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I.docx
- 文档编号:3469457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95
- 大小:101.65KB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I.docx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I.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I
2019-2020年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I)
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的有机整合。
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或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再延伸到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生活处处皆科学;《水里有什么》单元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引领,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
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基本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植物的生活》单元以身边常见的植物为观察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精心做科学。
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植物的内部构造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直接与间接的科学实验,认识植物身体的构造功能。
通过对植物生活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到直接与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掌握从事物的表象探究其内部构造的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功能有较深的了解;《空气和水的力》单元以“力”为探究点,展开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做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热的传递》单元以“热”为载体,展开观察、对比实验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质中传递的方法,验证太阳能热水器所选用的材料、摆放的位置与热的关系,体会到利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探究方法,具备独立做科学的能力;《研究与实践》单元,选用与本册研究密切相关的“食物”与“太阳能”知识,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所选内容是以生活经验及其相关链接构建单元,知识只是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收获之一。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才是教科书的灵魂。
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内容在各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各有侧重,并皆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单元说明
科学饮食是人类健康的基础,《科学课程标准》在生命世界部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编排设计了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构建了“我们吃什么”这一单元。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借此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下列目标:
1.科学探究: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科学知识:
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知道食物的丰富多样;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知道日常饮食卫生常识。
主要的相关链接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营养》、《饮食与健康》3课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
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
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通过本单元学习,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的食物》是本单元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用观察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一些食物,知道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
《我们的营养》一课是让学生学习用简单的实验方法鉴别几种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进一步收集资料,并作简单分析。
《饮食与健康》主要阐述任何一种或一类食物都不能为人体提供全部所需的营养素,所以我们要学会从营养学的角度认识食物的分类,合理地搭配日常的膳食。
在对信息作进一步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认识到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1.我们的食物
一、教学目标
1.能调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食物的特征;能通过对多种食物的比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食物分类;能利用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手段获取有关食物的知识;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对他人做出正确评价。
2.想知道有关食物的更多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把自己的材料介绍给同学,并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了解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知道食物的丰富多样;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食物的丰富多样性,了解食物的主要来源。
教科书循序渐进地安排了认识常见的食物名称、给食物分类等活动。
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我们的食物种类是多样的,体会自然界食物种类的纷繁多样。
活动准备:
提出了本课要探究的问题及主要的探究任务:
“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
研究一下吧。
”让学生做好心理上和材料上的准备,把探究活动有效提到课前。
同时用文字指出学生材料上的准备:
“了解我们常吃的食物,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
资料的准备主要以常见食物的名称、外形特点、口味特点为主,也包括后续学习将要接触到的有关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几天布置学生注意观察日常饮食,首先把食物名称记录下来,了解日常食用的食物名称。
为便于课上交流,实物的搜集很重要,但是,也应引导学生准备一些常见食物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更多关于食物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教科书以图片的形式出示了一组常见的食物,种类包括蔬菜、粮食、肉、蛋等,在种类上没有做明显的分类,并且都是学生日常饮食中食用过的,旨在提示学生交流更多的日常食物。
教科书还呈现了一个表格“食物统计表”,通过卡通语言“昨天我们吃了什么?
”提示学生回忆平时的饮食情况,交流日常饮食中食物的名称,利用表格中的提示做好记录。
探究活动可按教科书提供的顺序进行,即先让学生列举常吃的食物,接着让学生介绍虽然不常见但自己知道的一些食物,以便扩展学生的认识。
也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爱吃的食物,说说喜欢吃的食物及喜爱的理由。
通过比较充分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活动二:
给我们吃的食物分类。
在学生列举了大量食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来源问题,从而让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科书出示了一幅图,图上既有自然界的庄稼、苹果树、蔬菜等植物,又有牛、羊、鱼等动物,这些都是食物的来源。
卡通语言“有的食物来自动物,有的来自……”意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食物的来源有哪些途径?
