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 文档编号:347085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5.65KB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用和谐发展的理念探索当前的事业单位人事改革
作者简介:
丁锡锋,宁波市市政管理处。
摘要:
我们必须清晰的看到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发展存在不适应、甚至矛盾冲突,这严重违背了人事单位人事改革的初衷,对于社会的全面和谐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社会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来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和谐发展;理念;事业单位;人事改革
1我国人事单位的特点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组织。
我国人事单位的特点主要是表现在人事制度的不够完善,人事制度是随着社会发展全面体现劳动关系和劳动价值的关系,当劳动关系不能达到体现劳动价值的时候,劳动关系就变成了政治的附属体,这在我们过去的人事制度中,说白了其实就是口头关系或者叫领导指示,主要领导一句话就可以成为人事单位解决劳动关系的依据,这种单一的口头协议必然损害和破坏了人事制度向管理和服务型发展的可能。
另外人事制度的内部不和谐性更为严重,由于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一种无规范和考核的宽进制,那么在劳动价值上就无从到达均衡,形成了多种破坏人才形成和团队变量的可能。
人才做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这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
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
由于历史遗留及客观存在的多种原因,尽管近几年来按照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事业单位在实行多种形式的选人用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从总体上看,在人事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亟需用和谐与发展的理念对其人事制度进行一番探索。
2事业单位人事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未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
目前,行政机关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企业有《劳动法》,惟独事业单位没有一套整体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人事管理的单项政策规定也不健全,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比如在进人方面,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进人机制已基本建立,而事业单位则还没有完全普及与建立,在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参照公务员的“银饭碗"的诱惑下,在进人方面,势必存在着进人不公开不透明、向事业单位乱塞人的问题。
正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不能从制度上对人员进行管理,而只能用计划经济下的人事管理机制去对于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与考核,远远不适应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
二是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
很多事业单位人员说白了就是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是领导来给你安排,但是能干什么,你能够做好什么,并没有展示的舞台和机制.在管理上,聘用合同还没有真正成为确定人事关系的依据,岗位管理也缺乏具体政策。
事企不分,人员混岗,同岗不同酬等不合理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使人员竞争意识薄弱,完全被计划经济下人事管理的体制所束缚,人浮于事现象比较普遍,工作应有的积极性变成了熬年头、排资历,许多有冲劲有激情的人才就这么被这种机制特有的慢节奏所同化。
三是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银饭碗"已经深深扎根于事业单位职工思想之中,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同时在出口上,由于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相关政策不完善,致使出口不畅。
在人事监管上,又缺乏对事业单位用人的监督管理手段。
所以一些单位也就出现了所谓的“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清闲日子,工作变成了混日子,熬年限,缺乏必要激励用人机制。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人数多,覆盖面广,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非常复杂,难度极大.但复杂和难度大不是迟滞改革的理由。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对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提出了更多、更高和更市场化的要求.事业单位原有人事管理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单位活力的激发和释放,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我们的迫切选择。
2。
2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探索一是要以和谐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来推进改革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特别注意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改革中保障好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这一点相当重要。
为此,需制定有关政策,并建立健全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及时受理和仲裁人事争议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保障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稳步推进.二是应尽早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暂行条例》。
毋庸置疑,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效率必须建立在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之上。
“能者上,庸者下,不合格者可辞退",福利待遇和养老待遇一视同仁,是激发推动事业单位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的强大制度动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步伐,力争尽早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暂行条例》,抓紧制定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奖励、考核、申诉和竞聘上岗、特设岗位等配套法规和政策。
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加快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专业技术一级岗位首次实施工作。
在分类改革上,这一点国外早就开始实行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其实人事制度不能与政治捆绑,它应该是单纯的人才档案,是选拔和发展人才,同事为人才提供就业平台的关系枢带,但是事实上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关系枢带却还承担行政职能,那么就有研究者认为是不是应该纳入行政序列,应实行公务员制度;这一点上其实有很多地方开始实行参照制度,也就是说参照公务员的一种人事变量,实际上是享有公务员的待遇,这其实是人事制度的一次变量,我个人认为带有很重的政治色彩,公务员制度的本身不是一种福利制度,它应该是一种代表着服务和程序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许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如转为企业,应实行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从事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应实行以聘用制度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人员进口上,实行公开招聘,要规范程序,明确权限,保证公开透明。
在人员管理上,推行岗位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实施竞聘上岗,完善考核奖惩,实施合同管理。
在人员出口上,完善制度畅通出口,建立与聘用制度相配套的、保证人员正常流动的解聘辞聘制度,在解决社会保障基础上形成人员退出机制。
2。
3要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方针
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要继续推行试点先行,在对改革的具体制度、程序、方法、措施等进行实践检验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再进行逐步地推进.改革应提防造成事业单位人员的“不安全感”,在政策上作合理倾斜,并有一定过渡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震荡。
同时在具体操作中还要特别注意有步骤、分阶段进行,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绝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要做到根据不同的地方制定不同的政策,逐步展开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要强调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群众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各地区、各部门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结合自己本地区本机构改革、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摸清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现状、人员结构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
改革的方案要广泛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积极稳妥地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深入,并通过改革,达到淡化身份,强化岗位,转换机制,增强活力,调动积极性,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使整个改革平稳推进.
