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物理重点课程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483588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25
- 大小:148.83KB
新课标初中物理重点课程教案.docx
《新课标初中物理重点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初中物理重点课程教案.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初中物理重点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第五章第一节《电流和电路》
课标要求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
注意抓紧每一个机会将学生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和电路
▲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开关、用电器,并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电路。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电路出现故障时能自行查找原因,设法解决问题。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前观察、搜集有关电路元件及生活中的简单电路,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的的物理道理,活用所学知识。
▲在简单的电路连接过程中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流程图
→→→→→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引入:
有一样东西,每天总是默默无闻的支撑着我们整个现代化社会的运作,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它,现在它也在支持着我们的学习,人类既爱它又怕它,它是什么?
对,是电!
电给了人类一片生机,那么什么是电路?
要形成电流要什么条件呢?
一、电路连接
请仔细观察桌上的电路板及其上面的元件,你能利用它们组装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吗?
如何证明你的连接已成功?
若还没成功,你们小组的同学能找出原因,自行解决问题吗?
注意: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在确保连接正确之前不能闭合开关。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电池组连接不正确或没把两节电池连接起来;
2、导线、灯座或开关接触不良;
3、开关或电灯没真正接入电路;
4、灯亮了,但开关不起作用;
5、灯丝烧断了或导线内部断了;
6、电路接通,但线路交错,不够美观。
挑选一两个典型错误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评论。
二、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各元件叫什么名称,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吗?
为什么?
1、开关:
观察开关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你还搜集了或还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开关?
2、电源:
观察电池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你知道电池的构造吗?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电池吗?
除了电池,还有什么也是电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用电器:
这小灯会一直这么亮吗?
说明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4、导线:
拔去导线、断开开关或有些地方接触不良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明什么?
以上说明电路一般有哪些元件?
要电路中有电流要符合什么条件?
三、你能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吗?
1、学生尝试画图,找几个典型例子投影,让学生评价哪种表达方式好?
2、用课件介绍电学元件符号。
3、课件显示规范的电路图,说明作图原则。
4、学生练习(故意找线路弯曲的电路让学生练习,说明电路图只须表示电路的连接次序而不一定依原电路的模样)。
5、实际电路远比这复杂,但复杂的电路图也是由简单的电路组合改变而成(例课本P102、P103)
6、实际施工的电路图会据实际施工需要而设计,不一定呈长方形例P105的照明电路。
(课件显示实际施工的照明电路电路图)。
7、你知道日常生活中除了照明电路还有哪些简单电路吗?
你知道电筒、门铃的电路吗?
你能画出其电路图吗?
(学生作图)课件显示这两个电路。
由此看出,电路图是大同小异的,但怎样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出方便使用的设备,就极能发挥人的创造性,你能据此设计出什么用电设备吗?
8、你知道集成电路板是什么回事吗?
在你家里能找到这类电路板吗?
它上面的是什么元件?
为什么没有导线?
它的电路图是怎样的?
请回家查找
四、知识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三点一测丛书》P199
2、查看小家电说明书中的电路图,并留意哪些家电中有集成电路板?
向父母了解其元件的名称、构造及电路图等。
3、自行设计简单的小电路,画出电路图,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4、请查找有关废旧电池造成环境污染的资料。
若为演示实验,学生会觉得极简单,改为学生实验能暴露出问题,这些问题若能自己解决,既培养了实验素养,也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好的铺垫。
抓住每一个机会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既提高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活用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先让学生尝试画电路图,再给出规范的作图比常规教学方法更能暴露出学生的学习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的记忆也更深刻。
知识的拓展及实际应用,可大为增强学生的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对学生初次接触的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纠错教学法,能起以下几方面作用:
1.能充分暴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
二、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三、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
第三节功率
课前准备
一、新课标学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掌握功率的单位及计算公式:
P=,并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做功的快慢,能够判断出功率的大小决定于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做功的快慢,培养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有控制变量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
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意义:
表示做功的快慢
功率计算公式:
P=
单位:
瓦(W)、千瓦(kW)
1W=1Js
功和功率关系:
W=Pt
三、相关知识
机器铭牌上的功率
这里说的铭牌,是指机器上的一个小牌子,上面标有机器的主要性能,其中有机器的功率,例如有一台水泵,它的铭牌如下:
型号8B13扬程12.7m
流量270m3
配套功率17kW效率83%
出厂编号重量11kg
水泵厂出厂日期年月
铭牌上的轴功率,是指水泵在流量、扬程和转速都正常的情况下,水泵轴从动力机械得到的功率,配套功率是指与这台水泵配套的动力机的功率.
