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x
- 文档编号:351218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9.35KB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x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
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设计合理流畅,把握教材准确,制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基本上达成预定的目标。
2、基础知识点把握准确。
对修辞手法、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在充分引导学生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善于表达。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渗透体会句子的方法。
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3、在教学中,从整体入手,抓大放小,在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分清详略重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最感兴趣的部分,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的同时,也不忘教师的引导作用。
《藏戏》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而且,藏戏对我们师生而言是一种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将它上成了精读课文,我想这样的“略读”文章“精度化”,也是值得的。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聚焦重点:
我让孩子们围绕“奇”分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孩子们从民居的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个人自读——小组交流——大组PK),大家兴致盎然。
围绕几方面交流汇报后,教师相应小结梳理说明方法,这时下课时间响起。
最后一个环节无法落实(只好挪之于下午的辅导课进行)这也是连续教学两篇略读课文存在且困惑我的地方,略读课文要如何大胆放手?
把握好略读教学的尺寸?
如何做到高容量高效率?
于是我认真查找和学习了略读课文的要求:
1.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
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反思:
抓住本文的重点句段进行学习,是我教学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
如:
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围绕着“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还是甜的。
”这个中心句来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风俗习惯及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
最后又回归到课文最后一段:
“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还是甜的。
”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节课的教学比较有条理,容量也比较大。
学生对课文理解得也比较透彻。
18、《十六年前的回忆》
学习目标:
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
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单元学习
同学们,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
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我们国家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我们每一代人也不会忘记他们的。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是李大钊。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
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
(“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
)
4、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1、思考: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可分成几段?
(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捕后分为四段)
2、如果按时间顺序又可以分几段?
(1)、画出表示阶段性时间的词语。
(“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等)
(2)、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所述的事情。
(冒险留守、不幸被捕、法庭斗争、噩耗传来)
五、你觉得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
(忠于革命事业,面对敌人坚强不屈的人)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谁来说说课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自由说)下面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品读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
要求: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感人的句子标画出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1、标画句子。
2、细读重点句,研析、体会。
被捕前(板书)
(1)、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倒叙的方法告诉了我们什么?
(李大钊遇害是1949年4月28日,题写文章时已经有十六年了,作者深深地还念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
(2)、“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
说明了什么?
(当时局势的紧张)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3)、带着对李大钊的敬佩之情读第七自然段,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被捕时(板书)
(1)、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
说明了什么?
(敌人的残暴)
(2)、理解句子“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被捕后(板书)
(1)、“我”在法庭上看到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说明了什么?
(2)、父亲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有什么表示?
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3)、句子: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伟大的力量指什么?
(指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
3、当全家人得知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心情怎样?
(无比的悲痛)
4、指名读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思考:
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前后照应)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
三、总结升华。
1、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3、读完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四、巩固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相照应的句子。
(1)、“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五、课外延伸及作业。
收集关于李大钊同志和其他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开一个小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工作紧张
十六年前的回忆不慌不忙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19、《灯光》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理解“豫皖苏、憧憬、黑魆魆、璀璨、千钧一发”等词语的意思,抓住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及先烈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学习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便是灯光。
灯光下,人们在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快乐歌唱——而在作者心中,灯光更是一段回忆,一个情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板书《灯光》
2、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
漆黑的夜空黑魆魆黑暗微弱的亮光
千万盏灯璀璨的花灯光明温暖
(1)抽生读第一组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2)抽生读第二排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3)生齐读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读导语提示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不认识的字。
2、看到同学们这么专注,我想考验考验同学们,谁能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连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中)
3、课件出示自学检测题。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听到一声(),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1947年初秋,激烈的围歼战打响了。
在()的时刻,郝副营长()一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却牺牲了自己。
很久以后,在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下,又一次()。
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课文的线索)
沉入回忆→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过渡:
作者王愿坚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与灯光相关的动人故事,一位年仅二十二岁的战斗英雄郝副营长,他有一个愿望(出示句子)“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板书:
多好啊!
(三)紧抓灯光,触摸英雄
1、齐读句子
2、过渡:
是啊!
“多好啊!
”这是真挚又朴实的心里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真默读课文,找找分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到了“多好啊!
”请划出来。
3、华灯齐放图——多好啊!
(1)第一次是看到天安门前的灯光后,一个人说的。
我请同学们看一组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图片,看后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句子: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灯下读书图——多好啊!
(1)第二处是出现在郝副营长看到书上的图片后说的。
他感觉到电灯非常好。
出示句子:
“多好啊!
”他在自言自语。
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
“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
(2)这是郝副营长因为什么有感而发?
齐读
出示句子:
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想些什么呢?
憧憬光明图——多好啊!
(1)出示句子: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2)郝副营长眯着眼睛,望着远方说——
郝副营长深深吸了一口烟,兴奋地说——
郝副营长一边抚摩着图画,一边深情地说——
郝副营长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深情地说——
(3)■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憧憬”是什么意思?
(希望、愿望、梦想)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
(4)过渡:
正是插图上的电灯点燃了郝副营长心中的希望之灯,此时,在他的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愿望。
再次齐读
(5)郝副营长为了心中的这份憧憬,他和他的战友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顿时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文章中没有写出郝副营长说什么,也不可能写郝副营长想到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
出示句子: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
(投影出示这段话)(比喻情况十分危急。
就好像有千斤的重量拴在一根头发上,形容十分危急。
)
■说得好,那么课文中的千钧一发指的是什么时刻呢?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同学们,再来读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的感受。
■不管是什么感受,只要是你用心体会出来的就是最有感情的,让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齐读)
(6)课文学到这里,我总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就是: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为什么?
