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生物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3503578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48.07KB
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生物知识点.docx
《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生物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生物知识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生物知识点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
NO.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细胞外液=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
心肌细胞生活在
3.
4.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①内环境的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a.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c.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5.细胞外液的成分总结:
①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
②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③各种无机盐离子,其中以Na+,Cl-,K+,Ca2+,HCO3-和HPO42-的量较多
④有机化合物,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⑤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⑥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注意:
内环境中不应该存在的成分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转氨酶,消化酶
6.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7.在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血浆包括
8.氧气浓度最高部位:
肺泡,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CO2浓度最高部位:
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浆,肺泡
9.渗透压(770KPa)
①.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渗透压越低;
③.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10.酸碱度(7.35-7.45)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11.①当酸性物质增加时(乳酸[HL]过多时)
乳酸+NaHCO3——→乳酸钠+H2CO3
H2CO3——→H2O+CO2呼吸运动排出
②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H2CO3——→2NaHCO3肾脏排出
③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体液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12.①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②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四种系统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1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血浆的PH:
7.35-7.45体温:
37OC左右
渗透压:
血浆37OC渗透压770kPa左右
血糖正常范围:
0.8-1.2g/L
14.稳态的定义: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5.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3)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16.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17.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8.水含量对渗透压的影响
当人体剧烈运动时出汗过多,会使血浆渗透压上升;夏季进行过量体力劳动,若大量补水会发生水中毒,因为在丧失水时也丢失了大量的溶质,只补水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NO.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2.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细胞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细胞体:
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中
突起:
树突(数条):
短而分枝多,轴突(一条):
长而分枝少,髓鞘:
套在轴突或长的树突外面。
3.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
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
4.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至少需要几个?
不能至少两个
6.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7.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
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
双向
8.小结: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①膜电位:
__________
②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___________
③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__________
④电流方向——
膜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膜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9.①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②突触种类:
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
③递质释放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运输方式),该过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该过程
可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
突触小体中含量较多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④为什么突触后膜能接受到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的本质?
⑤神经递质起作用后就被酶分解了,若不被分解,会出现什么现象?
⑥突触后膜实际上指的是下一个神经元的哪部分?
⑦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双向的吗?
⑧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再经扩散作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10.
11.兴奋的传递方向
神经元间: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 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传递特点:
单向性
1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比较:
1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比较:
神经纤维
突触
方向
方式
速度
1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下丘脑(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下丘脑的功能:
下丘脑的功能:
(1)渗透压感受器
(2)体温、血糖、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15.易错点背诵
①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②反射是高等(具有神经系统)生物的基本特征。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③兴奋产生的条件:
一定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
反射弧保持完整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其中任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
④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钾离子的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
内正外负,钠离子内流造成的;静息电位不是0电位。
⑤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膜内电流方向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膜外电流方向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因此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16.电流表测向法:
①在神经纤维上
a.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②在神经元之间
a.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NO.3激素调节
1.外分泌腺:
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泪腺、汗腺、唾液腺、胃腺
内分泌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如垂体、甲状腺
2.激素调节的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
②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特定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
3.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含I)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过多:
患甲亢。
患者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等。
不足:
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发育受影响(婴儿时缺乏会患呆小症)
缺碘:
患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腺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
雌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激素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4.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激腺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
雌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激素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5.激素调节的概念:
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6.实例一:
血糖调节
①血糖的含义:
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浓度:
0.8-1.2g/L)
②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③调节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1)胰岛素:
(降血糖)
分泌部位:
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
(升血糖)
分泌部位:
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④血糖平衡的调节:
(负反馈)(如下图)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⑤血糖不平衡:
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⑥糖尿病
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
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
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⑦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正反馈:
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
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7.B细胞: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①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葡萄糖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葡萄糖转化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②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8.A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9.实例二: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10.用圆圈表示出酶、激素、蛋白质三者的关系
11.必须熟记的知识点
①甲状腺激素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肾上腺素作用:
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增加产热
②课本25页图2-9。
③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在多个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12.拮抗作用: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协同作用: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升高血糖)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增加产热)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
13.背诵
①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
②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如CO2、组织胺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③人体热量的来源与散失:
产热途径:
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最多)
散热途径:
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NO.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1.神经调节
v结构和功能单位:
______
v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____
v反射的结构基础:
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
v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______,也叫________。
v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电信号-_______-______
2.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3.激素调节
v由_____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________通过____作用于特定的__器官或__细胞的一种调节方式。
4.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①起调节的物质:
②传递方式:
③作用对象:
④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举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6.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运往垂体贮存。
多肽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7.