如果用电动机带动这台水泵,就应选择功率是17kW的电动机.电动机的功率比17kW小,带不动水泵;比17kW大,是一种浪费.就像小马拉大车,拉不动,大马拉小车,又没有充分发挥马的作用一样.
在购买和选用机器时,要仔细看一看它的铭牌,了解它的性能是不是符合要求.
四、学法点拨
功率是力学中重要物理量,我们要准确把握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我们要加强各
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以解决实际问题.
功率(power)
探究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2)如果做功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一、功率的概念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而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说明
①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如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不对,还得看时间;反之,做功多功率就大,也不对,还得看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功率是由时间和功两个因素决定的.
②功率与机械效率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物理量,不要混淆.
二、功率的公式及单位
功率的公式据其概念可以写成P=,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1W=1Js另外还常用千瓦、兆瓦、马力.
说明
①功率的公式P=,是指平均功率,即在‘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②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z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W=Fs,v=,可得p=Fv.
③马力是功率的单位,不是指马的力气.
三、比较功率大小的方法
功率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般采用下列三种办法比较其大小.
(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
(2)在完成相同功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功率越大;
(3)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P=计算,进行比较.
四、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功是有
用的.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联系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典型例题精讲
题型I面向全体,双基巩固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B.做功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
C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D.机械效率越大,功率一定越大
分析: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公式P=可知,当物体做功一定时,功率跟物体做功时间成反比,当物体做功的时间一定时,功率与物体做的功成正比,故A、B都不对,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二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也不正确,由功率的定义可知C正确,应选C
答案:
C
例2(2004·北京海淀)一台液压起重机在10s内把一辆重为1500N的汽车举高了2m,起重机对汽车做了——J的功,功率是————W(g取10Nkg)
分析:
新课标要求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运算.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功和功率的方法.由公式W=Gh可求出起重机对汽车做的功,再利用P=求出功率.
答案:
300003000
题型Ⅱ生活·物理·社会
例3(2003·四川)关于机器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B.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C.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分析:
(1)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做功快,与做功多少无
关;
(2)功率与机械效率无关.
答案:
A
例4甲、乙两个体重相同的同学同上五层楼,甲快步跑上去,乙慢步走上去,如果他们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W甲、P甲和W乙、Pz,那么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W甲=W乙,P甲=P乙B.W甲=W乙,P甲>P乙.
C.W甲>W乙,P甲>P乙DW甲>W乙,P甲=P乙
分析:
甲、乙两同学体重相同,所以上楼用的力相同都是从一楼到五楼,所以通过的距离也相同,因而据W=Fs做的功也相同,甲快步跑上去,用的时间小于乙用的时间,据户=车所以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
答案:
B
例6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流动的功率约1.5W,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J。
这些功可把一质量为60kg的人匀速提高——m,(g取10Nkg)
分析:
本题与医学知识相结合,是一道综合性试题.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W=Fs=1.5WX24X3600s=1.296X105J;由公式W=Gh=mgh,这些功可把一质量为60kg的人匀速提高h=216m
答案:
1.296X105216
课标理念剖析
探究性问题剖析
“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物理的手段,本身也是物理学习的内容,这是新课标提出的明确目标.按探究的步骤,自己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课改目标.
例题我们经常都要爬楼,你知道自己爬楼的功率是多少吗?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测定它,要求写出测量仪器,主要实验步骤及功率的表达式(用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课后小结
一、知识梳理
功和功率的区别
二、方法规律总结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公式尸=之中反映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其中的两个
量可以确定另外的一个量,但如果只知道其中的—个,将无法确定另外量的大小.
功率与机械效率的有关区别加下表。
由上可知,功率与机械效率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并不
一定高,同样,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并不一定做功快,二者之间无因果关系.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全章知识的梳理归纳,使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脉络更清晰
2、发掘各知识点中更深层的含义和联系,通过复习课提升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纳、类比,并进行生生、师生间概括方式的交流,培养学生归纳复习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态、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小组竞赛式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2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对现有设备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提出初步的改进意见。
★教学重点:
1、在交流对比过程中,领会知识梳理、归纳的做法与作用。
2、加深对本章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综合所学内容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式学习
★教具: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两种)、万用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梳理本章知识脉络。
2、如何区分容易混淆的内容。
3、如何比喻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每学习完一章的内容,我们都会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这不只是知识点的罗列,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将看似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在思想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前言)
课前大家均已自行归纳,现在请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推荐你小组最有代表性的样本。
请大家作出公正的评价,看哪个组的归纳最终反映知识点间的联系,最有创意。
请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并作有关说明,力求简洁明了。
(教师酌情给各组评分)
教师展示所归纳展示网络,让学生作对比。
将电压、电阻、电流间的关系比喻为一条河流上的水源(水泵),河中的石头和水流。
二、按每一节内容的次序,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加10分,提出一个问题加20分)
第一节:
1、为何电压的单位比电流的单位大?