去掉行不行?
学生思考、探讨。
(四)情融灯光、拓展升华
1、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
(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2、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3、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板书设计:
灯光
赞叹羡慕憧憬怀念
……多好啊!
20、《为人民服务》
学习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理解“彻底。
鸿毛、兴旺、寄托、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3、理解文中含义深的语句,如:
①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能力训练点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本文的语言之美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之美。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简介张思德。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搜集的资料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
)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
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
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
本文以什么命题?
(中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可指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学生大都会勾画出‘完全”和“彻底”两个词语。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
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_小精灵儿童网
(3)教师小结:
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4)齐读。
2、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
(2)教师引导:
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
(3)理解司马迁的话。
(可在理解句子含义之前,抓住“固”、“或”和“于”几个词语来理解。
“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可让学生先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如董存瑞、雷锋、孔繁森、赖宁……)
(5)教师小结:
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四、布置作业
1、熟读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各讲了什么意思。
二、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①指名读、齐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照办。
)
③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
(3)结合本段意内容,谈一谈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原因。
2、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
(1)指读,思考:
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抓住“死得其所”,正确理解“不怕牺牲”。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
3、学习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
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
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可让学生自学之后,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
)
三、总结、扩展
1、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自己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正确对待批评(关联词、层层递进、严密性)
(中心)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团结互助(严密性)
21、《一夜的工作》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并体会作者对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
2.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总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
2.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句子:
“你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你是中国的楷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化身,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想知道这里面的“你”指的是谁吗?
2.课件出示总理照片。
3.简介总理。
总理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高的评价和赞颂呢?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何其芳到总理办公室去看看他是怎样一夜为人民工作的。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目睹总理一夜工作,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找出文中一句最具有概括性的句子回答。
2.课件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
“我看见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要求学生放声齐读。
3.⑴理解什么叫“劳苦”?
这里说总理的什么劳苦?
(工作劳苦)。
⑵理解什么叫“简朴”?
这里说总理的什么简朴?
(生活简朴)。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出体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体会。
三、细读课文品悟品质
㈠感悟总理的劳苦
1.抽生交流劳苦句子: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
“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
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出示课件。
⑴抓重点词“一尺来高”通过读、比划,让学生感受总理工作劳苦在于工作量大。
⑵这么多的文件我们总理又是怎样审阅的?
2.生交流劳苦句子:
“他一句一句……”
⑴读句子找出句中总理审阅文件的动词。
﹙看、问、想、画……﹚
⑵找出连接这些动词的关联词“不是……而是……有时……有时……”
⑶课件出示两组句子“他几句几句地审阅。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他看看完一句就算了。
他看完一句后就在下面画一个小圆圈。
”要求学生用“不是……而是……”把这两组句子分别连成通顺连贯的两句话。
⑷将添加了关联词的两个句子放回原文,师生对比读让学生体会总理一丝不苟的工作品质,再次感受总理工作劳苦。
⑸学生带着敬佩的情感进行朗读。
3.课件出示劳苦句子:
“夜静了……稿子交给了我。
”
⑴引导学生抓重点词“相当长”让学生感受总理劳苦还在于工作时间长。
⑵创设情景:
夜深人静,人们都睡了,唯独总理办公室灯还亮着,他还在专心的批改稿子,假如这时你就在他旁边,想不想对总理说点什么,劝劝他。
⑶带着对总理的关心与热爱的情感朗读此句。
师过渡:
敬爱的总理作为一位国家重要的领导人,工作那么劳苦,完全有资格有条件享受优越的生活待遇,可他却是那么﹝简朴﹞,谁来给我们交流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
㈡感悟总理的生活简朴
抽生交流,课件出示生活简朴: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
⑴学生通过谈宫殿式的房子与老师办公室的陈设与总理室内的陈设作对比感受总理生活的简朴。
⑵抓重点词“极其简单,如此而已。
”再次感受总理生活之简朴,使情感进一步升华。
出示生活简朴句子: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总理食物品种和数量极少感受总理生活的简朴再次激发学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
四、激情朗读抒发情感
过渡:
看到周总理的生活如此简朴,却为国家为了人民做着如此劳苦而伟大的工作。
目睹了他一夜的工作后的作者,想到总理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想对自己説:
“这就是……多么简朴。
”女生齐读。
想对全世界説:
“看啊……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总理吗?
”男生齐读。
1.这两句话充分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
2.全班带着骄傲与自豪伴着音乐再次朗读。
五、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师过渡:
同学们,作者目睹总理工作一夜的情景,其实正是总理一生工作的缩影,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为祖国为人民辛勤操劳,鞠躬尽瘁。
下面我给大家出示面一段文字,这是总理七四年身患癌症时某一天的时间表。
1.算算总理工作和休息分别是多少时间。
2.面对这样的总理,你有什么话想说?
3.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使学生对总理爱戴崇敬怀念之情感再次进一步升化。
4.出示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让学生带着看了视频后的心情与老师一起朗读,再次表达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板书设计
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骄傲自豪
《口语交际习作五》
学习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五 年级 下册 第五 单元 语文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