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515065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03
- 大小:2.17MB
浙江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docx
《浙江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
浙江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
一、实验题
1.实验室从含碘废液中测定I-的含量以及碘的回收过程如下:
Ⅰ.含碘废液中I-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废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mL2mol·L-1H2SO4溶液和10mL20%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挥发,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入10mL2mol·L-1H2SO4溶液,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用作指示剂),用0.0250mol·L-1标准K2Cr2O7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
重复3次,数据记录见下表:
(已知反应:
①2Fe3++2I-===2Fe2++I2②6Fe2++Cr2O+14H+===6Fe3++2Cr3++7H2O)
次数
1
2
3
滴定体积/mL
19.60
19.65
19.55
Ⅱ.碘的回收
取250mL含碘废液于烧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并将饱和CuSO4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滴加到废液中,加热至70℃左右完全反应生成CuI沉淀。
过滤,得到的CuI沉淀按图1进行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从分液漏斗中逐滴加浓硝酸(注意滴液的速度),完全反应后,通过减压过滤,得到粗碘固体产品和抽滤液,然后按图2进行粗碘的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2实验装置中烧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配制200mL2mol·L-1的H2SO4,配制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在200mL1mol·L-1的H2SO4中加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SO3
B.向100mL4mol·L-1的H2SO4中加入100mL水
C.取5mol·L-1的H2SO480.0mL,加水至200mL
D.将16gNaOH固体加入到200mL3mol·L-1的H2SO4溶液中
(3)在盛有废液的锥形瓶中先加入5mL2mol·L-1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
(4)根据滴定的有关数据,计算该废液中I-的含量为_____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写出图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图2装置进行粗碘提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________(填“a”或“b”)接水龙头,最终能得到较多较高纯度的单质碘。
2.某研究性小组探究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实验如下: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投料1:
1CH3COOH转化率65%
1:
10CH3COOH转化率97%
(在120℃下测定)
已知:
相关物理性质(常温常压)
密度g/mL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乙醇
0.79
-114
78
溶
乙酸
1.049
16.2
117
溶
乙酸乙酯
0.902
−84
76.5
不溶
合成反应:
在三颈瓶中加入乙醇5mL,硫酸5mL,2小片碎瓷片。
漏斗加入乙酸14.3mL,乙醇20mL。
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控制滴加速度等于蒸馏速度,反应温度不超过120℃。
分离提纯:
将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饱和的Na2CO3溶液、饱和NaCl溶液、饱和CaCl2溶液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碳酸钾,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碳酸钾。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酯化反应的机理
用乙醇羟基氧示踪
用醋酸羟基氧示踪
含氧18水占到总水量的一半,酯也一样。
这个实验推翻了酯化反应为简单的取代反应。
请你设想酯化反应的机理。
2)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反应,120℃时,平衡常数K=。
(3)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
(4)浓硫酸与乙醇如何混合?
。
(5)控制滴加乙酸和乙醇混和液的速度等于蒸馏速度目的是?
。
(6)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杂质?
。
饱和的Na2CO3溶液洗涤除去乙酸。
如何判断是否除净?
。
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除去残留的Na2CO3溶液,为什么不用水?
。
3.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
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己知: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若用lmol乙醇和lmol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能否生成lmol乙酸乙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_______。
(5)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
”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目的何在?
____。
(2)试管I内的试剂X是__时,打开活塞K1、K2,加热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___。
(3)试管I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
(2),通过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
(4)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机理也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__Na2O2+____C18O2+____H218O→____。
5.某学生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
(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________滴定管(填标号)。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0
1.02
21.03
2
20
2.00
25.00
3
20
0.60
20.60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5)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6)如果准确移取20.00mL0.1000mol/L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___(填“是”或“否”)。
6.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7.已知: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某化学小组根据上述反应原理进行下列实验:
I.测定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待测H2C2O4溶液25.00mL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②用0.1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③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
请回答:
(1)滴定时,将KMnO4溶液装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2)若在步骤①操作之前,先用待测H2C2O4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得H2C2O4溶液的浓度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②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
II.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温度均为25℃):
实验序号
体积V/mL
0.1mol•L-1KMnO4溶液
0.11mol•L-1H2C2O4溶液
0.11mol•L-1H2SO4溶液
H2O
①
2.0
5.0
6.0
7.0
②
2.0
8.0
6.0
V1
③
2.0
V2
6.0
2.0
请回答:
(5)表中v1=______。
(6)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用0.2mol/L盐酸代替0.1mol/LH2SO4溶液,理由是_________。
8.实验室有化学纯的浓硫酸,其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①量取②计算③溶解④定容⑤转移⑥洗涤⑦装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只有100mL、250mL、500mL三种规格的容量瓶,但要配制480mL0.50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浓硫酸______mL。
(3)接下来完成此实验你将用到的仪器有20mL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
(4)要从所配溶液中取出50mL盛装于试剂瓶中,给它贴上标签,则标签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若再从中取出10mL溶液稀释至20mL,则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5)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B.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仍残留有蒸馏水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9.实验室用Na2CO3固体配制500mL0.10mol/L的Na2CO3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要求填表:
应称量Na2CO3的质量/g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
a.用适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Na2CO3的质量,倒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溶解(需要时可加热)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规定:
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空气中甲醛(HCHO)的含量。
(查阅资料)KMnO4(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4MnO4―+5HCHO+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实验一)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采样
(1)由图可知甲醛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中甲醛采样吸收装置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玻璃导管、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通过吸收装置的甲醛尽可能被吸收液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
(只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空气采集器为恒定流量0.5L/min,采集20min。
(实验二)
量取10.00mL的甲醛吸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量取12.00mL1.00×10-3mol·L-1KMnO4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备用。
(4)用1.00×10-3mol·L-1标准草酸溶液进行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达到滴定终点。
(5)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重复实验2次,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0.90mL、10.02mL、9.98mL。
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g·m-3。
(6)若滴定过程中,发现滴定管下端开始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_____
(填“偏大”、“无影响”、“偏小”)
(实验三)
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采样后,将5.00mL的甲醛吸收液注入比色瓶中,再向比色瓶中注入显色试剂0.5mL,盖紧瓶塞,摇匀,静置显色。
当室内环境温度不同时,记录显色时间见下表。
环境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显色时间/min
45
30
15
13
10
7
5
(7)由该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含有大量的贵重金属和硒、碲等非金属元素。
实验室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提取金、银、硒的流程如下:
已知:
单质金在酸性环境下与NaClO3、NaCl反应生成NaAuCl4;NaAuCl4可被Fe2+、SO2还原为单质金;硒的化合物不能被Fe2+还原,而能被SO2还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浸铜液”中铜元素的存在形态为(用化学式表示);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
(2)写出步骤③中金元素进入“氯化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银元素进入“氯化渣”中,则其存在的形态为(用化学式表示)。
(3)步骤⑤需在氯化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可选择的试剂为(填代号)。
A.FeSO4·7H2O
B.FeCl3
C.SO2
D.Na2SO3
若“氯化液”中c(AuCl4-)为0.01mol·L-1,则处理500mL该“氯化液”需消耗该物质的质量为g。
(4)步骤②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得到单质铜,则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在步骤③中,硒元素被氧化成亚硒酸,则步骤⑦制粗硒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A
B
烧杯中的液体
指针是否偏转
1
Zn
Cu
稀硫酸
有
2
Zn
Zn
稀硫酸
无
3
Cu
C
氯化钠溶液
有
4
Mg
Al
氢氧化钠溶液
有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电流由________极流向_______极(填“A”或“B”)
(2)实验4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表明负极是_________电极(填“镁”或“铝”)
(3)实验3表明______
A.铜在潮湿空气中不会被腐蚀B.铜的腐蚀是自发进行的
(4)分析上表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做负极
B.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C.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D.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其中一种非金属)
13.过氧化钠可做航天飞船的供氧剂,对其纯度要求很高,某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杂质为碳酸钠),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
取m1g样品,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CaCO3沉淀质量为m2g;
方案二:
取m1g样品,用如下装置测得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m3g;
方案三:
取m1g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并微热至不再产生气体,用c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所得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mL。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经正确操作后,测得的过氧化钠的纯度比实际的偏低,其原因是_________;
(2)方案二中气囊要使用两次,第二次使用的目的是__________,C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定结果偏_____(填“高”、“低”或“不影响”)
(3)方案三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测得过氧化钠的纯度为_________。
(用含m1、c、V的式子表示)
(4)某小组同学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针对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
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过大而使溶液褪色
假设二:
因生成了过氧化氢而使溶液褪色
实验验证:
向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mol•L-1,2mol•L-1,1mol•L-1,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如下:
氢氧化钠浓度(mol•L-1)
5
2
1
0.01
变红后褪色的时间(s)
8
94
450
长时间不褪色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研究海水提溴工艺,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甲:
乙:
(1)甲、乙两同学在第一阶段得到含溴海水中,氯气的利用率较高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步骤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甲、乙两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含溴海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从浓缩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A装置中通入的a气体是Cl2
B.实验时应在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入热空气
C.B装置中通入的b气体是SO2
D.C装置的作用只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混合加热可得到甲烷,他们欲利用右图装置(盛放排出B中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省略了)完成氯气与甲烷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反应可表示为:
CH3COONa+NaOH
CH4+X(已配平),则X的成份是___________,装置C由两种仪器构成,它是贮气瓶(贮存有氯气),则P中贮存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在没有操作不当的情况下,试管底部往往也会出现裂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集气瓶B是用于收集CH4、Cl2并使二者大约按照1:
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①B内有一处需要改进,改正的方法是___________。
于判断进入B中的两种气体体积大约是1:
1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4)B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用光可引发该反应,引发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5)确定B中的反应有HCl生成的方法是:
取B中残留液与从B中排出的饱和食盐水少量相同体积分别放入X、Y两支试管中,然后__________。
16.生铁中含碳和硫等元素。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
I.生铁中碳和硫元素的定性检验
(1)将以下装置进行连接以完成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填接口字母代号)
a→()→()→()→()→()→()→()
(2)将样品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3)确认样品中含有碳元素的现象是。
II.生铁中碳、硫质量分数的测定
(4)甲同学认为,以上装置可以粗略测定样品中碳的含量。
称取样品m1g进行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名校 化学 高考 精选 实验 100 汇总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