在本章,你还可以提出什么类似的问题。
2、世界各国的家庭电压是不同的,对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二节:
1、测水果电池时发现即使使用0~3V的量程,电压表示数仍很小很小,说明实验室用的电压表有什么不足之处,你认为应如何改进?
2、与上类似,你发现本章还有哪些一起设备使用上有什么不足之处,可在哪些方面作改进吗?
第三节:
1、凡事必有利与弊,电阻有用吗?
如果没有电阻,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2、凡事必有利与弊,对本章知识,你还可以提出与以上类似的问题吗?
第四节:
由欧姆定律公式:
它的意义改变了吗?
当U=0时,R=0吗?
为什么?
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加以解释吗?
第五节:
1、用电流表、电压表可以间接测出用电器的电阻,对此,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温度不同,灯的电阻有所变化,要准确找出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宜在选取实验器材上作什么改变?
第六节:
1、上学期不是讲过安全用电知识了吗?
为什么本章又再讲?
2、人站在地上接触带电的电线会发生触电事故,但为什么小鸟却能悠闲的站在电线上?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小结,统计各组得分并布置作业
让学生逐渐领悟、梳理归纳知识的目的、意义。
生生、师生间不同做法的交流,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领悟此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敢于对现有设备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引导学生辨正地看待事物
能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可大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可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
电磁感应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很多,本节选讲变压器和汽车防抱死系统,主要考虑是:
1.电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电能的生产和输送都离不开电磁感应原理;2.汽车防抱死系统是社会生活对物理学提出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汽车防抱死系统是近年发展的一项成熟的技术.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时代性以及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知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汽车防抱死系统工作原理
(四)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具体说明
1.电磁感应现象
识记、理解
知道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原因
2.变压器工作原理
理解、应用
理解变压器原理,会应用原副线圈电压关系进行实际计算
3.汽车防抱死系统原理
理解、应用
知道防抱死系统原理,了解电磁感应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电磁感应的有关知识,但不够深入,另外本校学生素质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是文科生理科成绩较差。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生活常见现象的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此种情况,在教学中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加上实验的现象,使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读图2-3-5及本节最后一段,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观察原、副线圈匝数与电压关系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通过讨论与交流变压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参观发电站或变电站,体会电磁港英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关注西电东送中有关电能输送的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通过解读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4)通过参观变电站或发电站,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四、教学设计思想
针对文科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差、对物理不感兴趣或右畏惧心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应用多种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上采取讲授、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讨论与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互动性,让他们在讨论中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模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更加形象,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通过例题的讲解、列举生活中实例,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现身边随处可见物理现象。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媒体的应用
知识点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
作用
电磁感应现象
计算机
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
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
展示内容,为本节课学习提供知识根据
变压器工作原理
计算机
演示实验
结构图,变压原理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结论,比较容易接受
ABS系统工作原理
计算机
动画模拟轮速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通过动画模拟演示,能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降低难度
课题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学科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
方法
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认识客观世界的组成,认识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原子结构
教学难点
建立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宇宙浩瀚无边,我们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去探索其无边的秘密;微观世界很小,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去研究它。
看视屏思考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心中的宇宙。
(见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1“神奇的物质世界”)
合作探究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
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总结:
人类观察到的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非常巨大,一束光需要十万年才能穿越,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地球在它的第三轨道上绕太阳转动。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只局限于能够观察到的区域,我国“神舟”号飞船的六次成功飞行。
多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并完成多项太空实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回忆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观看视屏,观察图11.1-1、11.1-2
思考并回答问题。
谈谈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1)中国古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多次成功飞行。
多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激发学生探究、认识世界的欲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观察分析图的能力
认识人类探索世界的历程,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引言:
宇宙是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提出问题:
(1)组成物质的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2)这个微粒能否继续再分?
举例:
将一支粉笔一直12的分下去,颗粒越来越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糖块放入一杯水中,一会儿不见了,为什么?
水变了吗?
总结: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组成的,它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这个微粒叫分子。
分子很小,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用肉眼不能看到。
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还有更精细化的结构-----夸克。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的相似。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结构模型
引言:
既然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为什么又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呢?
你能对它们做出解释吗?
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物理性质相同吗?
(放映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2“物质的微观世界”)
总结:
(1)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虽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一样。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好比学生在操场上玩,他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四处奔跑,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根据上面学习的知识谈谈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殊处。
4、纳米技术:
课堂小结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和微观世界
观察:
11.1-3思考、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初中 物理 重点 课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