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专题09 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51053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715.22KB
高考语文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专题09 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专题09 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专题09 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专题09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版
【高考真题再现】
一、【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
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
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答案】
(1)观点一:
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
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
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使全诗增色不少。
那么,哪些
词是作者有意锤炼,用得传神的呢?
一般说来,有动词、形容词、叠韵词、运用修辞手法的词、词性改变
的词、副词及数量词。
炼字类答题: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提问变体:
某
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有什么作用?
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
古人作
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需要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
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本题如用“弱”“昏”,抓住
“尚”“犹”分析;而用“健”“明”,可以结合“三十年前”这个语境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那就是“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
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
在平时的训练中,则应注意以下
两种情况:
第一,要注意不同人对同一题材的吟咏。
像杜牧(唐)《过华清宫》与杜常(宋)《题华清宫》
的异同比较,畅当(唐)《登鹳雀楼》与王之涣(唐)《登鹳雀楼》优劣的比较。
第二,要注意运用相似
手法表达相同感情、不同手法表达相同感情的诗作。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
几种方法:
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
喜怒哀乐等感情,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结合全
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如本题就是选择课内学过的一首词,作者也是熟知的辛弃疾,难度降低。
二、【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
【1】耿:
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
【答案】
(1)A
(2)B
(3)相同点:
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
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
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
)例如本题就是考查写景的角度,即视觉和听觉。
思考时,应从选项诗句是从哪些写景角度来写的,是否体现出这两个角度来判断。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
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
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
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
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
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本题,便可根据作者苏轼、题目及关键词语及诗句分析作答。
三、(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4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4分)
【答案】
(1)(4分)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
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
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
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
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
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4分)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
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
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
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
“荒”“瘦”二字,
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
全诗的情感内涵。
【解析】
(1)试题分析:
该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考生在阅读题干时必须明确题干要求说明的是“前两联
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答题区间是“前两联”,重点要把握的是“时空变化”,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
间。
时间上,第一联先写的是在水上行舟,舟随山转,而后豁然开朗,这是白天所见之景;第二联再写树
边泊舟,峰头月圆,这是暮夜所观之象。
空间上,写了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其中
有近景(孤舟山曲、树杪船帆),远景(平川、峰头、圆月),视野由低到高,布置巧妙。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可以从诗歌的题目、作者、诗歌内容和注解等
方面把握,此处要求考生把握诗歌所绘之景,考生应仔细阅读题干,再根据题干要求对此加以分析,用准
确精练的语言回答问题。
(在感情上所起作用)考生若能准确解读诗歌(借助注解),按老师平时所教方法来对炼字型题目进行答
题,与答案应该没有多大出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考生要准确解读诗歌,必须紧抓题目,作者,诗歌内容(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等),注解
等四个方面。
同时熟练掌握诗歌鉴赏各种题型分析方法和答题步骤,只有掌握了这些,答题才能以不变应
万变。
【考点深度剖析】
一、考点解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题型大多采用主观题形式,重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用词、用语技巧的能力。
炼字的重点是动词、形容词、词类的活用和叠音词的表达效果以及诗歌中某个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语言的赏析重点是语言的风格和特色,又是结合诗人的风格进行考核。
语言风格和特色的赏析的考核的设题方式一般是给出特色,让学生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二、试题题型及答题步骤:
1.炼字
⑴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
④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
为什么?
⑵解题思路
①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②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③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⑶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2.分析诗眼型
⑴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②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③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④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
⑵解题思路
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
解释时用描写描述的方式,不能用直译的手法;②因为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最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
要找到并理解诗眼就必须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主旨来考虑,结合句法的分析。
⑶答题步骤
①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②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例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③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3.分析语言风格型
⑴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⑵解题思路
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⑶答题步骤:
①叙: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析: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评: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应试技巧点拨】
一、广泛阅读,注重积累,培养扎实基本功。
平时复习中只有广泛阅读和积累古诗词,培养诗词鉴赏扎实的基本功,考场上才能快速悟得所考诗词中的真谛,准确地理解原作的精髓,提高答题准确率。
对于“鉴赏诗词语言”这一考点,要多积累一些相关表述词语,为高考做充分的准备。
(一)炼字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
1.动词
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数量词
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例: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小园赋》庚信)“一”“二”“三”“两”,了了几笔,鱼不一定就这么大,竹未必就这么多,但却写出了鱼虽小而有趣,竹虽少而有味的境界。
例: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齐己)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这是数词用得妙。
4.虚词
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
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
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
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这是副词用得妙。
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
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更形象。
⑴叠韵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⑵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一: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表颜色的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却是相近的,就是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7.词性改变的活用词
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
山光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
(二)记忆一些专门术语,明确一些术语的意思
语言特色类――主要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主要的术语有:
1.平淡。
具有平淡风格的诗歌,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有人评述陶渊明的诗“平淡而思致。
”
2.工丽。
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在每句开头用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
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则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如《诗经•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诗句,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
4.委婉(含蓄)。
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
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
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
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
具有雄奇风格的诗歌,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意思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
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
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
这种风格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绝句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浑成,语言上,“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
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这些是形成这一风格的主要因素。
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全诗意境深远,语调沉郁悲凉,借暮秋的江天萧瑟之景,抒写颠沛流离、老病孤愁的暮年情怀。
既包蕴着诗人客里悲秋的无限心事,又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思。
12.清新。
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二、熟悉高考,把握规律,掌握答题方法。
历年高考诗词鉴赏中的语言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诗词鉴赏语言类型试题的考查频率和选材热点,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诗词鉴赏语言类题目,可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掌握常规的出题角度,在备考中加以强化训练,提高复习的效率。
三、科学审题,掌握要领,规范表达
(1)仔细审题,明确要求,确定题型。
首先看准题目要求,确定考查的题型,这样才能确定好答题的方向,防止犯“方向性”的错误。
然后仔细阅读所给诗词,按照题目——作者——正文——注释的顺序,把握意象,品悟意境,总结语言特点。
(2)理清思路,仔细推敲,规范表达。
在审题、读题的基础上,根据已确定的题型,理清自己的解答思路,确定答题步骤。
然后,仔细推敲语言,规范表达。
【名校热题演练】
一、【2017届甘肃会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阙题
刘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
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
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
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早年逝世。
【注】阙题:
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流水远远而来,又随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6分)
【答案】
1.A.C
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
(2分)
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不但赋予水春的气息与活力,(2分)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
达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
(2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
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
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比如本题中,A.E项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B.C.D三项考查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做答时要结合原文对选项涉及的评价点加以仔细地判断。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内容分析不当,写出了环境的幽寂,而非孤寂。
因为作者是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
C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一心向学”牵强。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手法判断不当,应是借景抒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通常分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
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
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
二、【2017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
(11分)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尾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分)
2.“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
(6分)
【答案】
1.深秋气候寒冷,雨声淅沥,霜叶落满庭的凄冷萧瑟的秋天早晨景象。
(2分)照应首句,以景结情,烘托,突出了老翁心境的安闲自适,淡泊清静。
(3分)
2.颔联:
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
颈联:
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专题09 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版 高考 语文 二轮 核心 考点 总动员 专题 09 诗歌 鉴赏 语言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