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3501955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7.88KB
莲花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
《莲花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花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莲花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莲花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深化“三生”教育争创市特色高中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落实高中综合改革的要求,确保学校教育质量,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根据国家、上海市、长宁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即将出台的国家、上海市、长宁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学校现有基础和面临挑战出发,制定本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2015.9—2020.8)。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概况
莲花中学创办于1954年,1979年被确定为长宁区重点中学,2006年成为长宁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占地面积72亩,绿化覆盖率36%以上。
拥有30个数字化教室,16个专用教室。
体育设施完备,400M环形跑道、6+1片室内外篮球场、足球场、乒乓房、射箭中心以及各大运动器材区域等。
音乐、美术教室及乐队排练厅齐全。
心理咨询中心、学生演播室、实验室及专用教室等配置完备。
目前,学校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9人,教师114人,教师配置合理,其中区学科带头人8人,教育硕士17人,高级职称35人,中级57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0多人。
二、主要发展优势
2005年以来,学校以“三生四会为育人目标,以“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2005-2007年)、“引领生涯发展培育生命智慧”(2008-2010年)、“深化生涯发展教育,创建特色高中”(2011-2015年)三轮学校发展规划为引领,通过“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规划与实施研究”三个主实验项目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为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在行政管理、师资培养、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上海市生命教育试点校、上海市中小学职业启蒙学校、上海市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科研基地校、上海音乐学院长宁学校、上海市射击射箭后备人才培训基地、上海市花园单位等。
(一)重点项目引领学校发展,扩大了生命教育与生涯发展指导影响
十年来,学校规范办学,在“生命教育”、“为学生成长导航”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扎实推进三个重点项目的实践研究,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2008-2009年,《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荣获长宁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2011-2012年,《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荣获长宁区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改革类成果三等奖。
2013年,《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基础教育)一等奖。
学校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工作经验辐射至全市、全国众多高中。
(二)分层优化师资,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以“三识四会”为教师发展目标,重视师德建设,传承“为人朴实、为学扎实、为事踏实”办学传统。
根据师资情况,学校设立多种研修项目,开展针对骨干教师、班主任等群体的分类分层研修活动,不断增强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引领和师范能力,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素养与育德能力。
近年来,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硕士学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逐年提高。
(三)注重德育实效,形成了生涯发展协同指导系统
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强,关注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困惑与实际需求,形成了现状调查--需求访谈--方案修正--年级落实的“四步走”策略。
形成了高一至高三的《学生生涯发展自助手册》。
高一年级《成长自助手册》,引导学生积极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制订第一份高中企划案;高二年级《选科自助手册》、《生涯理想自助手册》,指导学生完成高考加试学科的理性选择,增强自我监控,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高三年级《高考自助手册》,指导学生顺利跨越,进入理想大学,学习喜欢的专业。
配合学生生涯发展规划制订,学校开展高一至高三年级分层递进的生涯发展团体指导活动,形成了捕捉困惑,心理辅导领先;明确主题,年级活动跟进;关注需求,班级活动落实等有效策略。
拓展了家、校、社区联动平台,形成生涯发展指导合力。
学校开展“走进社会,走进职场”、“学长导航”、“生涯导航”、“走近大学、走向未来”等职场体验、生涯访谈、大学考察活动,与街道携手开展学生挂职锻炼以及志愿服务活动。
此外,请家长、校友、志愿者来校谈专业、职业,开展校内社团活动、管理岗位体验活动等,定期编制家校联系的《彩虹报》等。
通过联合教育资源,开展学生生涯体验系列活动,形成校内外生涯发展协同指导系统。
(四)推进课程与课堂改革,稳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十年来,学校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优化校本课程方案。
2005-2007年,结合生命教育,各教研组编写十多本专题拓展型、研究型系列教材。
其中《青春絮语》、《人类与疫病的抗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与世界遗产》等荣获区德育、教学研讨活动优秀
校本教材。
2007年《让莲花人充满生命智慧—莲花中学课程方案》荣获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评比一等奖。
2008年至今,通过完善、引入、改编、创编等方式,学校构建了《我的人生我做主》、《遇见未知的自己》、《青年理财》等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高中生涯发展指导主题轴综合课程群,建成了生涯发展指导物化载体---生涯发展主题馆。
2012年,学校“高中生涯发展指导主题轴综合课程方案”荣获长宁区优秀课程方案。
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以学业指导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教研组建设。
课堂教学形式关注师生、生生互动。
加强对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评价,不断完善、加大相关奖励制度。
学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保持100%。
连续六年本科保持在90%以上。
2014年,学校高考一本上线率近57%,二本上线率超96%以上,创历史新高。
(五)加强科艺体卫工作,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积极开展科、艺、体、卫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个性而有特色的发展。
构建与长宁区军体校等联合培养体育特长生一条龙的发展机制,射击射箭是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
学校学生管弦乐团为上海市学生社团,保持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称号。
每年开展富有特色的“莲花之春”艺术节、阳光体育运动会、科技节等活动。
现有学校主导和学生自主等两种方式创建众多学生社团,突显学校特色和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未来五年,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
如何继承传统,放大优势,对接高中综合改革,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
(一)应对发展瓶颈,学校需传承创新办学特色
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成为每所高中学校的重中之重,学校如何传承多年来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经验,在把学校建成全市乃至全国高中生涯发展指导的学术与实践高地的同时,顺应高考改革需求,共同寻求应对策略,发展生命教育与生涯发展,并从学科建设的视角对接大学培养人才,将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市特色高中。
(二)应对教育变革,学校需建设复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如何引领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适应高中综改形势?
