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我的成长故事》包新华.docx
- 文档编号:3479664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92KB
讲座《我的成长故事》包新华.docx
《讲座《我的成长故事》包新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座《我的成长故事》包新华.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座《我的成长故事》包新华
我的成长故事
乌鲁木齐市第71小学包新华
我们应该怎样成长?
这个问题如何来解答?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无疑要靠教师不断的充电来实现。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对自身发展的规划,“师傅”的不断引导。
也要讲究一种自我的个性风格和知识增长,更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看完这段话,也许有些老师会说这样的理论见得太多了。
但我觉得这也恰恰概括了,在我们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所必备的一些因素。
一、教师职业的初认识
年华似水,岁月飞逝,2000年从一所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毕业后,便走进了马料地小学(七十一小的前身),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从此便与教育、学生结下了很深的情缘。
在这教学的十三年经历中,有苦涩,也有甘甜。
从一开始从教就对这个职业的厌恶,因为从小就生长在教师家庭中,家教很严,从小就产生了对于这个职业的厌恶。
是教育选择了我,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在我的心目中教师的职业没有那么的高尚,因为在我是学生的时候,父亲和“老师”给与我负面的东西太多,那时候父亲的的教育、老师的教育是非常苛刻、严格的,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学生犯任何错误,只要犯了错,不是打就是罚站,一些直截了当的教育,没有你说话的权力,老师永远不会和你成为朋友。
因此我憎恨这个职业。
刚上班时的感觉,这个职业单调乏味,每天上课下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直线型的工作轨迹永远一成不变。
也有人说,这个职业缺乏快乐。
每天和那些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一块,看着他们把作业本弄得一团糟,家长从来不过问。
再听着耳边刺耳的喧闹,你永远得不到片刻的宁静。
这就是我从教第一年,内心的真实写照。
我反抗过、挣扎过,甚至想过放弃。
但还是不知不觉的喜欢上这个职业了。
看到一个个朴实、善良的孩子们,和蔼可亲的同事和领导们。
他们的鼓励、帮助和支持,让我一个非科班出生的年轻人,对这个职业的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更坚定了自己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二、初出茅庐
还记得走进课堂,第一次走上了属于我自己的舞台,望着讲台下那一张张朴实的脸,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突然感觉到脑袋中竟一片空白。
定了定神,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学生们是否看出我的紧张与窘迫,还好教室里没有领导和其他老师,这里只有我是年龄最大的,虽然我也才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但是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
看到讲台下那么多眼睛在注视着我,我感觉到脸一下子红了,我定了定神,终于对孩子们说出我人生的第一次“同学们好”。
然后是一次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步入正题,开始讲我人生的第一堂课。
不知不觉的第一堂课就这么匆匆而过。
我想很多老师的第一堂课也一定也是这样,而且很难忘。
对于我一个是个初出茅庐的的新手,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累累的硕果。
单凭一颗对教育火热的心是没用的。
每次看到老教师老师们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游刃有余,心里也多希望像他们一样自信潇洒,从容自得。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忧患,所以在我的平时工作中,更多的时候还是充实自己。
绝不放过每次学校、外出学习的机会。
有些时候即便是听不懂,把它记下来去请教老教师。
在我的成长路上,我的同事们一直在引导着我,激励着我。
如果说,身边的榜样引领着我成长的话,那么自身的不断努力,则是成长的必备条件。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
实践出真知,磨砺育新人。
用在我们青年教师身上,又是何其的恰当。
回想自己这些年的从教经历,感触最多的是工作越忙碌内心就越充实。
三、改革浪潮中求发展
上班的第二年,2001年沙区成为课程改革实验的龙头,而七十一小也有幸成为第一批实验学校。
因此我有幸的从“教学大纲”的时代,进入了“课程标准”的新时代,这种跨越使我从中受益不少。
从接受了旧的教学理念到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
这两种鲜明的对比,使我接受教学理念相当快。
自承担课改课程《科学》的教学工作,我参与了第一批课改实验课的教学,在实施课程改革的第一年学校派我参加科学课程改革的培训。
我非常珍惜这一次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其实:
“我们都知道,只拥有新的理理念,新的教学法,才能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之路”在课改的大潮中我们大家都经历一次次的洗礼,谁抓住的新的思想,谁就是课程改革的弄潮儿。
那个时候新的理论一股脑的全来了,应接不暇,大家都不知从何入手。
只有听专家讲座,再对照一些大师的案例去分析,甚至照搬大师的课,去尝试这种新理念。
在尝试中去看效果学生的变化,跟自己以往的课或另一个班的课进行比较看变化。
这样不断的学习、尝试、反思再实践。
慢慢的才能对新的理念有所领悟,才能领悟的透彻。
有的时候为了领悟一种新的理念,不断的在两个班反复的尝试,尝试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映。
坐在办公室想,走在路上想,有时候到一种着迷的感觉。
可能就因为有这股拗劲,一直坚持着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教学的认识。
也喜欢、敢于于同行去探讨教育、数学教育。
我不是专家,但我有我对教育的追求、我有我对教育的态度、我有不服输的精神。
四、教师职业的再认识
可能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你的同学是公务员、企业家、老板等等成功人士的时候,他们都在侃侃而谈,而只有你找不到话题可以谈。
一定会有人问你:
“是干什么的?
