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和反思上册.docx
- 文档编号:353260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72
- 大小:152.13KB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和反思上册.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和反思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和反思上册.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和反思上册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1,做一做,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1角硬币、曲别针、方木块(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
1、找原因:
小猪能能可能干啦!
有一天,他帮妈妈锄地。
他干了一整天,饿极了。
晚上回家吃了2碗饭。
第二天,他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他吃了8碗饭。
这可能吗?
(碗有大有小)
2、矛盾冲突:
(1)我们先做一个量铅笔的游戏吧!
游戏分两个小组,一组男生,一组女生,女生先来1人,男生捂上眼睛不许偷看,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
先别说。
女生捂上眼睛男生来1人,你们量的铅笔的长度有几根小棒那么长,记住了吗?
别说。
(2)女生说你们的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
男生呢?
(3)你们说哪支铅笔长?
(4)出示两支铅笔,你们看怎么样?
这是怎么回事?
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
1、量数学课本的宽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
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4)思考:
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
(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
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
这说明什么呢?
(由此启发学生想到: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
(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
(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
(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
(4)让学生体会到:
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
3、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1)用同一物品量,既可以量书上提供的,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2)做一做第3题,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作标准(为过渡到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做准备)。
先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
再用正方体进行实际测量。
三、小结
四、课后延伸:
要想准确的进行测量要用什么测量工具?
什么单位?
怎样测量呢?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
(答案五花八门:
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
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
(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
3.导入:
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
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扩展介绍:
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
板书:
cm)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
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
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
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
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
(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
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
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
问:
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
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
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小结: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活动:
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举给同学们看一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实际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值相等、
3.师:
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
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出示图片“磨损的尺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做单位的。
《认识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3、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
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
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
二、探究体验。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
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
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师:
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
指着拉开的绸带,这正好是1米吗?
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
(可以用尺量)那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尺量一下。
(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这样测量你感觉怎么样?
(很麻烦)
师:
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很麻烦。
那谁有更好的办法呢?
(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
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绸带的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设计意图:
从估测老师的身高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2、认识米尺。
(1)谈话:
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
(2)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
(10厘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
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3、用米尺量。
(1)谈话:
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
谁来试一试?
指名量出1米的绸带。
你是怎么量的。
小结:
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
(课件演示)
(2)提问:
王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
(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刚才在自己身上估计的1米对不对?
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标签帖正确了。
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
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
多几厘米?
(4)谈话:
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
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伸展的长度比1米长还是短。
问:
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
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
(量一量)
(6)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设计意图: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方法应用。
1、提问:
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
提问:
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
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
(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
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
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
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
组织交流。
3、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
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
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米的圆。
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们有哪些收获?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多媒体出示简笔画,让学生欣赏线条的美,对线建立初步印象。
小朋友,你们看这些美丽的图是用各种线画成的。
这些线的学问可大了,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研究一下吗?
2、欣赏后,请小朋友用彩笔在纸上画出你认为最美的一条线。
(学生操作,师选取几张贴到黑板上。
)
3、这些线都一样吗?
谁能给他们分分类?
(在分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线有直直的、有弯曲的)
4、揭示课题:
认识线段。
师:
在线的王国里有许多不同家族的成员,今天我们要认识其中的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线段”。
(出示课题:
认识线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受线段的“直”
(1)看:
(多媒体显示:
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问:
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
(2)猜:
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
(师作状后请学生猜)
(3)拉:
学生自己动手把线拉直。
(4)比:
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
(5)多媒体演示并指出: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同时板书。
问:
线段是什么样的?
板书:
直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导思:
用一手捏住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
(做动作)
(2)指出:
这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
问:
线段有几个端点?
(板书:
两个端点)
(3)请同桌小朋友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
3、练习。
4、认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线段(渗透线段有粗细长短)
(1)实际生活中的线段还有很多,下面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课前准备好的一些东西,找出里面长得像线段的物体或指出哪样物体上有线段。
与同组的小朋友交流。
(2)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3)学生举例。
明确:
如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同时要求学生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每条边。
(4)小结:
是啊,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
尽管它们粗细长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两个端点,而且都是直直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你想给你的新朋友“线段”画一幅画吗?
线段是直直的能直接画吗?
那怎么办呢?
(用尺)设想:
你还能用其它工具画线段吗?