如何让教师认可学校新一轮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的发展目标?
如何提升教师的特色课程建设能力?
如何搭建教师自主发展的平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力,培养与造就一支一专多能具有创新实践精神的复合型骨干教师队伍,成为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关键。
(三)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学校需跟进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改革
高考综合改革后,走班制、分层走班制教学已成为教学常态,学校教育传统行政班级管理受到前所未有冲击,学校如何在行政管理、德育与教学管理、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上跟进?
如何增加课程的分类分层选择?
高考综合改革取消对艺术、体育特长生的加分,对学校艺术、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带来困难,学校如何传承与发展艺体已有特色项目等等,学校通过各层面的管理改革与制度设计应对未来学校发展。
(四)应对生源变化,学校需提升学生综合学力与素养
区域高中格局的变化导致学校生源整体改变已成定势,学校如何从学情实际出发,研究对策,指导学法,提升学生综合学力与素养,确保教学质量在位,并逐步有所提升。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与目标定位
一、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
为生命成长导航
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学校应为师生的成长、成才导航。
生命有其自然属性,学校应引导师生感受生命自然发展的快乐与幸福。
生命有其社会属性,学校应引导师生勇敢面对社会问题,担当起生命成长的责任。
生命有其精神属性,学校应引导师生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
此外,学校应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搭建师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创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促进师生与学校共发展。
二、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
把学校办成一所管理人本化、课程特色化、课堂生态化、师生共成长的具有生命科学特色的上海市特色高中。
管理人本化:
以师生发展为本,满足师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扬师生之长,为师生创设发展平台与机会。
创新学校管理,探索分层走班教学下的“双导制”育人机制。
课程特色化:
深化“三生”教育,完善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课程,开发与建设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校本特色课程群。
课堂生态化:
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信息传递功能的生态系统。
学校着力营造注重导学的、高效的、师生与生生和谐发展的生态课堂。
师生共成长:
推进学校管理、课程、课堂、教师与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发展,打造学校师生生命成长共同体,促进师生与学校共发展。
生命科学特色高中:
在传承学校原有生命教育、生涯发展指导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的生命科学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
它以“为生命成长导航”为办学理念,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发掘生命潜能,引领其实现生命价值。
开发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主题轴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学校文化、办学风格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生命科学特色,提升学生生命科学的素养。
学校在完成普通高中育人责任的前提下,对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为其培育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如医学、农业、健康、人口、环境、生物工程等方面人才奠基。
(注:
“生命科学”概念不完全等同于高中生命科学学科。
)
三、育人目标
育人目标:
培育“三生四会”的莲花人。
传承与发展学校原“三生(增强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提高学生生涯发展能力和生态共存素养)四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健美)”的育人目标,结合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确立新“三生四会”育人目标。
三生:
珍爱生命,发展生涯,和谐生态
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活,丰富内涵,提升品质。
发展生涯——自主成长,强化能力,确立目标,共创未来。
和谐生态——尊重规律,互动合作,和谐共享,提升责任。
四会:
会学习,会担当,会选择,会健美
会学习——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懂构建,善思考。
会担当——具有乐于奉献精神,懂责任,善共享。
会选择——具有与时俱进意识,懂自主,善规划。
会健美——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懂健身,善审美。
第三部分综合发展行动计划
一、行政管理
(一)发展目标
以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为抓手,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传承创新,凸显特色,提升各层面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人本化管理,推进各团队间的合作运作机制建设,条块结合,促进生命共同体---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举措
1.确立学校发展愿景,凝聚共识与信心
通过师生座谈,专家咨询等方式,理清学校发展现状,充分梳理办学优势,丰富办学思想内涵,确立学校新的发展愿景:
创建生命科学特色的上海市特色高中,发展“三生四会”育人目标。
组织全校教职工广泛学习,深入宣传,凝聚发展共识,确立生源下降情况下,树立促进学校发展的信心与决心,齐心协力建设特色高中。
2.开展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自评,建设上海市特色高中
对接国家、上海市和长宁区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按照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召开教师座谈会、分年级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师生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听取各级专家领导的建议,编制2016-2020年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规划。
扎扎实实实施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规划。
申报“上海市普通高中特色校”,听取相关专家、教职工的建议,不断完善上海市特色高中的申报资料,引领全校师生全力建设特色高中。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领导力与执行力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在修身、用权、律己上做示范者,在谋事、担当、做人上做引领者。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深入组室制度、干部述职制,每年度教代会对校级和中层干部测评,提拔调整干部管理岗位。