“你会说是“老师”他紧跟着会问一句“是大学老师吗?
”你会说:
“不是小学老师”他一定会群追不舍的问:
“你教几年级?
“这时候你与他们的唯一的话题也就结束了。
你会怎么想?
我会想:
可能他是关心你。
但有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
我在努力使自己变得像医生一样专业,孩子的学习只有专业教师能教得了。
自己越专业就越自豪,当在和别人交流孩子教育问题的时候,侃侃而谈。
当自己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的时候,那种教师的自豪感、满足感、成就感是任何职业都比不了的。
五、专家引领我成长
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追求、探索、提升都要靠不断的反思。
人难免会有惰性,再怎么自觉的人,没有外界的压力,就不会迫使自己学更多的东西来充实自我。
我珍惜和把握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展示自己,磨砺自己,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去面对挑战。
在听公开课的时候,我常常羡慕资深老师们在课堂上的风采,感叹于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
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光彩照人的背后,是汗水,是心血。
名师们也不是一步登天,他们也是从青年教师这一起点出发,把握机遇,不断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
在我的成长路上还有好多的优秀人物让我敬佩着、学习着,他们也一直指导着我,帮助着我。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数学教学工作时,一位老教师,让我非常的崇拜。
她能让学生都比较头疼的应用问题变得那么的简单,它采用一种方法使学生从对应用题的厌恶到喜欢,从解题繁琐的简单清晰。
班里90%的孩子分析应用题头头是道,再难的题由学生分析,老师不用出马。
每天都会有一群孩子给他讲题分析题,给我的触动很大,当时我就想努力成为这样的老师就够了。
还有,记得有一次听一位大学讲师上了一节《微积分》的课,其实大家都比较头疼上《微积分》的课,一没兴趣,二听不懂。
但这节课不但听课的学生爆满,而且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所有人学微积分的热情是空前的高涨。
听完这节可我就在思考:
这位讲师是怎样将枯燥的数学变的如此的生动。
仔细想想我才发现,这位讲师利用了大家普遍兴趣爱好,将《微积分》放在了彩票中奖的测算、股票风险的测算、等,将数学带入生活。
让我明白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与生活”的这个理念。
并将这个理念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我数学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可能是对于教育的这种痴迷吧。
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态度都是如此,不探出个究竟誓不罢休。
后来逐渐减的接触了“吴正宪”“华应龙”“贲友林”这些全国名师,让有了新的目标、方向。
因此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们或以满腔的教育情怀,或以执著的人生追求,或以敬业爱岗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我,感染着我,不断地促我奋进。
如果是个有心人,你会发现专家就在我们身边,去观察、学习、领会你也会成为“专家”。
先做不了全面的“专家”可以先做某一项的专家就可以。
比如“计算教学的专家”“心理辅导的专家”“班级管理的专家”“识字教学的专家”等等都可以。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六、学生激励我成长
学生激励着我们成长,我们带过毕业班的老师或带过一轮的语数老师,经常会聊到一个话题:
“你教的那届毕业生现在怎么样?
