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docx
- 文档编号:353300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94KB
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docx
《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
铁路工程标谁化建设要点及企业标准化建设几点建议
如何开展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究竟有何作用,在实践中如何操作?
本人通过铁路工程建设实践,现对开展标准化工作作简单粗浅地分析总结,此文是个人在具体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仅供在推行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交流参考,不具有权威性。
一、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首先应该了解认识标准化,解析铁路标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源远,使员工在标准化建设和实际管理过程中能够在认识上接受,在思想上重视,确保在行动上响应。
铁路标准化管理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目的何在?
在标准化工作开展初期,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行动才有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1、了解认识标准及标准化的内涵、意义及其主要任务。
从汉语意义上理解,标准即衡量事物的准则。
标准化即为了使社会生产和流通能够经济、合理并顺利地实现,对产品、规格、测试手段等在一定范围内做出统一的规定。
(见《新华词典》)
在纯学术领域,标准和标准化的涵义分别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标准化指“在经济、技术、科学、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人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合法与违法、合格与不合格等方面的评判,如果所持的评判标准不同,得到的判断结果也就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对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对同一件事物会持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是放到社会化大生产的维度,完成一个产品或是一项工作就不能有多种评判标准,否则就会造成生产的无序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为避免同一种产品出现不同的评判标准现象,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就产生了。
标准化最早出现在我国东周时期,表现在兵器和钱币的制造方面。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钱币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标准化运动。
秦朝兵马俑坑发现的青铜剑,应该是我国古代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剑身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发丝,采用氧化膜仿腐工艺进行保护即使是在当代也少有生产工艺能与之相比。
(参见秦国青铜兵器-XX百科)
随着人类的进步,机械化、现代化、程控化大生产为标准化的推广提供了更加现实良好的基础,人们对产品的更高要求,诸如更好的质量、互换的可能、统一的用途及一致的规格型号等便通过设置更严格的标准,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来实现,使标准化更加普及。
标准化最先推行的行业主要是制造业、电力电器行业,随着其功能的逐步显现,重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也逐步引进了标准化工作。
目前,标准化建设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器械、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服装制造、建筑建材等所有社会生产活动内容。
认识了标准和标准化的内涵,也就不难理解标准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了,它的任务在于设置某个产品或某项操作的合格程度,以质或量作为具体的标准参数,为确保这一标准参数的实现,同时规定了产品需要采用的技术工艺、过程的操作规程、安全要求、质量控制要领、对环境和职业健康等的限制性条款文理,以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中符合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及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
通俗地说,标准化就是告诉我们一件产品达到什么指标才算合格,实现合格的过程应该如何进行,怎样操作。
2、铁路标准化的产生和创新。
既然人们对产品都有一定的期望值,标准化已经渗透到所有经济生产活动,那么对物质产品的美好期望也就自然而然扩展延伸到国家基础建设领域,于是标准化就被引进到铁路行业。
铁道部第一项标准产生于1957年,从机车制造业逐步推广应用到通信、运输、服务、工务工程等专业领域。
在推行标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个行业或是领域最先产生的标准主要是针对产品的质量,然后是与质量相关的技术、工艺、安全等指标。
铁路标准最先也是和质量有关系的,随着标准化的更深推广,近年来提出了“四个标准化”的理念。
在“四个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标准化的全面性是铁路标准化的最大优势和创新。
四个标准化建设已不单单是针对质量本身,而是更注重保证质量的相关支撑,即:
以人为中心的各种资源标准、以土地为中心的各种环境和自然要素的统筹协调保护标准,以安全、环保为中心的施工管理要素标准等,通过以上标准的效率表现,最终确保实现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质量。
也就是说,铁路的四个标准化强调了管理标准化的作用,通过管理标准化的落实,全面贯彻实现国家对于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等标准的要求,最终为质量标准的实现提供强力支撑。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