同时,教科书呈现一段正文语言:
“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都来自于自然界。
教科书还提供了一个活动情景图:
三个学生用食物图片在进行分类活动。
提示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给食物分类。
给食物分类的方法很多,既可以按照食物的来源给食物分类,也可以按照口味给食物分类,等等。
教科书隐含了给食物分类的标准,旨在通过学生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活动,理解食物种类的多样。
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的提示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诸如“大米和面粉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吃的牛羊肉是怎么来的?
”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交流。
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我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大自然,如鸡鱼肉蛋来自于动物,米、面、蔬菜、瓜果来自于植物,香菇、木耳来自于微生物等等。
教学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关于给食物分类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对带来的食物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能各有各的分法,只要能说出比较恰当的理由,就可以肯定并给予表扬鼓励。
如果学生准备的食物不充分,也可以利用图片进行分类活动。
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自主精神,尽力做到让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不统一分类标准,不搞一刀切。
自由活动:
教科书设置了一个活动指向:
“我是美食小导游。
”呈现的情景图极富活动性,一个学生作介绍:
“这是我们的地方名吃,欢迎品尝。
”其他学生一边听取介绍,一边准备品尝美食。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一是可以组织“美食小导游”活动,让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美食绘声绘色地介绍给大家。
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三、四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做“小导游”,向“游客”作美食介绍,看谁的讲解最有诱惑力,最能吸引“食客”。
课堂上也可以举办“美食一条街”的模拟活动,让学生自愿组合,开办美食店,几家美食店组成一条街。
几位“食客”随“小导游”游览美食街,“品尝”美食,然后评出最佳导游。
二是可以组织演讲会或辩论会,对社会上只讲美食不讲生态环境的行为慷慨陈辞。
在组织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就教科书上的例子发表看法,也可以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类似的话题,如湖区常见的炸鱼、电鱼,山区里的打野兔、打山鸡等,让学生畅所欲言,张扬个性。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更实际、更方便的教学活动。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
“调查我们当地的饮食习惯。
”这个活动虽然是安排在课后,但是题目依然有点大,学生难以单独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后拓展活动灵活性强的特点,分成小组安排活动,或者分时段安排活动。
如有的小组调查“饮食喜好”的专题,有的小组确定“饮食时间”的调查专题,等等,最后合作研讨调查结果,总结出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
结束全课时,教师可以对全课内容作一小结,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肯定性的评价,还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2.我们的营养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能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活动,并做实验记录;能用较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对食物营养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2.对食物的营养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乐于展开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3.知道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及其主要来源;知道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在对食物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食物中包含的营养,增加对食物的理性认识。
通过开展一些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
同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结合对食品包装袋的研究,拓展获取食品营养信息的途径,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获取信息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
活动准备:
教科书利用图文的形式指明了学生课前准备的要点:
问题导向——人为什么需要吃不同的食物?