参考文献:
[1]朱禾勤.强化人事改革促进队伍建设[J]。
人事管理,2003,(199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剖析及对策探索
宝应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刘宇峰
目前,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发展缺乏规划,机构不断臃肿;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不清;放权过度、约束不力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就导致社会管理秩序不规范、财政负担不断加重,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事业单位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多种形式,清除思想障碍,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事业单位改革是大势所趋,从而自觉关心改革,理解、支持和积极投身改革,增强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事业单位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对于巩固党政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的成果,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切实搞好事业单位的改革,认为着重抓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研究是问题的关键。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
通过对宝应县600多个事业单位(含教育卫生)的总体分析,认为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抓住改革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完成.结合宝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状,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顺关系
以前事业单位一直是机关部门的附属物,很多单位自成立之日起就没有单独的办公用房和独立的财务,更谈不上拥有自主的人事权,一切均依附于其主管部门。
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后,有的表面上脱钩于其主管部门,实际上是”明脱暗不脱";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对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也往往脱节;存在"看到的管不到,管到的看不到"的现象。
要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做到理顺关系,创造条件,使事业单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
二、明确职责
以往每成立一个事业单位,往往注重单位的人员编制、单位性质、经济渠道等,而对单位的工作职责不是十分重视,久而久之,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不清。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要结合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进一步明确、细化各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根据新确定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对其改革进行分类指导,对职责已弱化或消失的事业单位,要坚决予以合并或撤销;对职责强化和工作范围增大的要及时调整,相应增加编制、充实人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科学分类
事业单位的情况错综复杂,根据不同的性质和任务,可以进行多种方法的分类,到目前为止,认为比较科学的分类是将事业单位划分为:
行政管理型、社会公益型、技术与中介型和生产经营型等四大类。
只有对每一个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特别是兼顾两类及以上或介于两类之间及以上的,要以侧重的一类一方为主进行分类,只有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才能对不同的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改革。
四、提供服务
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以及企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
事业单位为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要着重抓住其为社会提供了哪些公共服务,从而确定其改革方向,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宝应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因经济落后,使事业单位改革的难度加大,认为主要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员分流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前几年,大量人员涌入事业单位,使本来不堪重负的事业单位更加步履维艰。
这些人通过各种渠道好不容易进入自认为是"铁饭碗"的事业单位,虽然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又难以维持生计,但要进行改革,将已在事业单位工作多年和这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事业单位的人员分流出去,真是谈何容易?
加上我县财政状况不佳,本身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使人员分流难上加难。
二、科学设岗
科学设岗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过去”因人设岗"的传统做法弊端很多,现在要因事设岗,按岗聘人。
要在对各行各业不同性质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具体岗位得出设与不设、设多少、怎么设等作出准确的结论,是有难度的,但必须迎难而上。
三、保障机制
只有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保证出口畅通,让进口与出口良性循环起来,事业单位才能保持长久的活力,才能逐步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配置。
目前我县的事业单位保险主要实行到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面这些单位中,很多连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根本没有能力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更谈不上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基本上尚未开展,只是对新进实行人事代理人员才刚刚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不健全的保障机制,给下一步的改革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四、分配制度
在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上一直沿袭着”大锅饭"制度.现在要积极探索新型工资分配制度,把事业单位的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活工资”两部分。
固定工资主要反映工作人员的水平高低、能力强弱、责任大小,而"活工资”主要反映工作质量和难易程度,体现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差异和工作实绩,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但对固定工资和”活工资”的定量标准难以确定,要想真正做到新的分配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着实要下一番功夫.