试一试,画一条线段。
2、学生独立画线段,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各种画法。
3、交流画法,选择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回答,并在黑板上示范画。
4、折线段。
(1)线段不仅可以画还可以折,请小朋友们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把你折的线段指给同桌看,并指出它的两个端点。
(2)你能折出比刚才那条线段更长的线段吗?
短的呢?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线段的用途可大啦!
不信,让我们一起去“智慧宫”里闯关吧!
1、第一关:
数线段。
(1)多媒体出示:
这些图形各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
填在书上。
(2)指名交流。
2、第二关:
连线段。
出示两个点,提问:
谁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线段,这样的线段能画几条?
出示三个点,在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
猜猜画出了什么图形?
画一画然后检查。
出示四个点,还是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
独立完成。
数一数,交流
五个点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从线段王国里走出来,你对线段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线段。
对于线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你能用线段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吗?
并且数一数它是由多少线段围成的?
3、激励探索:
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第一章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
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
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
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
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相等的彩带,通过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同从而引发“为什么同样长的彩带,结果会不一样?
”让学生感知“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合作去验证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
2、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我分三步走:
先让学生认识尺子,明确尺子上0到1是1厘米。
再让学生再在尺子上找一找其他的1厘米。
比如1到2、2到3.最后寻找身边的1厘米,比如手指甲、图钉等。
借助具体的食物构建好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
因为没有实物投影仪,没有请学生上来演示测量的方法,厘米太小了,在黑板上画是看不到的。
所以我只好采取了自己正确示范、学生模仿和自己错误示范、学生纠正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雪深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力估量的教学,在测量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估量。
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估量的方法和准确度。
5、是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
我主要选用同桌互相合作的方式。
一个画好之后,要求同桌再帮他测量一下,以保证对方画线段的正确。
几点思考:
1、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
所以反应在作业中,个别学生在数一个物体有几个正方体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
对同一测量标准的必要要体会不是很深刻。
2、厘米和米的混淆。
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第二单元:
百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
条幅、flash课件、题卡、小黑板。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口算并说出算法:
32+7= 30+23= 21+7=40+35= 28+60=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知。
出示flash动画。
内容是刚开学不久,值周老师到一年级教室清点人数。
老师问班长王明:
“班上有多少名男同学,多少名女同学?
”王明说:
“有23个男同学,25个女同学。
”老师问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这时动画暂停,老师提问,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待学生回答后,师说:
“让我们看看王明是不是这样做呢?
继续播放动画。
老师板书题目和算式。
用写好的纸条贴上去。
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
从而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师问:
“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
”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等学生有80%完成后,抽生汇报。
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
口算法:
23+20=43 43+5=48或者20+25=45 45+3=48 20+20=40 5+3=8 40+8=48。
生2:
摆小棒法。
先摆2捆零3根再摆2捆零5根。
最后合计4捆零8根。
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
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拔2个珠子,个位上拔3个珠子。
然后在十位上加2个珠子即4个珠子,个位上加5个珠子即8个珠子合起来是48。
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4……
(三)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媒体展现,感知竖式。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小黑板出现探究问题
a、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b、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c、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
学生合作,老师巡视,适时点拔。
3.小组汇报合成新知。
通过小组收集可能有以下几种列式方式。
师问: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赞成那种为什么?
(根据前面所做,中等以上学生都很容易看出1.4是对的。
2.3是错误的。
)赞成的说明理由,不赞成的也说明原因,在部分学生的发言中接受新知。
学生说不完整时,老师适时补充,(算理是个位是3个一加上5个一;十位是2个十加上2个十;只有相同数位上的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对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有些迷惑。
老师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同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优化。
并列举从个位加比十位加方便快捷。
从而顺得成章地得出结论。
同时板书。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
自己写一写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35+23= 43+26=
抽生板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
然后集体订正。
2.当医生诊断。
3.把横式与竖式连接起来。
四、知识深化,拓展提高
填空1. 3 5 3 7 2()
+4() +()2 +()3
7 8 8 9 5 6
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例3的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
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
34+53
2.口算。
(1)7+68+49+56+8
7+55+86+64+6
3.订正板算。
提问:
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怎样写竖式?
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
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
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
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
(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
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
为什么?
怎样才能回答?
看P11回答:
二
(1)班有多少人?
(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
(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请列式
列式:
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数学教案 反思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