为了使工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且在建设过程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满足环境要求、安全要求及职业健康要求等各项标准规定,铁道部提出了四个标准化建设要求,告诉参建企业和施工人员知道怎么做,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算符合要求等。
二、区别认识相关概念,找出有关工作的异同,互相补遗拾漏,提高标准化建设工作效率。
1、标准化建设与贯标工作
标准化建设和贯标工作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实质是一种行为方式,都是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实际推广应用。
我们最熟悉的标准莫过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位一体”或“三标一体”,这是与我们的行业特性联系比较紧密的三大国际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们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规定并进行贯标,过程中注重检查评审,确保不断改进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同理,铁路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三位一体”。
京沪标准化管理的工作原则之一有“一体化原则”,即通过京沪公司(业主)的标准化管理要求的落实,推动所有参建各方在深入贯彻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的基础上,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参建《京沪高速铁路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
标准化建设就是搭建进行标准化管理所需的各种软硬件,它的优点和难点在于比贯标覆盖范围更广、体系要求更全面、规章条款更细化、专业领域更普及、实际管理工作更具体。
2、管理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
由于铁路的四个标准化更注重了管理标准化的推行,因此有必要理解管理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管理标准化是将各种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管理活动按一定要求制定规矩,进行规范,对管理活动提出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规定不应该做什么等。
标准化管理是使各种经济活动按照标准化要求落实在实际中的行为,使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及作业环境等满足要求的现实活动。
管理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应该是如下的关系:
前者是由人或组织编写的文字型的介质,以引导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参照指南,是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必要“工具”和软件。
后者是人或组织的行为,是企业或其他社会群体为维系生存和发展而依据管理标准化的相关要求进行的一种被束以规矩的活动。
标准化管理更多地是强调把为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以“具体的标准值”(通常是量化的目标值,如产值多少,合格率多少等)加以界定,并用“行为过程标准”(通常是行动要求,即教会管理者如何去做,被管理者严禁去做,如生产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绩效考核办法等)来约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行为。
管理标准化要实现目标,必须通过标准化管理去进行。
三、熟悉铁路标准化具体内容,选择性建立对标措施,以确保标准化管理得以高效、准确地开展。
铁路工程“四个标准化”包括:
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管理制度标准化内容包括各项管理活动的规章制度、企业目标、管理方针、管理体系、工作流程等;人员配备标准化内容包括管理机构设置基本条件、相关人员的数量、素质要求(其中包括架子队的人员组成要求)、岗位职责、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标准等;现场管理标准化指对与施工有关的所有客观资源提出的工作标准,标准主体对象包括劳动者(教育培训、劳动保护、操作规程等)、施工现场及道路、临时生活办公区、宣传氛围、安全防护、四电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物资、施工环境及工程配套的试验站、搅拌站、加工区等提出相应管理标准;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对整个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工程顺利有序进行所需要采取的自我监控、检查、测试、评估、验收活动等措施提出标准,通过落实,以发现各种管理标准执行的是否到位,有无偏差及保持整改完善、不断提高执行水平的态势。
从整个工程建设的角度讲,标准化内容是庞杂的。
但拿到具体项目上的实际管理和施工生产中,既不能全部采用,也不能照抄照搬。
其中有些标准内容在我们的管理和施工中是不存在的,业主在工程开工前已经完成,施工企业只需作简单了解即可;有些标准虽然在管理中是必要的,但根据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的需要,必须重新编制,如财务和行政方面的某些管理制度,在满足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情况下,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作适当修改;而根据项目管理的职责和任务,有些制度标准虽然业主没有要求,但从保持整个项目使命高效履行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必须建立,如水电管理控制等节能环保的制度、企业文化推广普及等强化施工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度以及保持工程进展、保证施工安全、实现文明生产的促进配套措施立功竞赛的有关制度等,这些制度标准对整个工程建设虽然不直接发生作用,但间接地促进作用和影响力不可轻视。
所以,在管理制度标准化方面,可采用选择、补充、完善的方法建立本项目的制度体系,增强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人员配备标准化在实际执行时,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相对充足,紧缺专业人员资质满足相关标准至关重要,如相关从业人员的职称、资质等。
如果短期内无法满足需求,可以采用引进人才、暂时借用等办法来应急,在过程中还需不断提升补充资质。