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认为下一步事业单位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按照分类指导的要求,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类别
搞好事业单位改革,既要统筹考虑,又要分类指导,针对事业单位不同的性质、职能和任务,重新界定事业类别。
将现有事业单位确定为四类,即:
行政管理型、社会公益型、技术与中介型、生产经营型。
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施不同的改革方法和措施。
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是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或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有关行业管理、执法监督等职责的事业机构。
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授权或县政府及其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委托的内容科学界定。
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将行政管理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承担。
管理职能已经萎缩的要适时撤销或扩展其技术服务、事务辅助职能,使其向其它类型过渡;职能相似、相近或交叉的单位,要进行合并重组,尽量压缩精简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
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是指一般由政府举办和投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事业机构.对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要根据财力情况适度发展;对职能萎缩、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减少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要采取撤并等办法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利用自身的场所、技术、设备等开展有偿服务,积极组织创收;鼓励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产业化运作,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技术与中介型事业单位是指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知识优势,为社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和中介事务的事业机构。
技术与中介型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优势,调整专业结构,走向市场,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改善服务,走自我积累、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路子。
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是指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业务的事业机构.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要全部按照企业机制运作,要积极借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通过资产出让、兼并重组、歇业破产等形式改制转企。
特别对于兼顾两种及以上类型的事业单位,要抓住主流,向主要类型一方靠拢,同时顾及次要类型一方,合理确定改革方法和措施.以促进四种类型事业单位中的边缘型单位的健康发展.如:
某一事业单位同时含有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就要看谁占主导地位。
若公益性为主,则在这类单位改革时,要先将经营性职能从单位分离出来,然后用公益性单位的改革方法对其进行指导;若经营性为主,则要先将公益性职能移交其他相关单位,再用对生产经营性单位的改革方法来进行相应处置。
二、理顺事业单位经费渠道,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县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都作为财政性资金统一管理。
为此,将原有的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经费管理类型的事业单位可以相应调整为全额预算、定额预算、自收自支三种类型。
全额预算单位是指经费来源全部或主要为预算内资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含行政规费、罚没收入等)的单位;定额预算单位是指经费来源部分为预算内资金和行政性收费,部分为经营、服务收入的单位;自收自支单位是指经费来源全部为经营、服务收入的单位。
全额预算、定额预算单位人员工资构成中的事业津贴比例依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分别按30%、40%核定。
今后事业单位经费渠道发生变化的,按改变后的类型核定津贴比例。
部分具备条件的实行定额预算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今后要逐年核减其事业经费,使其逐步向自收自支过渡。
要深化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实行和深化工资总额包干和工效挂钩,搞活单位内部分配,推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分配收入相分离的办法.实行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以岗定酬、岗动薪变的分配制度,合理拉开技术岗位与非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高尖技术岗位与普通技术岗位、重要管理岗位与一般管理岗位之间的分配档次,使收入分配向科技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
提倡科技成果、技术、管理、信息等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自带成果参股、无形资产配股等股权奖励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自我约束机制.使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更趋合理、更趋规范。
三、全面推行和完善全员聘用制、人事代理制和人事租赁制
对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中层干部的任用,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委任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干部管理权限的前提下,结合各部门特点和事业单位实际,采取竞争择优、招标聘任和选举聘任等多种形式,予以聘任,实行任期制。
对一般管理、技术岗位,实行竞争、双向选择上岗.其中对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聘任,要改变评聘、考聘合一的做法,实行评聘、考聘分离。
对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结合如今的网络优势,也可采取网上招聘的办法。
总之,各事业单位要按照县人事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根据应聘者的德才表现,择优聘任。
对工勤人员的聘用,要竞争择优,实行人事租赁制.对取得岗位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实行考聘分离制度,由单位按岗按需聘用。
对全体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的同时,还要切实建立解聘辞聘制度。
今后事业单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按照合同辞聘。
从而在全员聘用制中进一步深化双向选择.
对今后新进事业单位的人员,一律实行人事代理制或人事租赁制,真正做到变单位人为社会人,新进人员与单位之间,仅是一种聘用关系。
聘用期间,由用人单位统一委托县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事代理或人事租赁,由县人才交流中心统一发放工资、调整档案工资、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相关手续,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委托代缴住房公积金.落聘人员则直接进入人才市场重新择业。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建立起完善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制已迫在眉睫。
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加快建立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构筑一个社会的"安全网",以确保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们认为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统一的、省级统筹的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保险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尽快做到社会化发放.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远远高于同类企业人员,这样一来,容易造成将来有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时,原事业单位人员的保险基数将大幅度下降.为了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我们建议缩小企事业单位在保险上的基数差距,是否可以尝试使用机关、企业和事业同类人员工资的平均数作为保险的缴纳基数。
使得将来退休时,机关、事业和企业同类人员能拿同等的一份养老金;同时,机关和全额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也要尽快全面实施。
这样才会更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合理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通过改革使事业单位真正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杜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划分管理是我国特有的模式。
是又一“中国特色”
在中国,事业单位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目前数量超过130万,从业者在中国,事业单位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目前数量超过130万,从业者3000多万,拥有数万亿国有资产(占国有资产的1/3),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各类事业单位,其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然而相对于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源,它对社会的贡献很不成比例。
据统计,事业单位对中国GDP的贡献大概在5-10%之间.2001年科教文卫四大行业才占5。
1%。
所以,中国现在最大的不平衡之一,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控制了太多的资源,但远远没有产出与之相称的效率。
这是违背平衡律的。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
体制化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习惯它,直到最后你离不开它。
这个过程是一个自身的生存能力被不断弱化的过程。
可见,所谓的“体制"和毒品有什么两样?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
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
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办发[2000]15号)的精神,对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实行多种形式的选人用人制度、深化职称改革、促进人才流动、搞活工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但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发展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党政机关干部制度改革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所有这些,都要求把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为促进国家整体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合科、教、文、卫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各自岗位要求的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
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在合理划分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我约束机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事业单位 体制改革 现状 分析 对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