明确探究任务——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物准备——准备日常的食物及实验用品;材料准备——搜集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和一些食品包装袋。
活动开展时,最好由教师引导学生一块进行,准备碘酒、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等分组实验用品,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材料。
然后,教师布置学生准备:
常见食品、发丝、白纸、铁丝、蜡烛等实验用品及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提前进入探究的情境,准备的探究材料也会更有针对性。
活动过程:
活动: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我们检验一下。
教科书首先出示了三幅探究实验场景图:
一幅是学生把花生、大豆在白纸上摩擦的图,旨在提示学生探究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脂肪类营养成分,把花生、大豆在白纸上摩擦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一幅是学生在向米饭、馒头上滴加碘酒,旨在提醒学生探究米饭、馒头等食物中含有淀粉类营养成分,向馒头、米饭上滴加碘酒后,会变成蓝色。
另一幅图是学生把肉、蛋等放在火上烧,旨在告诉学生肉、蛋含有蛋白质类营养成分,肉、蛋等放在火上烧时,会发出类似头发燃烧的刺鼻气味,这是蛋白质类营养成分的特性。
教科书还提供了一个“实验提示卡”,对以上三个探究活动的探究方法、呈现的现象作补充说明。
学生在这些信息的指示下可以自主开展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脂肪、淀粉、蛋白质三种营养成分的特点。
教科书还隐含着一些活动,如探究其他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写实验报告等。
学生会利用上面的检验方法检验更多的食物,探究后认识到脂肪、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会含在不同的食物中。
实验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及时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这三组实验,教科书并没有给定顺序,这样更便于在课堂上展开探究,使得选择性、灵活性、开放性更强。
同时,教科书出示了一段正文文字: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利用资料的形式认识食物营养的种类。
自由活动:
为了让学生对食物的营养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教科书在“自由活动”中安排了两项活动:
一是分析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
教科书呈现了三幅食品配料表供学生观察、分析。
分别是盒装纯奶配料表、瓶装酸奶配料表、饼干配料表,让学生通过对纯奶和酸奶等食品成分表的对比,了解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初步学会分析包装食品的营养。
二是检测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
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活动情景图,一个学生在向被检测食品上面滴加碘酒,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桌子上放着灌装八宝粥,暗示被检测的食品可能是八宝粥,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被检测的是饼干等其他食品。
同时配以卡通语言:
“这些信息可靠吗?
”旨在引导学生敢于对食品包装上的营养配料信息产生怀疑,并把怀疑付诸于实践检验的行动。
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意识。
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每个人收集到的食品袋资料,并展开讨论。
然后,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或小组的共识。
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手中的资料展开分析,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中的三个例子。
在了解包装食品营养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包装食品的保质常识渗透进来,让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为今后选择卫生食品打下基础。
拓展活动:
教科书设置了一个活动指向:
“统计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分析每天都获得了哪些营养成分,适当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同时教科书提供了一个统计表格,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自己每天的饮食。
拓展活动的指向开放性较大。
因为是拓展活动,所以可以作为中长期探究活动开展。
学生能检验出来的营养成分仅限于脂肪、淀粉、蛋白质、水等,其他的营养成分只能采取查资料的形式获取。
另外,要调整饮食习惯,必须较长时间记录、统计自己的饮食,最起码要一个月左右的记录才能看出饮食特征。
教科书提供的表格比较开放,记录表格可以设计成下面的样式,有助于活动的完成。
日期
早餐食物
午餐食物
晚餐食物
营养成分获取是否合理
改进建议
3.饮食与健康
一、教学目标
1.能反思日常饮食的情况,并做出合理评价;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编写科学饮食歌谣;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对健康与饮食保持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愿与他人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饮食的常识指导自己的生活。
3.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知道日常饮食卫生常识;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科书分析
营养学研究发现,维持人类生命健康至少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素,其中包括各种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而这些营养素必须通过摄入各种不同的食物实现,由于各类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同,因此我们的日常饮食要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以求达到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平衡。
本课就是指导学生了解、认识科学饮食的结构,学习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做到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教科书首先明确了本课探究的主要任务,即科学饮食。
其次要求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准备材料,既可以访问医生,也可以通过报刊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得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
我们的饮食科学吗?
教科书出示了四种常见的早餐配餐样式,分别是:
以肉类为主的配餐、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以油炸食物为主的配餐、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四类配餐以组图的形式呈现,没有其他的说明,旨在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研讨这四类配餐的优缺点。
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必局限于这四种例子,也可以把学生自己的日常配餐情况展示出来。
可以对比各种配餐之间的不同,通过讨论,对科学配餐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二:
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呢?
