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docx
- 文档编号:3483108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4.15KB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
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
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
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
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
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
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经过对广大的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提出了将原《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的设想。
综合后的《品德与社会》课能体现原两门课的优势,使品德教育有个载体,使社会知识有了灵魂,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小学教育。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设置综合课程。
课程综合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国逐渐流行起来的。
因为,许多影响全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等)需要依靠学科联合起来综合解决,况且课程综合化符
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
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
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
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
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彼此割裂地“铸造”学生人格而无效的局面,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
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
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
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
1、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2、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
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式接受的教和学
3、基础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能力,只是为了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础性应是区别于初中的《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
三、设计理念诠释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理念之一: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这就是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理念之三: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设计思路说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具体来说:
1、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是儿童的社会生活。
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苏伊,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
而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那是以社会需要为主线来设计的,形成学科化的概念体系。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程体系。
2、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
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
。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线路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要点;“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如“我与家庭”,“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也都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
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
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设计的要素都相等,但是大体上都有,我们按“面”选择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裂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3、综合交叉。
本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这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在现实生活中,各
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队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设计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的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
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8条(课标14页)“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
”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括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
交叉也是综合性的反应,它表现为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的交叉和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
如“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现属于“我与学校”领域,但学校的发展变化既可以是当地,本校的情况,也可以是中国或世界学校发展变化的情况。
这样,就出现了“学校”,“祖国”“世界”三个领域的交叉。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是“我是中国人”部分的内容,但遇到灾害时的互助是跨国界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就在于此,这样它与“走进世界”部分的有关内容就交叉了。
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
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分科教学的界限,将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成为一门全新的的综合课程。
4、螺旋上升。
这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
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
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
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一一安排,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
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时,发现美国的“麦当劳”法国的“家乐福”开到了中国;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知道有的大米产自泰国,有的电视机产自日本;学习家乡的特产时发展家乡的大蒜竟畅销国外等等,也都能体会到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这些内容放在中年级学习也是可以的。
所以“内容标准”的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应该有所区别,逐步提高。
当然,不同的年级可以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
例如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兼顾祖国和世界;五六年级侧重以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涉及个人成长的内容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散在各
年级进行。
这六个主题可以是分年级出现四次循环;也可以分年段出现两次循环。
可以从实际出发自主选择。
这样就给教材编写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五、“内容标准”解读
(一)“内容标准”框架的特点
根据本课程的基本性质和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由六个主题构成,即:
(1)我在成长;
(2)我与家庭;
(3)我与学校;
(4)我的家乡(社区);
(5)我是中国人;
(6)走近世界。
这个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开展学习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综合课程设计的特点。
学习内容基本是沿着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的思路展开的。
这样的构建改变多年来《思路品德》课依据“德目”构建内容的方式也较好地解决了原《社会》课按学科“板块组织”的问题。
这样组织构建内容的优势在于它符合一般状态下的学生生活和认识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切入,基于他们的经验开展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地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关注周围和更广泛领域的社会现象、事物、形成社会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整合、丰富内容;同时也有利于突破学习方式的单一性,改变单纯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参与,进而指导学生在基于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这种主题式框架又是各国设计综合课时常采用的,也被称为“同心圆扩大”的框架。
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社会,而当今由于国家的改革开放,由于信息、媒体带来的社会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流动性的不断增强,使得一个封闭的空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涉及到更开放的空间,在各个主题下的学习,实践上都是“跨范畴”的,因此不要把每一个主题下的学习内容都看成是一个主题下的学习内容都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在使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编制教科书或指导教学的进程中,都要体现内容之间的交融性和相互渗透的特点。
例如“我在成长”主题中,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他人,以及生活态度、法律意识等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养成,既不是只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形成的,也不是只懂得道理就可以完成的,它必然涉及到学生不同侧面和范围的生活体验。
因此,应当将其中有关内容的学习融于其他各个主题中进行。
(二)“内容标准”的呈现特点
1、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由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两部分构成。