打造一支团结合作、务实进取、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领导力。
4.注重人本化管理,着力各团队协调持续发展
首先,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落实校长负责制,发挥工会、教代会、校务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于重大问题决策,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把校务公开、公示、民主评议落到实处。
其次,定期调研与座谈,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创设各种平台与机会,满足教师成长发展的需求。
尊重教职工的双向选择,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潜力,完善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创新学校人本化管理机制。
从教师、学生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分类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机制。
其三,加强学校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及项目组等学校团队建设,赋予中层部门和教师团队相应的自主权,激发校内各组织的创造性,促进各团队在规范的基础上,个性化地成长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形成各团队合作联动的发展机制,促进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发展。
5.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生态
传承和发扬“为人朴实、为学扎实、为事踏实”的办学传统,形成和睦、融洽的干群、师生关系,浓厚的校园人文气息,使师生与学校和谐发展。
定期召开校学术委员会及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基地代表座谈会,不断调整完善学校发展目标与实施策略,发挥好社区督导员作用,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
优化校园媒体推送系统,完善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弘扬学校爱校荣校的正能量的学校文化。
继续开展与金山区亭林中学的合作交流,开展对贵州铜仁实验中学、贵州石阡一中、贵州石阡三中的帮扶工作。
继续与金山区张堰中学、青浦区朱家角中学、奉贤区曙光中学等学校结盟,切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做好德国友好学校师生教育考察团的来访接待与我校的回访工作,促进中德两国青少年文化交流。
协调与莲花初中及周桥街道关系,尤其是在公共教育资源的使用中,做到合理充分利用。
(三)达成标志
1.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目标认同度高。
2.达成发展规划预期目标,申报成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
3.培养选拔数名学校及中层后备干部,学校拥有高素质的干部团队。
4.与教育改革配套的学校人本化管理机制。
5.保持上海市和谐校园、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发展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校本培训体系,优化教师结构,健全各种机制,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专业品质和生命品质,人人成为导师型教师,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团队。
(二)主要举措
1.党支部引领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道德水准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组织引领校风,党员引领师风,教师引领学风,组织教师、党员学习市、区有关师德规范要求,弘扬学校“三实”办学传统,要求教师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和政治素养。
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道德讲堂及各级各类评优活动。
发挥好师德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学校、教师、社区、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组织开展学生、家长、社区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教师奖励、职务聘任、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提升教师道德品质。
2.完善校本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完善校本培训体系,多途径增强教师的育德、课改、自主发展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品质。
各科开展校本专题教研活动。
围绕生态课堂建设、校本作业编制、特色课程开发、信息技术整合等专题,开展各科校本专题教研活动,形成各科教研组的校本专题教研课程,提升教师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课改、教改探究能力,使教师人人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
打造校本分层研修的品牌课程。
班主任研修课程,提高班主任群体以及青年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能力。
骨干教师研修课程,提升骨干教师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以及建设校本特色课程等能力,提升他们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开展分层走班教学与生态课堂建设以及全方位引导学生发展的能力。
见习教师研修课程,通过重点带教、跨校带教、三年内新教师延续带教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快他们的成长。
丰富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
一是邀请教育教学专家进校做关于高考、教学、教育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帮助教师了解最新教改前沿信息,指点教师教改发展方向,提高教师革新固有教学模式的兴趣。
二是充实教师自主研修内容,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数字档案袋。
积极组织、指导教师结合学校发展规划自主制订5年个人发展计划,制定年度自主学习项目,通过自查、组内交流等活动,完成自主学习项目,激发教师专业自觉,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
三是开展与多所学校有交流互访活动,在活动中开阔教师视野,学习其他学校在课程安排、课堂组织、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先进举措。
3.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搭建专业成长平台。
学校从制度和时间上确保每位教师参加每周一次区学科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在市区平台上展示公开课、研讨课,积极参与市区各类教学研讨活动、项目组展示等。
组织骨干教师走出校园,参加“四校联盟”组织的命题、上课、作业等多方面竞争活动,以赛促教师个人发展,以展示带动组室发展。
学校引入中学学科网平台与网络阅卷系统,网络下载学科教学资料,观看微课堂视频和在线组卷等,为提高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提供支持。
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不断拓展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发挥个人潜能最大值,提升教职工工作的自信心、积极性。
