.8
3.92
605.1
0.42
玩具运动品
2816.1
3.31
1728.9
1.20
基本金属制品
7133.1
8.38
14330.3
9.94
机械电机设备
33474.7
39.34
75352.3
52.26
精密仪器
2165.7
2.55
7429.0
5.15
下表(表2)表示台湾1993年和2003年两年部分出口产品的组成情况,据此回答61~63题。
61.纺织品、鞋帽伞羽毛品与玩具运动品在台湾出口产品比重的变化是
A.显著上升B.显著下降C.上升1倍D.下降1倍
62.造成上述三类产品发生该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台湾在全球分工中丧失了
A.充足原料的优势B.先进技术的优势C.廉价劳动力的优势D.充裕资金的优势
63.机械电机设备与精密仪器两类产品,在十年中出口贸易比重的变化,显示台湾在全球分工中的角色,主要产业发展的方向是
A.劳动力密集型产业B.原料密集型产业C.动力密集型产业D.资金密集型产业
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极。
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64~65题。
表3:
200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统计数据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
城市数量(个)
l5
9
9
面积(万平方千米)
10
2.2
3.26
人口(万人)
7570
2625
2762
GDP(亿元)
19125
9565
6553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752
2119
819
一、二、三产业之比
5.8:
51.9:
42.3
5.6:
49.3:
45.1
4.0:
42.3:
53.7
64.有关三地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B.京津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立足本地资源
C.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D.三地发展均要依靠本地的原料和充足的能源
65.目前,有关三地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正确的叙述是
A.产业基础不够深厚B.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C.环境污染严重D.资源、能源缺乏
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小组将它作于课题研究。
据此回答66~67题。
66.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20070324
67.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①地形图层②土壤图层③气候图层④人口图层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⑦工业图层⑧城市图层⑨交通图层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⑥⑦⑧⑨D.⑤⑥⑦⑧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回答68~70题。
68.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
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69.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70.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71.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
A.-2℃,800mm B.0℃,400mmC.0℃,800mm D.4℃,400mm
72.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C.亚马孙河D.亚马孙平原
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73~74题:
73.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B.苔原
C.硬叶林D.针叶林
74.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
读图“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75~77题。
75.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76.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
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
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77.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不利于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缓解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78~79题。
78.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B.BC.CD.D
79.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枯枝落叶B.土壤C.生物D.供给养分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
“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80~82题。
80.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81.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82.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83~85题。
83.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业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84.该产业部门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B.技术指向型工业C.劳动密集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
85.导致该产业迁移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B.技术C.交通运输D.劳动力价格
86.如图所示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其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2008年10月,我国进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阵容最强大的三江源科考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回答87~90题。
87.图中5条河流中为国际河流的正确组合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⑤
88.图中数码与河流名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澜沧江B.②——怒江
C.③——黄河D.⑤——雅鲁藏布江
89.图中河流在冬季会有凌汛现象出现的是()
A.②B.③C.④D.⑤
90.源头科考中,队员发现正是源头的涓涓细流,
才形成了滔滔东奔的长江,三江源头的主要补给
形式是()
A.大气降水B.湖泊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
读下图“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91~95题。
9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
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地理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Word版 学年 吉林省 通榆县 第一 中学 上学 地理 知识竞赛 试题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