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47851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730.63KB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含答案.docx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氧气课后习题1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受热的时间,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2.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
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A.
B.
C.
D.
3.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凯琳、拉特克利夫、塞门扎,他们让人们理解了细胞是如何适应氧气水平变化的。
下列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这些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木炭②铁③甲烷④红磷⑤硫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4.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玻璃管内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玻璃管内壁光滑),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跟外界空气相通。
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
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内足量的白磷微热,反应开始就撤离酒精灯,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活塞移动的情况是()
A.向左移功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B.向右移动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C.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5.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瓶内
6.如图①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
图②、图③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 D.由图③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制取氧气 D.滴管滴加液体 8.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钟罩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至刻度1处 B.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若进入瓶中水少于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漏气 D.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磺或木炭来代替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10.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21%B.31%C.50%D.78%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往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C. 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紫红色 13.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克,点燃充分反应后冷却,瓶中剩余1克气体,则原混合物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 A.可能是2克氢气和8克氧气B.一定是1克氢气和9克氧气 C.可能是5克氢气和5克氧气D.一定是4克氢气和6克氧气 14.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 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50mL的水,连接玻璃棒好装置,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小 B.实验后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70mL C.必须要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否则空气会受热膨胀逸出 D.整个实验在封闭的容器内进行,污染较小 15.同学们参加科学期末考试,你会紧张吗? 请不要紧张,可以深呼吸缓和一下紧张的考试情绪。 请问你呼出的这口气中,含量最高的是什么气体? (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6.空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可以用作燃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a点时瓶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点的温度己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1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收集的氧气太少纯度太低 B.铁丝表面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砂 D.铁丝的温度没达到着火点 2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氢气B.酒精C.铁丝D.红磷 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2.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都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气体 23.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沙 D.铁丝表面的温度不够 24.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25.最早用定量实验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并得出了“空气是20%体积的氧气和80%体积的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汤姆生 D.门捷列夫 二、填空题 26.在一次实验中,小张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张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 请你和小张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空。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________;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 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该离子起到了催化作用。 SO42-或硫酸根离子 (3)小聪认为还不能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 首先是实验②和③存在设计上的错误是________。 27.如图所示,图1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我校刘老师针对图1实验的创新装置。 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后闭合开关,通电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某气体,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溶液电解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 A. 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B. 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C. 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2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 (选填字母) (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 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9.某市学业水平考试中有三个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①食盐溶液的配制;②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③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考试的方式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试题,小科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带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桌前: 请回答: (1)指出上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 (2)有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科抽到的是第________个试题; (3)以下是小科完成该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的1分,实验完毕后小科被扣了2分。 找出有错误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检查气密性B. 加入药品C. 收集气体D. 气体验满E. 洗涤仪器 30.如图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H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①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择所给仪器史的B、F、G、H和_____; ②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 31.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飞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试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 (3)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飞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不高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3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进行设计和分析: (1)指出图A中的仪器的名称d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用A装置,也可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 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则实验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选题中装置序号)。 (4)若在C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用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C中。 33.图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D装置收集,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图中装置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各导管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 34.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注射器中存有15mL空气,玻璃管的容积为40mL。 (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1)连接好装置,需要_____,再加入铜粉。 为了保证氧气全部反应,加入的铜粉应该_____ (2)保证氧气跟铜粉充分反应的操作是_____ (3)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挤出气球内的气体,发现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约为4mL,通过计算,你认为该同学测定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 35.下图是初中课本中出现的几个实验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A和B的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某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溶于水,你可以选择图中___________进行收集。 (3)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氢气,应使氢气从___________管进(填“a”或“b”)。 36.水电解时正极产生______________,此气体比空气略_______,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 37.赤潮”是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大海使海水中氮、磷元素过多,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最终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鱼类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水中缺________. 三、简答题 38.小明在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实验小组产生氧气的速率各不相同。 他大胆提出猜想: 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可能与反应物浓度、温度、是否使用催化剂有关为了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小明除了准备如图所示的器材,还准备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水,二氧化锰,秒表等材料。 (1)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结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反应的速率总是先快后慢,结合上述结论,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9.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 某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实验室三种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普通漏斗)装配了A、B、C三套的装置,对固液不加热型气体装置进行探究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O、O2、CO2气体的发生装置。 请写实验室用A、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装置不能用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在C装置中加装一个小试管,把C装置改装成D装置就能制取气体的目的。 则D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 40.小柯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探究植物器官在分解H2O2中的催化速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序 号 H2O2溶液的 质量(克) H2O2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 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 时间(分钟) 1 34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34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34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变量有___________。 (写出其中一个) (2)除了实验中的方法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 (3)分析实验2、3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其它条件相同时,同种植物器官在质量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小柯从资料上获悉: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但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还能跟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N2 Mg3N2。 欲验证“镁能在氮气中燃烧”,小科利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一)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闭合铁夹,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至完全反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倒流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20%; ④拔出瓶塞,将点燃的镁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到镁条在瓶内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图二)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步骤③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认为步骤④中拔出瓶塞时会有空气进入瓶内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他认为只要将图一中的红磷改用镁条就能验证“镁能在氮气中燃烧”,请写出支持该结论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 42.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Ⅰ 50.0g 1% 0.1g 9mL Ⅱ 50.0g 2% 0.1g 16mL Ⅲ 50.0g 4% 0.1g 31mL 上表中横线上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该实验结论是: ________ 。 43.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丙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 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丙同学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1.2g ② 1.2g CuO0.5g ③ 1.2g MnO20.5g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测量得到0.5g氧化铜(CuO)粉末,再将黑色粉本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大量气泡。 (实验(3)目的)探究氧化铜的_____。 (实验结论)氧化铜也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4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 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 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 ,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产生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 粉末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出现了下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3)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 的双氢水,再分别加入少许 粉末, 粉末,发现a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 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 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 这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 试对比第(3)题a中火星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45.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生成氧气的体积/亳升 0.1克MnO2 0.2克MnO2 0.3克MnO2 0.4克MnO2 40 49 61 75 86 80 77 87 90 92 120 89 92 92 92 160 92 92 92 92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______(选填序号)。 (4)收集氧气的最佳时间是_____。 A有气泡即收集B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 C加热3分钟后收集D加热较长时间后收集 46.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科学 空气 氧气 课后 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