学校以评价促发展,每学年表彰优秀团队,如优秀教研组、年级组、导师组与项目组。
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各类教育研讨、展示、评选活动。
如开展“天中杯”德育、教学、科研等系列评优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区“长教杯”、“希望杯”评选活动。
开展“天中杯”教书育人奖评选,推荐优秀教职工参加街道、区、市园丁奖评选活动,推选教师参加德育、教学、科研研讨年的各类评优活动,表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教职员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4.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设复合型教师团队
增加高学位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提升高级教师、市区骨干教师比例,鼓励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市德育实训基地学员、区学科带头人、优青项目组成员、区骨干教师等;加大市、区、校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与引入名师与学科带头人,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中青年教师确定为市区名师培养对象,形成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培养梯队;建设复合型(善学习与研究,并在德育、教学以及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有特色)的教师团队,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建设,实行年级组和教研组责任制,适应高考新政,形成校本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5.开展怡情育心文化活动,提升教职工生命品质
教师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才会爱工作、爱学生,才能做一位好教师,为此,学校进一步办好教工之家、教师研修室,开展教职工群体活动,开展礼仪仪表、饮食健康、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校本培训,组织教职工的疗休养活动、暑期读书征文活动等,提升教职工的生命品质。
(三)达成标志
1.拥有不同层面的师德标兵、先进组室。
2.教师育德、课改、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有较大提高。
形成各科教研组校本专题教研课程;教师分层校本研修品牌课程;教师均有个人发展规划。
校本培训完成率为100%。
3.每年有多名教师在市区德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评比活动中获奖。
4.硕士学历、高级职称教师以及市区级骨干教师比例逐年提高。
学校拥有一批导师型的教师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教师团队。
5.学校教师拥有多彩的校园课余生活。
三、德育工作
(一)发展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推进并完善“三生”教育为重点的校本德育课程;对接高考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开展学生生涯发展档案建设;建立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形成家、校、社区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二)主要举措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完善“三生”教育为重点的校本德育课程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良好的品德是立身之本,通过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与校园日常行为规范(如有关学生手机使用)、中国传统美德以及莲花“崇德立志,务实创新”的校训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日常教育与宣传,让学生浸润其中,以期水滴石穿,马到功成。
通过各类育优、创优、争优和推优的主题活动,以提倡友善、真诚、团结的班级氛围,笃学、切问、诚信的学习风气和自尊、自信、有担当的个人素质。
完善班级、年级、校团委与学生会三级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加强学生干部培训,继续开展优秀学长导航活动,用榜样激励学生成长。
完善“三生”教育为重点的校本德育课程。
一是围绕生命教育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继续推进生命教育,整合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形成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及专题教育等课程模块系列。
在原有基础上传承、发扬富有莲花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效应,将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等各类型的校园活动及学生自主社团凝聚为学生显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二是分层递进的生涯发展指导主题活动。
学校继续优化校内德育课程,调整各年级主题教育重点,丰富“主题教育月”的内涵、拓展“生涯发展团体指导”的外延。
2.依托“翼生涯”网络平台,加强学生生涯发展电子档案建设
对接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捕捉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发展困惑,由心理咨询室作为技术支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辅导,依托“翼生涯”高中生发展平台,围绕品德个性培育、学业发展促进、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翼生涯”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为其当下和将来的发展提供依据。
加强心理、青保与年级组的协作,进一步完善对于特殊学生的预控、跟踪、辅导机制,做到档案完备、跟进及时。
3.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下的双导制,推动学生的网格化自主管理
“双导制”是在高考综合改革形势下,学校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后产生的一种行政班与教学班双重管理,班主任、学科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双导制”既发挥学生主体又体现教师主导,形成班主任、学科导生、学科导师三重双向管理机制。
导生制是指在分层走班制中,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选出组长为导生,导生是班主任了解各分层走班学习情况的学生联络人,导生也是在分层走班教学中协助学科导师日常教学管理的导师助手,同时导生也是所在学习小组的学科带头人,是学生回到行政班后辅助学科的小导师。
导生是连接学科导师、普通学生和班主任最好的纽带。
推行“双导制”使“纵向”(原年级、行政班级)、“横向”(+3学科班)管理交错,形成校园内从行为规范到学业发展自主管理网格,并建立完善自查、管理与反馈体系,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提升他们的综合发展能力。
导师制是指分层走班学科教师兼具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生活顾问的三重角色。
“导师制”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补充”。
其核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莲花 中学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