“内容标准”是对学生要学习的具体知识技能、要经历的学习过程、要掌握的方法以及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出的明确规定。
这些具体内容,不仅仅是需要学习的客观知识,更多地包括了学习的活动过程本身。
教学活动建议是对达成“内容标准”的补充说明,其中主要呈现的是体验、探究、解决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以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精神。
多样的教学活动,既将学生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将形成新的经验作为学习的目标。
2、为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有机整合各门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的各部分的各条均不是按照学科体系和知识点呈现的。
每条标准中,都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和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
同时,作为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为核心的课程,我们虽不追求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但是也不忽视知识学习。
通过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着重说明的是选择内容的范畴和学习的途径、方法。
3、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意义。
4、与其他课程内容标准呈现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特点是,本“内容标准”未划分年级或水平,采用这样的表述方式主要是考虑给教材编写留有更大空间,尽管如此,编写教材时选材和设计内容也并非是完全不确定的,课程设计思路已对各年级的主要学习内容作出不清楚的说明,据此,可以使集中的重点学习和非重点的渗透学习相结合,避免各年级学习内容之间形成重复性循环。
5、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内容标准”基本上采用了主体表述的方式,并以行为化的表述呈现。
6、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顺序与教材单元或课时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内容标准”的意义
因为下个学期《品德与社会》仍然将继续使用旧教材,这就需要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重新理解旧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滲透到教学中去,新的“内容标准”其实在旧教材中也有此内容,在此分析几点,其他部分请老师们看课标具体内容:
1、我在成长
这一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自我发展设计的,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认识和发展特点,主要提出了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优势点、自信、自尊、自爱、勇于克服困难、正确对待冲突、压力和挫折,为人诚实守信等,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认识方面的基本要求。
包括9项具体内容。
●认识自我是建立自信的基础,教师要懂得、也要引导学生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对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所长,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待他人,首先要学会肯定他人的优点,同时宽容他人的缺点。
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和事例分析,学会评价。
不能以单一的标准评价人,特别是不能以学习好坏作为评价人的惟一标准。
(第1条)
●鉴于当今社会中青少年受伤害问题、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青少年中违法等——些现实问题的日趋突出,让学生“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以及保护自己、懂得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不仅是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学会自我保护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培养新—代遵纪守法公民的需要。
因此,这部分内容既着眼于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国家对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
有关自护安全的内容可以和家庭、学校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可以穿插在不同主题中,如在学校教育、交通安全、传媒安全等内容中进行。
(第6、7、8、9条)
2、我与家庭。
这一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家庭生活设计的,包括6项具体内容。
3、我与学校。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帮助学生加深对学校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学会学习,学会参与集体生活和遵守规则等方面设计和展开的,包括8项具体标准。
4、我的家乡(社区)。
本部分的内容是以学生的家乡(社区)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民间文化传统等的认识,对本地区商业、交通、生产、劳动、公共事业等的了解,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劳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愿为家乡做贡献的归属感。
包括1l项具体内容。
5、我是中国人。
本部分内容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到了对祖国和社会生活的认识。
通过对有关祖国的国土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等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地、同时也是多方画地认识和了解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发展变化以及面临的新问题的了解,提高辨析能力,增强道德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共有14项具体内容。
●认识祖国的国土疆域是认识祖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关祖国的地理学习,应当在认识家乡地理位置,环境特征、物产资源的基础上,可以从面积、疆域、邻国、地形地貌、江河山川、行政区划等多个角度展开,但不是死记硬背各种数字、名称。
要通过内容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喜欢看地图、学会查地图、用地图,让地科成为学生认识祖国的基本工具;体会祖国的领土疆域和祖国的历史、民族、文化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懂得领土也是祖国的象征。
(第1、2条)
可以将这项内容的学习和第6、7、8条的学习结合起来设计、实施;也可以以第7、8条内容为切入点,将第1、2、6项内容的学习贯穿其中。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快捷和渠道多样化给人们获得知识、交流、学习、娱乐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就化和影响。
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社会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信息的泛滥和商业化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伤害。
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安全地利用和获取信息,就成为当务之急。
特别是和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知道可能产生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第13条)
6、走近世界
本部分的内容是将看似距学生遥远、产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今日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
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近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中国人。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共分为8项。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们的社会生活。
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道德及社会性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
道德从根本上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从社会生活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认识。
所以,对儿童品德的提高也不应当离开他们的生活,而要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这种培养应当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而决不是脱离了生活的培养,决不能为了道德而道德。
因此,课程标准在设置上,努力把学生置于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是把“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面对这样的任务,我们必须看到,无论各种道德观念,还是各种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本身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并且概括提炼出来的。
它们本身就既是源于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同时随着生活的发展还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
因此,我们说《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儿童生活,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道德和社会性水准之上,而是在复原儿童生活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他们的道德和社会性水准有所提高,从而体现出国家和我们这个社会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实施上,必须贯彻课程标准的这种根本理念,使得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的知识学习。
1、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
但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
一个人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
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事实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来不是孤立地学习和获取知识,他们总是依据某种价值观,运用某种能力去学习和获取知识,而在这种活动中,也始终伴随着特定的情感和态度,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
在具体的课程单元中,教师要逐渐地习惯于全面考虑和把握教学目标。
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当事先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和获得?
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
当然,在不同的内容中,态度、能力、知识目标必然地会各有侧重。
2、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不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
《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之前,通过自己的生活以及学校教育(尤其是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品德 社会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