在执行中真正难点是相关人员资质达标,但与资质匹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却达不到,因此实行人员配备标准化,有关人员苦练内功才是关键。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最为复杂、执行起来最难以把握的一个标准体系。
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关系到施工安全、文明环保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标准是强制性的,业主在控制上也最为严格。
在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生违标,都是信誉评价的不良行为,常常可能引起不良的轰动效应,所以对待这部分标准特别是和质量、安全、环保联系紧密的,必须放在标准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去对待执行。
如对钻孔桩的泥浆排放问题,一旦发生诸如泥浆淹没农田等现象而遭遇行政执法事件,就会造成恶劣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过程控制标准化分铁道部、业主、现场分指挥部、监理、施工单位几个层次,不论哪一层次对施工单位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最终要落实整改、持续改进的主体是工程的施工单位,受到奖惩力度最大的也是施工单位,事后影响最突出的也是施工单位。
过程控制标准化表现最为活跃、影响力最大、也最具权威发言权的是信誉评价机制。
这是铁道部对标准化管理过程中最有力的过程控制手段。
过程控制标准化执行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各种检查纪要文件、记录表格等,以直观的数据或评价来反映过程控制的具体行为。
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做好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实事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最原始记录,认真开展过程中的自检、专检、互检活动,同时保留各种试验、检测数据和第三方验证记录。
另外,做好过程控制标准化,最关键的还在于对各种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行动,并需有记录证实。
四、及时发现在标准化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总结标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提供经验支撑和积极动力。
标准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中已经强势显现,在施工项目的管理应用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铁路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对施工人员资质培训的主动性,从被动满足资质要求到主动加强人员资质培训和业务再造,提升了项目团队的新行业施工水平和综合管理素质。
铁路工程对“十一大员”的持证要求,使项目部不仅从满足标准要求的角度更从提升行业施工能力、改善从业人员专业结构的角度,主动加大各类培训力度,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大架子队一线民工的技能培训、安全质量意识教育、文明环保宣传和治安法律意识培养,表现在项目部积极参加上级单位、业主和社会举办的各类资质培训取证,自办的各种技能知识课堂以及贯穿全过程的施工策划会、技术交底专题会、班前交底会等形式,提高了精细管理和执行标准化管理的水平。
2、标准化建设对人的责任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行了强化,增强了参建人员的压力感和复命意识。
在铁路标准化建设中工作标准的提出和信誉评价机制的产生,由于加强了对施工不良行为的考核力度,能够自然形成对参建人员的责任心压力。
我们特别感觉到在信誉评价中项目员工由责任意识形成的一种集体力量,而且这种责任压力延伸到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使相关人员不慢怠任何一项工作。
3、规范了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使项目部不因临时性组织造成管理松散,保持了项目部作为企业一个子系统的管理延续性。
根据制度管理标准化的要求,项目部以相关制度为依据,结合项目施工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和现场管理各项制度。
这些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管理,使项目部作为一级行政组织保持正常规范运作。
而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的要求,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约束,使项目人员更加注重现场的管理责任,更加注重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的控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指导,使项目管理始终流畅、规范、持续。
4、标准化管理增强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学习意识,鞭策项目人员提升学习力。
要把标准化真正落在实处,准确高效执行标准,熟悉了解标准是前提条件。
同时,基于对铁路标准的相对陌生,使项目部管理人员能够自觉地去学习相关标准、规范,学习有关管理制度,并主动落实在现实施工管理活动中。
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为确保标准正确落实在操作实务中,要求他们加强相关工艺规范的学习掌握,确保在现场控制上思路清楚、管理到位。
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客观条件与主观愿望的差距冲突,容易使标准流于形式。
标准是国家、地方或企业通过一定严格的程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专家反复研究论证和充分实践基础上颁布推出的,一旦形成既在规定的范围内具有法律的或行政的效力。
它的执行应该是严肃的,即使是推荐性标准也要遵守不违反的原则。
但是在实际推行中,却常常碰到执行标准的信心受到不良现实的挑战,使标准难于推行。
众所周知,施工图纸是施工单位的核心标准,如果没有图纸擅自施工,施工单位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但面对业主下达的生产任务压力和根本没有时间表的图纸交付日期,按电子版或所谓的咨询图纸边施工边设计、施工在前开工报告在后的现象就时有发生,给施工单位执行标准形成了制约。
这种现象,不仅不能实现标准化节约资源、简化工序、提高效率的优越性,反而因返工,造成资源浪费、工期拖延。
所以说,客观原因造成标准的严肃性不够是施工单位执行标准的最大障碍。
2、有些标准严谨性缺乏,或标准过于统死,造成实际落实中权威性不强,效果不佳。