8.体温恒定的意义:
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9.
10.总结:
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11.可以口服的激素:
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性激素(固醇)
NO.5免疫调节
1.非特异性免疫:
①人人生来就有②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①出生后才产生;②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2.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3.免疫的概念:
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注意:
“自已”是指机体内正常的成分,但机体内的成分不一定是“自已”(如:
癌细胞、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非已(包括“抗原”和“非抗原”如果是生物体称“病原体”
)”是指机体正常成分以外的。
4.免疫系统的组成
①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脾
②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B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③免疫活性物质:
溶菌酶、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
5.①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属哪种免疫?
第几道防线?
②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属哪种免疫?
第几道防线?
③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非特异性免疫
(1)胃液、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
第一道防线
(2)血液中的溶菌酶:
第二道防线
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⑤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6.抗原
⑴抗原:
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
⑵抗原的三大性质:
①异物性:
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
细菌、病毒、花粉等),外伤和癌变细胞也能成为抗原。
②大分子性:
通常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
一般说来,蛋白质的抗原性强于多糖,脂类没有抗原性,不能刺激动物产生抗体。
③特异性: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7.抗体: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分布: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4-6月)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来源:
浆细胞。
一个浆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
8.体液免疫: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等体液中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的过程
感应阶段:
指抗原进入机体与B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
(1)多数抗原要先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内部的抗原决定簇,传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传递给B细胞。
(2)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反应阶段:
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
①大部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效应B细胞)
②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B细胞。
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能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的记忆,当同种抗原第二次入侵时,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反应快、强,能在抗原入侵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效应阶段:
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及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组织细胞的黏附,最终由吞噬细胞将抗原消灭。
9.①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②有几种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③最后抗原是在哪里,即怎样被消灭的?
④特异性是如何体现的?
⑤记忆细胞引起的二次免疫有什么特点?
10.细胞免疫:
不依靠体液中的抗体,而是依靠T细胞来完成的免疫方式。
感应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除一部分侵入组织细胞内部(靶细胞),另一部分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将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释放出来传递给T细胞。
反应阶段:
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小部分成为记忆T细胞.
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和渗透压,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细胞内部的抗原也因此失去藏身之所而被抗体消灭。
此外,效应T细胞还能释放出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增强其免疫细胞的功能。
1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辨
体液免疫:
抗体、血清、B细胞、浆细胞、
细胞外寄生、病毒未侵入细胞、
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器官移植、病变细胞、胞内寄生、病毒侵入细胞
12.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致病机理:
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最终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直接死因:
病人死于病原体感染或癌症
13.几点提醒
①记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②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
③过敏反应的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14.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类型
特点
代表疾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过敏反应(体液免疫):
⑴概念:
⑵特点:
⑶常见的过敏原:
⑷过敏反应机理:
15.与抗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突触小体中含量较多的细胞器: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16.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想海马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NO.6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
2、向光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部。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4、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极性运输(运输特点),运输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
5、在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时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部位只在尖端。
6、生长素的合成部位: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分布:
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7、向光性原因分析:
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后,引起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然后运输到胚芽鞘下部,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而造成向光弯曲。
专题组织水肿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与血液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是由两方面的力量所决定的:
一种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即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渗透压;另一种是促使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力量,即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这两种力量对比决定着液体的滤出和回流时的方向和速度。
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
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
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稳态 环境 知识 梳理 生物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