”这些孩子带回来的消息有时候摧人奋进,有时候也值得我们反思。
记得我教的第一届毕业班的学生中有一个叫熊正权孩子。
他在班里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孩子,经常不写作业,学习很一般,不爱与其他的孩子交流。
在老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提不起来、没有发展前途的孩子。
在我与他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使这个孩子改变了,变得让我难以置信。
还记得有一天中午,无意中我从教室走过,就发现这个孩子一个人在教室,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回家吃饭,当时他低着头没有回答,我也没在意。
到下午的时候,我就通过其他的孩子了解,才知道,他家里很穷,孩子没钱吃饭。
每天中午就只有5毛钱买方便面的钱,有时候连买方便面的钱都没有。
我就每天中午以给他补课为借口,叫他到办公室来,把我自己带来的饭分他一份,一起吃。
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我每次上数学课发现他变化很大,全班最积极的就是他。
一个月的时间他的数学成绩从全班的倒数第五一跃成为了全班的第一名。
而且这种爱数学的激情一直持续到他初中毕业。
他们升到初中了,从其他孩子口中得知这个孩子就数学成绩全年级追优秀的,就喜欢学数学。
通过这件事,让我体验到了,爱的教育的力量。
他是因为喜欢数学老师才喜欢的数学,是这种爱感染了他。
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还记得我带的第一届毕业班,在孩子心目中我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就在毕业考试结束的最后一天,全班孩子要与我告别,他们请了一个代表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他们的心里话是“老师我们感谢您,你的严厉让我们学到了本领。
但我们有一个建议是:
今后你再带其他班的学生的时候,不要在放学时候再留下他们补课,你得考虑他们的感受”当他说完这一席话的时候,全班孩子都哭了。
这番话让我震撼了!
敲醒了我!
我陷入了深深反思:
我是一个好老师吗?
使我明白了,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们的感受。
因此说我与孩子们共同成长,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当一名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
七、团队助推我成长
一名教师的成长还需要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我们学校每一位教师在每上一个台阶时身后都会有一个强大而又团结的团队给他助力。
这些年71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有那位老师要外出上公开课,就全组上,从备课到听课、磨课、准备教具全组齐心协力,争取最好的成绩,我们把他的荣誉当成大家的荣誉、71小的荣誉。
刚开始学校小,教数学的就5、6个老师,教美术的一个老师、教科学的一个老师。
。
。
。
。
。
有老师要上公开课,有些老师是没有同学科的老师帮他,该怎么办?
我们就来给他个个学科大融合,教数学的、体育的、语文的去帮美术老师磨课。
大家齐心协力就是为71小争口气,我们学校虽小、学校虽然偏,但我们很强大。
很快在我们上班的5年之内很多学科,在沙区是遍地开花。
让那些看不起我们学校的老师、专家、领导都刮目相看。
因此,个人的成长如果没有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支撑,是寸步难行。
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珍惜你所在的团队,这个团队会带个你无群的力量,会让你的专业化发展之路走得更远。
八、实战教学催我成长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
承担公开课教学活动成为了我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认真上好各种公开课,我从认真查找资料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积极进行课前准备——认真听取评课意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几个环节一点儿都认真对待,毫不含糊。
在其中,我曾为如何更好地展示学生创造成果而伤脑筋;曾为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能更精练而反复修改……在这一切辛苦之后,我也得到了可喜的回报。
记得2005年参加的沙区的课堂大赛。
我执教的一节《圆锥的认识》。
从备课准备到大赛那天,整整用了20天的时间。
从课的大环节设计到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都渴求精益求精。
这20天我翻阅了所有与之有关系的资料,请教了每个人的意见,尝试中观察每位学生的反应。
最终获得了全沙区课堂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录像课获得全市、自治区的一等奖,全国的二等奖。
通过这节课是我对数学教学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节课也成为我从教以来一笔丰厚财富,而且也成为参与这节课的孩子们,小学时光中最美好的回忆。
这些孩子到现在每每回忆起小学的往事,都会提起这节课。
点点滴滴的成绩与进步,源自于信念的力量,也是领导、老师、亲人、朋友像一块砖石铺砌成一级又一级的台阶
回顾十五年所走过的脚印,无论是深深浅浅,无论是大大小小,都有值得回忆的经历。
如果说我在“虚心学和勤实践”上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么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在这些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
人们经常这样赞美老师:
桃李满天下。
我觉得很真实,这真的是我们老师最好的回报,我会为之而付出我一生的努力!
九、为青年教师成长助力
所有的青年教师,刚参加教育工作时,都面临着一个由学生向教师转变的过程。
刚刚走上教坛,我教学热情很高,但教学经验不多。
在教育教学上我是一名新手。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上课时语言不精练。
心里紧张,开始的时候我说话口齿就不太清楚,学生听得很费劲,提问题罗嗦,思路不连贯,衔接不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注重把课的内容上完,给学生思索的时间少,大多数的知识点都是教师总结好,然后直接讲给学生听,况且语言平淡,没有抑扬顿挫的激情,这样就会使很多的的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学生来不及消化;不能顾及全班的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容易患急躁的毛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学生发脾气,经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我年轻,我有激情,有对教育的热情等等。
只要愿意改变现状,有着执着的追求,就一定会成功。
乌鲁木齐市第71小学包新华
2013年12月24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的成长故事 讲座 成长 故事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