如在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中,项目部在汇编制度时,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往往套用而不是参考上一级组织的管理制度。
有些编制人员甚至没有把整个条款看完理顺,因而造成有些不在项目部职责范围内的条款照抄照搬,有的甚至连名称都没有修改。
这样就形成了制度的形式主义,缺乏严肃性,执行起来也就没有太大效力。
另外,有些应是推荐性的标准,在制定标准时却无形中变成了强制标准,要求过死,实际中落实起来无法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
如《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在推行中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原因就在于它对标识的大小进行了限制。
而一样的大小在加工场地或是搅拌站等区域和放到开敞延伸的施工现场效果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类标准并非核心标准,在执行中为了发挥最佳效果,我们是违标操作的。
3、出现业主标准和企业标准冲突,项目部因预期不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有些标准由于进点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了解业主的具体要求,所以按照企业的标准开展工作,结果最终因不得不执行业主标准而产生重复消耗资源,造成浪费。
这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在进点之前与该项目的业主现场人员进行深度沟通,多沟通了解,尽量避免返工现象发生。
五、对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借鉴铁路四个标准化建设经验,重视标准化的系统建设。
在过去的标准应用中,技术、质量、安全等标准非常普及,但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却没有与标准化建设相衔接,虽然我们有不成系统、分散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但却没有认识到这也是标准化的一部分,是对岗位工作、员工行为等的指导或引导标准,也没有认识到相关的考核机制是对工作质量、员工行为表现效果的检验标准。
所以,企业可以结合贯标工作,把标准化的建设上升到系统化、规范化程度,使标准化系统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指南,并具有行政效力和企业内部执罚效力。
标准化系统可分为工作标准系统,包括各岗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各管理的流程及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等;企业技术管理标准,包括核心技术认定标准、技术知识系统的管理规定、技术创新和工艺攻关的具体措施,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和工艺操作规程等;施工要素管理标准,包括项目效益管理标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控制标准等;企业文化管理标准,包括形象标识、员工文明礼仪规范、企业文化核心内容等。
在编制标准体系时还可以按行业具体划分为水工标准、铁路标准、公路标准等。
如果是采用国标或行业标准的,应列出具体标准清单。
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发展质量的新要求,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标准、管理标准也逐步提高,所以标准化系统要不断更新升级。
2、高度认识标准与创新的关系,利用标准促进创新。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专利”,标准对于当代的企业竞争已经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标准象征着一个企业对一种产品或工艺技术的权威发言权,关键是因为标准往往都是和企业创新捆绑一体,企业只有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产生后,在成熟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然后才能形成一套该技术、产品或工艺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或操作规范等。
因为成果是企业最先发明、创造或发现的,因而相关标准一旦经国家、行业或企业内部认同推广,企业便对该标准有了控制权、出让权。
反过来,在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时,标准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确保新技术正确应用的必须工具。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标准进行工艺集成应用,并创新形成集成工艺的标准。
3、积极开展标准的推广应用,擅于运用标准开拓经营。
中交集团董事长周纪昌和总工程师孙子宇2010年2月27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访谈时,对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的推广运用作了富于前瞻性、建设性的论证。
两位领导认为我们在东盟国家承接的许多工程项目在技术上已经完全具有和西方国家竞争的能力,但是在标准的推广应用上仍然较为被动。
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标准在东盟国家被认可采用,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大幅提升,特别是对中国提供资金建设的工程,如果又采用了中国的标准,那么中国的施工企业在竞标上将占有绝对优势。
在我局前几年的境外某些工程中,由于采用的是欧洲国家的标准,使工程施工过程陷于被动,因为对标准掌握有限及标准控制的不适应,使我们的施工管理人员大吃苦头。
国家标准得到国际承认会增强中国竞争力,同理,如果我们企业编制的标准形成企业标准——集团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这样的级别递进,那么企业在这一方面的市场自然具有绝对优势。
以上是本人参与铁路工程施工中对标准化建设工作实践中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看法,希望对企业和项目今后的标准化建设进程中能够注入新的参考点,期盼各级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质的提升和总量的增加。
(三航局吕淑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工程 标谁化 建设 要点 企业 标准化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