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认识我们的食物结构。
教科书呈现了一个食物结构金字塔和一个食物搭配资料卡。
在食物结构金字塔中不难看出由下往上共分成四层,依序是第一层主食类,第二层是蔬菜水果类,第三层是奶类及油脂类,第四层是蛋白质类。
它的塔基是谷类粮食,塔基大,表示可以多吃一些。
塔尖小,指的是油脂,要少吃。
但这个金字塔只表示各类食物的相对比例,每个人究竟要吃多少,并不清楚。
所以教科书呈现食物结构金字塔之外还附加了一个资料卡,资料卡中明确说明了各类食物的摄取比例。
按照中国目前的国情,我们认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还是应保持传统的以谷类食物为主,蔬菜水果为辅,适当增加豆类、乳制品、动物性食品。
二是设计一日三餐。
教科书提供了一个供学生填写设计的空白交流框。
学生在了解了科学的饮食搭配知识后,可以学以致用,自己设计一日三餐。
考虑到上面提供的食物金字塔只是一个笼统的提示,教科书还以正文语言的形式出示了一段文字:
“因为每个人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设计更有用的饮食计划。
教学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食物金字塔,提出问题:
“食物金字塔是什么意思?
”或者“怎样解释食物金字塔?
”让学生展开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认识食物金字塔。
食物结构金字塔由下往上共分成四层,依序是第一层主食类,第二层是蔬菜水果类,第三层是奶类及油脂类,第四层是蛋白质类。
它的塔基是谷类粮食,塔基大,表示可以多吃一些。
塔尖小,指的是油脂,要少吃。
以此为基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营养配餐。
交流时,教师应侧重于提醒学生,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均衡搭配食物,更要关注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的不同,制定出有特色的健康饮食计划。
自由活动:
教科书设计了一个活动指向:
“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教科书在学生对均衡饮食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对今后的饮食卫生展开讨论,开阔学生眼界,指导生活实践。
为引发学生探究,教科书在情境图的编排中,对饮食卫生的讨论概括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选择卫生食品,拒绝有害食品。
卡通语言“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强调了这一要点;二是注意食品搭配,做到均衡营养。
卡通语言“还要注意营养的搭配……”突出了这一注意事项;三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在教科书中,卡通语言“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虽然仅仅像蜻蜓点水似的提到了这两点,但是寓意深刻,提示学生,关于饮食科学还有更多需要注意的方面,教科书为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把自己访问医生和从书刊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然后交流,相互纠错,相互补充。
最后,教师小结,使学生明确,只有合理搭配食物,做到营养均衡,身体才可能健康。
科学饮食绝不仅仅指营养均衡,还包括更广的内容,所以,教师还要进一步启发学生,要他们进一步探讨。
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
这部分的教学,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热烈探究的同时,对教材做出必要的补充(尤其是对饮食卫生的补充)。
教师可以利用儿歌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渗透健康饮食的常识,这里有两首儿歌供教学时参考:
(一)
小学生,要记牢,科学饮食很重要。
一日三餐巧搭配,定时定量要做到。
五谷杂粮是主食,蔬菜水果不能少,
鸡鱼肉蛋宜适量,糖脂食物控制好。
饮食且要讲卫生,身强体健学习好。
(二)
新时期的小学生,饮食习惯记心中。
细嚼慢咽助消化,狼吞虎咽可不行。
饭前便后要洗手,餐中不宜大声鸣。
绿色食品优先选,有机食物首当冲。
拓展活动:
教科书设置了“利用网络资源,编辑《营养与健康报》”的活动。
旨在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向身边小朋友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加深对科学饮食的认识,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社会,改善生活。
“拓展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续。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广泛搜集资料,在资料丰富的前提下分专题编辑手抄报,张贴在教室内,师生共同分享,或者搞一次评比活动。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单元说明
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
水也是学生常见的一种物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生活。
学生喜欢玩水,对与水相关的诸多现象心存疑惑,但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研究。
本单元就是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下列目标:
1.科学探究: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科学知识: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知道净化水的方法。
主要的相关链接
本单元由《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四课组成,主要研究水能溶解其他物质、加快溶解、水与其他物质的混合和分离等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的单元。
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青岛 四年级 上册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