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疑三探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469136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9.64KB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疑三探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疑三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疑三探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三疑三探教案
总复习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教科书第138页1、2题,第141页1、2题
目的要求: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回顾全册知识
师:
同学们,本学期新知识的学习已经结束,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个学期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
我们学了关于体积、容积、表面积等的计算方法。
生2:
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还有分数的加减法。
生3:
我明白了折线统计图能很好的表示数量的变化趋势。
……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整册知识结构图,但有意识地把第一、三单元写到一块。
教师边说边板书: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加减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
因数与倍数
图形的变换
统计知识
我们这一节就先来复习因数与倍数
(板书课题)
因数与倍数
3、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什么是因数?
什么是倍数?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
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4、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什么是因数?
18的因数有那些?
50呢?
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倍数?
18的倍数有那些?
50呢?
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3.因数与倍数有什么关系?
4.能倍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你能各写出5个吗?
5.什么是质数?
什么是合数?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各写5个。
二、解疑合探
检查自探效果。
1、检查自探效果。
(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
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强调:
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数的关系,质数与合数是根据自己的因数的个数。
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
预设:
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
1、完成141页第1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完成第141页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
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板书设计
总复习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
自探提示:
1.什么是因数?
18的因数有那些?
50呢?
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倍数?
18的倍数有那些?
50呢?
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3.因数与倍数有什么关系?
4.能倍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你能各写出5个吗?
5.什么是质数?
什么是合数?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各写5个。
教后反思:
第2课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第138页3、4、5题,第141页3、4、5题。
第139页6题,第141页6、7、8题
目的要求: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2、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难点:
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分数,本节就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分数的性质是什么?
计算分数的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
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3、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什么是分数?
什么是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举3个例子。
3.什么是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
各举3个例子。
4.怎样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各举3个例子。
5.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怎样进行约分和通分?
各举3个例子。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该怎样计算?
7.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分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怎样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二、解疑合探
检查自探效果。
1、检查自探效果。
(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
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强调:
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
预设:
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
1、做教材138页第3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做教材138页第4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3、做教材138页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141页第3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5、完成第141页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第141页第5题
7、完成142页第6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8、完成第142页第8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
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板书设计
总复习第二课时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自探提示:
1.什么是分数?
什么是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举3个例子。
3.什么是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
各举3个例子。
4.怎样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各举3个例子。
5.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怎样进行约分和通分?
各举3个例子。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该怎样计算?
7.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分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怎样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灵活选择简便算法?
教后反思:
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第139、140页7、8、9、10题,第142、143页9、10、11、12题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们这一学期学习了有关空间与图形方面的一些知识,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一节,我们就来复习这一部分的知识。
(板书课题)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
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3、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怎样画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做平移?
什么叫做旋转?
各举3个例子。
2.选用适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创作一个图案
3.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哪个体积单位大?
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5.体积单位的进率是怎样的?
什么是容积?
容积单位的进率是怎样的?
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什么关系?
怎样计算物体的容积?
二、解疑合探
检查自探效果。
1、检查自探效果。
(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
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强调:
计算物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前,要先根据题意,弄清是要求什么,再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还要选择正确的计量单位。
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
预设:
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
1.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
2.填表
长
宽
高
体积
12m
5m
4m
1.5dm
0.8dm
0.5dm
8cm
4.5m
3cm
长
宽
高
体积
12m
5m
4m
1.5dm
0.8dm
0.5dm
8cm
4.5m
3cm
3、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
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20厘米=2分米2×2×2=8(立方分米)8.9×8=71.2(千克)
4、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
5、一块长方体铁板重468千克,又知铁板长2米,宽1.5米,厚2厘米。
每立方分米的铁板重多少千克?
(列方程解答)
6、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7、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
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
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板书设计
总复习第三课时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8个
8个
面
6个(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6个面都相等
棱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长度相等
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时用:
升、毫升。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教后反思:
第4课时简单的统计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第140页第11题,第143、144页第13、14题。
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们这一学期学习了有关统计和数学广角的知识。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两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
简单的统计数学广角
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有什么不同?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
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3、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什么叫做众数?
怎样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3.怎样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4.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二、解疑合探
检查自探效果。
1、检查自探效果。
(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
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强调:
小结:
条形统计图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
预设:
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
1.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分店销售额最高的是()
(2)一分店从()月到()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
(3)二分店从()月到()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
2.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数量/个
l5
29
l6
2O
22
16
18
16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3.小明对本班15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拥有2本的有1人,拥有3本的有2人,拥有4本的有4人,拥有5本的有3人,拥有6本的有5人。
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06年9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1)估算一下,这15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
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2)估算出这15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4.小力对本单元10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户,订1份的有3户,订2份的有4户,订3份的有1户。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09年5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1)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与2之间吗?
为什么?
(2)计算出这10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
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板书设计
总复习第4课时
简单的统计数学广角
自探提示:
1、什么叫做众数?
怎样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3、怎样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4、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教后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疑三探教案 人教版五 年级 下册 数学 第九 单元 复习 三疑三探 教案